第2章 華夏衣冠

此後幾天,韓瑞基本是在房屋內度過,每日三碗苦澀藥汁,身體逐漸康復,見到少主的氣色一天比一天好,韓晦心中欣喜,卻不敢放鬆大意,要知道這幾年來,韓瑞就如同藥罐子,身體多病,隔三差五就要服飲藥湯,纔好,病情又反覆了。

一個月前,染上了風寒,氣若游絲,簡直就是命在旦夕,請了好幾個鈴醫都不管用,最後還是韓晦當機立斷,帶着幾個奴僕小心翼翼擡送韓瑞進城,請到揚州城裡最有名望的坐堂醫生診治,又精心照料半個多月,總算把韓瑞從鬼門關邊緣拉了回來。

當然,此韓瑞非彼韓瑞了,沒有死志,積極配合醫生的救治,按時按量服藥,身體慢慢好轉,不過,韓晦自然不知,唯恐這只是一時迴光返照,連忙又請醫生過來診斷。

“咦……面透紅潤,脈搏跳動有力持續,乃是安康大愈之兆呀。”仔細檢查韓瑞的五官,觀望氣色,仔細詢問情況,再切過脈象之後,醫生捋着山羊鬍子,自得笑道:“看來,某開的藥湯,確實有效,且記下……。”

連忙取來筆墨,掏出貼身的小冊子,工整在上面記了下來,山羊鬍子醫生自言自語:“嗯,下次再遇到這個情況,就開這個方子吧。”

聽醫生話裡的意思,對自己的病情,似乎也是拿捏不定,存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思,胡亂開了個藥方,想到這個可能,韓瑞額頭頓時冒汗,望了眼韓晦,發現他一臉的淡然,好像已經見怪不怪了,立時感慨萬端,都說古代醫術不發達,普通的傷風感冒都難治好,果然誠不我欺。

其實,這都是前人留下的壞毛病,因爲以前醫學著作很少,留傳下來的無非就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傷寒雜病論等幾本藥書,而且擁有這些書的這幫醫生們都很自私,表面上都說這些書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沒什麼好學的的,可實際上,一轉身,回家自己晚上偷着看,當作傳家寶貝,秘而不宣。

這種現象十分普遍,沒有醫書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按方配藥,有什麼病到裡面一查,找到藥方,按方吃藥不就結了嘛,經過實踐發現,方法確實可行,也就慢慢地演變成爲習慣,自然而然導致了醫生們熱衷於收集醫方的風氣,

想法倒是沒錯,但是後來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有些不爭氣的醫生,索性覺得這樣看病就好,簡單了事,都不看醫書,研究醫理了,來個患者就問得的是什麼病,然後根據病情開出藥方。

病人自己不用說,但是醫生本人不通醫理,怎麼可能判斷得出來患者的病症,運氣好自然是藥到病除,而最大的可能就是藥不對症,開錯藥方的結果可想而知。

慶幸,韓瑞抹着額頭微汗,連續喝了幾天藥,身體肌能好轉,可以表明,這個山羊鬍子醫生,還是有兩下子的,不是庸醫。

咳,韓晦清了嗓子,微笑道:“平神醫,如此說來,我家郎君身子徹底好了?”

“差不多了。”山羊鬍子醫生隨口說道,把冊子藏到懷裡,提筆在紙上寫了幾行字:“身子積虛太過,要加以滋補,按照這個方子,再服飲幾日即可。”

韓晦連連答應,恭敬禮送醫生出門,片刻之後返回,見到韓瑞拿着藥方細看,久久沒有往下,不由好奇問道:“郎君,怎麼,方子有問題?”

“他真是看得起韓家呀。”韓瑞揉着鼻子說道。

什麼意思?接過藥方,發現上面開的都是人蔘、犀角等珍貴藥材,韓晦頓時明白過來,沉吟了下,忽然笑道:“郎君,平神醫哪裡是瞧得起韓家,而是認得錢家而已。”

錢家?韓瑞立即醒悟過來,自己到城裡求醫,臨時住所就是父親生前好友,揚州大賈錢緒家裡,如果不是看在他的情面上,以平神醫聲望,決然不會輕易出診的。

至於幾日沒有露面探望,並非不在意韓瑞,而是古代的習俗,患病之時,一般是避客不見,免得傳染給人家。

“郎君,這次前來,若非得錢家之助,恐怕……。”韓晦輕嘆,展顏微笑道:“不說了,以兩家的交情,言恩道謝都是虛禮,適才鄭夫人聽聞你身子康復,特意設下宴席,要爲郎君慶喜。”

身體康復的確值得慶賀,韓瑞站了起來,拙笨地穿上據說是而今市面最流行的圓領窄袖衣衫,束好腰帶,腳着軟靴,再由韓晦熟練的紮裹襆頭,對照鏡子,真是齒白脣紅,清秀俊逸,翩然濁世美郎君。

不怎麼自然地抽扯衣領,這種款式的衣裳,就是後世令人稱道的唐裝雛形,不過根據韓瑞的瞭解,知道這種圓領衫,也是受到胡人影響,改良而成,北方不清楚,反正江南地區,最常見的,還是魏晉南北朝遺留下來的寬袍大袖衫。

漢唐遺風,華夏衣冠,穿着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韓瑞自戀似地觀望鏡面的影像,落在韓晦眼中,還真似小孩心性,在炫耀自己的新玩具。

嘴角浮掠不知是欣慰,還是傷感的笑容,韓晦上前順理衣衫上的摺子,輕聲提醒:“郎君,待會見到錢郎、鄭夫人時,不可揖身怠慢,要稽首行禮,以示尊重。”

唐朝之前,拜和揖是不同的,凡拜必先跪坐,秦漢隋唐時,還沒有正式的凳椅,習慣是席地而坐,也就是所謂的跽坐、跪坐、正坐,然後才能行拜禮,揖是拱手禮,不用下跪。

或許有些人覺得男兒膝下有黃金,看不起跪坐,其實這並不叫跪坐,跽和跪,概念毫無關係,跪這個概念主要是後世對那種行爲由於無法理解而產生的一種誤解。

椅子沒有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有板凳,但是是非正式的,坐板凳跟坐門檻沒什麼區別,正式場合要是坐着那個玩意肯定被人笑死,是侮辱人的表現,跟蹲着沒什麼兩樣,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士紳百姓,在正式的場合就是跪着,或者盤腿坐着,這纔是正理。

兩者之間的差別,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得清楚的,不過可以肯定,正坐是一種恭謹虔誠的方式,當你禮拜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嚴肅恭謹的正坐,並不是在表現一種奴顏婢膝,而是一種和諧互不侵犯的禮節。

第17章 罪惡感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90章 胡鬧第289章 直白第378章 大任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360章 指導第56章 對峙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328章 忍不住第98章 順風第205章 序第42章 一張請柬第89章 師說第58章 素來厚道第373章 陽謀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32章 一雙璧人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55章 辯解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208章 熱鬧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64章 折服第439章 舊識?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9章 怨隙第527章 敘舊第40章 半醉撲懷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80章 凱旋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290章 摘錄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131章 再遇第420章 敲定第182章 秘室第212章 驚擾第42章 一張請柬第202章 心計第282章 蠻多的第67章 鄉村來客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275章 差距第361章 美人計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112章 偶像第86章 聒噪第329章 緣由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39章 穩坐釣魚臺第164章 折服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8章 敲詐勒索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209章 評定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411章 孺人第54章 戳破第135章 心亂了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460章 應對第497章 儲相第203章 不喜第315章 算計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9章 怨隙第431章 盛名第316章 扎針吧第385章 挖坑第301章 種子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10章 金縷衣第72章 李藥師第512章 姑且信之第111章 帝后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52章 獻禮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97章 試探誰?第220章 缺字第407章 沾光第48章 紅顏禍水第379章 遊戲第7章 巧遇第271章 憧憬第116章 流螢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83章 妙舞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89章 師說第276章 燈火佳人
第17章 罪惡感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90章 胡鬧第289章 直白第378章 大任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360章 指導第56章 對峙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328章 忍不住第98章 順風第205章 序第42章 一張請柬第89章 師說第58章 素來厚道第373章 陽謀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32章 一雙璧人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55章 辯解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208章 熱鬧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64章 折服第439章 舊識?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9章 怨隙第527章 敘舊第40章 半醉撲懷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80章 凱旋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290章 摘錄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131章 再遇第420章 敲定第182章 秘室第212章 驚擾第42章 一張請柬第202章 心計第282章 蠻多的第67章 鄉村來客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275章 差距第361章 美人計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112章 偶像第86章 聒噪第329章 緣由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39章 穩坐釣魚臺第164章 折服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8章 敲詐勒索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209章 評定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411章 孺人第54章 戳破第135章 心亂了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460章 應對第497章 儲相第203章 不喜第315章 算計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9章 怨隙第431章 盛名第316章 扎針吧第385章 挖坑第301章 種子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10章 金縷衣第72章 李藥師第512章 姑且信之第111章 帝后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52章 獻禮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97章 試探誰?第220章 缺字第407章 沾光第48章 紅顏禍水第379章 遊戲第7章 巧遇第271章 憧憬第116章 流螢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83章 妙舞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89章 師說第276章 燈火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