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華夏衣冠

此後幾天,韓瑞基本是在房屋內度過,每日三碗苦澀藥汁,身體逐漸康復,見到少主的氣色一天比一天好,韓晦心中欣喜,卻不敢放鬆大意,要知道這幾年來,韓瑞就如同藥罐子,身體多病,隔三差五就要服飲藥湯,纔好,病情又反覆了。

一個月前,染上了風寒,氣若游絲,簡直就是命在旦夕,請了好幾個鈴醫都不管用,最後還是韓晦當機立斷,帶着幾個奴僕小心翼翼擡送韓瑞進城,請到揚州城裡最有名望的坐堂醫生診治,又精心照料半個多月,總算把韓瑞從鬼門關邊緣拉了回來。

當然,此韓瑞非彼韓瑞了,沒有死志,積極配合醫生的救治,按時按量服藥,身體慢慢好轉,不過,韓晦自然不知,唯恐這只是一時迴光返照,連忙又請醫生過來診斷。

“咦……面透紅潤,脈搏跳動有力持續,乃是安康大愈之兆呀。”仔細檢查韓瑞的五官,觀望氣色,仔細詢問情況,再切過脈象之後,醫生捋着山羊鬍子,自得笑道:“看來,某開的藥湯,確實有效,且記下……。”

連忙取來筆墨,掏出貼身的小冊子,工整在上面記了下來,山羊鬍子醫生自言自語:“嗯,下次再遇到這個情況,就開這個方子吧。”

聽醫生話裡的意思,對自己的病情,似乎也是拿捏不定,存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思,胡亂開了個藥方,想到這個可能,韓瑞額頭頓時冒汗,望了眼韓晦,發現他一臉的淡然,好像已經見怪不怪了,立時感慨萬端,都說古代醫術不發達,普通的傷風感冒都難治好,果然誠不我欺。

其實,這都是前人留下的壞毛病,因爲以前醫學著作很少,留傳下來的無非就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傷寒雜病論等幾本藥書,而且擁有這些書的這幫醫生們都很自私,表面上都說這些書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沒什麼好學的的,可實際上,一轉身,回家自己晚上偷着看,當作傳家寶貝,秘而不宣。

這種現象十分普遍,沒有醫書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按方配藥,有什麼病到裡面一查,找到藥方,按方吃藥不就結了嘛,經過實踐發現,方法確實可行,也就慢慢地演變成爲習慣,自然而然導致了醫生們熱衷於收集醫方的風氣,

想法倒是沒錯,但是後來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有些不爭氣的醫生,索性覺得這樣看病就好,簡單了事,都不看醫書,研究醫理了,來個患者就問得的是什麼病,然後根據病情開出藥方。

病人自己不用說,但是醫生本人不通醫理,怎麼可能判斷得出來患者的病症,運氣好自然是藥到病除,而最大的可能就是藥不對症,開錯藥方的結果可想而知。

慶幸,韓瑞抹着額頭微汗,連續喝了幾天藥,身體肌能好轉,可以表明,這個山羊鬍子醫生,還是有兩下子的,不是庸醫。

咳,韓晦清了嗓子,微笑道:“平神醫,如此說來,我家郎君身子徹底好了?”

“差不多了。”山羊鬍子醫生隨口說道,把冊子藏到懷裡,提筆在紙上寫了幾行字:“身子積虛太過,要加以滋補,按照這個方子,再服飲幾日即可。”

韓晦連連答應,恭敬禮送醫生出門,片刻之後返回,見到韓瑞拿着藥方細看,久久沒有往下,不由好奇問道:“郎君,怎麼,方子有問題?”

“他真是看得起韓家呀。”韓瑞揉着鼻子說道。

什麼意思?接過藥方,發現上面開的都是人蔘、犀角等珍貴藥材,韓晦頓時明白過來,沉吟了下,忽然笑道:“郎君,平神醫哪裡是瞧得起韓家,而是認得錢家而已。”

錢家?韓瑞立即醒悟過來,自己到城裡求醫,臨時住所就是父親生前好友,揚州大賈錢緒家裡,如果不是看在他的情面上,以平神醫聲望,決然不會輕易出診的。

至於幾日沒有露面探望,並非不在意韓瑞,而是古代的習俗,患病之時,一般是避客不見,免得傳染給人家。

“郎君,這次前來,若非得錢家之助,恐怕……。”韓晦輕嘆,展顏微笑道:“不說了,以兩家的交情,言恩道謝都是虛禮,適才鄭夫人聽聞你身子康復,特意設下宴席,要爲郎君慶喜。”

身體康復的確值得慶賀,韓瑞站了起來,拙笨地穿上據說是而今市面最流行的圓領窄袖衣衫,束好腰帶,腳着軟靴,再由韓晦熟練的紮裹襆頭,對照鏡子,真是齒白脣紅,清秀俊逸,翩然濁世美郎君。

不怎麼自然地抽扯衣領,這種款式的衣裳,就是後世令人稱道的唐裝雛形,不過根據韓瑞的瞭解,知道這種圓領衫,也是受到胡人影響,改良而成,北方不清楚,反正江南地區,最常見的,還是魏晉南北朝遺留下來的寬袍大袖衫。

漢唐遺風,華夏衣冠,穿着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韓瑞自戀似地觀望鏡面的影像,落在韓晦眼中,還真似小孩心性,在炫耀自己的新玩具。

嘴角浮掠不知是欣慰,還是傷感的笑容,韓晦上前順理衣衫上的摺子,輕聲提醒:“郎君,待會見到錢郎、鄭夫人時,不可揖身怠慢,要稽首行禮,以示尊重。”

唐朝之前,拜和揖是不同的,凡拜必先跪坐,秦漢隋唐時,還沒有正式的凳椅,習慣是席地而坐,也就是所謂的跽坐、跪坐、正坐,然後才能行拜禮,揖是拱手禮,不用下跪。

或許有些人覺得男兒膝下有黃金,看不起跪坐,其實這並不叫跪坐,跽和跪,概念毫無關係,跪這個概念主要是後世對那種行爲由於無法理解而產生的一種誤解。

椅子沒有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有板凳,但是是非正式的,坐板凳跟坐門檻沒什麼區別,正式場合要是坐着那個玩意肯定被人笑死,是侮辱人的表現,跟蹲着沒什麼兩樣,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士紳百姓,在正式的場合就是跪着,或者盤腿坐着,這纔是正理。

兩者之間的差別,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得清楚的,不過可以肯定,正坐是一種恭謹虔誠的方式,當你禮拜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嚴肅恭謹的正坐,並不是在表現一種奴顏婢膝,而是一種和諧互不侵犯的禮節。

第40章 半醉撲懷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209章 評定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314章 較勁第467章 見風使舵第139章 照拂第237章 盤算第49章 浮想聯翩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02章 心碎的少男第465章 獻殷勤第470章 召見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157章 使詐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226章 賜與求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146章 隱情第143章 嘉獎第524章 衣錦還鄉(三)第189章 信物第44章 攔截第398章 摸不準第320章 陷害?第396章 警示第420章 敲定第33章 知音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461章 敲打第482章 論功行賞第3章 錢氏夫婦第275章 差距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245章 後悔了第464章 熱潮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81章 聖覽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28章 兩清了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181章 尋仙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82章 冷遇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474章 大抱負第163章 憶江南第376章 名利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73章 陽謀第249章 說客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465章 獻殷勤第168章 朝臣傾軋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324章 求情第4章 請辭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181章 尋仙第52章 獻禮第219章 美人第470章 召見第160章 安家了第449章 抉擇第149章 講學第120章 是他麼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158章 孝順第13章 不妥第40章 半醉撲懷第176章 玄乎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335章 誰打臉?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112章 偶像第119章 一面倒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215章 破陣樂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49章 抉擇第300章 潮流第480章 凱旋第328章 忍不住第290章 摘錄第461章 敲打第193章 無形的溝壑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250章 約請第377章 頭痛第456章 雁南船北
第40章 半醉撲懷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209章 評定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314章 較勁第467章 見風使舵第139章 照拂第237章 盤算第49章 浮想聯翩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02章 心碎的少男第465章 獻殷勤第470章 召見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157章 使詐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226章 賜與求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146章 隱情第143章 嘉獎第524章 衣錦還鄉(三)第189章 信物第44章 攔截第398章 摸不準第320章 陷害?第396章 警示第420章 敲定第33章 知音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461章 敲打第482章 論功行賞第3章 錢氏夫婦第275章 差距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245章 後悔了第464章 熱潮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81章 聖覽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28章 兩清了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181章 尋仙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82章 冷遇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474章 大抱負第163章 憶江南第376章 名利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73章 陽謀第249章 說客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465章 獻殷勤第168章 朝臣傾軋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324章 求情第4章 請辭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181章 尋仙第52章 獻禮第219章 美人第470章 召見第160章 安家了第449章 抉擇第149章 講學第120章 是他麼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158章 孝順第13章 不妥第40章 半醉撲懷第176章 玄乎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335章 誰打臉?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112章 偶像第119章 一面倒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215章 破陣樂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49章 抉擇第300章 潮流第480章 凱旋第328章 忍不住第290章 摘錄第461章 敲打第193章 無形的溝壑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250章 約請第377章 頭痛第456章 雁南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