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帝后

長孫皇后置若罔聞,只是柔笑道:“去吧,換好衣裳,再與我細說。”

李承乾輕聲答應,捧起衣服走到屏風之後,換過衣裳,匆匆走了出來,玉冠華衣,精細的綢緞上,隱約浮現龍形暗花圖紋,愈加顯得俊朗疏秀。

“母后,兒臣請罪,私下出宮,頗虧禮法……”拜倒在長孫皇后面前,李承乾痛心疾首地自責自艾,承認錯誤。

長孫皇后笑意如初,眸光盈盈,只是溫柔凝視,並沒有說話,待到李承乾訕然止聲,才輕笑說道:“乾兒,在太子少師、少傅之前,也是這般如此,逃過責訓吧。”

李承乾微怔,不好意思低頭,以往犯錯的時候,給東宮府事官員發現,待他們卯足了力氣要進諫,結果剛打個照面,李承乾自己先引經據典出口成章,自我責備,那些老頭子們自然不好加以訓斥,反倒過來嗑頭勸自己想開點,別太過自責,沒想屢試不爽的辦法,居然給識破了。

“母后……”李承乾欲言又止,躊躇不安。

“起來。”伸手扶起李承乾,坐於牀邊,長孫皇后柔聲道:“乾兒自幼長於深宮之中,不明世事,多到民間體察民情也未嘗不可。”

輕描淡寫就給事情定下了基調,李承乾心中孺慕感動,卻聽長孫皇后繼續說道:“但也要注意分寸,想要離宮,直接報請你父皇即可。”

點到爲止,李承乾自然明白,知道母后不準備追究此事了,輕吐了口氣,忍住心中的欣喜,連忙答應下來。

微微搖頭,長孫皇后笑道:“清楚就好,乾兒近日來,身體如何,學業是否有所長進?”

聽到自己熟悉的問題,李承乾壓力稍減,根本不用思考,就習以爲常地對答起來,如同例行公事,又聊了幾句,無非是氣候變化,注意身體之類的,母子之間,靜坐對望,似乎還有許多話要說,最終卻是沒有開口。

沉默片刻,長孫皇后輕聲道:“乾兒,我要回宮了。”

“恭送母后。”李承乾站了起來,縱然已經逐漸習慣,但是心中卻依然失落難言。

房門敞開,一羣宮女魚貫而入,對於忽然出現在房中的李承乾,誰也沒有表露出詫異之色來,行禮呼了聲參見殿下,就擁在長孫皇后旁邊。

盈盈幾步,長孫皇后突然回首,柔聲道:“乾兒,今日……你也累了,早些歇息。”

眼睛流露出幾分不捨,李承乾揖身答應,陪同長孫皇后出了宮閣,一輛華麗輦車就停落其中,幾個寺人連忙捲開精美細緻的薄紗簾帳,宮女輕手攙扶,長孫皇后盈盈落坐,輦車起動,與李承乾道別了句,悠悠而去。

隨行幾步,出了東宮,望着輦車從皇城門中進去,李承乾悵然止步,僅是一牆之隔,卻難以逾越,輕輕嘆了口氣,回身返宮,頗有幾分垂頭喪氣。

夜色近暮,太極宮中卻呈現出一派金光燦爛、富麗堂皇的景象,鏤空金漆御座設在六層臺階高臺上,周圍六根蟠龍金柱、樑、楣、天花板上都瀝粉貼金彩畫,更顯皇家的尊貴。

兩儀殿內,李世民渾然忘我地批閱着文武百官的奏摺,眼睛不時掠過思考之色,手中硃筆卻不遲緩,或勾或圈,寫下幾句指示,有些乾脆毫不理會,直接扔到旁邊,這叫留中不發,表示事情自己已經知道,卻不願意立即做出處理。

天下政事,盡在一筆之間,李世民深知事無鉅細的道理,即位多年,自然也清楚什麼事情可當機立斷,什麼事情要拖延不辦,分寸兩字,卻是明君與庸君的之間最大的差別。

而且,大唐立國多年,朝廷早有一套比較成熟完善的政事運作班底,一些普通的事情,自有朝中各省各部大臣處理,辦妥之後,呈上給李世民過目就行,若是出了差錯,御史臺的官員也不是吃素的,眼睛鼻子堪比鷹犬,嗅覺靈敏,聞到什麼風吹草動,連調查都省了,先彈劾了再說。

況且,李世民什麼人物,若論權謀馭下之術,放眼古今中外,能與之相提並論的,真是沒有幾個,想要在他面前耍花樣,那純粹是嫌命長了,朝中重臣,多數是當年秦王府帳下,彼此知根知底,輕易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一筆呵成,又批閱了幾本奏章一縷熟悉的幽香繚繞,,李世民鼻端翼動,忽然停下硃筆,脣角含笑道:“皇后來了。”

“陛下,臣妾打擾了。”長孫皇后盈盈而來,換了件舒適寬敞的宮裝,衣領微微後褪,露出半截修頸,瑩白細膩,宛如牙雕玉琢,有着說不出的溫柔韻致。

“你們下去。”李世民揮手,在殿旁侍立的寺人宮女連忙行禮而去。

珠簾輕響,李世民走了過來,抱着長孫皇后,坐於榻間,兩人乃是結髮夫妻,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卻依然親密無間之極。

廝磨着柔順清香的秀髮,李世民心中溫馨寧靜,細膩纖手輕撫着他的臉頰,鬢角髮絲,似乎又增添幾分霜雪,長孫皇后望着心痛,輕喚道:“二郎,你……”

久久無語,長孫皇后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爲李世民是天子,一國之君,註定他在享受無比尊貴的權力之時,又會失去了許多。

輕吻嬌嫩的手指,李世民清楚摯愛的心理,輕輕微笑道:“觀音婢,聽聞你今日到東宮了,乾兒怎樣?”

“一如往常,學業進步了。”長孫皇后說道。

“你呀,又替他隱瞞了。”李世民埋怨起來,卻沒有不滿,只是嘆道:“身爲太子,卻私下出宮嬉戲,成何體統。”

“乾兒知道錯了。”長孫皇后柔聲道:“陛下私下懲戒就行,不要在朝堂之上告知衆臣。”

李世民微微搖頭,說道:“我十八歲尚在民間,知道民間疾苦,即位以來尤有過失,乾兒自小生於深宮之中,不明世失,偶爾犯錯也屬正常,告誡幾句,讓他銘記即可,不必懲戒,自然不能告知百官,不然肯定又弄得滿城風雨。”

“還是二郎通情達理。”長孫皇后輕笑道,有幾分少女的嬌媚。

李世民怦然動了幾下,一雙手掌揉撫進去,親吻芬蘭香脣,含糊其辭道:“不過,東宮寂寞,也該找個人,來陪伴乾兒了。”

唔,長孫皇后嬌嚶答應,慢慢閉上眼眸……

謝謝書友天海聞汐,、sss的打賞。

第275章 差距第364章 壯行第440章 變數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293章 嫁衣裳第506章 取證第61章 同室操戈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420章 敲定第256章 終南行第38章 送別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9章 怨隙第335章 誰打臉?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328章 忍不住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45章 欲加之罪第41章 不得不服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298章 憫農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301章 種子第442章 太巧了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3章 錢氏夫婦第416章 轉折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208章 熱鬧第33章 知音第59章 一觸即發第436章 命中註定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164章 折服第228章 好快第329章 緣由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400章 心醉神迷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149章 講學第23章 猜疑第335章 誰打臉?第460章 應對第131章 再遇第293章 嫁衣裳第21章 犁地去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184章 觸電第314章 較勁第474章 大抱負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145章 團聚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374章 三把火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1章 繁華盛世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146章 隱情第399章 紙窗戶第152章 支招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480章 凱旋第533章 半日閒第348章 醞釀第24章 七星龍泉第271章 憧憬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64章 枕頭風第236章 荒唐第237章 盤算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509章 你乾的?第302章 鄉趣第112章 偶像第100章 卷尾第534章 謙虛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243章 趨附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406章 看不懂第370章 多嘴第245章 後悔了第246章 仙家手段
第275章 差距第364章 壯行第440章 變數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293章 嫁衣裳第506章 取證第61章 同室操戈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420章 敲定第256章 終南行第38章 送別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9章 怨隙第335章 誰打臉?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328章 忍不住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45章 欲加之罪第41章 不得不服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298章 憫農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301章 種子第442章 太巧了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3章 錢氏夫婦第416章 轉折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208章 熱鬧第33章 知音第59章 一觸即發第436章 命中註定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164章 折服第228章 好快第329章 緣由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400章 心醉神迷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149章 講學第23章 猜疑第335章 誰打臉?第460章 應對第131章 再遇第293章 嫁衣裳第21章 犁地去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184章 觸電第314章 較勁第474章 大抱負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145章 團聚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66章 煙花易冷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374章 三把火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134章 曲江芙蓉會第1章 繁華盛世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146章 隱情第399章 紙窗戶第152章 支招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480章 凱旋第533章 半日閒第348章 醞釀第24章 七星龍泉第271章 憧憬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64章 枕頭風第236章 荒唐第237章 盤算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509章 你乾的?第302章 鄉趣第112章 偶像第100章 卷尾第534章 謙虛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243章 趨附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406章 看不懂第370章 多嘴第245章 後悔了第246章 仙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