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姑且信之

次日,凌晨,五更二點,官街鼓敲起,百官響應,熙熙攘攘而來,皇城門前,熱鬧如市,飛車華蓋停落,官員披着鬥蓬下車,冰雪寒露撲面而來,透過厚厚的錦緞絲綢,滲進血肉,讓人打起了寒噤。

其實,現在的氣溫,已經回暖很多了,要是在十天半個月之前,那種風雪交加的日子,簡直是要人命,不要說打寒噤,連身體都凍僵了,幸好,就要開春,再咬牙熬忍一段時間,就能結束嚴寒的冬季,迎來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生活。

又是一陣冷風撲面,不少官員連忙收起了憧憬,身體縮了縮,輕輕低頭,三三兩兩結伴進了皇城,或是返回官署辦事,或是作爲朝參官,到太極殿臨朝議事。

唐代的朝參官,待遇還是不錯的,沒到規定的上朝時間之前,可以在偏殿等候,那些高官大臣,甚至有自己獨立休息的房間,裡面準備了暖盆溫酒,新鮮出爐帶着火氣的糕點……很是讓人羨慕。

在偏殿稍坐片刻,烘着暖盆,身體恢復正常溫度,文武官員,紛紛解開披風斗蓬之類,理了下官袍,懸掛太極殿角落的大鐘敲響,渾厚雄壯的鐘聲悠揚,百官連忙出來,在走廊之中列隊,魚貫而入,進了宮殿,恭候李世民的到來。

時間不大,向來以勤政著稱的李世民,在幾個內侍宮女的簇擁下,龍行虎步而來,文武百官連忙覲見,呼拜,李世民應禮,衆人起身,回席列坐。

今天殿中氣氛有些詭異,很多人的視線,不時看向京兆尹、閻立德、岑文本,畢竟三天的限期已到,案件是否已經偵破,兇犯是否已經擒獲,流言是否屬實,一切即將揭曉。

然而,當事人卻渾然未覺,歸席坐下之後,如同得道的高僧在參禪,低眉垂視,鼻觀口,口觀心,身體紋絲不動,表情如常,不露絲毫異樣,想來也是,如果連最基本的收斂情緒也做不到,也坐不上朝廷的高位。

衆人期待,不過高位的李世民,似乎不打算這麼快就揭曉答案,見到大臣沒有上本奏言,就吩咐內侍,拿出昨日積聚下來奏摺,與文武百官商議,衆人也不敢怠慢,暫時拋開心思,仔細的應對。

對於議事的流程,百官駕輕就熟,或是贊同,或是駁斥,或是拾遺補缺,或是擱置不議,速度很快,就將諸事處理完畢,文武大臣,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要說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隨之宮殿就安靜下來,大家好像在等候什麼。

沉吟了下,李世民終於開口說道:“諸卿,還有何事要奏?”

一些官員互相打量,默契的搖頭,李世民微微頷首,眼睛看着京兆尹,就當衆人以爲,皇帝要點名之時,卻聽他乾脆說道:“既然如此,退朝。”

衆人愕然,卻聽內侍聲音尖利道:“陛下退朝,擺駕回宮……”

“恭送陛下。”聲音稀疏,顯然有些人還沒有回過神來。

直到李世民身影消失,一些官員才恍惚清醒,迷惑不解道:“怎麼回事?”

“已經退朝了,還問怎麼回事。”旁人沒好氣道,悠悠走到廊下,穿上屐履。

有個官員死心眼,急忙說道:“不對呀,三日期限已到,京兆尹……”

“什麼三日四日,你當自己是誰,三品還是四品。”旁人輕嘲,小聲說道:“這件事情,陛下襬明瞭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多半是在政事堂解決。”

那人錯愕,連忙觀看,果然見到房玄齡等人,包括京兆尹、閻立德、岑文本,慢慢的向門下省走去,這年頭,沒有什麼知情權之類的說法,況且,就是在後世,知情權也多半是個幌子而已,所以那人非常明智,立即閉嘴不再抱怨,穿好鞋子,快步而去。

反正,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除非知情人是不識字的啞巴,不然小道消息遲早滿天飛的。

政事堂中,又是另外一番情景,三省六部,侍郎級別以上的官員,連同御史臺、大理寺、秘書監等高官大臣,共聚一堂,按照地位高低,排列而坐,耐心等待聖駕。

人多了,心思自然各不相同,不過他們卻沉得住氣,坐得沉穩,儘管心中有不少疑慮,硬是沒人開口探問,寬敞的政事堂中,十分安靜,直到李世民出現爲止。

“陛下。”衆人叫喚,卻沒有在朝堂上那樣拘謹,李世民也是如此,換下件寬鬆的龍紋袍服,扯了下衣襬,從容跪坐,伸手示意,衆人紛紛陪坐下來。

與朝堂上避而不談不同,在政事堂中,李世民十分果斷,一開口,就直接提道:“京兆尹何在。”

“臣在此。”京兆尹列班而出。

“三天期限已到。”李世民沉聲問道:“京郊一案,查得怎樣了?”

衆人關注,留心聆聽,京兆尹連忙說道:“回稟陛下,已經有結論了。”

注意,是有結論,未必是已經調查清楚,一些個七竅玲瓏的大臣,十分敏銳的覺察出來,京兆尹言辭的巧妙。

“怎麼辦的案子,過程詳細說來。”李世民並沒有着急詢問是什麼結論。

京兆尹連忙應聲,從接受閻府報案開始,親自前方探問,再到知道了賊人身份的線索,全城搜捕,去大理寺尋訪……這些事情,有些人清楚,有些人第一次聽說,儘管京兆尹敘說得十分詳細,可是他們心中依然存有疑惑。

魏徵突然問道:“你們是怎麼發現賊人身份的?”

“是閻侍郎派人知會的。”京兆尹說道,多少有幾分感激,如果不是這樣,案子不知道查到什麼時候。

見到衆人目光看來,閻立德說道:“太常博士韓瑞,見過這些賊人,看到了他們的畫像,立即認了出來。”

“他又是什麼時候見過的?”有人問道。

“……旁枝末節不用理會了。”李世民打斷說道:“京兆尹繼續。”

京兆尹應聲,繼續敘說,當衆人得知,那些賊人,是由於衝撞了太子妃蘇綾,意圖不軌,被關在天牢之後,很是驚奇,自然而然,琢磨着,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聯繫。

“是巧合,還是別有用心?”李世民問出了衆人的心聲。

“應該是巧合。”猶豫了下,京兆尹說道:“據府衙司法參軍調查,以及大理寺官員審查賊人的口供,發現他們的確是無心之過,意圖騷擾巾幗園的女冠,卻衝撞了太子妃的儀駕,被隨行的軍衛誤以爲是刺客……”

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衆人目光閃爍,卻沒有開口,掩飾自己的懷疑,既然這麼說了,那麼就姑且信之。

“一場誤會。”李世民淡聲道:“言歸正傳,繼續往下說,爲何牽扯到岑侍郎的胞弟……”

沒錯,這個纔是關鍵,衆人定神,目光不是瞟向岑文本,可惜,某些人註定要失望了,岑文本依然淡定,連眼睛都不眨,神態自若,不愧是亂世文臣,名士風範,令人歎服。

當然,佩服是佩服,如果流言屬實,事情真是岑文昭幕後指使,不管岑文本是否知情,肯定坐實了教弟無方的罪名,必然要罷官免職,才能給閻家一個滿意交待。

“司法參軍到大理寺尋求幫助,借閱檔案資料,證實賊人的身份,奇怪他們身陷牢中,未遇大赦,卻能出去,隨後得知是岑文昭使錢相贖……”京兆尹娓娓述說。

以錢贖罪,在漢代就有了,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馬遷,就是因爲李陵投降匈奴,他幫忙說話獲罪入獄,給不起贖罪錢,所以受了腐刑,從此以後,清心寡慾,一心著書,纔有了流傳千古的史記。

這種傳統,或許在唐律上,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暗地裡,一直興盛不衰,屬於默認的潛規則之一,滋生了許多官場腐敗現象,縱然李世民心中不悅,打擊力度再大,也消除不了這種頑疾,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無視了。

政事堂官員也是如此,注意的不是以錢贖罪的行爲,而是岑文昭爲什麼要贖這些潑皮,難道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得知事情與岑文昭有關,請示陛下之後。”京兆尹誠實說道:“就派遣司法參軍帶人,連夜請他到府衙做個解釋。”

“他怎麼說?”魏徵問道,關心審訊的結果。

“只是受人之託而已。”京兆尹也沒有趁機賣關子,仔細解釋道:“說起來,也與巾幗園的事情有關,那些賊人是受了京城一些醫館的好處,每天到巾幗園搗亂,沒有想到,恰好遇到太子妃的儀駕,因此入獄,過了些時日,醫館的東主,就走了岑文昭的門路,託他幫忙把人贖出來……”

京兆尹說得簡單,但是在場的衆人,卻不是那麼容易糊弄的,潑皮入獄之後,大理寺官員必要嚴加審訊,就算他們得到醫館東主允諾的好處,沒有供出他們,但是多少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以大理寺官員豐富的刑訊經驗,難道就察覺不出來?

如果察覺出來,大理寺官員爲什麼不審問下去?京城那麼多有門路的人可以找,爲什麼醫館的東主,偏要去求岑文昭幫忙?林林總總,有很多疑點,不過看到表情淡然的李世民,衆人沉默,姑且信之。

第249章 說客第35章 人間美味第297章 躬耕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135章 心亂了第493章 子嗣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83章 妙舞第88章 暗示第19章 緣由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115章 赴約第95章 相見第205章 序第120章 是他麼第301章 種子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117章 敵襲?第75章 貴客?第181章 尋仙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209章 評定第284章 夜直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57章 顛倒黑白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91章 約請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513章 雲淡風輕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24章 七星龍泉第51章 什麼關係第51章 什麼關係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310章 變卦第283章 會意?第59章 一觸即發第109章 海量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385章 挖坑第157章 使詐第419章 說動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516章 接二連三第203章 不喜第419章 說動第36章 衝突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9章 孽障第222章 抹油第160章 安家了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15章 赴約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25章 又來了第327章 回家了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474章 大抱負第96章 表白了?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74章 花魁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51章 烏薩爾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16章 扎針吧第239章 好人第127章 後悔了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17章 罪惡感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245章 後悔了第169章 問計第359章 帶溝裡第85章 與之相比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74章 花魁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70章 目光短淺第29章 孽障第81章 當世名臣第64章 枕頭風第339章 穩坐釣魚臺第177章 賊道第85章 與之相比第452章 配合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5章 人間美味第149章 講學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321章 錯綜複雜
第249章 說客第35章 人間美味第297章 躬耕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135章 心亂了第493章 子嗣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83章 妙舞第88章 暗示第19章 緣由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115章 赴約第95章 相見第205章 序第120章 是他麼第301章 種子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117章 敵襲?第75章 貴客?第181章 尋仙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209章 評定第284章 夜直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57章 顛倒黑白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91章 約請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513章 雲淡風輕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24章 七星龍泉第51章 什麼關係第51章 什麼關係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310章 變卦第283章 會意?第59章 一觸即發第109章 海量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385章 挖坑第157章 使詐第419章 說動第532章 永欣寺中第516章 接二連三第203章 不喜第419章 說動第36章 衝突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9章 孽障第222章 抹油第160章 安家了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15章 赴約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25章 又來了第327章 回家了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474章 大抱負第96章 表白了?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74章 花魁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51章 烏薩爾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16章 扎針吧第239章 好人第127章 後悔了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17章 罪惡感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245章 後悔了第169章 問計第359章 帶溝裡第85章 與之相比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74章 花魁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70章 目光短淺第29章 孽障第81章 當世名臣第64章 枕頭風第339章 穩坐釣魚臺第177章 賊道第85章 與之相比第452章 配合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35章 人間美味第149章 講學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321章 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