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時政紛擾

就在韓瑞養病的期間,朝廷之中,卻也不怎麼安穩,之前党項部族叛逃吐谷渾,皇帝派遣使節前去責問,還沒有得到答覆,邊庭又傳來消息,洮州羌人部族,不服王化,殺死刺史,叛歸吐谷渾,聞訊之後,朝堂頓時爲之震動。

現在的唐朝,可不是蕃鎮割據的時期,才擊破突厥幾年而已,得到了天可汗的稱號,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文武百官,都有些志得意滿,有種除我大唐之外,再無其他邦國的心態,一州刺史,四品大員,牧守一方,無論古今,都不容小覷,現在卻給人殺了,簡直就是赤luo裸的打臉,李世民怒了。

怒不可遏,根本沒有掩飾的意思,直接拍案擲書,召集羣臣,也不用怎麼商量,對於這種事情,也不講究什麼先禮後兵了,就是一個字,打,不然四夷部族紛紛效仿,何以立威,怎麼服衆。

很快,中書舍人擬定了旨意,鹽澤道行軍總管率軍平叛,李世民看了兩眼,附上璽印,連同兵部公文,八百里加急,傳達邊關,隨之李世民也沒有了處理朝政的心思,怒氣未消,拂袖而去。

但凡明君雄主,都有這樣的毛病,控制慾望強烈,喜歡什麼事情都在掌控之中,李世民即位之初,突厥揮軍南下,李世民迫不得已,簽訂了渭水之盟,幾乎是納貢似的,給了許多好處,突厥才退兵而回。

這樣的奇恥大辱,自然令李世民耿耿於懷,隱忍了三四年,積累夠了,一朝勃發,終於報仇雪恥,堂堂突厥可汗,在宮殿之中獻舞,北方各族伏跪臣服,歲歲朝賀,這樣的功績,就是漢武帝也有所不及,表面上沒有顯露,內心深處,李世民何嘗沒有沾沾自喜。

不過高興了幾年,李世民卻發現,中原很大,但是外族更是不少,而且臣服不過是表面現象,私下的小動作繁多,而今更是忘記了大唐軍威,堂而皇之的叛亂,這樣的結果,怎麼能夠讓李世民甘心。

“難道真要聽信魏徵之言,斬盡殺絕……”李世民皺眉尋思,又搖頭自語:“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髮之地,盡爲編戶,納稅稱臣。”

反覆權衡,李世民煩了,揮袖而起,考慮片刻,傳旨召見李靖,雖然在貞觀八年之時,李靖以足疾辭任,不再擔任朝中職務,甚至連軍權也放下了,但是李世民清楚李靖的才能,自然不會放任其逍遙得意,沒過多久,就下了特旨,詔令李靖,每二三天,就到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這是宰相纔有的資格。

在宋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相當於宰相,可見,李世民對於李靖的信任,對於身居富貴,卻能夠知足,識達大體的能臣,李世民向來十分優待,時不時的召見問政,逢年過節的賞賜更是不缺,就是這種手段,縱觀貞觀年間的赫赫名臣,至少在現在這段時期,個個服服帖帖,沒人敢有異心。

不久之後,李靖來到殿閣,恭敬行禮,李世民親手攙扶而起,避開帝王龍案,帶着李靖來到偏廳,對席而坐,這樣的待遇,朝中上下,沒有幾人可以享受,也算是難得的殊榮。

其他臣子,這種時候,肯定會適當的露出些受寵若驚,或者誠惶誠恐之色,李靖卻十分的坦然,半鞠拜謝,自若問道:“陛下召臣來,可是爲了吐谷渾之事。”

“就知道瞞不過藥師兄。”李世民笑道,無論是在人前人後,對於李靖,李世民向來都是尊敬有加,籠絡也好,施恩也罷,反正不是誰都能夠持之以恆的。

李靖輕描淡寫,微笑說道:“陛下不用動怒,區區吐谷渾,如同古之夜郎,妄自尊大,不要以爲佔了地利,就可以行螳臂當車之事,若是識時務,安心歸附,還能夠保其部落,希望酋首伏允明白此理,若是不然,大軍出動,必將國滅身亡。”

李世民連連點頭,笑逐顏開,也只有李靖這種征伐突厥,俘虜十幾萬的牛人,纔有這樣的底氣與自信,不把關外的遊牧民族放在眼中。

“其實,依臣之見,吐谷渾不過是介癬,真正的心腹之患,仍是突厥部衆。”李靖說道。

李世民微怔,突厥不是滅了,眼睛眨了下,立即明白過來,沉聲道:“藥師兄說的可是至利失、咄陸、薛延陀等部?”

“不錯。”李靖說道:“當年,陛下即位,頡利可汗覺得有機可乘,就與突利可汗合兵二十萬,大舉入寇,長驅直入,直達渭水便橋北岸,陛下僅率六騎馳至渭水河邊,嚴厲斥責,王者風範,天下歎服,使得突厥盟軍不知虛實,不敢輕舉妄動,最終退去。”

這是美化的說法,沒有足夠的好處,突厥盟軍哪裡肯輕易離開,李世民心知肚明,心裡是有點兒得意,卻立即清醒,搖頭說道:“藥師兄不必美言,那時也是僥倖,鐵勒、回紇、薛延陀趁着頡利傾巢出動,漠北兵力空虛的當口,一同起兵反叛,後院失火,他們自然不敢久留,給我們休養生息,一雪前恥的機會。”

那個時候的草原民族,不像中原王朝一樣,一但統一天下,各州縣衆志成城,令行禁止,而是大部落、小部落並存,所謂的突厥汗國,說白了,就是草原最大的部族而已,到隋朝初年,分爲東突厥、西突厥。

其中東突厥特別強大,以頡利可汗爲首,貞觀四年的時候,李靖以三千鐵騎,大破東突厥於陰山,順便將東突厥大大小小的可汗貴族,一同羅網擒下,送到了長安,那個時候起,東突厥算是滅亡了。

其實,之所以贏得這樣輕鬆,除了唐軍的確強大之外,與突厥本身的內亂,多少有點兒關係,東西突厥對掐,幾百年來,南朝孱弱的思想,深入草原部落之心,早就忘記漢代時候,中原王朝犯我天威,雖遠必誅的雄風,所以根本沒有防備,等到李靖率軍打去的時候,頡利可汗多半還在喝酒享樂,措手不及,肯定完敗。

想到大軍凱旋之日,太極殿中歌舞慶功,李淵親自彈起了琵琶,頡利獻舞的情形,李世民躊躇滿志,感嘆說道:“往來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直到藥師兄以騎三千,喋血虜庭,無往不捷,遂取定襄,單于稽顙,恥其雪乎,足澡渭水之恥矣”

深知盈滿則虧的道理,李靖哪裡敢單獨承認這樣的功勞,連忙推說道:“全賴陛下運籌帷幄,衆將士用力,非靖之功也。”

十分欣賞李靖的謙讓,李世民微笑安撫兩句,沒有忘記正事,認真問道:“薛延陀等部遠在天邊,與我大唐素無交往,怎麼成了心腹之患?”

“陛下何必明知故問。”李靖笑道:“當年大破頡利可汗之時,各部落酋長紛紛投誠,但是也有一些部族歸西去,或自立,或是附了薛延陀,之後,薛延陀帶領部落在頡利故地建立牙帳,幾年過去,應該成了氣候,如同魏玄成之言,突厥乃是鳥獸野心,若是歸化中原,倒是可用,而今卻聚居漠北,遲早成爲大唐的心腹之疾。”

李世民深以爲然,不過,這些多半是場面話,真正的原因,卻是西突厥控制了西域一些國家,阻礙了絲路的暢通,關隴貴族集團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通過絲綢之路,賺取了豐厚的利益,在他們的影響下,朝廷的君臣,也開始慢慢重視起來。

況且,李世民鐵了心要做個明君,一向是以漢武帝爲目標,人家能打得匈奴屁滾尿流,遠遁西方,絕跡於漠北,李世民自信能夠做到,不過也要找個合適的藉口,但是在此之前,自然要收拾吐谷渾,不然朝廷的尊嚴,天可汗的威名何存?

李靖忽然問道:“陛下,是否記得阿史那杜爾?”

回思片刻,李世民說道:“是不是那個……頡利的侄子,突厥拓設,當年與頡利的兒子欲谷設統治着鐵勒、回紇、同羅等部落,似乎沒有染上驕奢yin逸的毛病,十年時間沒有向部族徵收賦稅,朕曾在渭水岸邊見過,是個英傑。”

“時隔數年,陛下忘記無差,臣下佩服。”李靖說道,小小奉承了下。

微微揮手,李世民微笑道:“不是朕的記性好,只是頡利時常向朕悔嘆,阿史那社爾曾多次勸說他不要對中原用兵,可惜他都沒有采信,才落得了兵敗身擒的下場。”

“如此看來,這人倒是有幾分見識,而且能力也不錯。”李靖讚許道:“當年薛延陀舉兵反叛,阿史那社爾率軍鎮壓,卻不是薛延陀的對手,只得退守浮圖城,不過因禍得福,逃過了一劫,沒被我軍衆將擒拿而歸。”

“之後如何了?”李世民問道,劍眉輕揚,知道李靖不會無緣無故提到這人的。

李靖笑道:“陛下所言無虛,此人真是個英傑,幾年下來,擁衆十萬,自稱都布可汗,不過立足未穩,就對薛延陀用兵,大敗而歸,部族離心,沒了立足之地,而今率領殘部東行而來,似乎有意歸附朝廷……”

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10章 變卦第144章 怒斥第433章 有意思第88章 暗示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509章 你乾的?第459章 鬧騰第493章 子嗣第15章 認可第416章 轉折第171章 女人心第171章 女人心第200章 好地方第21章 犁地去第43章 祝壽第257章 月色迷人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38章 遲來的……第84章 出人意料第255章 禮物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49章 浮想聯翩第80章 爭豔第364章 壯行第197章 試探誰?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288章 榜樣第6章 行舟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44章 攔截第8章 敲詐勒索第319章 壞了第289章 直白第338章 滿意第218章 核心第109章 海量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263章 一個解釋第203章 不喜第205章 序第222章 抹油第328章 忍不住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300章 潮流第50章 聲名初起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531章 出行第190章 狂傲第434章 夜宿第234章 迎親了第23章 猜疑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81章 當世名臣第411章 孺人第537章 大結局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464章 熱潮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461章 敲打第449章 抉擇第171章 女人心第312章 突襲第116章 流螢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55章 辯解第455章 臨行前第508章 波瀾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527章 敘舊第149章 講學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431章 盛名第385章 挖坑第1章 繁華盛世第534章 謙虛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51章 什麼關係第82章 冷遇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6章 絕句第481章 慶功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291章 嘉許第228章 好快第314章 較勁第275章 差距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39章 陪酒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155章 信任
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10章 變卦第144章 怒斥第433章 有意思第88章 暗示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509章 你乾的?第459章 鬧騰第493章 子嗣第15章 認可第416章 轉折第171章 女人心第171章 女人心第200章 好地方第21章 犁地去第43章 祝壽第257章 月色迷人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38章 遲來的……第84章 出人意料第255章 禮物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49章 浮想聯翩第80章 爭豔第364章 壯行第197章 試探誰?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288章 榜樣第6章 行舟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44章 攔截第8章 敲詐勒索第319章 壞了第289章 直白第338章 滿意第218章 核心第109章 海量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263章 一個解釋第203章 不喜第205章 序第222章 抹油第328章 忍不住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300章 潮流第50章 聲名初起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531章 出行第190章 狂傲第434章 夜宿第234章 迎親了第23章 猜疑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81章 當世名臣第411章 孺人第537章 大結局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464章 熱潮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461章 敲打第449章 抉擇第171章 女人心第312章 突襲第116章 流螢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55章 辯解第455章 臨行前第508章 波瀾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527章 敘舊第149章 講學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431章 盛名第385章 挖坑第1章 繁華盛世第534章 謙虛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51章 什麼關係第82章 冷遇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6章 絕句第481章 慶功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291章 嘉許第228章 好快第314章 較勁第275章 差距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39章 陪酒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155章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