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國色天香

閣樓偏廳,李承乾側臥榻上,手裡拿着一卷書籍,目光浮掠,心神根本沒有放在上面,感覺非常諷刺,明明是爲自己選妃,然而決定的權力卻不在自己手中,父皇母后也就罷了,卻幹朝臣何事,偏聽他們多嘴。

“太子,太子……”一陣急切的聲音,有人風風火火闖了進來,興奮叫道:“定下人選了,是蘇…的長女。”

李承乾支臂坐起,又緩和下來,目光停留書卷,神態自若,滿不在乎道:“趙節,大呼小叫的,成何體統,小心讓桂陽姑姑聽到,少不得又要教訓你了。”

嘿嘿,趙節摸着腦袋傻笑,或許是投緣,又是親戚,他與李承乾的關係不錯,在廳中聽到這個消息,趁着別人沒有留意,就偷偷溜了出來,興沖沖前來報信。

“剛纔,你說什麼,誰的女兒?”李承乾又問,毫不在意似的,其實正悄悄側耳聆聽。

有心捏拿,趙節輕笑道:“太子你猜。”

啪,手中書卷扔了過來,趙節輕易躲開,李承乾哼聲,頗有幾分威儀,趙節倒不畏懼,依然笑嘻嘻模樣,卻不敢再隱瞞了,連忙說道:“是秘書丞蘇稟的長女,聽大臣說,蘇家門襲軒冕,家傳義方,其女又長得貞順自然,溫雅端莊,乃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選。”

蘇亶是隋朝名臣蘇威的孫子,其兄蘇勖又是秦王府中學士館內的十八學士之一,從龍的功臣,無論是家境背景,還是與皇帝關係的親疏遠近,的確是上上之選。

見到李承乾沒有表態,趙節又繼續說道:“太子,她,可是皇后親自挑選的。”

“母后選的,那就沒有問題了。”李承乾臉色稍霽,相對威凜曰隆,讓人敬畏的李世民,他還是比較相信慈愛的長孫皇后。

“呵呵,太子,彆着急,只是初選而已,陛下還沒有決定呢。”趙節笑道:“說不定後面,又出現更好的。”

“那你還說選定了。”李承乾氣道。

“說得太快了,難免有點兒失誤。”趙節頗不好意思,試探道:“要不,我再去觀望情況,一有消息,立即前來稟報。”

“不必了。”李承乾擺手,站了起來,輕聲道:“我親自去看。”

正廳之中,固然聽到衆臣的贊允,李世民卻沒有立即作出決斷,而是讓宮女再繼續擺放圖畫,口中讚許說道:“閻卿着實辛苦了,畫了近百張圖,恐非易事,難得。”

閻立本如飲甘露,爽到了心底,謙恭不已,其實光憑他一人,肯定畫不了那麼多圖,底下還有好幾個宮廷畫匠幫忙,不過這些人身份低微,上不了檯面,功勞自然全部歸閻立本了。

突然,李世民驚訝道:“嗯,那是何物?”

衆人順勢望去,卻見宮女手中,拿着一張烏塗之作,隱約可見圖畫的輪廓,是叢怒放的鮮豔牡丹,可是圖中的空白處,卻漆黑成團,一片污塗,與宮女那雙白淨瑩潤的玉手,形成了鮮明對比,卻是韓瑞順手塗鴉之作。

苦也,一時不慎,居然沒扔,而且還隨手挾雜諸多畫像中,閻立本腋背冒出冷汗,連忙俯跪請罪,顫聲道:“那是廢圖,臣一時疏忽,夾帶其中,請陛下賜罪。”

小事而已,這點容忍肚量,李世民還是具備的,揮手讓閻立本起來,溫言相勸,讓他不必在意,不經意又瞄了眼所謂的廢圖,忽然怔住了,讓宮女攤開,駐足打量起來。

皇帝的動作,自然引得衆臣的關注,仔細觀察,有人也瞧出點端倪來。

“好像是張芝的草書。”

“不對,墨採飛動,無藉因循,淋淳酣暢,與王子敬的洛神賦十三行貼近似。”

“筆斷氣連,一氣呵成,頗得幾分一筆書之勢。”

好吧,應該要承認,貞觀初年,若論治國安民的能臣幹吏,朝中數不勝數,但是提到文學造詣,書法字畫,只有寥寥幾個可以發言,其他都是閒雜人等,很自然退開幾步,嫉妒地看着他們與皇帝親切的交流意見。

“閻卿素來工篆隸書,以繪畫見長,卻沒想草書也頗是可觀。”李世民笑道。

“的確。”虞世南點頭道:“雖然有點兒凌亂,但是整體而言,也有三四分味道了。”

本朝書法第一,儘管也是歐陽詢承讓前輩,不與之相爭的原因,但是虞世南的書法造詣,那可不是蓋的,連李世民都時常向他請教學習,現在開口讚許,衆人看閻立德的目光之中,不由多了幾分佩服,不管是什麼方面,有才能的人,總是受到尊重的。

“牡丹圖,是臣所爲。”憋了半響,閻立本低頭,乾巴巴道:“字,是別人寫的。”

嗯,李世民驚訝,再次打量,逐字念道:“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衆臣肅靜,聆聽詩句,目光閃爍,有心讚歎,見到李世民沉吟不語,也不敢開口打擾。

片刻,李世民灑然,上前拉着長孫皇后的纖手,微笑道:“牡丹國色天香,說的不正是我的觀音婢麼。”

容顏風姿絕代,盛裝麗服,長袍廣袖,鸞鳳圖紋之間,卻是幾朵嬌豔綻放的牡丹花繡,肌膚瑩白細膩,宛如晶瑩白玉,與怒放的牡丹交輝爭映,更增添華貴風情。

“二郎……”長孫皇后輕喚,一抹嫣紅浸染玉頰,說不出的溫柔美麗。

人家帝后情深意重,一幫朝臣王公涼在旁邊,心裡卻生不起氣來,就連魏徵這樣的諍臣,更是連指責的情緒都沒有,乖乖低頭垂目,充當渲染氣氛的背景。

良久,察覺時間地點不對,長孫皇后很自然的抽回纖手,盈盈笑道:“臣妾恭喜陛下。”

“喜從何來?”李世民笑道。

“詩可觀人,作者必是位才學之士。”長孫皇后笑道:“曰後的弘文館學士,怕是又要增加二席了。”

“一人而已,何爲二席?”李世民奇怪道。

“豈忘記阿房宮賦耶。”

長孫皇后的回答,讓衆人歎服,特別是虞世南,暗暗打定主意,回去立即把這事告訴韓瑞,讓他知道,皇后是何等的賢良淑德,就是在平常時候,也不忘記巧言勸諫皇帝。

“好,就依皇后之言,在弘文館增添兩個位置,虛席以待天下英才。”李世民大笑說道,可見手腕之絕妙。

要知道弘文館只有十八學士,期間有人逝世,就擇選賢士補上,按照長孫皇后的說法,所謂的兩人,或能成爲其中之一,李世民卻乾脆表示,現在就增加兩個名額,自然引得羣臣心動不已。

當年,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在府衙帳下,設置文學館,招集天下名士,表面上是引禮度而成典則,暢文辭而詠風雅,其實說白了就是他的智囊團,在李世民南征北戰,甚至登基即位的過程之中,可謂是功勞顯赫。

名列弘文館學士之人,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器重,儘管現在有人居於高位,也有人官小職微無足輕重,但每個都是皇帝的心腹,地位十分特殊,加入其中,不是爲了待遇,而是一種證明,證明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不過此時,就算心裡蠢蠢欲動,卻也不是謀劃的時候,高呼陛下聖明,然後乖乖退了下去,期間偶有幾個自覺頗有競爭力的文官目光碰撞,明明已經激烈了火花,表面之上卻是一團和氣,笑容可掬的模樣。

自然,這種現象是李世民非常樂意見到的,如果官員們抱結成團,那離皇帝易位的曰子也不遠了。揮袖讓宮女把畫像收拾起來,與長孫皇后返回龍牀上就坐,李世民問道:“閻少監,在畫上塗抹作詩的是誰呀。”

衆人也十分好奇,且不論這首詩是否以物喻人,讚美皇后國色天香,既然天子金口玉言,不是也得是了,機緣巧合,不留痕跡地奉承了皇后,又讓皇帝那麼高興,賞識未必,賞賜卻肯定少不了。

“臣卻是沒問。”天子沒有怪罪,閻立本的心卻依然沒有放下,心裡繃緊根弦,恭謹說道:“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郎。”

今曰盛會,前來參加的少年公子,王孫爵貴子弟,數不勝數,就算是禮官司儀,也未必能認得全,閻立本不認識也正常。

有官員就要建議皇帝派人出去探問之時,卻聽長孫無忌忽然說道:“閻少監,此人是否與中書舍人鄭仁基之女結伴而行?”

嗯,衆臣下意識地瞄了眼皇帝,瞬間紛紛別過,望向閻立本,只見他惶恐低頭,吞吞吐吐,暗暗埋怨長孫無忌,你知道就好,別說出來拖累我呀。

座上,李世民氣結,這幫臣子把自己當成什麼人了,瞭解丈夫的脾姓,長孫皇后溫柔撫着他的手背,恬靜說道:“好了,正事要緊,陛下,臣妾欲召見蘇稟女,可否?”

“皇后做主即可。”李世民說道,虎目含煞,掃視而下,衆臣勳爵紛紛低頭,大氣都不敢喘,心裡卻悄悄嘀咕,看來天子還是沒忘此事,卻不知,正是由於他們時常的旁敲側擊,搞得李世民想忘記都難,而且這種事情也不能解釋,不然只會越抹越黑,成爲心虛的表現。

閣廊,李承乾也有些好奇,輕聲自語道:“那人是誰,真是膽大包天,難道不怕父皇雷霆之怒。”

“他不僅膽大妄爲,而且還十分無恥。”趙節憤然罵道,心裡卻有點兒悲涼,本來以爲天子不會惦記美人的,但是現在看來,卻是依然念念不忘,那自己的心願恐怕是難以實現了。

“如何無恥?”李承乾問道。

()

第463章 鳩佔鵲巢第294章 成了第2章 華夏衣冠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1章 不得不服第111章 帝后第270章 賢內助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231章 牽累了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422章 低調第97章 辭行第85章 與之相比第237章 盤算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484章 順民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25章 擱置第319章 壞了第102章 去長安?第4章 請辭第359章 帶溝裡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506章 取證第89章 師說第18章 遙想當年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42章 一張請柬第278章 嚇唬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348章 醞釀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51章 什麼關係第448章 指責第62章 結論第35章 人間美味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169章 問計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301章 種子第512章 姑且信之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73章 陽謀第284章 夜直第286章 避風港第431章 盛名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457章 回來了第497章 儲相第202章 心計第407章 沾光第283章 會意?第60章 敗退第63章 回來了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12章 心結第117章 敵襲?第67章 鄉村來客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316章 扎針吧第298章 憫農第434章 夜宿第511章 期待第251章 烏薩爾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177章 賊道第274章 太巧了第418章 凡心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284章 夜直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248章 燈下黑第484章 順民第221章 我要他們第202章 心計第480章 凱旋第522章 衣錦還鄉(一)第190章 狂傲第190章 狂傲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508章 波瀾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10章 金縷衣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65章 辦不到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448章 指責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68章 軍中袍澤第524章 衣錦還鄉(三)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176章 玄乎
第463章 鳩佔鵲巢第294章 成了第2章 華夏衣冠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1章 不得不服第111章 帝后第270章 賢內助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231章 牽累了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422章 低調第97章 辭行第85章 與之相比第237章 盤算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484章 順民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25章 擱置第319章 壞了第102章 去長安?第4章 請辭第359章 帶溝裡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506章 取證第89章 師說第18章 遙想當年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42章 一張請柬第278章 嚇唬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348章 醞釀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51章 什麼關係第448章 指責第62章 結論第35章 人間美味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169章 問計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301章 種子第512章 姑且信之第446章 湖中獨釣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73章 陽謀第284章 夜直第286章 避風港第431章 盛名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457章 回來了第497章 儲相第202章 心計第407章 沾光第283章 會意?第60章 敗退第63章 回來了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12章 心結第117章 敵襲?第67章 鄉村來客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316章 扎針吧第298章 憫農第434章 夜宿第511章 期待第251章 烏薩爾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177章 賊道第274章 太巧了第418章 凡心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284章 夜直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248章 燈下黑第484章 順民第221章 我要他們第202章 心計第480章 凱旋第522章 衣錦還鄉(一)第190章 狂傲第190章 狂傲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508章 波瀾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10章 金縷衣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65章 辦不到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448章 指責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68章 軍中袍澤第524章 衣錦還鄉(三)第108章 十八學士第176章 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