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悔不當初

知道李承乾的身份,根本不用推想,衆人就明白原因,韓瑞擺明了是在拐彎抹角的奉承李世民,至於有那麼點兒貶低張玄素的地方,這也十分正常,論張玄素也沒這個膽量,敢宣稱自己書法勝過皇帝,所以韓瑞只是說了實話而已,誰也不會與之較真。

而且,其中也包括當事人張玄素,聽到評價,本來就是起了求教之心,卻是沒有料到,居然是李承乾與韓瑞兩人,太子親來道賀,稱得上是意見的驚喜,至於其他,自然顧及不上,也不需要他提醒,旁邊的衆人,驚喜交集的望着李承乾,紛紛上前行禮。

心中苦笑,也知道很難清靜下來了,李承乾主動與衆人打招呼,隨之自然而然,在衆人的簇擁下,向廳中走去,西院的客人,這個時候,才鬆了口氣,取而代之的卻是無比的激動,居然與堂堂太子,同席宴飲,多麼榮耀啊。

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想到今天,居然實現了,真是難以置信,特別是幾個與李承乾說過話,舉杯敬飲的客人,差點幸福得要暈倒過去,彷彿身在雲端,飄飄然,仍然沒有醒來,主要是害怕,清醒過來,發現只是夢而已。

嗯,也可以想象,就是剛纔不經意的接觸,今曰之後,根本不用什麼人推波助瀾,市井之中,就會流傳,太子李承乾,宅心仁厚,體恤臣屬,英俊賢明,禮遇平民……等等,或真或假,誇張好幾倍的讚譽。

不過,也不是誰,都那麼興奮的,至於韓瑞的幾個姻親,現在的心情,難以描述,欲哭無淚,連自殺的心都有了,不帶這麼玩人的,好好的太子不做,偏要玩什麼微服私訪的把戲,這也就罷了,居然宣稱自己父親是書法大家,明擺着是想坑人。

當然,其中最可恨的,卻是韓瑞,這個小子,大家好歹也是親戚,明知道李承乾的身份,居然沒有透漏絲毫的口風,肯定是故意的,好把他們引到坑裡,現在如願以償,指不定怎麼偷樂呢,就是他們傻,他們笨,上了賊船,覆水難收,怎麼回頭?

“立即去請罪。”衆人下意識的想法。

隨即有人搖頭,憂慮道:“弄得人盡皆知,太子又不願意涼解,那豈不是更加糟糕。”

“太子胸襟寬廣,豁達大度,應該不會介意吧。”

“你覺得呢?”

“唉……”

幾人躲在角落之中,齊聲嘆氣,悔不當初,過了片刻,終於有人小聲道:“他與太子的交情真的很好,讓他幫忙美言,或有回緩的餘地。”

“可是,早上,剛纔,我們……”衆人無語,早知如此,真的應該聽信鄭仁基的勸告,不要隨意的招惹韓瑞,誰能料到,風水輪流轉,報應居然來得這麼快,自然後悔莫及,腸子都青了。

“唯今之計,只得這樣了。”商量片刻,幾人束手無策,爲了不給家族帶來災禍,最好的辦法,就是求韓瑞幫忙說項,不過韓瑞是否答應,他們心裡也沒底,畢竟他們也不是笨蛋,以爲只要開口,人家就願意幫忙。

“找阿叔,阿嬸,阿姐,他們開口了,他不敢拒絕……”還是那個小孩比較機靈,滿臉不情願,卻出了個好主意。

“……聰明,事不宜遲,立即就去。”

幾人心情惶惑,匆匆忙忙走了,客廳之中,卻是一片歡樂融和的景象,太子李承乾在場,自然成爲當之無愧的主角,衆人基本是圍着他打轉,說得不好聽,都有些曲意逢迎的意味,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是皇權時代,想要富貴平安,就要遵守時代的規則。

不然,就是異類,標新立異,反倒成了衆人攻擊的目標,蓋個對太子不敬的帽子,就算皇帝與太子容忍,朝廷百官也會有疑義,覺得禮法有虧,不成體統,畢竟不僅是皇帝需要維持統治根基,文武百官,也希望王朝長治久安,保證他們的即得利益不會丟失。

自然,廳中,也不是人人都這樣功利,至少張玄素……的小孫子,在婢女的懷中,非常不樂意李承乾搶了自己的風頭,嫩嫩的小嘴嘟呶輕撇,大有嚎啕大哭的趨勢,給衆人擠到旁邊的韓瑞,見到嬰孩可愛,忍不住伸了兩根手指,輕擰那帶着乳香的白嫩臉蛋,潤滑細膩,比上等的綢緞,還要柔軟。

小孩子,最受不得冷落,見到有人陪他玩耍,頓時眉開眼笑,搖手蹬足,樂不可支,嗬嗬的笑了起來。

“符節,卻是與我孫兒有緣。”這個時候,張玄素走了過來,慈祥望着襁褓中的嬰孩,微笑說道:“換了別人,沒有這麼興奮的。”

人家不過是禮貌用語,韓瑞自然不會當真,也客氣了兩句,卻聽張玄素笑道:“十年八年之後,待我孫兒啓蒙,拜你爲老師怎樣?”

咦,韓瑞驚訝,感覺非常突然,張玄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察覺他的疑惑,張玄素笑道:“莫明其妙,就有了這個念頭,果真是緣分,不過以符節的才學,成爲我孫之師,綽綽有餘,就怕以後,孫兒資質愚魯,符節瞧之不上。”

韓瑞微笑,十年八年之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準,不過,韓瑞在意的,卻是張玄素的態度,自從免職之後,除了一些好友,以及平時交往甚密的權貴,其他官員,文人士子之類,就再也沒有往來,搞得自己好像災星,人人避之不及似的。

而今,張玄素卻沒有這方面的顧忌,目光帶着欣賞,讚許道:“文章詩句且不說,一篇阿房宮賦,卻是勝過我等羣力上書勸諫。”

突然,韓瑞醒悟,張玄素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蹟,就是在貞觀初年時候,李世民下詔發兵修洛陽宮乾陽殿,以備巡奉,張玄素聞訊上書諫奏,認爲當時百廢待舉,必欲節之以禮制,否則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衆離,及乾陽畢功,隋人解體。

其中奏諫的內容,與阿房宮賦何等的相似,不過張玄素的是疏奏,阿房宮賦是文章罷了,韓瑞也聽虞世南提到這件事情,第一反應就是巧合,第二念頭就是,說不定阿房宮賦的靈感,就是來源於張玄素的奏摺。

不管怎麼說,對於張玄素,體恤百姓,減少徭役的行爲,韓瑞頗爲佩服,自問,若不是當時情況特殊,纔不會管李世民要修築宮殿,是不是勞民傷財之類的問題,況且當年張玄素勸諫,可是在李世民的面前,慷慨陳詞,將他比作桀、紂、楊廣,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反正韓瑞覺得,自己肯定沒有這種膽量。

在此,也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氣量,或許覺得有了魏徵不夠,明明已經怒形於色,爲了讓更多的魏徵站出來,給人指着鼻子罵了,居然忍氣吞聲,收回成命,而且賞了張玄素兩百匹彩帛,就是由於李世民這樣的縱容,所以朝廷百官,越來越“放肆”了。

韓瑞佩服張玄素直言敢諫的膽量,張玄素也十分欣賞韓瑞的實幹能力。

無論是曲江宴的設想,還是活術印刷的實施,對於朝廷,非常有利,有着深遠的影響,這是朝中官員的共同看法,如果不是韓瑞的資歷不夠,達不到升遷的標準,憑着兩件功勞,再怎麼破格提拔也不爲過。

不過,政績已經擺在那裡,只要再打磨兩三年,三省各司,都搶着要人,可惜,中途卻突然出了這檔事情,但是張玄素卻不以爲意,可以推測出來,責任不在於韓瑞,畢竟以他對於李世民脾姓的瞭解,要是事情真是韓瑞所爲,哪裡只是革職這麼簡單而已。

君不見,韓瑞八品散官還在,況且,留候錄用,更是爲了以後作打算,一抑一揚,帝王之道,在官場上,十分常見,出仕二三十年,張玄素豈會不明白,不僅是他,朝中那些高官大臣,心裡也透亮清楚,不過與韓瑞沒有多少接觸,自然不會主動上門提醒。

就是虞世南這種,與韓瑞關係比較親厚的人,即使明白了,也不會點醒,因爲貶職啓復,起起落落,失意得意,循環往復,相當於官場的基本規律,要是連這種挫折,也承受不了,就不要往仕途參合了,免得抑鬱寡歡,積憂而亡。

誇讚幾句,張玄素話峰突轉,略帶責怪說道:“符節,是在自暴自棄,還是和誰賭氣,通緝懸賞,那是朝廷官衙的事情,你這樣行爲,有點兒過了。”

這話別人說,可能有些交淺言深,但是張玄素直言不諱,卻是出於關心,非常的坦然,韓瑞聽了,有點兒感激,又有些尷尬,就要措辭解釋之時,李承乾走來了,親切拍着韓瑞的肩膀,和煦笑道:“張先生有所不知,這些曰子,流言蜚語,漫天不絕,他也是急於證明自己的清白,一時衝動,可以理解。”

“這倒也是情有可原。”張玄素點頭說道,目光在李承乾與韓瑞身上掠過,突然之間,笑容多了分欣然,太子近賢臣,遠小人,何愁不成爲賢明之主,至於之前,東宮傳出的一些非議之語,多半也是流言,不可當真。

三人圍了個小圈子,在那裡交流,旁人也不好意思硬湊上去,不過有件事情,他們卻知道了,韓瑞與太子,有殲情,呃,不對,是私情……好像也不對,應該是交情不淺啊。

()

第386章 又是他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442章 太巧了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8章 敲詐勒索第64章 枕頭風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54章 見證第57章 顛倒黑白第493章 子嗣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388章 出事了第139章 照拂第158章 孝順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12章 偶像第8章 敲詐勒索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360章 指導第501章 追蹤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374章 三把火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273章 上班嘍第92章 良辰美景第291章 嘉許第363章 意外之喜第201章 再遇第425章 下荊州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289章 直白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111章 帝后第301章 種子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75章 貴客?第190章 狂傲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18章 遙想當年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204章 引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15章 認可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3章 知音第58章 素來厚道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360章 指導第106章 新豐第281章 聖覽第22章 曲轅犁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410章 放不放心第174章 看不透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52章 獻禮第390章 胡鬧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33章 知音第30章 不近人情第56章 對峙第157章 使詐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46章 絕句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4章 請辭第212章 驚擾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60章 指導第204章 引第459章 鬧騰第148章 財色兼收?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427章 訪友第49章 浮想聯翩第143章 嘉獎第58章 素來厚道第121章 茫然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79章 爲難第53章 鼎盛千秋第497章 儲相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42章 太巧了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316章 扎針吧第251章 烏薩爾第169章 問計
第386章 又是他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442章 太巧了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8章 敲詐勒索第64章 枕頭風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54章 見證第57章 顛倒黑白第493章 子嗣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388章 出事了第139章 照拂第158章 孝順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112章 偶像第8章 敲詐勒索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360章 指導第501章 追蹤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374章 三把火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273章 上班嘍第92章 良辰美景第291章 嘉許第363章 意外之喜第201章 再遇第425章 下荊州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289章 直白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111章 帝后第301章 種子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150章 立志高遠第75章 貴客?第190章 狂傲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18章 遙想當年第272章 爆竹聲碎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204章 引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15章 認可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3章 知音第58章 素來厚道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360章 指導第106章 新豐第281章 聖覽第22章 曲轅犁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410章 放不放心第174章 看不透第28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31章 最大的收穫第52章 獻禮第390章 胡鬧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33章 知音第30章 不近人情第56章 對峙第157章 使詐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46章 絕句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4章 請辭第212章 驚擾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60章 指導第204章 引第459章 鬧騰第148章 財色兼收?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427章 訪友第49章 浮想聯翩第143章 嘉獎第58章 素來厚道第121章 茫然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79章 爲難第53章 鼎盛千秋第497章 儲相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42章 太巧了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316章 扎針吧第251章 烏薩爾第169章 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