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論功行賞

“陛下駕到……”內侍的聲音尖銳,充滿了穿透力,餘音繞樑,在宮殿裡迴盪,遮蓋住了在場衆人交談所產生的嘈雜聲。

出席慶功宴,李世民穿着隆重,深色的裘冕,隱約浮現龍紋,流動內斂的光澤,寬袖飄飄猶如臨江御風,華貴的氣息頓時撲面而來。

衆人見了,不約而同,行禮道:“參見陛下。”

“諸卿不必多禮。”李世民輕輕擡手,笑容滿面,看得出來,今天的心情不錯,畢竟在太廟上,又增列了自己的功績,以傳後世子孫,載入史冊,坐實行明君的頭銜,這種精神上的愉悅,或許只有幾個打了勝仗的將領同有體會而已。

皇帝出場,也意味着,慶功宴即將開始,幾個西征將軍,也顧不上吹噓自己的功勞了,連忙與其他權貴官員,在禮官的指引下,井然有序的入席就坐。

宮廷國宴,慶功大會,朝廷不知道召開過多少次,經驗豐富之極,在禮官的調度下,宮女如梭如織,動作輕盈,乾脆利落的給衆人奉上了膳食,甚至考慮到外國番邦使節,不同於中原的飲食習慣,還特意給他們烹飪地道的異域美味。

尚食局御膳,自然與普通百姓不同,菜點有主食,有羹湯,有山珍海味,也有家畜飛禽,真可謂是水陸雜陳,其用料之考究,製作之精細,令人歎爲觀止。

自然,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偶爾幾個缺心眼,不知中原禮儀的番使,見到諸多美味佳餚,立即狼吞虎嚥之外,其他人卻非常節制,目光擡望,等待皇帝的示意,在旁人悄聲提醒下,幾個番使面紅耳赤,連忙停下了動作,宮殿之中,慢慢的安靜下來。

萬衆矚目,李世民拿起案上的金樽,欣然說道:“吐谷渾蕞爾小蕃,不量其力,抗衡上國,朕每遣使節,入蕃曉諭,示以善道,勸以和親,欲使邊境無虞,然其兇頑未改,襲擾邊境軍民……”

“大將李靖、李道宗、侯君集……長驅剋期,窮其巢穴,誅滅吐谷渾可汗昏耄之主伏允,及天柱王一二邪臣,餘部率衆歸降,夷兇息暴,功在社稷,衆卿與朕同敬,以賀其之功。”李世民高聲說道,站了起來,輕輕昂首,一樽美酒入喉。

殿下衆人,自然不敢怠慢,連忙起身陪同,特別是李靖幾人,心情格外舒暢,飲酒之後,有人臉上紅光滿面,酣然耳熱,浮現興奮的色彩。隨之,在李世民的安撫下,衆人重新跪坐下來,李靖卻昂首而立,頗有點鶴立雞羣的意味。

衆目睽睽,李靖恭聲說道:“我等微末之功,怎當得陛下如此稱讚,今有聖明天子在位,大唐國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陛下寬仁慈愛,天下歸心,吐谷渾負固河右,地不遠千里,衆不盈一萬,不量其力,何足懼之,況且出征之前,陛下已經定下策略,我等臨戰,只須依許行事即可,託得陛下之福,才得以吊伐凱旋,在此,恕臣斗膽,回敬陛下,以表寸心。”

言罷,李靖恭敬行禮,杯酒一飲而盡,文武百官、勳爵權貴立時附合,紛紛舉杯同敬,一時之間,殿內頌揚之聲不絕於耳,氣氛非常熱烈,至於李靖所言與侯君集剛纔的敘說,有矛盾的地方,自然而然,衆人非常識趣的忽略過去了。

李世民笑吟吟的搖頭,顯然不贊同李靖之語,不過卻舉起金樽暢飲,眼睛掠過一抹讚許之色,嘴角悄悄地綻放出歡喜的笑容。

金樽落案,發出清脆的聲音,旁邊的內侍見狀,立即悄悄地打了個手勢,宮殿兩旁的禮官留心看到,連忙吩咐下去,雍和大氣的宮廷禮樂,頓時響了起來,秀美的舞姬魚貫而入,曼妙的身姿,翩翩起舞。

接下來,就是歡聲笑語,一派融和的場面,文武百官、勳爵權貴,恪守禮節,即使是有功的武將,也不敢真的豪放暢飲,免得在君前失儀,自然不會出現,漢代初期,在宮廷宴會之上,大將功臣喝多酒了,拔劍擊柱的情況。

不過,打架鬥毆的事情,的確發生過一回,在貞觀六年的時候,李世民大擺酒宴,性情憨直,居功自傲的尉遲恭,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大怒不已,在他的下首,任城王李道宗也是好心,反覆勸解,尉遲恭卻不領情,脾氣上來了,反過來毆打李道宗,猝不及防之下,李道宗的眼睛,差點就被打瞎了。

李世民自然是勃然大怒,當衆怒斥,感嘆翻看史書,總是不解,漢高祖劉邦,爲什麼要大殺功臣,現在總算明白了……一席話,說得在場大臣,心驚肉跳,尉遲恭更是嚇出冷汗來,連忙磕頭謝罪,從此約束自己的行爲。

此事之後,不管是魯直彪悍的武將,還是驕狂傲氣的文臣,紛紛擺正心態,告誡自己的家人奴僕,少在外面惹事生非,那年,長安城的治安情況,從所未有的好,當時的長安令,就是憑藉這個功績,得到越級提拔。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慶功宴會也到了尾聲,李世民移駕回宮,文武百官、勳爵權貴、番邦使節,也紛紛散去。宮殿之中,燈火通明,城門之外,車馬縱橫,轆轤晃動,蹄聲滴答作響,喧囂的聲音,在夜空中盤旋,一彎新月升起來了,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輝。

“郎君回來了。”僕役小聲道,大門輕開,吱呀的聲音,在寂靜的夜中,分外的刺耳。

“嗯。”韓瑞點頭,彷彿很累,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慶功宴結束之後,算是完成任務,今後的日子,應該會清閒下來,不過韓瑞臉上,卻沒有露出解脫的笑容,反而多了幾分憂慮之色。

察覺韓瑞的異常,僕役愣了下,隨之釋然,畢竟從五更二點,天色未亮出門,直到現在新月浮空,夜闌人靜纔回來,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好像行屍走肉,韓瑞慢慢的返回內宅,如料想中那樣,鄭淖約並沒有休息,聽到動靜,微笑迎來,韓瑞暫時放下了心事,笑了笑,責怪道:“又是這樣,已經告訴你,我會很晚才能回來,讓你早些休息的。”

“你不回來,我睡不安心。”鄭淖約輕聲道。

韓瑞輕輕嘆氣,憐愛笑道:“那麼,現在我回來了,可以去休息了吧。”

鄭淖約甜笑,忽然像小女孩似的,輕輕撲在韓瑞的懷中,柔軟的雙手,環着他的脖頸,迷喃囈語道:“夫君,今晚你陪我睡……”

韓瑞愕然,慢慢的,也反應過來,隱約明白鄭淖約的心理,臨產期越近,心中多少也會有些懼怕,惶恐不安。想到古代,粗淺的接生引產技術,女人生孩子,就好像在鬼門關裡走了一圈,韓瑞心裡也隱隱擔憂,輕輕摟抱鄭淖約,溫柔說道:“好,以後,每天晚上,與你同眠。”

在韓瑞溫暖的懷中,鄭淖約輕輕閉上了眼睛,柔脣綻放出優美的笑容,浮躁的心,隨之平靜下來,十分安穩……

與此同時,在禁宮御書房中,已經過了子夜,李世民卻沒有休息,換下了裘冕,身上穿着寬鬆的緇布衣,心事重重的模樣,在房中來回的走動,捲起的氣流,使得燭光跳滅不定,好像他的表情,忽晴忽暗。

過了許久,李世民輕聲嘆氣,回到御案之上坐下,隨手拿了幾本奏摺翻開,勉強觀看下去,手裡已經拿起了硃筆,卻沒有批示的心情,想了想,又合上奏摺,起身繼續走動,不知過了多久,隱約能夠聽到雞鳴,一夜,就是這樣過去了。

官街鼓敲響,御書房外的內侍,也壯着膽子,輕輕敲門,李世民止步,緩緩坐回御案,揚聲道:“進來。”

房門輕開,十幾個宮女,端着各種洗漱器皿魚貫而入,屈膝行禮,嬌言軟語道:“恭請陛下更衣。”

李世民微微點頭,起身走來,也不用什麼動作,一幫宮女就忙碌起來,又是洗臉,又是梳理髮須,又是穿衣戴帽的,配合默契。一會兒,李世民洗漱完畢,換上了臨朝視事的龍袍,正逢壯年,精力充沛,一夜未睡,依然神采奕奕,沒有露出絲毫疲態。

隨後,內侍又奉上早膳,長生粥、玉露團、玉尖面、水晶龍鳳糕之類,烹飪得色香俱全,美味可口,不過,李世民也沒有品嚐的心思,匆匆吃了碗粥,就移駕上朝了。

鼓過三千,不令自停,在值官的引領下,文武百官,井然有序的走進太極殿中,安靜的等候起來,過了片刻,李世民駕臨,百官參謁,一呼一應,禮成落坐,開始了早朝的議事,文武百官按照秩序,輪流上奏,軍國大事,李世民不會視之爲兒戲,立即集中注意力,或是當場擬定解決,或是押後處理,有條不紊的應對。

不知不覺,兩個多時辰過去,將近午時,奏事結束,按照慣例,可以散朝了,李世民就要拂袖示意之時,兵部尚書侯君集,突然站了出來,恭敬說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准奏。”李世民說道。

侯君集身爲兵部尚書,上朝的時候,自然不能披盔帶甲,一身類同文官的紫袍,卻掩蓋不住身上英武的氣息,雖說有點性矯飾,好矜誇,但是屢建奇勳,威望很高,李世民爲秦王之時,遇到危急時刻,侯君集多次獻計獻策,更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者之一。

這樣的功臣,李世民自然器重,登基之時,就封侯君集爲潞國公,賜食邑一千戶,僅次於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幾人而已,卻在諸將之上。貞觀四年,更是拜爲兵部尚書,允許參議朝政,直到現在,可見信任程度,而今侯君集有事進奏,不要說沒有散朝,就是宣佈散朝了,李世民也會叫住羣臣,繼續議事。

一幫大臣看着侯君集,心中有幾分好奇,猜測他想要進奏什麼事情。

“陛下。”手裡拿着笏板,侯君集坦然自若道:“西征大軍平定吐谷渾歸來,而今安置在軍營,宜早些論功行賞,讓其安心返家……”

唐代實行的是府兵制,平時爲耕種土地的百姓,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這次征伐吐谷渾的軍隊,多是十六衛將士,但是也有部分府兵,眼看就快要過年了,自然是歸心似箭,希望朝廷早些賞賜財貨,頒佈軍令,讓他們趕快回家,歡喜過年。

侯君集的奏言,其他大臣覺得有理,這不僅是人倫常理,更考慮到過年之後的春耕生產,不少人開口附和起來。李世民沉吟了下,點頭說道:“侯尚書言之有理,此事就交給你處理,按照功勞簿冊,論功行賞……”

侯君集連忙應聲,隨之退回班列,心裡有幾分欣喜,畢竟這種差事,不僅輕鬆,而且有助於提高在軍中的威望,皇帝交給自己來辦,想來不只是信任而已。

等了片刻,見到沒人有事上奏了,李世民微微點頭,旁邊的內侍急忙叫道:“退朝……”

“恭送陛下。”文武百官齊呼,等到皇帝身影消失,也三三兩兩的散去了。

穿系屐履,侯君集走快兩步,招呼道:“唐尚書,且慢。”

“侯尚書,怎麼,立下了大功,準備請我喝酒。”民(戶)部尚書唐儉,當年的天策府長史,出身望族名門,世代官宦,性格卻是落拓不羈,豪爽無忌,與侯君集的關係不錯。

“唐尚書開口了,我焉能拒絕。”侯君集笑了笑,拱手道:“不過,陛下剛纔吩咐的差事,就請茂約兄多多照應了。”

“哼,就知道你的酒不容易喝。”唐儉故意板着臉,搖頭說道:“算了,我還是回去喝自家的吧。”

“茂約兄,這次西征,小弟可是收穫不少西域珍藏美酒。”侯君集連忙說道。

投其所好,效果顯著,唐儉眼睛亮了,畢竟是世家出身,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至愛美食美酒,每每盛修餚饌,與親賓縱酒爲樂,聽到侯君集有西域美酒,立即動心了,眼珠子轉了下,戲笑說道:“好呀,私掠財物,隱瞞不報,也不怕陛下知道了,下獄問罪。”

“幾壇酒而已,陛下豈會在意。”侯君集滿不在乎,不過還是放輕聲音道:“本來打算送你兩壇,既然茂約兄看不上眼,那麼我就不自作多情了。”

唐儉淡然,輕笑道:“行了,別捏拿了,賞賜有功將士,關係重大,陛下早就吩咐下來,民部各司,已經準備妥當,你來條子來,自會撥你財貨。”

“陛下聖明。”侯君集頓時放心。

“那是自然。”唐儉轉身而去,聲音悠悠飄來:“記得,欠我兩壇酒。”

“老狐狸,真是不吃虧。”侯君集笑罵,也輕步而去,沒有返回兵部官署,而是直接出了皇城,奔向軍營之中。

軍營十分寬敞,帳蓬林立,拒馬樁,鐵柵欄圍繞,大營門前,近百軍衛執戟警戒,一陣陣巡邏衛隊不時踏步經過,盔甲閃耀明光,兵器鋒芒畢露,猶如森嚴壁壘,透出凜然的氣息,不過,也有點篝火殘餘,酒肉香氣的味道。

侯君集策馬來到,輕身躍下,守營的軍衛見了,連忙行禮叫道:“侯將軍。”

微微點頭,侯君集出示令牌,這才通行而過,快步走到軍中大帳,一路上,將士軍衛,紛紛見禮,面帶恭敬之色,畢竟侯君集率軍遠征,克敵制勝,立下的軍功,沒有任何的水分,自然得到衆人的敬重。

身在軍營之中,侯君集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很快來到自己的指揮帳中,親兵連忙上前,掀開簾布,侯君集微躬進去,一看書案之上,不出意料,已經擺放了幾冊厚厚厚的功勞簿,嘴角不由得露出笑容。

侯君集在大帳走了幾步,也不着急翻看,吩咐了句,親兵領命,匆匆而去,過了片刻,一個身穿戎裝,英姿煥發的青年,來到大帳之前,揚聲道:“將軍,賀蘭楚石求見。”

“進來。”侯君集說道,語氣之中,帶有幾分讚賞。

本來以爲,賀蘭楚石不過是憑藉家世,頗有幾分勇武的公子哥而已,如果不是恰好搭上了太子李承乾的關係,侯君集恐怕懶得以正眼相看,然而沒有想到,在這次西征之中,賀蘭楚石的表現,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第一次臨戰,卻不見膽怯,英勇殺敵數人,此後長途奔襲,不僅吃苦耐勞,不見有絲毫的怨言,在伏擊吐谷渾部衆之時,更是捨生忘死,一度救自己脫離險境,想到這裡,侯君集笑容濃郁,相貌堂堂,出家名門,又有教養,招之爲女婿,似乎是件不錯的事情。

不知道,夢寐以求的事情,即將來臨,賀蘭楚石走進帳中,行禮道:“將軍傳喚標下,不知所爲何事。”

身在軍營,言行舉止,就是需要乾脆利落,畢竟在戰場上,容不得有絲毫的委婉、拐彎抹角,侯君集也是如此,示意說道:“朝廷已經擬出西征將士的封賞事宜,你先覈對清楚,若無差錯,我就招集將士,宣示於衆了。”

賀蘭楚石連忙應喏,臉上也有幾分驚喜,畢竟昨天才回到京城,犒勞慶功,沒有想到,今天就可以論功行賞了。

支持唐朝小地主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第398章 摸不準第328章 忍不住第506章 取證第65章 辦不到第181章 尋仙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22章 抹油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533章 半日閒第325章 擱置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18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86章 避風港第300章 潮流第390章 胡鬧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330章 開始第7章 巧遇第274章 太巧了第43章 祝壽第534章 謙虛第68章 軍中袍澤第370章 多嘴第118章 什麼來頭?第461章 敲打第40章 半醉撲懷第31章 悟了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38章 送別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319章 壞了第415章 不怪你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146章 隱情第285章 顛覆第25章 又來了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495章 追韓第80章 爭豔第429章 又來了第200章 好地方第50章 聲名初起第5章 坊市第187章 千萬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180章 黑鍋第105章 到了第131章 再遇第283章 會意?第424章 怪異第224章 點醒第36章 衝突第379章 遊戲第320章 陷害?第55章 辯解第273章 上班嘍第20章 營生第74章 花魁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385章 挖坑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330章 開始第242章 衷腸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173章 面相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24章 七星龍泉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111章 帝后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415章 不怪你第177章 賊道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293章 嫁衣裳第24章 七星龍泉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14章 代我去吧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108章 十八學士
第398章 摸不準第328章 忍不住第506章 取證第65章 辦不到第181章 尋仙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22章 抹油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533章 半日閒第325章 擱置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18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86章 避風港第300章 潮流第390章 胡鬧第104章 離別進行時第330章 開始第7章 巧遇第274章 太巧了第43章 祝壽第534章 謙虛第68章 軍中袍澤第370章 多嘴第118章 什麼來頭?第461章 敲打第40章 半醉撲懷第31章 悟了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137章 信守承諾第38章 送別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319章 壞了第415章 不怪你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191章 胡姬侍酒第146章 隱情第285章 顛覆第25章 又來了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216章 給什麼官第495章 追韓第80章 爭豔第429章 又來了第200章 好地方第50章 聲名初起第5章 坊市第187章 千萬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180章 黑鍋第105章 到了第131章 再遇第283章 會意?第424章 怪異第224章 點醒第36章 衝突第379章 遊戲第320章 陷害?第55章 辯解第273章 上班嘍第20章 營生第74章 花魁第122章 豎子,好膽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385章 挖坑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61章 流言蜚語第330章 開始第242章 衷腸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173章 面相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24章 七星龍泉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111章 帝后第342章 潔身自好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415章 不怪你第177章 賊道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293章 嫁衣裳第24章 七星龍泉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14章 代我去吧第502章 地獄天堂第108章 十八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