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

“主公,有個新情況,不知主公可有時間查看一番?”嚴明是難得鑽進了議事大廳,將一份厚厚的奏報遞給薛洋之後苦笑道:“這是袁敬平託人給微臣送來的,微臣看着袁家和於家的主張倒是大不相同啊!”

“是嗎?我也來看看。”李振抱着一大堆軍中急報剛剛進來,一聽這句話頓時樂了,直接搶過奏報掃了幾眼,轉而笑道:“嚴先生你看錯了,這袁敬平是想和我等分權,還想做世家的美夢呢,和於家只是手段不一樣,但是根子上都差不多,主張世家壟斷官位啊。”

和袁襲對楊行愍感興趣一樣,李振對於朱全忠和他手下的文物羣臣也都一樣有着天然的興趣,所以他幾乎沒怎麼看內容,就直接一口道出袁敬平這份奏報內的主要內容。

“癡心妄想,大唐都走了兩百多年了,科舉取士,其意圖就是打破門閥世家壟斷權力,到了如今,還想着這種好事。若是天下之權都歸他世家,那還要百姓何用?”薛洋搖了搖頭,將奏報扔到一邊轉而道:“先生代我給袁敬平,不對,是給天下所有世家回覆一份公開文告,大唐以數代君王之力,力行科舉取士,就是爲廣大寒門和百姓爭取一條往上之通道,到了薛洋這裡,若是還走回頭路,那豈不是對不起大唐歷代列祖列宗?那這天下百姓還有何希望可言?”

“世家若想出仕,就要公平公正和普通學子在科場上一較高下,遵循成王府現行的分科取士之法,沒有任何例外。”薛洋起身之後,面帶肅然,朝着嚴明道:“我也不會給任何人特權。世家不思進取,是他們自己斷送了自己的根基,現如今還敢舔着臉跑到我這裡來索要勝利成果,這天下能有這麼便宜的好事嗎?”

這句話算是徹底點燃了整個金陵的民心,在嚴明隨後洋洋灑灑數千言的佈告被迅速張貼的全城都是之後,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矛頭也迅速對準了所有的世家。甚至於有部分激進的百姓開始將南境自家的工商豪門也都算進了世家的行列當中進行口誅筆伐。

這股風在隨後開始以金陵爲中心迅速蔓延到整個江東各州郡,無數百姓和寒門開始齊聚各地府衙門前,強烈反對世家的主張,堅挺成王府到底。

這些都是在歷年分科取士當中看到了希望的百姓,分科取士實際上更有利於學子充分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且讓那些無心仕途或者天賦不在此的人也能夠享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尊重。這些人的數量已經逐年增加,並且在社會各行各業當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他們成了此次反對世家主張的中堅力量。

所以很多人在隨後紛紛啓程前往金陵,各地官府甚至於派出衙役隨行護衛,而那些唯恐自己受到牽連被當做世家打壓的工商豪門,更是紛紛對外宣稱,凡是各州府送往金陵的這些百姓學子,其衣食住行全部由他們負責,堅決對抗世家大族捲土重來。

“沒想到我世家門第,在如今居然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金陵城內幾乎是所有人羣情激奮,開始紛紛前往成王府門口表達自己的憤怒的時候,袁敬平等人是着實狼狽不堪,甚至於連門都不敢出。這些被挑戰了底線的百姓將所有的外地口音的人全都當做了世家對待,數日之內甚至於出現了無數傷害外地人的案件,如果不是金陵府處置還算公允,並且竭力勸說百姓,莫要一杆子打死所有人,只怕金陵城會瞬間徹底失控。

“這個成王挑動百姓來朝世家發泄怒火,這是要做什麼?以爲靠那些滿身同臭味的商人和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泥腿子就能治國平天下不成?”袁敬平身邊是鄭氏家族的鄭山,相對於山東世家而言,中原世家的數量更少,原本就被朱全忠掏空了家底的他們在天策軍犁庭掃穴之後,更是力量微博,袁敬平也是不得已纔會選擇另外的路,想要上書薛洋,以支持對方登基稱帝的條件換取世家能夠重新崛起。

但是沒想到的是,換來的結果卻是更大的反擊,這一回,薛洋出手之後,等於是在這個即將建立的新朝當中形成了一股自上而下羣起反對世家的趨勢,徹底斷了世家再起的根基。

這一下算是直接將袁家爲首的中原世家逼到了絕境,留給他們的就只有兩條路,其一是放棄自己的世家身份,從此以後他們引以爲傲的豪門門第從此不復存在。在未來必須要和他們所看不起的升斗小民和工商賤民來爭奪入世的機會。要麼他們就只能向于志寧屈服,跟他們山東世家合流。

這兩個辦法實際上對於袁敬平來說都不可行,前者是徹底投降,放棄了世家最後的尊嚴,而後者在他看來更是無異於螳臂當車,自取滅亡。他絲毫不懷疑,在戰場上有無敵氣勢的天策軍在他們身上會栽跟頭。如今的天下已經一統,光是看外面那些百姓的反應就知道,薛洋的統治已經穩如泰山,這個時候別說世家只是些殘餘人手,就算是全盛時期,也無法和這樣強大的政權正面抗衡。

“我打算正式前往成王府,遞上拜帖,面見成王。”袁敬平深吸一口氣之後看了一眼在場的衆人沉聲道:“無論如何,對於我等來說,都必須要爭取一次機會。”

“成王會見你嗎?”鄭山嘆息道:“成王用這種法子來宣告打壓世家的主張,只怕未必會聽你的,改變自己的初衷,而且成王和他身邊的起家之臣也沒有一個是世家成員,我們是沒希望了。”

和其他諸侯不同,薛洋自從嶽西崛起之後,除了高濟他們之外,其他高層全都是清一色出身寒門,或者乾脆就是普通百姓。這也導致了他們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摒棄了世家這個階層,轉而組成了一個不依賴世家,甚至於內部全部都是反世家的勢力組成的政權。

“一線生機,總是要試試的。”袁敬平嘆了口氣,也因此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他還有最後一張王牌,需要當面才能起到作用。

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三十章 鯨吞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
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三十章 鯨吞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