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

“隊正,人已經出發了,下一步該如何行事?”碗口城中陳武目送一隊人手出城之後身邊副手問道。

陳武微微一笑,縮了縮身上破舊的商販服飾笑道:“剩下的?靜待這幾日,想來舒州的這趟渾水也快到最後了,等着吧。”說完之後帶着手下的人頭也不回的朝着城內而去。他已經將最後一招也送了出去,不管結果如何,此時佔據着碗口城的關天印都已經逃不出十三司佈下的大網。

而此時已經快到蒲州城外的向傑也和吳明在佈下他們這邊最後一枚棋子,遠在舒州府城那邊這一刻的十三司成員也同時動作,將已經清醒過來的李天成秘密帶到另外一處。

“你們到底是什麼人?爲何要救我?”這句話李天成自從被救過來就問了不止十遍了,但是不論是此前匆匆露面的向傑還是此刻站在他身邊的阿六都沒有回答,反倒是直接告訴他今晚城內有大變故,需要他去見證,然後就不再理會這位李青龍的副將,將其秘密帶到府兵營附近的一個隱秘所在,等待着夜晚的降臨。

“營正,就這麼直接闖進去嗎?那李孝常要是有歹心的話豈不是將我十三司一鍋全端了?”看着遠處的蒲州低矮的土牆已經遙遙在望,吳明搖搖頭道:“要不我先去吧,如果沒有問題營正再出面如何?”

“不必如此,李孝常就算是真有歹意也不會對我如何的,他就不怕我舒州軍的報復?”向傑搖了搖頭率先朝城門口而去,邊走邊道:“而且,既然主動接洽,還是有誠意一點的好,藏着掖着反倒是讓他覺得我等心虛,平白的讓主公面上無光。”見到向傑執意如此,吳明也只能點點頭,但是暗地裡卻吩咐隨行的幾位手下全力戒備,防止出現意外。

向傑此時入城,而城內的李孝常卻在自己的府邸之內面色難堪之極。剛剛從席間出來,對於貝翊禮和高金波兩人他是再也沒有談下去的心思,甚至連原本推脫敷衍的心思都蕩然無存。他是將自己定位爲職業軍人角色的,這兩人已經徹頭徹腦的成了爭權奪利的政客,甚至連政客不如,基本上都是拿舒州多年來的安寧和百姓的福祉在自己的一己之私謀利。雖然在如今這個亂世,掌權者爲了自己的私利死拼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是李孝常卻始終堅守自己的本心,這也是同安郡江防軍這些年幾乎很少出現在舒州府城紛爭者視線之中的原因所在。

“大兄,莫不如找個理由推脫一下,看樣子這個貝翊禮今天是鐵了心要和大兄攤牌,現在還在和高金波兩人拉着大成他們在那硬耗呢。高金波這廝膽子也太大了,當着我的面就敢拉攏大成他們,要不是大兄始終沒有表態,我真想砍了這廝的腦袋。“李秀峰沒有自己兄長那麼好的涵養,說話之間已經露出了一股濃重的鄙夷之色,看他那樣子只怕只要李孝常一個眼神,今晚非直接把貝翊禮和高金波兩人給宰了不可。

“你去告知貝翊禮,就說他說的話我已經記住了,但是事關數千人生死,本將不得不慎重,希望他可以給我兩天時間思量一二。”李秀峰的話倒是讓李孝常想起點什麼擡頭道:“同時暗示大成他們,既然高金波他想挖牆腳,索性就陪陪他,看看他們是不是有後招。”李孝常的話讓李秀峰眼前一亮,隨即匆匆而去。

李秀峰走後李孝常揉了揉額頭,沉吟半晌之後忽然自言自語道:“我是不是把自己擺的有點高了?要不要主動派人去嶽西一趟。這要是被人以爲是故作姿態,那以後會被忌諱的。”

李孝常此時有些患得患失,舒州境內幾乎所有的勢力在此時都對自己露出了底牌,也就是說自己必須儘快做出選擇,原本的騎牆之勢此時已經行不通了。但是遍數這些人之後李孝常卻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所以他纔會覺得自己此時做出的姿態是不是太高了,讓嶽西那邊覺得自己在擺架子。

不過這件事隨着向傑的到來很快就見到了分曉,李秀峰在把李孝常的意思透露出來之後貝翊禮和高金波兩人雖然無奈,但是也只能點頭然後跟隨林大成等人前往驛館歇息。而臨走之前高金波還不忘約林大成等人稍後前往驛館,他準備宴請江防軍的三名營正,希望他作陪。林大成原本和高金波就認識,再加上高金波和貝翊禮都知道,林大成雖然和林度父子同宗但是關係卻非常不好,以至於雖然同處一州,數年來竟無絲毫往來,兩人已經打定主意就算是拉攏李孝常不成也一定要將他拉到自己這邊。按照貝翊禮的估計,李孝常既然對自己的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就一定是有所默許,

“老林,將軍已經說了,讓你和高金波周旋幾日,一面探尋二人的後手到底是什麼,另一方面也是給將軍一點時間等待嶽西那邊的人過來。”李秀峰拉住了林大成道。

“這讓我一個老實人出面騙人就怕被高金波看出玄虛來壞了將軍的大事啊。”;林大成苦着臉道:“不如讓紅林打頭陣吧?他腦子比我好使。”林大成一推自己身邊捂着嘴偷笑的殷紅林道:“我和裕時敲邊鼓。”

“隨你們自己吧,剛剛高金波不是邀請你們都去嗎?”李秀峰擺擺手道:“不過你們注意點,這兩人都壞透了,他們的話不可信,否則的話將軍怪罪下來我可不不想被你們連累。”

“秀峰,將軍在等待嶽西的人,如果他們不知情呢?或者說沒有派人前來呢?”殷紅林年紀和李秀峰差不多,看起來也清秀很多,擡頭忽然問道。

“嶽西對於舒州局勢的掌控不會這麼差的,否則的話此前他們也不可能接連擊敗貝翊禮,可以及時協助關郎將奪回碗口城。說明他們一定對舒州各地有着密切的關注。而此時我蒲州成了舒州各方勢力的焦點他們不會不知。所以耐心等待吧,就算他們沒有派人來難道我們就不能過去嗎?”李秀峰的話讓大家精神一震,隨即開始各自分工出門而去。

“將軍,門房送過來一份名剌。”李秀峰剛要反身去找李孝常就見到門口親衛送上來一份名剌,他有些好奇的翻了翻,隨即臉色就大變,直接匆匆闖入李孝常的書房。

“秀峰啊,你就不能讓我歇息一下嗎?”李孝常剛剛說了半句就被李秀峰打斷了,“大兄,嶽西來人了,這是名剌。”

李孝常聞言豁然站起身來,一把搶過之後匆匆看了一眼直接道:“秀峰,你馬上將來人直接請進來,記住不要讓外人看見,吩咐下去,府邸從現在開始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隨意走動,”

李秀峰匆匆而去,隨即就帶着幾人走了進來,笑道:“兩位,這便是我同安郡江防軍郎將李孝常。大兄,這是嶽西兵馬使府薛郎君麾下十三司營正向傑和吳明將軍。”李秀峰介紹三人認識之後就退了出去然後親自守住書房門口,同時調動親衛把守府邸各個門口,禁止任何人走動。

“兩位終於來了,李某可是盼望郎君麾下來人有些心急啊。”李孝常招呼向傑和吳明坐下苦笑道:“如果兩位再不來的話李某就只好親自前往嶽西拜謁小郎君了。”

“哦,李郎將之意是?”李孝常這開口就直接單刀直入倒是讓向傑和吳明有些意外,不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些什麼,所以吳明開口道:“我等前來確實是有事要和郎將相商。”

“兩位聽我說完,此前李某已經做錯了事,此時更該當着兩位尊使之面直抒胸臆。”李孝常擺擺手道:“我同安郡江防軍全軍已然做好準備,準備加入嶽西兵馬使麾下,全軍自我以下願追隨小郎君鞍前馬後,絕無怨言。”他這簡單明瞭的一句話讓向傑緊跟着笑道:“沒想到將軍真是爽快之人,這樣倒是讓我二人在路準備的說服之語一下子沒了用途。不過爲將者就該如此,我等武將職來職往反倒是貼合心意。既然郎將挑明,那我也直說,我家主公對郎將爲人以及同安郡江防軍能夠加入非常欣慰,對待將軍及江防軍同僚也一定一視同仁,和我嶽西舊部同等待遇,不分軒輊。”

“如此我也放心。”李孝常笑道:“既然兩位讓我安心,那我稍時就將貝翊禮和高金波拿下,作爲我軍加入嶽西歸屬小郎君的見面禮。”

“將軍慢行。”吳明見到李孝常當即就要起身準備吩咐拿人急忙制止,不過向傑見到如此倒是暗自點了點頭。他明白李孝常的心思,此前他對着所有來拉攏的人都以禮相待,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騎牆派,他在自己面前更是直接表明心意,那麼要讓自己相信就必須拿貝翊禮開刀。

“將軍這是何意?”李孝常有些疑惑道:“那貝翊禮的爲人相比兩位也清楚,此刻他二人就在我蒲州城內,殺他易如反掌,而且我出手也能夠表明心意啊。”

“將軍稍待。”吳明急忙把對方按在座位上,向傑接過話茬道:“將軍心意我家主公一目瞭然,所以將軍不用如此。至於貝翊禮和高金波,確如將軍所言,此等人物殺之對於百姓而言是天大幸事。”向傑安撫住李孝常之後繼續道:“只是如今貝翊禮尚且有用,讓他或者回舒州府城才能牽制住林遠圖,爲我軍下一步爭取時間。”

向傑雖然只是短短几句話但是李孝常卻瞬間明白了,“嶽西謀算全局之心果然非常,孝常佩服,既然如此,那我明日見到貝翊禮就說年節之後我軍會西進府城助他一臂之力,爲舒州亂局再添一把火。”

“將軍果然眼光獨到,哈哈,如此甚好。”向傑和吳明對視一眼都是相互點頭,很顯然對於李孝常的這種敏銳和時機洞察力感到詫異。

“貝翊禮此刻尚在城內,我不能多留二位。還請兩位代我致意郎君,就說我李孝常隨時等候他的召見,但有所命,萬死不辭。”李孝常知道向傑兩人屬於秘密前行,所以在談妥了一些其他事宜之後也不留他們在府中過夜,匆匆起來送客。

“秀峰,明日一早立即通知貝翊禮,就說年後我會親自前往府城助他一臂之力,條件就是同安縣必須歸我李孝常所有。“向傑和吳明匆匆離開之後李孝常的一句話嚇了李秀峰一大跳,還以爲和向傑兩人談崩了。

“你想到哪去了?”李孝常笑道:“我已經和嶽西約定好了,他們會在年後攻略舒州府城,到時候我等一起上前,到時正式歸順嶽西小郎君麾下。”

“大兄你這一句話嚇了我一跳。”李秀峰對於李孝常的這口大喘氣忍不住無語,不過隨即就來了精神道:“大兄你這一招是不是裡應外合?既然如此做戲不如做的真一點,讓貝翊禮此時再出點血如何?”

“你想說什麼?”李孝常看了一眼自己的族弟道:“剛纔向傑將軍說過了,他會盡快派人在蒲州城內建立一處隱秘所在,用於和我軍聯絡訊息,方便聯動。這時候再去敲詐貝翊禮是不是容易讓他誤會?”

“大兄放心,我觀向傑和吳明二人可大略知曉嶽西小郎君之心性,不會爲此等小事怪罪大兄的。更何況我覺得這等事換做是向傑將軍在說不得做的比我兄弟二人還要狠。”李秀峰笑道。

“既然如此那隨你安排吧,等到貝翊禮走後立即通知大成他們,我軍需要立即整頓,儘量向嶽西舒州軍看齊,聽說那邊軍法嚴明,軍規執行嚴厲,我可不想到時候兩軍匯合整編之後有人拖我等後腿。”

李孝常兄弟在這邊緊急安排各項事務的時候,向傑和吳明等人也在李秀峰派人秘密打開城門之後連夜返回舒州。原本也不用這麼着急,但是此間大事談妥,向傑也需要緊急返回嶽西覆命,而吳明也要協助安排人手進入蒲州,儘早把十三司的暗線正式安插到此地。

“營正,此行順利的我都覺得不真實。”黑夜之中一行人打着火把往回走,吳明有些苦笑道:“這要是李孝常設下的圈套,我估計主公會把你我二人一起抓起來千刀萬剮的。”

“放心吧,除非李孝常腦子壞了,否則的話不會自取滅亡。而且我觀此人,是個純粹的軍人,從我一句話就能推斷出我軍明年的方略,說明他的眼光不會短淺到如此地步。而且剛纔你我要是不出手攔下他,他一定會砍下貝翊禮的腦袋來表忠心的,所以你只需要安插眼線監控即可,剩餘的,到時候滔滔大勢而來,就容不得他有別的心思。”

“倒也是,你我二人離開,陳武的人過來,貝翊禮這一行被算計的可不止這一次了。”吳明意有所指,讓向傑也是跟着微微點頭。他二人往舒州走,但是此時舒州城內另外一場變故也正在拉開大幕。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二十四章 夜戰無雙(下)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一十三章 反擊(中)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一百章 破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線震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二十四章 夜戰無雙(下)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一十三章 反擊(中)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恐慌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七百二十五章 汴梁一日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一百章 破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線震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