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

“主公放心,向衝曉得輕重,定會維護好宿松目前的大局,然後完整的移交給新知縣。”向衝是第一都當中除了陸翊之外最沉穩的將領,此時更是對薛洋鄭重一諾道:“末將也會率領本部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等待主公的將令。”

薛洋和陸翊對視一眼點了點頭,縱身上馬然後帶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返回太湖縣城。作爲目前嶽西三縣毫無疑義的中心地帶,太湖縣不僅僅是三縣之中最富庶人口最多的縣域,而且也是目前舒州軍統治的核心。三縣之中宿松人口只有不到五千戶,三萬人不到,望江因爲地域狹小,更是隻有三千多戶,一萬多人,而太湖縣本地人口就已經有五千多戶,三萬多人,而且還有不在戶籍之中的兩萬多外來人口。這一切都讓太湖縣變成了下一階段薛洋展開新政的重點區域。

回到太湖縣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廣明元年七月二十八,向傑在薛洋準備召開新政會議的前夕匆匆送來了最新的情報。

“你是說,黃巢亂軍已經渡江北上了?”薛洋雖然早就知道結果,但是此時還是看着向傑有些驚疑不定。十三司成立時間短,光是舒州及其周邊就耗盡了向傑大量的人手和精力。而黃巢在和州的採石磯渡江北上,距離舒州過於遙遠,除了薛洋這等先知先覺的異類之外,向傑就算是在諜報方面有着通天的才情也不可能預測到。

“是陳家商隊帶回來的消息,他們在採石磯岸邊的一隊行腳商親眼見到黃巢亂軍渡江北上,殺進了和州城。如果不是他們見機得早,只怕也難以倖存。”向傑面色有些沉重道:“如今和州及其以北的淮南等地已經一片混亂,而且揚州等地也是風聲鶴唳,朝不保夕。陳家在這些地方的商路也全部中斷,我們的原本一條物資採購通道就這樣斷了,往後如果需要鹽鐵這樣的緊俏品,只能走大江水路了。”

“那就走水路,讓陳家想辦法籌備船隊,沒有船隻就看看有沒有其他商家合夥,從金陵等地打通一條水上商道,除了滿足舒州本地的需要以外,還可以走通黃州和鄂州等地的商路。有了商路你們十三司就能夠藉助陳家的掩護將眼線佈局到這些地方。”薛洋意有所指的劃了一塊區域,這也讓旁邊的袁襲等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按照舒州軍的慣例,情報歷來都是先行,讓向傑將十三司的人手提前佈局到這些地方絕對不止是協助陳家打開局面,更多的還是透露着薛洋對於舒州軍下一階段的發展規劃。

向傑將這一切都記下來之後問道:“主公,十三司關於舒州那邊的佈局已經到了收尾階段,軍師也已經親自核查過,不知主公是否同意立即啓動?”

“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薛洋點點頭道:“十三司的佈局謀劃我同意,你們可以立即啓動,原則只有一條,那就是舒州刺史府和貝翊禮的府兵營兩個月之內無法聯合起來對付我舒州軍,給民政改革騰出足夠的時間。”

“請主公放心,向傑必竭盡全力,不讓任何人阻撓主公大業和舒州軍的壯大。”向傑一拱手道:“我馬上去通報刺史府,將林遠圖的消息發佈出去。”

向傑走後,袁襲走過來道:“主公是否有心事?”他的這句話讓在旁邊原本商議嶽西三縣統一的新政計劃的霍同宇、嚴明和尹世恆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有些不解的看着薛洋。目前舒州軍剛剛贏得大捷,不僅僅佔據着三縣之地,而且還因爲林遠圖在手,必然可以逼迫林度讓步,到時候可以從刺史府獲得名正言順接管三縣的權力。而且經過一系列的戰鬥,舒州軍本身的戰力也越來越強,在三縣的威望日益增加,只怕等到後勤部的新兵處一開張,舒州軍必然會瞬間翻倍。這些三縣的年輕人對於這支軍隊的好感可是一天比一天好。霍同宇甚至走在太湖縣城的大街上都能碰到主動上前詢問舒州軍什麼時候招兵的年輕人。霍同宇本身就受愛戴加上得益於舒州軍和薛洋一貫的親民的舉動,這些人現如今都已經不再向自己的父輩那樣過於懼怕官府了。

“軍師以前在廬州供職,對於高駢瞭解多少?”薛洋沉吟半晌道:“依照目前黃巢的進軍路線,一旦往北推進,廬州和北面的徐州等地絕無無倖存之理。而執掌淮南等地最高兵權的高駢只怕未必還有以前的心氣吧?”薛洋有句話沒說出口,在信州高駢的心腹大將張璘被黃巢擊斃之後,高駢就再也沒有以前那種積極主動的精氣神了,擁兵十餘萬據守自保,眼睜睜的看着黃巢沿運河北上中原,最後一路打進長安。

薛洋倒是不擔心這些,不論是高駢還是黃巢此時都距離舒州太遠。他真正擔心的是黃巢從長安敗走之後被李克用等人圍剿,戰場就在山東等地。一旦朝廷召令高駢北上參戰,依照目前高駢的性子,八成不會動用自己手上的兵馬,而是會從周圍州郡調集地方軍北上。這麼一個天策良機,不論是貝翊禮還是林度都絕對不會放過,他們肯定會讓自己率兵北上。然後自己一走嶽西三縣必然羣龍無首,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嶽西三縣,將自己的後路一舉端掉。

薛洋可以想辦法拒絕,但是卻不想得罪此時淮泗地區最大的實力派。深知歷史走向的他自然明白,在黃巢起義軍被剿滅之後,不僅僅北方各地的大小藩鎮會正式崛起,淮泗地區也是一樣,作爲前期淮泗地區的霸主,甚至歷史上楊行密這等牛人都是依附其存在,薛洋可不想這麼早就得罪他從而被盯上。再者說北上參戰雖然動輒有身死軍滅的危險,但是卻未必沒有好處。自己要想壓過林度一頭,這裡面能做的文章就多了。而且薛洋也想會一會此時尚未崛起的李克用、朱全忠等人,看看自己提前一步佈局到底能夠佔到他們多少便宜。

有鑑於此,薛洋纔會問袁襲這個問題。不過袁襲的回答卻讓薛洋不經意間搖了搖頭,高駢前期的表現稱之爲英明神武都沒有半點問題,不論是對待安南、對待南詔還是對待黃巢起義軍,他都有不俗的表現,而且連戰連勝。不然的話唐王朝也不會在黃巢攻打信州的時候任命其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有徵集天下兵馬的大權。這些光輝的戰績讓這一時代的人普遍認爲他是一代名臣良將,甚至作爲藩鎮之主有着其他同時期的節度使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除了薛洋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傢伙後期到底有多廢。而這個轉變現如今已經開始,因爲信州已經被黃巢攻下,大將張璘也已經被擊殺,高駢坐守揚州眼睜睜的看着黃巢率兵北上一路朝長安而去卻無動於衷。

“我是在想,如果高駢不出兵圍剿黃巢,那麼揚州一地固然可以保全,但是黃巢亂軍卻等於衝破了朝廷對他的封堵,竄入中原,此舉必然引發全局大變,只怕舒州一隅之地再難保證安寧了。”薛洋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之後道:“軍師,對於向傑的計劃要多加關注,此時我不允許任何人干擾到嶽西三縣的新政實施。”

“主公但請安心施展新政,舒州襲會全力施爲,不會讓主公分心於此。”袁襲點點頭,看着薛洋帶着霍同宇三人走到一邊商議民政改革,也走出了太湖縣衙。按照薛洋的規劃,舒州軍政事務全部都放到城外,舒州軍的辦公地點已經在營建,舒州軍的主要兵營也移到了城北。

袁襲全力盯着這件事,向傑也在第三天親自趕到舒州,並讓人將林遠圖隨身的佩劍呈送刺史府,報到了林度的面前。得到獨子確切消息的林度此時卻鬆了一口氣。林遠圖率兵出擊之後根本沒有任何消息傳來,帶出去的數百名刺史府護衛也是生死不知,讓他一度以爲林遠圖已經戰死。此時得到這個消息讓他瞬間明白,這是薛洋在告訴他,林遠圖已經在他的手中。所以幾乎是沒有任何遲疑,當即按照向傑在信件上所言,喬裝在八月初三傍晚來到吳明的角奎客棧和向傑見面。

“舒州軍十三司營正見過林刺史。”向傑像模像樣的朝着對方行了一禮,倒是林度不自然的冷哼了一聲走到了角奎客棧專門騰出來的一個獨立院落。此時被嚴格保密的角奎客棧已經是十三司在府城之內的一個秘密據點。但是爲了此行計劃能夠成功,不論是向傑還是此間的主人吳明都做好了暴露的準備。

“本官已經按照要求來見你了,說吧,薛洋到底意欲何爲?我兒如今現在何處?”林度見到裡間除了自己就只有向傑跟了上來,但是周圍幾乎所有的角樓和高處都有人影閃現,頓時嘆了口氣道:“沒想到昔日的一個稚子,居然能有如此大的能耐,數月之間拉扯出這樣一支紀律嚴明的正軍,想來當初他在刺史府所言盡皆不虛啊。”

林度後半句的感嘆向傑沒有理會,反倒是直接了當道:“大郎君如今正在太湖縣城做客,請刺史大人放心,雖然大郎君受了點傷,但卻無大礙,我舒州軍雖然上不了府城的檯面,但是還是能夠確保大郎君無虞的。”

“他究竟需要我做什麼?”林度道:“本官可以任命他爲嶽西兵馬使,統帥嶽西所有軍馬,其地位和貝翊禮平齊,甚至可以破格授權其監管嶽西民政。但是他薛洋也必須保證,舒州軍必須聽從刺史府調遣。”

“呵呵,刺史大人果然大度。”向傑對於林度話語當中的算計心知肚明,不過林度能夠給出嶽西兵馬使監管民政這樣的權力和頭銜倒是讓他感到有些意外。林度可不是一個大度的人,此時居然先開口這裡面說不定有什麼問題。

向傑微一沉吟,心頭馬上有了主意,當即點頭笑道:“我家主公對於刺史大人的任命和厚愛感激在心,舒州軍既然在嶽西駐紮,聽令於刺史府自是理所應當。只是嶽西三縣偏僻,民力凋敝,無法養軍,所以我舒州軍可以聽從刺史府調遣,但是刺史府可不能光佔便宜吧?這養軍的耗費不知刺史府準備承擔多少?”

“你這是打算和本官談條件?”林度雙眼一瞪怒道:“別忘了,此刻我林某人還是舒州刺史,朝廷任命的舒州父母官。他薛洋除非想做亂臣賊子,不然的話就必須聽從我刺史府調遣,不得有誤。這是薛洋的任命狀,你若是再得寸進尺,那麼大不了拼個魚死網破,最後他薛洋也終將變成衆矢之的,被天下共剿。”

“呵呵,是嗎?”向傑看了看林度甩過來的任命狀,上面寫的和對方說的一樣,那個刺史大印也讓他點了點頭,起身笑道:“既然刺史府不願意出錢糧養軍,那麼恕我直言,舒州軍對刺史府的亂命會有自己的考量。”

“你!”向傑慢條斯理的拒絕氣的林度鬍子亂抖,但是卻拿對方沒有辦法,手握林遠圖這張王牌之後向傑根本就不擔心林度會翻臉。再說此刻刺史府雖然外表光鮮,但是也只能騙騙已經是驚弓之鳥的貝翊禮,對於已經將暗線深入到刺史府內部的十三司來說刺史府內根本就沒多少秘密。

“我答應你,但是我要立刻看到我兒。”林度見到向傑沒有絲毫相讓的意思,而且分明是拿住了自己的命門,終究是低下了頭道:“舒州軍兩千人的糧餉刺史府每年可以承擔一半。”

向傑本身拿住糧餉這個由頭只是想施展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對於刺史府能出多少倒是沒在意,在失去了嶽西三縣之後,舒州除了府城之外就只有北面和東面的同安縣和碗口城了,稅收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大截,還需要供養貝翊禮的府兵和江防軍,已經沒有多少多餘的財力了。所以對於林度的要求也沒有反駁,只是要求三天以後在自己將林遠圖交給對方的同時,刺史府必須將今年的糧餉五千石糧食移交給自己。這一點林度倒是沒有遲疑,在他看來自己要是不出血光憑那張虛幻的任命狀就想將林遠圖換回來確實不可能。

“吳明,你馬上將刺史府打算和舒州軍聯合的消息透露給貝翊禮,就說舒州軍已經和刺史府聯合,主公被任命爲嶽西兵馬使,舒州軍的糧餉以後也將由刺史府供給。爲了表示歸順誠意,舒州軍三天後會將林遠圖交還給林度。”林度走後,向傑一臉陰笑的吩咐吳明去傳遞這份基本真實的消息之後又招來隨從的十三司成員低頭密語起來。

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
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擊(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