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世家若是還放不下自己的尊嚴,覺得自己依舊高高在上的話,那麼註定會被時代所淘汰,即使今天我爲你們留下一線生機,以後,還是會註定被徹底掀翻。”薛洋看了一眼袁敬平,轉而嘆了口氣。他自己信心十足,但是卻不能否認,袁敬平的話其實也沒錯,一旦天下承平,那麼自然會出現新的世家,自己身邊的這些從龍之臣的後嗣,他們註定會比平民百姓得到更多的機會,甚至於在別人還在爲一日三餐而辛苦努力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得到了更多。

不過這些都阻撓不了薛洋的決心,他所要塑造的不是一個絕對的公平世界,這一點他做不到,任何人在任何一個時代也都做不到。他需要的是一個相對公平,一個能夠擴大中層階級的辦法。或許這個世上以後還會出現世家,但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壟斷知識文化,壟斷社會財富達到極致,讓其他階層根本沒辦法生存和上進的現象發生。

社會改良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自己掌控了整個天下,也沒辦法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得到足夠的公平,他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信念深深根植於所有人的心裡,讓社會公平成爲所有人的共識,如此一來,當權者要想穩定朝政,就必須設法儘可能拓寬社會階層上升的通道,儘可能的確保社會兩極分化,從而努力讓中層階級佔據大多數。這樣一來,整個王朝的根基纔會更加穩固。

“沒有其他的轉圜餘地嗎?”袁敬平看着薛洋,跪倒在地道:“若是我願意說出樑王的下落呢?助殿下早日清平環宇呢?”

“留下一點尾巴給後人不是好事嗎?”薛洋看着袁敬平笑道:“你的這個籌碼對我來說意義不大,若是老一輩的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那麼子孫後代無事可做,必然會塗起內耗,不是我願意把看到的。我所希望開創的王朝,應該是積極向上,對外開疆拓土,爲整個國家獲取更多的財富、子民,土地,而不是將精力耗費在自己人身上。留下朱全忠,給後世子孫去練練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薛洋的這種想法讓袁敬平一瞬間有些失落,但是隱隱然的心頭卻也帶着一絲期待,這位馬背上打下天下的年輕人,終究有着不一樣的想法,或許這種想法,應該會給這片土地帶來不一樣的希望吧。

“既然如此,那我告退了,期待殿下能夠夢想成真。”袁敬平默然起身,剛剛行禮要離開,卻一下子被薛洋給叫住了。

“袁丈夫打算何去何從?”薛洋看着對方笑道:“真打算和于志寧一樣,走上一條徹徹底底的不歸路?”

“于志寧螳臂當車,妄圖對抗殿下,那是取死之道,敬平雖不才,但是殿下文治武功,我等也是衷心佩服,所以不敢和殿下爲敵。”袁敬平搖了搖頭,轉而繼續道:“我等會歸隱山林,等待殿下成就大業。”

“你們自己好好生活吧,我無意斬盡殺絕,只要不去挑戰新朝新政,世家融入百姓,也許會活的更好。”薛洋點了點頭,看着袁敬平笑道:“你和你兄長選擇的路終究還是不一樣,或許百年之後會證明,你的選擇是對的。”

“多謝殿下。”這一次倒是讓袁敬平肅然動容,看着薛洋的目光更多的是帶着一種考究的意思,對方沒有要斬盡殺絕的意思,那麼就意味着世家還能存活下來,至少中原他這一支還有希望。

“主公給這等人什麼希望?”向傑有些不解,在袁敬平離開之後轉而道:“殺雞儆猴,滅了他們,足以震懾住于志寧他們!”

“是該殺雞儆猴,但不是殺他們,而是于志寧。”薛洋搖了搖頭,轉而看着對方道:“中原世家的事情解決了,剩下的就該處置山東世家了,你們十三司儘快安排,要將於志寧的勢力連根拔起,不要留有後患。對於袁敬平這樣的人,給一條生路是好事,但是于志寧,他是鐵了心吃秤砣,只有強力鎮壓才能夠壓制住宵小之徒。”

“主公放心,交給末將就是。”向傑一聽這話頓時來勁了,急匆匆找到袁襲之後,傳達了薛洋的意思,而且將袁敬平的反應也一一告知對方和李振。

“主公還真是大度,留下了袁敬平,或許是給將來留下一線生機了。”李振微微一笑,隨即朝着袁襲道:“軍師,我看可以讓十三司立即着手去辦了,直接抓捕于志寧和李福海,將暗衛掌握的人全部一網打盡,如此一來,也不用牽連太多,還能快速平息內亂。”

“興緒的意思是,也對其他人網開一面?”袁襲一愣,隨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這種網開一面和薛洋的留下一線生機倒是相輔相成,如此一來也確實不用牽連更多人,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平息這股逆流。

兩人商議之後,向傑也開始調動十三司快去啓動,開始將這張大網迅速收攏。在暗衛不間斷監視於志寧等人的一舉一動之後,實際上牽扯出來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多,和李福海有聯繫的那些商人豪門有不少都被他拖下了水,這個時候收網,確實是一個減少打擊面的法子。

不過此時,于志寧那邊也得到了袁敬平前來成王府的消息,對方本來就是去找袁敬平的,結果卻被鄭山給擋住了,後者也沒有隱瞞于志寧,將中原世家的打算一一告知,甚至於鄭山話裡話外的意思,還有勸說的意圖。

只不過此時,于志寧是一句話都聽不進去,轉而看着鄭山怒喝道:“你們這樣做和舉手投降有何區別?我世家的臉面都要被你給丟盡了。”

“在如今這個時候臉面只怕還沒生存重要。”鄭山毫不遲疑道:“我中原世家已經集體同意了敬平的意思,若是此路不通,那就回返原籍,從此以後不問世事,也不管你們能否成功。”

“哼,你們這羣懦夫,不配爲世家。”于志寧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怒氣衝衝離開的時候恨不得掐死鄭山,但是此時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經沒有機會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八百四十六章 切斷戎州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壓劉謙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邊打邊談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
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八百四十六章 切斷戎州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壓劉謙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邊打邊談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見面(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