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

電力、石化、煤炭三大基礎產業按理說應該沒有航空工業這般不遺餘力的驅動力,畢竟他們三家那是躺着都能賺錢的行業。

這要是放在二、三十年後,這三家管你航空工業附庸不附庸的,又不跟他們有半毛錢關係,問題是如今是1986年,而不是二、三十年後GDP直追美帝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改革開放剛興起幾年,國內的物資供應依然不足,不少地方的民衆日常生活還需要各種票證才能獲得,國家統購統銷的計劃體制在國民經濟中依舊佔據主導地位。

落實到能源領域依舊如此,不說別的,各地方頻繁停電,甚至有時候需要拉閘限電,就是電力短缺的主要原因。

當然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資金的短缺,比如大型發電設備沒辦法自主生產,再比如輸變電技術落後等等,但不管怎麼樣,電力短缺的事實卻是毋庸置疑的。

與之類似的還有汽、柴油等化石燃料的產量也不大,不然柴油就會用指標的方式進行計劃性的配給了,而是會敞開供應,究其根本還是冶煉方面的產能上不來,無法滿足全國日益增長的需求。

煤炭到是國內最常見的能源,然而煤炭在國內開採是沒問題,但工業化的深加工卻推進的緩慢,這直接影響的是國內鋼鐵的產量。

國家想要發展經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鋼鐵;打造高效的交通網絡,生產汽車、火車、輪船,需要鋼鐵;提高國防現代化,研製飛機、坦克、大炮還需要鋼鐵。

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那麼鋼鐵就是工業的骨骼。

正因爲如此,鋼鐵產量關乎國計民生,而煤炭深加工最重要的便是提煉鋼鐵冶煉所需的焦炭,由此衍生出來的副產品煤氣變成了焦炭廠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做二次深加工當然可以,只不過需要繼續投資建廠,這又是個大項目,這可是重型工業,資金投入可不是幾個小錢能解決的,誰來買單?

最好的辦法只能出售,一般的民衆消耗終究有限,還是企業是吞噬能源的大頭,如果國內的所有企業全部使用騰飛廠的那款能夠把煤氣單燃料的D—30燃氣輪機,豈不是焦炭廠的煤氣也可以成爲一項不錯的盈利項目?

如此,不但煤炭行業得力,同時也減輕電力和石化兩個行業因爲能源短缺而帶來的壓力,可謂妥妥的數贏的局面。

面對如此局面,園裡廠的柴油發電機組怎麼爭,在騰飛廠面前他們還能以大廠的身份抖抖威風,可面對幾個霸王龍級別的基礎產業,園裡廠這點兒小身板兒還真不夠看,隨隨便便一個出來就能一巴掌把園裡廠給拍死。

難怪老領導想都不想轉頭就走,就這局面十個老領導幫到一塊兒估計沒啥卵用,除非能拿出比騰飛廠的D—30燃氣輪機更加先進,更加高效的設備,可不管是潘旭還是園裡廠有這個本事嗎?

於是興致而來的潘旭只能無奈的敗興而歸,旋即開始託關係去聯繫莊建業,希望這位從不走尋常路的騰飛廠少帥能夠高擡貴手放過他們園裡廠一馬,不然鉅額的成本收不回來,他們園裡廠崩塌可就在眼前。

可現在的問題是,潘旭肯低頭,卻連莊建業的邊兒都摸不到,託了好些個人,個頂個都跟老宋一樣,敲敲邊鼓可以,堪大用的一個也沒有。

其實也不怪老宋等人如此小心,實在是莊建業這些年兇名太盛,一年多前的夏皋廠以及部委的劉局長就不說了。

最近的浣城小劉和517廠的孟江林卻是讓所有人看到這位年輕企業負責人的手段。

小劉身敗名裂已經不注意形容其下場之慘,想翻身只能希望下輩子了。

孟江林比小劉強了一些,但也沒強哪兒去,因爲這位517廠的老廠長除了沒進去以外,身上的罵名跟小劉相比是隻多不少。

尤其是前不久騰飛廠將之前不掛牌的無葉風扇電機正式貼上楓葉牌商標,並宣佈在該領域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以後,孟江林喝了一夜的悶酒,第二天就跟上級提交辭呈。

真的是沒法幹了,自己在前面跟着一羣鄉鎮企業殺的是難解難分,血流成河,騰飛廠卻靠着壟斷無葉風扇電機,是左右逢源,賺了個盆滿鉢滿,雙方都被騰飛廠坑的不要不要的。

尤其是517廠,幾輪血戰下來,原本盈利能力極強的好廠子,愣是被打成了篩子,距離完蛋就只有一口氣兒吊着。

那些之前工資、福利優厚的517廠幹部職工自然把所有怨氣扣在孟江林頭上,要不是他這個廠長非要爭什麼電風扇龍頭,掀起價格戰,517廠怎麼可能是如今的光景。

於是孟江林在一片罵聲中下臺,沒多久便病倒住院。

如此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眼前,那些被潘旭請託的幹部誰還敢往莊建業跟前湊?剛開始或許沒啥,可過段時間,誰敢保證小心眼兒的莊建業不會找後賬?

說實話,潘旭也是怕莊建業找後賬,不然也不可能低着頭求這個,求那個的,沒辦法,形勢比人強,眼瞅着鉅額虧損的園裡廠,已經沒辦法再跟騰飛廠叫板,一旦莊建業看準火候,照着他之前封殺騰飛廠一樣,給他們園裡廠也弄個封殺,那園裡廠就真的要嚥氣兒了。

所以潘旭急,發愁,一個勁兒的抓頭髮……

莊建業是真不知道潘旭已經身處絕境,不然他卻絕會伸出自己溫暖的手,讓潘旭感受到來自騰飛廠的溫暖。

沒辦法,莊建業也鬱悶,同樣也在抓頭髮。

誠然,潘旭的分析和預測都對,但卻有一點被他給忽視了,那就是D—30燃氣輪機的功率不過才二百二十千瓦,只屬於小型燃氣輪機的範疇,別說帶動整個神木焦炭特大型項目的一期工程了,就是他們的一個佔地五千多平米的車間,D—30燃氣輪機都帶不動。

所以D—30燃氣輪機並沒有應用在神木焦炭的生產環節上,而是被放在新建的招待所和家屬區裡,用於招待所和家屬區的供電、供暖\\製冷以及熱水。

換句話說,騰飛廠的設備根本就沒有被神木焦炭的生產環節採用,也不存在截胡園裡廠的單子,不過神木焦炭棄用園裡廠的設備也是事實,因爲他們改用美國通用公司的煤氣專用發電機組,與電力部門組成一個能源—電力聯產的工業生產集羣。

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米秒不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對標F—22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海外困境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三百八十章 轉讓設備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七百章 三觀崩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六十八章 早就搞成了第九百零五章 顛覆性的運—17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艦載機先行:十五號工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五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三百三十八章 風風光光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五百一十七章 關鍵設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三百五十章 歐洲標準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二百章 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只有傻憨憨的堅持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裡的大魔王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標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
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米秒不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對標F—22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海外困境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三百八十章 轉讓設備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七百章 三觀崩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六十八章 早就搞成了第九百零五章 顛覆性的運—17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艦載機先行:十五號工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五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三百三十八章 風風光光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五百一十七章 關鍵設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三百五十章 歐洲標準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二百章 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只有傻憨憨的堅持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裡的大魔王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標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