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

同一時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電子偵察船“思想者”號上,美國之音記者馬丁·愛德華茲望着望着舷窗外細密的雨,想了一會兒,方纔提起筆在攤開的採訪本上寫道:“1987年11月3日,中國的艦隊似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複雜的天氣,多變的海況還有無處不在的蘇聯潛艇,他們已經派出了警戒艦隻搜尋蘇聯的潛艇。

但這遠遠不夠,因爲他們古董般的艦艇上缺乏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和聲吶系統,光靠肉眼去找,無異於是大海撈針,是的,我不得不引用這句來自中國的成語,因爲這句話來形容如今中國艦隊的窘境實在太貼切不過了,儘管這支艦隊是中國近二十年來組織的最強大的艦隊。

深知情況嚴峻的美國海軍已經提出向中國艦隊提出協助請求,不過卻沒有得到中國艦隊迴應,或許是中國人高貴的面子讓他們故意視而不見,但“思想者”號的船長米切爾中校卻告訴我另一個難以置信的揣測,那就是中國艦隊的通信系統出現了問題,導致他們即便接收到了信息也沒辦法發出去。

但願中國艦隊的沉默是源於後者,然而這還是讓人十分費解,一支由兩艘驅逐艦和四艘護衛艦組成的艦隊,居然連基本的通訊都無法保障,真不知道如果沒有強大的美國海軍牽制蘇聯人,這支艦隊會有怎樣。

或許也正因爲如此,米切爾中校已經將這裡的情況通報給了蘇比克灣的美軍司令部,哪裡已經同意派遣兩架P—3A反潛巡邏機前來支援,我的同事格林特先生將隨機一同前來,他將見證美國海軍抵禦蘇聯霸權的全過程……”

“咚咚~~~”

就在愛德華茲埋頭寫着新聞稿寫得正盡興的時候,艙室的門突然被敲響,旋即便傳來“思想者”號的船長米切爾的話音:“愛德華茲先生,在嗎?”

本來被打擾的愛德華茲還有點兒不爽,一聽是米切爾中校,一切不爽立馬拋到腦後,連忙起身打開艙門,笑着跟米切爾打着招呼:“嗨,米切爾中校,我剛煮了些咖啡,要不要進來嚐嚐?”

“不了!”

米切爾是個金髮碧眼,身材高大,留着一撮小鬍子,戴着副橫框眼鏡的中年人,見到愛德華茲也不像其他軍官那樣報以禮貌的微笑,而是亦如平時那般板着臉孔,冷峻而又威嚴的說道:“根據最新的情報,中國海軍的支援力量正在快速的向這裡靠近,所以我們準備釋放一些干擾信號,儘量拖延蘇聯人發現中國支援力量靠近,在這期間船上的衛星通信電話將暫停使用,如果你在這方面有所需要的話,希望在十五分鐘內完成。”

愛德華茲怔了一下,他沒想到中國的支援力量會來的這麼快,不是說中國海軍在這周邊已經沒有像樣的兵力了嗎?就算有,以中國海軍落後的裝備,從瓊島出發怎麼也要兩天的時間,可從昨天傍晚到今天中午纔過去不到二十個小時,他們就快抵達了?

中國海軍艦艇上的柴油機莫不是爆缸了吧?不對,就算是爆缸了,也不可能來的這麼快,不遠處的中國艦隊是個什麼情況這幾天他可是看得一清二楚,沒聽說中國海軍有什麼新動作呀?

長期研究東亞、東南亞海上力量的愛德華茲滿腦門子問號,一時間愣了神,被米切爾中校叫了兩聲名字,這纔回過神,連忙抱歉道:“不好意思,一下子想了很多問題……我這就去先給我的同事打個電話,通報下我接下來的情況。”

米切爾中校點頭,愛德華茲連忙走出艙室朝着通訊室走去,他要立即聯繫隨P—3A反潛巡邏機一同過來的格林特,讓這位美國之音駐亞太的航空攝影記者務必要多拍幾張中國的支援艦隻。

因爲記者的職業敏感告訴愛德華茲,中國不同尋常的迅速,透着一股邪性。

……

同樣覺得事情有些反常的,還有蘇聯第八分艦隊偵察船“金色麥浪”號的艦長恰東諾夫少校,從昨天午夜開始,距離“金色麥浪”號以北的數百海里外便出現一個強烈的無線電信號發射源,等到今天中午,這個信號發射源已經距離中國艦隊一百八十海里。

從午夜發現這個信號源時,“金色麥浪”號與其之間的距離大約五百海里,不過十二個小時,就縮短到了一百八十海里,換句話說那個快速靠近的信號源,只用十二個小時就狂奔了三百二十多海里。

平均航速達到驚人的28節(相當於51公里每小時)。

要知道從昨晚到現在,海上的雨就沒停過,海浪隨着風向幾度變換,整體海況說不上有多糟糕,但卻足夠複雜,再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主力戰鬥艦艇能維持20到23節的航速就已經很不錯了。

因爲除了海況,艦艇自身的動力是否支持長時間的高航速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畢竟高速運轉的動力系統不但耗油高,對自身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也非常的不利,不然怎麼海軍編隊一般都會採用14節或者18節的經濟航速,道理便在這裡。

可是這個明顯是中國支援艦艇的存在,竟然在長達十二個小時內,始終維持在28節的高航速,除了急於支援不遠處的中國艦隊外,其自身優良的動力系統同樣說明這是一款極爲優良的作戰艦艇。

要知道就算是蘇聯最先進燃氣輪機艦艇也不敢這麼撒着歡兒的奔放的狂奔,本來故障率就高,維護性就差,萬一出了問題,在海上拋錨了可怎麼辦?

有了這個推斷恰東諾夫少校便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他長期駐守於金蘭灣,除了研究蘇比克灣的美國海軍外,最多的便是對中國海軍的關注,尤其是他們這種做偵察情報的,更是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可恰東諾夫少校把腦漿子都攪合成糊糊了,也沒找到中國有什麼新式艦艇服役的消息,至於能維持長時間高航速的艦艇更是一個都沒找到,不過找不到不要緊,既然有一個衝過來了,正好過去看看,反正對他們來說研究中國新式艦艇也是很重要的任務。

打定主意,恰東諾夫少校便準備下令,卻在這個時候強烈的干擾信號讓“金色麥浪”號上的電子設備變得雜亂不堪,恰東諾夫少校半點兒驚慌都沒有,只是冷笑一聲:“美國佬就愛搞這些小把戲。”

說完便拿起通話器高聲命令:“切換備用頻率,然後打開干擾機,讓送來禮物的美國朋友們嚐嚐什麼叫大功率干擾的滋味兒。”

話音未落有偏頭吩咐參謀:“調轉航向,去看看中國同志的新玩具。”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們的燃機不合格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過渡機型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七百三十四章 米秒不差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第七百一十二章 最勁爆的大料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地道道的中國製造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九百零八章 直—15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一百九十八章 話語權第三十七章 人際關係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一千四十七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三十章 下一步大棋(四千大章)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零四章 併購金額:57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七百八十九章 空天覆合體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航空界一哥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計這一趟又是白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四百零四章 趨之若鶩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們的燃機不合格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過渡機型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七百三十四章 米秒不差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第七百一十二章 最勁爆的大料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地道道的中國製造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九百零八章 直—15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一百九十八章 話語權第三十七章 人際關係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一千四十七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三十章 下一步大棋(四千大章)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零四章 併購金額:57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七百八十九章 空天覆合體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航空界一哥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計這一趟又是白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四百零四章 趨之若鶩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