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厚此薄彼

孟慶國望着車窗外飛速後退的風景,心中有些五味雜陳,倒不是今年年度演習並不被看好的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大放異彩,而寄予厚望的防禦方慘敗。

而是這次前往騰飛集團位於相州的直升機生產研發基地,讓他這位軍內的直升機專家總有一種不是滋味的意味縈繞在心頭。

可以說是愧疚,也可以用老百姓的話來總結爲理虧。

總之,這次騰飛集團之行,孟慶東是打心底裡不想去。

沒辦法,作爲軍內乃至國內直升機機型選定中,具有相當權重的核心人物,這些年孟慶國看似一碗水端平,對國內直升機廠商不偏不倚。

實際上卻是有意無意的在限制騰飛集團訂單數量,反而將更多的採購交給瓷都直升機廠和濱江直升機廠。

這一方面是騰飛集團出產的直升機價格偏高,性能不穩定;但更重要的是他孟慶國自身出自瓷都的直—8仿製團隊,除此之外,做科研時的大部分學生和故舊又多分配到濱江直升機廠,參與了直—9的研製工作。

因此作爲直升機領域的重要專家和技術上的代言人,孟慶國跟瓷都和濱江可謂是剪不斷理還亂。

相比之下,騰飛集團的直升機業務就跟孟慶國疏遠多了。

畢竟騰飛集團繼承的是相州這個老直—6的指定生產廠,70年代,直—6項目還能維持的時候,相州廠還算可以,等到八十年代直—6下馬,國內直升機的研製重心便轉移到了瓷都和濱江。

相州廠自然而然的就沒落下去,以至於在在最困難的時期,相州廠完全停止了直升機生產線,開始生產煤氣罐、壓力罐等壓力容器餬口。

要不是一直心心念念恢復直—6的趙教授機緣巧合之下說動騰飛集團,兼併了相州廠,從而令相州廠重新煥發生機,再次進軍直升機領域,說不定到這個時候相州廠都已經淪落爲真正的壓力容器生產廠了。

而這也是當時孟慶國並不重視相州廠的原因所在,等到相州廠在騰飛集團的支持下,從不入流的起重直升機開始,逐步開始將直升機系列化,孟慶國想重視卻來不及了。

因爲相州廠已經形成以趙教授門徒爲技術骨幹,騰飛集團雄厚財力與配套技術爲支撐的先進航空製造產業羣。

要市場,騰飛集團就是從市場大潮中一路殺出來,無論人脈背景一樣不缺。

要人才,趙教授算是國內直升機領域的泰斗,再加上老爺子看人極準,一手調教出來的學生幾乎個個都能獨當一面。

要技術,騰飛集團不說完全能夠提供吧,但7成以上的核心設備騰飛集團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畢竟騰飛集團除了明顯上的航空製造業外,暗地裡還是國內最大的航空航天專業設備供應商,且沒有之一。

要資本,對於一家年銷售將近兩百架支線客機的航空製造商來說,錢真的不算事兒。

如此羅列下來,孟慶國忽然發現,他手上看似握着直升機採購的生殺大權,但對相州廠半點兒用都沒有,因爲人家分分鐘就能繞過他,直接跟更高一級的談直升機的發展。

這讓孟慶國向插手相州廠都不知道該伸那隻手,因爲伸手人家都不搭理你,那種尷尬就別提了。

當然,作爲一個能在總部任職的高級幹部,孟慶國也不是心胸狹隘的人,相州廠如果能成爲國內第三個直升機研發生產基地,對全局還是有促進意義的。

問題是相州廠這邊形勢一片大好,瓷都和濱江兩個廠卻一個個的陷入了困境。

先是瓷都廠,雖然直—8被仿製出來,但總體性能並未得到部隊認可,只是象徵性的採購數架,如此一來,瓷都廠多年的努力面臨付諸東流的尷尬局面。

作爲直—8仿製項目的參與者,孟慶國自然不能看着自己的項目就這麼完蛋,於是幫着瓷都廠是東奔西走,使出吃奶的力氣送算保住了直—8後續機型的改進計劃。

結果瓷都這邊剛穩定下來,濱江廠又出事兒了,原因很簡單,九十年代初的國企改革導致的下崗大潮對身處老工業基地的濱江廠衝擊非常大。

到不是說濱江廠本身出現了這種情況,畢竟有直—9項目做支撐,多少還能有口飯吃,不至於崩塌。

但圍繞濱江廠的其他配套廠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該倒的倒,該撤的撤,導致一大批工人下崗。

而這些工人當中有不少人跟濱江廠內的職工沾親帶故不說,甚至就是最親密的夫妻關係。

好好的雙職工家庭忽然塌了一半兒,生活質量自然直線下滑,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此情況下家庭矛盾必不可少。

腦袋活絡的,幾番博弈後,夫妻雙雙攜家帶口越過長城,來到經濟活力十足的南方,充當改革的弄潮兒。

腦袋死板的,雖然堅持,但面對糟糕的狀況,心思也不在工作上。

如此狀況下,濱江廠自然是廢品率激增,產品質量下滑嚴重。

再加上80年代末,濱江廠跟風搞各類民品積累下來的三角債也在這個時候爆發,直接就跟引爆核彈一樣,差點兒就讓濱江廠GG了。

於是濱江廠的廠長帶着孟慶國的學生,故舊找過來,抱着大腿痛哭流涕的讓他幫幫忙保住濱江廠,孟慶國能怎麼辦?

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幫着濱江廠先活下來。

三個直升機生產基地,兩個徘徊在生死邊沿,就相州廠背靠騰飛集團活的好好的,孟慶國這麼一看,當然是可困難的先接濟,條件好的先放一放了。

於是在政策上厚此薄彼也就不足爲奇了。

不過他這種偏袒在大事件之前似乎還可行,畢竟上級也不希望某項產業一家獨大,存在競爭當然更符合產業結構優化,所以對孟慶國的做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在大事件之後,上級的想法有了轉變,而這次年度演習便是最好的體現。

孟慶東當然察覺到上級在產業上的態度變化,也準備順應上級,徹底把苦苦支撐的兩個拖油瓶甩出去,可真要這麼做,孟慶東又猶豫了,畢竟是老單位,老部下,還是能拉就拉一把吧。

“老孟,你覺得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上看相州廠和瓷都廠那個更好一點兒?”

就在孟慶國貼着車窗愣愣發呆之際,身邊的一位部隊領導忽然開口問了一句,打斷了孟慶國的思緒,雖然心裡五味雜陳,但孟慶國還是毫不猶豫的說道:“我覺得還是瓷都廠更成熟些。”

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立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七百九十七章 把衛星的成本打下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要麪皮的莊建業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三百二十八章 彎道超車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七百七十三章 再戰東南亞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奧斯曼奸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六百零五章 騰飛航空修理廠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只有傻憨憨的堅持第兩百六十二章 對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然的雙發飛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一樣的飛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想發射火箭?先付錢再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內含凡爾賽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千九十三章 中繼衛星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讓45型驅逐艦趴窩的好東西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中國騰飛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億美元~~值!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一千二十六章 顛覆既有的空戰思想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發展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信莊建業者得長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隱身是真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義重大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第兩百九十七章 飛機解體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艦載機先行:十五號工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失敗算老幾?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
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立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七百九十七章 把衛星的成本打下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要麪皮的莊建業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三百二十八章 彎道超車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七百七十三章 再戰東南亞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奧斯曼奸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六百零五章 騰飛航空修理廠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只有傻憨憨的堅持第兩百六十二章 對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然的雙發飛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一樣的飛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想發射火箭?先付錢再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內含凡爾賽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千九十三章 中繼衛星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讓45型驅逐艦趴窩的好東西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中國騰飛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億美元~~值!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一千二十六章 顛覆既有的空戰思想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發展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信莊建業者得長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隱身是真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義重大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第兩百九十七章 飛機解體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艦載機先行:十五號工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失敗算老幾?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