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

“我們經過研究,發現你們的這款新型號飛機非常適合在高海拔地區飛行。”進入到休息室,落座後,幾個勤務兵端上幾杯熱茶,吳長城喝了一口,這才繼續介紹着部隊這面的情況:“我們空軍認爲,一旦這款飛機能夠研製成功,這對我軍高原地區,特別是藏區邊境地區的後勤保障能力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隨後吳長城便說了空軍首長的意圖以及他們幾個評審專家組的想法。

藏區,尤其是藏區南部的邊境地區,不但經常受到邊境局勢影響,而且經濟水平極端落後,就拿最南部的幾個縣說吧,建國到現在三十多年了,連一條對外的公路都沒有。

這導致常年駐守此地的邊防官兵給養經常短缺不說,當地居民的生活也難以保障。

夏天的時候還好一些,靠着騾馬牲畜沿着蜿蜒的山路還能從藏區腹地運輸一些食鹽、糧食、藥品等給養。

可到冬天,大雪封山,南部地區的幾個縣就徹底跟藏區腹地斷絕交通聯繫。

平常倒也無所謂,怕就怕天災人禍這樣的不確定性事件發生,人禍就不說了,地處邊境各位腦補;至於天災更是時有發生,到了這個時候斷絕陸路交通就等於是斷絕了生命通道。

於是航空運輸就就肩負起維繫南部地區聯繫,打通生命通道的重任。

可恰恰就是這個問題困擾了國內許久,原因無他,實在是國內找不出一款能夠飛越海拔七千米高的山巒,且能準確降落到藏區南部的飛機。

所以從六十年代以來,國內一直是以當年的對外自衛反擊戰留下的於威震懾人禍;但對天災真的是無能爲力。

直到八十年代從美國引進了S—70“黑鷹”直升機,這才第一次具備向藏區南部地區投送冬季補給的能力。

但具備不等於能徹底解決問題,首先引進的S—70“黑鷹”直升機一共才24架,數量上就存在不足。

其次S—70“黑鷹”直升機雖然可以在高原上進行飛行,那是基於強大的渦軸發動機,其餘的配套設施卻並不具備這個條件,最典型的就是S—70“黑鷹”直升機供氧和保暖設施就很缺乏,以至於S—70“黑鷹”直升機的飛行員不得不穿着厚厚的航空服,帶着氧氣面罩一次次飛越七千多米的高海拔山脈,往來於藏區南部與藏區腹地。

最後,S—70“黑鷹”直升機性能再強終究是個直升機,天生航程短不說,對於高海拔山區的擾流抵禦能力也不強;因此每次執行任務都需要經過幾次轉場才能抵進任務前進基地。

執行任務期間還要冒着極大的風險,甚至在前年還發生過一起機毀人亡的事故,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種種的一切令空軍急需一款能夠承載一定貨物,具備一定遠距離飛行能力,擁有八千米以上的實用升限飛越高海拔山區的基本性能,同時可以在在數百米的簡易跑道上自由起降的固定翼,低成本、多用途小型運輸飛機。

作爲對藏區南部地區補給運輸的主力機種。

這些要求要是放在內陸,老運5可以輕輕鬆鬆完成,可一旦上了高原,這些指標就不是一般的苛刻了。

要知道同時滿足這些條件可不是簡單的把發動機馬力增大就能解決的,如果這麼簡單,二戰時期的盟軍的駝峰航線也就不會被飛行員們稱爲死亡運輸線了。

實在是因爲喜馬拉雅山脈不但海拔高,內部的擾流也極其複雜,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捲進去。

輕則讓飛機的飛行姿態不穩,嚴重的直接就能把飛機活動部件兒給凍瓷實嘍,如果沒有高效快速的除冰系統,飛機立馬就會跟個冰坨似的一頭栽下去。

除此之外,高海拔地區低溫缺氧,基本的氧氣供給和溫度控制該怎麼解決也是個難題。

當然還有適應性極強的短距起降能力,藏區腹地還好說,藏南地區地形複雜,且物資匱乏,最多能平整出一條几百米長的砂石平地,這還是在夏天。

冬天的話大雪封山,連這樣的平地都難找到,只能在雪原上起降。

這就需要飛機有極強的適應性。

如此高難度的指標,別說是國內難以辦到,就是放眼世界都很難找到合適的,不是具備短距起降能力,運載量和實用升限不達標;就是飛行高度能輕鬆突破一萬米,但起降距離至少要一千米左右的中型跑道。

總而言之就沒有能夠滿足空軍要求的。

就在空軍準備再等兩年,看看到九十年代有沒有合適的機種執行這項任務時,吳長城和丁來湘等人便把改進型運5的基本資料提交給空軍。

幾個空軍首長一看,這不就是他們這些年想要的東西嘛,載重1.8噸,最大飛行距離1500公里,實用升限7500米。

最重要的是改進型運5上面開創性的應用了翼面快速除冰、增壓艙和空氣循環等高原飛行的關鍵技術。

更妙的是這款飛機完好的繼承了老運5短距起降的優異性能,足可以在藏區南部的複雜地形上起降。

當然了,雖然改進型運5在基本性能上讓空軍首長們很滿意,但一些細節指標上還是讓他們覺得有些差強人意,首先就是實用升限,7500米不算低,可如果知道同樣藏區南部的山脈海拔有不少都是七千米以上的高山,這個實用升限就有些小兒科了,所以最好還是能夠做到八千米以上,這樣纔不至於擦着山尖兒飛。

其次就是航程了,一千五百米還是少了點兒,如果能提高到兩千兩百公里以上,就可以從藏區首府直飛藏區南部的墨脫,且在不加註燃料的情況下輕鬆起飛返回藏區首府。

“若是能做到這兩點,那麼部隊就可以減少藏區南部地區沿線兵站的投入,直接可以從藏區首府起飛,對藏區南部地區實施支援,基於此,我們覺得改進型運5已經跟運5沒什麼太大關係,因此在前不久空軍首長過來調研時,我們幾個提議將改進型運5,正式更名爲運6,空軍首長原則性同意了。”

說着吳長城看向對面的莊建業:“爲此空軍準備撥付轉款協助你們騰飛總公司對運6的進一步改進研究,如果一切滿足空軍要求的話,多了我不敢保證,四十架的採購規模我覺得還是不成問題的。”

型號都給從新命名了,經費給的也很痛快,最關鍵的連採購量都毫不避諱,莊建業能說什麼,乾脆直接拍着胸脯正氣凜然道:“請空軍首長們放心,我代表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表個態,保證按照空軍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運6的研製工作。”

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底褲都被人扒光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ZSNB—666型逆向工程掃描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六百五十章 佈局軍用作戰飛機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七十三章 職業鹹魚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哪兒來的空中加油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蜜汁操作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運—15Mini艦載多用途運輸平臺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五百四十四章 航空聯合突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十六章:另闢蹊徑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這就是我的答案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四百三十九章 缺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和平擺渡”行動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二十三分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被鑽了空子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把雅克夫列夫給賣了吧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運—32電子偵察機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一千九十五章 攻擊豹第七百三十二章 單位是億,幣種是美元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七十二章 應該沒那麼弱雞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三百六十四章 改裝運5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
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底褲都被人扒光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ZSNB—666型逆向工程掃描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六百五十章 佈局軍用作戰飛機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七十三章 職業鹹魚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哪兒來的空中加油機?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蜜汁操作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運—15Mini艦載多用途運輸平臺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五百四十四章 航空聯合突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十六章:另闢蹊徑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這就是我的答案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四百三十九章 缺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和平擺渡”行動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二十三分廠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被鑽了空子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把雅克夫列夫給賣了吧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運—32電子偵察機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一千九十五章 攻擊豹第七百三十二章 單位是億,幣種是美元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七十二章 應該沒那麼弱雞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三百六十四章 改裝運5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