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從心動變行動

對於尼泊爾成爲運6第一個感興趣的國家,不少人都感到意外,按正常情況下,同樣具備高原地形,且在這方面有需求的巴基斯坦應該更感興趣纔對。

而尼泊爾作爲被新德里影響極深的國家,再怎麼也要看下後臺大佬的臉色。

可弔詭的是,尼泊爾在這方面半點兒面子都沒給新德里。

之所以如此,很簡單,尼泊爾在複雜地形短距起降小型固定翼飛機方面需求之熱切超出一般人想象。

因爲這類複雜地形短距起降小型固定翼飛機可以給尼泊爾帶來極大的財政收入和現實收益。

要知道作爲內陸小國的尼泊爾基本沒有工業,手工業也很匱乏,至於農業也不發達,唯有旅遊業是尼泊爾爲數不多的經濟支柱。

衆所周知尼泊爾背靠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的南麓,而南麓珠峰又是公認的攀登珠峰難度較小的絕佳路徑,於是每年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都會雲集尼泊爾,成羣結隊的向着珠峰發起挑戰。

能花大把時間,大把精力並且砸大把金錢購買裝備的登山愛好者們基本都是不差錢的主兒,算是遊客中的高端人羣,因此尼泊爾每年的遊客接待量雖然不多,但實際收益卻非常可觀。

畢竟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們想要挑戰珠峰沒個一兩個月的時間也搞不定,於是這一兩個月的吃喝拉撒全都在尼泊爾境內解決,由此產生的經濟價值不言而喻。

所以尼泊爾上下對那些登山愛好者們真的是當成衣食父母來看待,恨不得在珠穆朗瑪峰下面修個電梯,把登山者們一堆一堆的送上去,然後躺着各種收錢。

問題是這個想法就如同東方某大國在某個時期的首富設想,把珠穆朗瑪峰炸個洞,引入印度洋暖溼氣流,改善青藏高原氣候一樣,那就是一個美好的妄想。

不過妄想不能照進現實,尼泊爾將登山愛好者送到珠穆朗瑪峰的山腳下卻是可以實現的吧。

於是在1964年,尼泊爾藉助幾位外國登山愛好者的私人資助,在進出珠穆朗瑪峰南坡必經之處,也是衝擊珠峰前最後的一處有人聚句的村鎮,盧卡拉鎮,修建了一座簡易的小型機場。

之所以如此,也是尼泊爾政府的無奈之舉,他們也想修一條直通珠穆朗瑪峰的公路或者鐵路,問題是尼泊爾國小財弱,加之喜馬拉馬山脈南麓地形呈階梯狀向南下落,不但複雜,地質條件也不穩定,尼泊爾根本無力承擔這麼複雜而龐大的工程。

相比之下,小型的簡易機場卻是極好的選擇,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後期運作成本也不貴,畢竟盧卡拉機場的長度不過區區的527米,跑道也沒有鋪設瀝青或是水泥,只是在夯實的地面上鋪設一層砂石。

至於地面引導,配套保障更是一個都沒有,只有一條光禿禿的跑道和四、五個類似停車位的露天停機坪。

是的,你沒看錯,尼泊爾盧卡拉機場實際上就是造了一條連村鎮公路都算不上的平整路面罷了,價格能不便宜,維護成本能不划算?

這要是放在其他國家,指着這條土跑道說是機場,絕對會被人噴成狗,可在尼泊爾,人家大大方方的說我們爲登山者們建了通勤機場,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們激動的那叫一個痛哭流涕。

沒辦法,實在是以前別說去攀登珠峰了,就是到達盧卡拉這個最後的物資補給小鎮,就得花費登山者們幾天的時間。

因爲從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到盧卡拉鎮根本就沒有直通的公路,所以登山愛好者們想要挑戰珠峰,就必須揹着沉重的裝備,徒步走上幾天先抵達盧卡拉鎮,才能想着下一步怎麼去挑戰珠峰。

意志強點兒的還能咬牙堅持,意志弱些的,一路下來就徹底崩潰了。

現在好了,有了機場,就省去徒步的時間,節省了大量體力,攀登珠峰更能遊刃有餘,試問哪個登山愛好者不拍手歡迎?

所以盧卡拉機場一經落成,就變得熱鬧起來,尤其是登山旺季的時候,更是繁忙的不得了,由於申請乘坐飛機的登山愛好者太多,尼泊爾政府甚至派出空軍執行運輸任務。

因爲沒有適合的短距起降飛機,剛開始的時候尼泊爾一直用直升機作爲運力載體,結果發現直升機不但運力小,而且後期維護成本高,不划算,就開始引進具備短距起降能力的小型固定翼飛機。

於是七十年代初,從加大拿購買了四架哈維蘭公司生產的DHC—6“雙水獺”小型運輸機,執行加德滿都到盧卡拉的客貨運輸任務。

DHC—6機型是六十年代出產的老機型,材料、操縱以及乘坐環境都很一般,只能說勉強滿足尼泊爾的需求,說不上優秀,所以尼泊爾一直在尋求替代品。

偏偏這個時候DHC—6的生產上哈維蘭公司資不抵債,破產重組,將DHC—6拆了出售,導致尼泊爾手中的DHC—6零部件供給出現問題,令尼泊爾的替代方案一下子變得緊迫起來。

恰在此時,新德里標榜的純國產的多尼爾—228下線,便開始向尼泊爾推銷,尼泊爾起初也覺得多尼爾—228還可以,準備拿過來在盧卡拉機場試試效果,結果還沒等實施,多尼爾—228在魯格爾鎮糟糕的救災表現以及之後的兩起空難事故,立馬就讓尼泊爾打了退堂鼓。

要知道尼泊爾搞得可是旅遊服務業,可不是做哭喪的殯葬業,弄過來個飛行棺材,不但給人上帝老人家添麻煩,也會砸了自己的飯碗。

所以尼泊爾其他事聽新德里的都無所謂,小錢錢的事情,對不起,還得自己做主的好。

當然,除了經濟問題,英法德背後的支持也是尼泊爾敢挺直腰桿的重要原因,因爲實在是沒辦法將困在魯格爾鎮的記者撤回來,英法德無奈只能逆向思維,新德里這邊指不上,乾脆就讓馬塞洛等人北上,通過邊境進入中國,再從中國返回各自國家。

這要是放在以前,英法德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向中國提出這樣的請求,問題是這段時間這三國的媒體作的太兇,申請是提了,可中國的答覆非常官方,那就是:“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希望各方耐心等待。”

英法德聽罷差點兒沒哭出來,馬塞洛等人都被困了半個多月了,在等待,在等待黃花菜就徹底涼涼了。

雖然心裡急,但英法德不愧是老牌的強國出身,意識到問題的根結所在,立即調整策略,找到尼泊爾,提供支持和資金援助,希望尼泊爾作爲中間人與中國有關部門接洽。

有剛需,有錢,還有人背後支持,早就注意到運6在救災期間優異表現的尼泊爾,立馬就從心動變成了行動。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直—8普拉絲兒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飛翼式佈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九百九十三章 打破壟斷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八百零二章 老外也不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八大研究機構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我承認有賭的成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二十六章 燃氣輪機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狂風’MK2型戰鬥機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八十八章 定義洗地新體系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這性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一百六十二章 雙贏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動力核心機第一千八十七章 懟地小能手:強5H第七百一十二章 最勁爆的大料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一百八十四章 功不可沒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兩百三十九章 飛行炮彈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家劫舍去了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過渡機型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丟不起那個臉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卓越第十四章 骨幹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術第九百一十章 狠宰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直—8普拉絲兒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飛翼式佈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九百九十三章 打破壟斷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八百零二章 老外也不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八大研究機構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我承認有賭的成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二十六章 燃氣輪機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狂風’MK2型戰鬥機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八十八章 定義洗地新體系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這性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一百六十二章 雙贏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動力核心機第一千八十七章 懟地小能手:強5H第七百一十二章 最勁爆的大料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一百八十四章 功不可沒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兩百三十九章 飛行炮彈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家劫舍去了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過渡機型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丟不起那個臉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卓越第十四章 骨幹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術第九百一十章 狠宰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