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次空軍派出規模如此龐大的運輸機羣,執行陸軍營級單位成建制戰略空運任務,除了向東南沿海軍事鬥爭一線亮亮家底兒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通過這次戰略空運來摸索空軍運輸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跟其他軍兵種,尤其是陸軍部隊的配合。

畢竟裝備是一方面,怎麼用就是另外一方面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假,可有了利器卻不知道怎麼用,那也是白搭。

正因爲如此,總部爲此並沒有設置什麼專門的預案,只是在陸軍部隊中挑選了小滿所指揮的營,畢竟作爲一支名義上是摩托化步兵營,實際上卻是一支如假包換的輕型機械化營的王牌部隊,還是很適合進行成建制空運的。

無論是92式步兵戰車還是PTL—97式100mm突擊炮,亦或是同平臺的120mm拍榴炮,戰鬥全重就沒有超過20噸的,連運—17都能輕鬆搭載一輛92式步兵戰車之外,還能混裝一臺EQ140型軍用卡車。

若是換成重型機械化營,整體的物質總量將翻上一番,40架大中型軍用運輸機根本就不夠用;而單純的輕步兵又太過單薄,體現不出空軍成建制戰略空運的能力。

只有小滿所指揮的營不大不小剛剛好。

然而小滿所指揮的營合適歸合適,但在總部不設預案,故意“放任自流”的情況下,空軍和陸軍敷一接觸就暴露出諸多問題。

一字排開的大中型運輸機和一百多臺套的陸軍裝備就這麼雜亂無章的堆在機場的跑道上,無論是空軍的調度還是陸軍的後勤主管,一個個忙得叫都不佔地,喉嚨都喊啞了,但依舊是雜亂無章。

沒辦法,無論是空軍還是陸軍,誰都沒經歷過這麼大規模的成建制空運,甚至於空軍的這些大型運輸機連裝載陸軍主戰裝備的次數都非常有限。

什麼機型該裝什麼型號的車輛,那個機型適合不同車輛混裝,那個機型適合裝備人員和裝備的混裝,是倒車入機艙合適還是直接開進去合適,車輛駕駛駕駛員的技術過不過關,如何指揮協調……

可以說當小滿所指揮的營抵達機場那一刻,難題便一個接着一個,甚至兩個軍種的主官爲了一臺車輛的調度都會相互拍桌子罵娘。

好在無論是空軍還是陸軍,骨子裡都有着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一次不行就用兩次,兩次不行就試三次,總之儘可能找到最合適的裝載方案。

兩個軍種在基地內忙活到大半夜,這才找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快速裝載方案。

就比如說進口的俄製伊爾—76MD機艙總廠超過20米,可以裝載三輛92式輪式步兵戰車。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運—18NB的機艙長度超過17米,可以裝載兩輛PTL—97式100mm突擊炮或是同平臺的120mm拍榴炮,亦可以混裝一輛PTL—97式100mm突擊炮和兩輛212吉普車。

至於運—17,由於機艙長度只有12.7米,滿打滿算只能裝載兩輛92式輪式步戰車。

而那款被空軍稱作運—19的新型大型運輸機,儘管起飛重量達到138噸,但基本指標跟運—18NB沒有太大差別,更準確的是運—19就是在運—18NB的基礎上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D—64plus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改進版。

除了發動機外,其他方面幾乎與運—18NB指標相同,只不過發動機的推力更大,做到了大力出奇跡的效能,從而令運—19的最大起飛重量照比運—18NB的125噸多出了13噸。

所以運—19的裝載情況與運—18NB完全是一模一樣。

如此一番試驗和摸索後,40架大中型運輸機通過混裝的方式將小滿所指揮的營700名官兵和128臺套的裝備,連同一個基數的彈藥全都裝載完成。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了諸多的問題,首先就是協調,很明顯空軍和陸軍對這次戰略空運過於樂觀,結果到了實質性的操作時數不勝數的麻煩接踵而至,導致原本三小時的裝載時間硬生生的拖了成了10個小時。

這個也就罷了,關鍵是基地內大型運輸機密密匝匝也就罷了,小滿所指揮的營一百多臺套的裝備也一擁而上,一度讓現場十分混亂。

以至於現場負責協調的首長不止一次的怒道:“這就是和平時期,要是戰時,就這麼個搞法,基地裡裡外外都得被人一鍋端嘍。”

其次則是裝備的適應性問題。

在沒有進行類似的大規模綜合性成建制戰略空運之前,手裡有了運—18NB和運—19的空軍運輸航空兵部隊說實話有些瞧不上送俄國進口的伊爾—76MD戰略運輸機。

機載設備老不說,飛機來還跟拖拉機一樣,一點兒飛行的享受都感受不到,關鍵還全TM是二手貨,哪有運—18NB和運—19這種全新的飛機飛機來舒服?

可真正做實戰話的運輸任務時,空軍方纔發現,所有機型裡只有伊爾—76MD戰略運輸機的裝載能力最高,能夠搭載3輛92式輪式步兵戰車不說,機尾的艙門升降板上還能固定一輛212吉普車。

運—18NB和運—19的載重能力並不弱,可礙於機艙尺寸,做不到伊爾—76MD這麼高效,反而因爲種種原因導致裝載效率極低。

就比如說兩款運輸機的尾部升降艙門,在設計時就沒有做優化考慮,導致高度極低,別說是EQ—140這樣的軍用卡車了,就是212吉普車都沒法搭載,只能是混裝一些槍支彈藥或小件兒的後勤物品。

如此一對比,空軍方面才發現,老毛子的東西雖然糙了點兒,但一切應用都是從實戰這個基礎出發,相較於此,國內的同類產品還有些稚嫩。

正因爲如此,在此次戰略運輸演練後,空軍便向幾款國產運輸機制造商中國騰飛發出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條的改進意見。

空軍如此,陸軍就更不用說了,以前裝備設計研發是沒考慮過空運這個選項,所以裝備大了小了,長了短了都無所謂,反正能放在火車上就行。

可通過這次戰略空運演練後陸軍發現,以往的裝備設計思路根本無法適應未來快速反應的現實需求,不說其他的,PTL—97式100mm突擊炮的炮管就做得太長,以至於偌大的運—18NB和運—19只能滿打滿算裝載兩輛,效率低到要命。

因此在戰略空運演練還沒結束,陸軍便向設計單位提出改進PTL—97式100mm突擊炮的意見不說,乾脆把後續的PTL—97式100mm突擊炮全給停了,搞得生產該裝備的研製單位差點兒沒瘋掉。

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五百九十七章 居然這麼簡單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國產“斯瑞克戰鬥旅”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九百八十三章 直升機產業聯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經費預算的大頭兒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裝一輛T—72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缺點就是貴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七百九十六章 攤牌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六十一章 拉人入夥第三百二十七章 牛吹大了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九百五十九章 鈔能力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一千七十八章 每年100億美元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九百四十七章 黑科技算法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波操作……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價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航空發動機霸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加入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一千二十六章 顛覆既有的空戰思想第二十章 非她莫屬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
第八百三十八章 真·軍民兩用技術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五百九十七章 居然這麼簡單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國產“斯瑞克戰鬥旅”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九百八十三章 直升機產業聯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經費預算的大頭兒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裝一輛T—72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缺點就是貴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七百九十六章 攤牌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六十一章 拉人入夥第三百二十七章 牛吹大了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九百五十九章 鈔能力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一千七十八章 每年100億美元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複製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九百四十七章 黑科技算法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波操作……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價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一千七十七章 草率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航空發動機霸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加入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一千二十六章 顛覆既有的空戰思想第二十章 非她莫屬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