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

其他人難以置信,但埃多奧和克里爾多等一衆巴西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們卻是明白,他們這次中國之行最大的收穫可能就是這套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了。

儘管這套系統讓樸明哲、巴迪亞等人各種不理解,但在埃多奧和克里爾多等人眼裡這套系統卻是不可多得的寶貝,甚至是他們巴西航空、航天領域唯一有機會獲得的世界級的先進生產工具。

因爲這種應用了虛擬製造技術的數字化生產工具已經在歐美等行業巨頭手中得到了應用。

最典型便是波音公司,其開發的波音777客機就採用了波音自主開發的虛擬製造技術,令原本需要6到8年才能完成的研發週期,只用了3年多的時間。

1990年10月開始立項,1991年2月正式研製,1993年工程樣機下線進行地面測試,到了今年6月份正式首飛,預計明年年底第一批量產機型就可投入運營。

屆時完全可以按着投入運營沒多久的空客公司A340腦袋各種花式摩擦。

因爲在航程與載重相當的情況下波音777的各項成本比A340更低。

這不僅僅是波音777採用的雙發佈局,比A340的四發更具優勢;也不是波音777的通用發動機更強大,比A340的五發AUP的諢號要堅挺很多,而是因爲波音777僅僅3年的研發週期,就讓這款機型的製造成本低到令空客各種哭暈在廁所。

對此空客也是無奈,儘管對外公佈的A340研發進程只有5年的時間,但前期的論證工作卻花了空客4年多的光景,而且在研發過程中還採用了與A330並行研製的概念,且借鑑了不少A320的成熟技術,儘量縮短研發週期。

緊趕慢趕想着趁波音767市場預期不景氣,其他機型技術老舊的當口,搶佔一部分市場,誰曾想他們的A330和A340絕代雙驕剛一登場,波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記降龍十八掌就把波音777拍上來。

速度之快簡直駭人聽聞。

不說別的,就算設計生產一輛小汽車,反覆研發也要5年左右的時間,而波音卻在777上實現了比研發小汽車還要強大的效率,要知道那可是飛機,還是起飛重量百餘噸,載客數百人,飛行一萬多公里的洲際遠程客機。

光零部件就有數千萬之多,鋪開設計圖能繞地球好幾圈兒,卻把效率做到這般強悍,只能說明波音真的非常強悍。

然而波音對外界的驚詫卻只是微微一笑,如果不是因爲對自己開發的虛擬製造技術還有點兒信心不足,臨時做了幾個驗證模型進行了半年之久的對比實驗,整個波音777的研製進程甚至會被壓縮到2年左右。

因爲波音公司所使用的虛擬製造完全顛覆了八十年代所提出的並行製造和敏捷製造概念,將波音內部利用強大的工業軟件和計算機架構整合成爲一個純數字的虛擬工廠。

從設計到研製再到工裝和工藝,所有的零部件大到幾十噸中結構部件,小到指甲蓋兒大小的小螺釘,都可在這座虛擬工廠中得到反覆驗證,從而得出最佳的解決方案,然後將這些方案形成數控程序,輸入車間內的數控機牀中便可按照設計思路源源不斷的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

整個過程沒有一張設計圖紙,完全是五臺IBM提供的大型計算機外加兩千多臺計算機終端以及五千多位高級設計師用一行行數據代碼拼出的完整飛機架構,也正因爲如此,波音777也被稱爲無紙飛機。

事實上除了波音公司,洛馬公司同樣將這套虛擬製造技術應用到新一代隱身戰鬥機F—22的研發上;諾格公司同樣用類似的系統生產B—2隱形轟炸機。

不僅如此,這種虛擬製造技術正在被更多的美國工業巨頭們應用在航空母艦、驅逐艦、航空發動機、運載火箭等多種高端製造領域,從而令冷戰後的美國在工業方面再次傲視全球,成爲名副其實的世界高端工廠。

歐洲在這方面就差了一大截,空客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雖然達索公司的軟件足夠優秀,卻達不到美國那種純數字化的虛擬工廠作用,但依靠着美歐特殊關係,歐洲還是能夠從美國引進一部分虛擬製造技術,結合自身的軟件構建出半虛擬製造工廠,也算提升了自己的效率。

至於繼承蘇聯遺產的俄羅斯……好吧,戰鬥民族還餓着肚子呢,那還有閒工夫管這些,落伍就落伍吧。

可不管是具備全套技術的美國,還是隻有半套技術的歐洲亦或是隻具備的概念和部分算法的俄國,一個個的都把虛擬製造技術當成了寶貝,外人看看可以,想要買?對不起,多少錢不賣!

巴西人苦逼就苦逼在這兒了,龐巴迪之所以能夠先一步推出CRJ—200,搶佔市場,是龐巴迪技術能力強悍到這種地步?

沒有,而是因爲他們抱住了好大腿,美國的洛馬和歐洲的空客,有這兩傢俱備虛擬製造技術的巨頭幫着龐巴迪設計和研發,CRJ—200的進度想不快都難。

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也想快,問題是好大腿都被龐巴迪給佔去了,剩下的波音和諾格一個個看着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就跟剝光了的小娘,恨不得立刻就撲上去吃幹抹淨。

嚇得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從後門開溜,滿世界的跑,看看能不能瞎貓碰個死耗子,找個保全自己的替代方案出來。

結果這一轉,巴西這隻瞎貓還真就碰到了死耗子。

同樣應用了虛擬製造技術的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試問巴西人如何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要知道巴西的ERJ—140系列支線客機目前最緊要的就是時間,而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無疑是縮短研發時間,提升效率的倍增器。

所以無論是埃多奧還是克里爾多都對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是志在必得。

問題是埃多奧和克里爾多等人急不可耐,莊建業卻穩得一匹,看了看好似說雙簧的兩位巴西航空航天專家,擡起手:“二位,二位,你們的誠意我都懂,咱們先停一停,停一停,這樣,我說個數,要成咱們就定下來,36億美元……兩套簡化版,夠實惠吧!”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九百九十章 零排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二百章 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員大將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凝視者”無人直升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集合競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百零七章 倒黴的彭川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不賺錢個七、八十億哪好意思回國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莊,你TM太損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七章 一號招待所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五百一十九章 這仗該怎麼打?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被氣到的英國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哪兒來的空中加油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簡約而不簡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六百二十三章 悲催的萊比錫公司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一千九十二章 把地面站打到天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關鍵設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完全併入中國騰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讓45型驅逐艦趴窩的好東西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二十八章 靜不穩定技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四百六十九章 加入D—50項目第一百六十六章 炸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不信那個邪,就自己幹!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一千零九章 2億美元,這波韭菜我收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世界最大、最先進振動試驗檯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八十八章 定義洗地新體系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九百九十章 零排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二百章 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員大將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凝視者”無人直升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集合競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百零七章 倒黴的彭川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不賺錢個七、八十億哪好意思回國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莊,你TM太損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七章 一號招待所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五百一十九章 這仗該怎麼打?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被氣到的英國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哪兒來的空中加油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簡約而不簡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六百二十三章 悲催的萊比錫公司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0.15mm直徑的氣膜冷卻孔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一千九十二章 把地面站打到天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關鍵設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完全併入中國騰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讓45型驅逐艦趴窩的好東西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二十八章 靜不穩定技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四百六十九章 加入D—50項目第一百六十六章 炸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不信那個邪,就自己幹!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一千零九章 2億美元,這波韭菜我收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世界最大、最先進振動試驗檯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八十八章 定義洗地新體系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