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88萬美元一套

“一是委屈了,二是錢沒給到位……”

保理集團的高管重複了一遍林光華所說的話,旋即意識到了什麼,瞪大眼睛朝着車間西南方向看去。似乎透過車間厚厚的牆壁看到廠區外那片世外桃源般的別墅區,有些失聲的說道:“那片新建的別墅住宅……”

林光華點頭:“領導您可想錯了,我們騰飛集團可不是隻顧着老外,不顧本土的缺德企業,一切規章完全一視同仁,新開發的別墅區可是面向全體騰飛集團員工,只要其提供的技術符合集團的需要,並幫助集團取得效益,就有可能獲得一套。”

說着林光華不免羨慕的看向還握在默林茨手裡的那個凸型的鞍部工件兒,不無羨慕的言語道:“從別墅區落成到現在一共分出去兩套,看來這第三套也快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阿列克謝教授獲得別墅,拿50萬年薪也算實至名歸。”

林光華所說的阿列克謝教授便是從俄羅斯來到中國的一位前蘇聯航天技術專家,曾經參與過蘇聯海洋系列、宇宙系列兩款蘇聯著名的太空偵察衛星的研製工作,之後被調往蘇聯國家航天設計局,作爲材料學科分系統負責人之一參與“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研製工作,期間接觸到了環路熱管技術。

蘇聯解體前,由於“暴風雪”號被蘇聯下馬,阿列克謝不得已,返回值得母校烏拉爾工業大學擔任機電工程系的教授。

蘇聯解體後,學校經費斷絕,阿列克謝教授與其他蘇聯科技人員一樣生活陷入了困頓,不得已只能變賣家裡值錢的物件兒才能勉強度日。

若非如此,國內有關方面去阿里克謝家裡接洽,這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也不會如此痛快,沒辦法,家裡真的揭不開鍋了。

當然除了經濟問題,阿里克謝教授與中國的感情也是他選擇來國內的重要原因,畢竟在50年代蘇聯援華時,阿里克謝便作爲援華專家隊伍中的一員,長期駐留古城太原,幫助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建立了自己的航天基礎工業。

那段同志加兄弟的感情,給阿列克謝教授留下十分深刻的記憶,正因爲如此,當聽說國內的騰飛集團可以解決他的溫飽且提供必要的科研條件後,阿列克謝想都不想就回絕了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邀請,帶着一大家子千里迢迢從烏拉爾來到了西平。

結果發現,這哪裡只是解決溫飽,提供必要的科研條件,而是直接將他當成騰飛集團的骨幹來對待。

剛入職就拿10萬人民幣一年的底薪,分了一套120平米的公寓樓居住,與此同時騰飛集團還給了一個獨立實驗室和四名聰明勤勞的助手。

至於工作騰飛集團既沒給規劃,也沒設目標,更沒用種種手段逼迫交出某項關鍵的核心技術,只是讓阿列克謝教授自己琢磨騰飛集團需要什麼,然後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特長盡情發揮。

毫不誇張的說,騰飛集團將無限的科研自由完全交給阿列克謝。

當然,這種自由也不是完全開放的,是有個時效期,不長也不短,只有區區三年。

在這三年時間裡騰飛集團會根據課題和項目劃撥科研經費,期間集團不參與任何研究上的東西,任憑課題主導者自己發揮。

如果三年內幫助騰飛集團完成某項產品的升級或拓展,便按照騰飛集團已經成熟的規定,給予學科帶頭人及團隊獎勵的同時,市場化後的利潤還會按照比例與該項目研製人員分成。

如果三年內啥都沒弄出來,不好意思,三年的工資集團可以不要,但獨立的實驗室是不能再給你用了,同時之前享受的一切待遇全部取消不說,還要按照集團規定服從人事部門的調度和安排。

對於騰飛集團這種做法阿列克謝覺得很新奇,但更多的卻是惴惴,因爲這種對科研開放的態度就算拿到歐美等西方國家也是不多見的,更是蘇聯那種指令性質的無法比擬的,也正因爲如此,阿列克謝很擔心騰飛集團的承諾是否是真的。

就在阿列克謝狐疑之際,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來自蘇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的保羅·普科裡傑夫教授,在對騰飛集團研製的初教6pro原型機進行細緻研究後,發現其空氣動力學設計有着明顯的缺陷。

隨即應用其在蘇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多年的研究經驗,通過對幾種渦輪螺旋槳機型的風洞試驗,最終確定了一款形似梭鏢的整體外形,隨後又經過對細節的一番打磨,最終纔有了在泰國大放異彩的初教6pro。

有了如此貢獻,自然要大獎,於是保羅·普科裡傑夫教授成爲騰飛集團一衆外籍專家中第一位獲得騰飛集團年度科研大獎的人,一輛全新的桑塔納轎車,十萬元現金獎勵外加二十萬年薪,獨立實驗室的自由度從三年擴充到五年。

然而更大的震撼還是騰飛集團的初教6pro獲得泰國、緬甸以及老撾的訂單,按照騰飛集團的規定,普科裡傑夫教授及其團隊將可以獲得3.17%的初教6pro利潤分成。

三個國家的合同總金額加起來有十多億美元,3.17%的分成比例少說也有幾百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那就是數千萬,至於盧布……好吧,盧布已經不值錢了,人民幣挺好。

如此一來別說別人了,普科裡傑夫教授自己眼睛就先紅了,自己不過初試牛刀,拿着技術一般的初教6pro試試斤兩,沒想到騰飛集團非但沒有逼迫壓榨,反而想法設法的擴大他的實際收益。

這樣大氣的企業,普科裡傑夫教授只覺得後半輩子把這把老骨頭全都交過去都值了,於是二話不說,直接踢開初教6pro,開始把殲教7MAX當成下一步攻關的重點。

既然小試牛刀成功了,那就拋開顧慮往死裡幹就完事兒了,不爲自己考慮,也要想想還在莫斯科上學的兒女不是?

至於爲什麼選擇殲教7MAX原因很簡單,如果說初教6pro的原型機是漏洞百出的話,那殲教7MAX就只能用不堪入目來形容,特別是那複雜的機翼結構,在普科裡傑夫教授看來完全是畫蛇添足。

普科裡傑夫教授這麼說自然有自己的底氣,原因很簡單,若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的雅克—130總設計師馬列舍夫斯基一同來騰飛集團的話絕對會無條件的給普科裡傑夫教授一個熊抱。

因爲當初雅克—130高級教練機做氣動理論設計時,便是普科裡傑夫教授利用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的設備幫着馬列舍夫斯基完成的。

所以普科裡傑夫教授各項技術簡直熟到骨子裡,正因爲如此,他對改進殲教7MAX可謂是輕車熟路。

普科裡傑夫教授這個珠玉在前,那些觀望的蘇聯專家們一個個都瘋了,都是在蘇聯科研戰線上奮鬥數十年的老江湖,誰手上還沒點兒壓箱底的絕活兒,自然是瘋了般的將拿手的技術貢獻出來。

一時間騰飛集團的技術成果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阿列克謝教授的環路熱管技術便是衆多技術成果中的一個。

問題是技術成果多歸多,能不能轉化外現實效益纔是關鍵,在這方面阿列克謝教授顯然是幸運的,因爲他的這套技術有幸被莊建業當做拳頭產品,準備一舉攻破默林茨那堅若磐石的壁壘。

於是在兩人一番你來我往的交流後,莊建業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行,38萬美元一套不行,我的成本都不止這些,默林茨先生您要是真心全權代理我的航天器環路熱管,我也不多要,咱們來個吉利數,88萬美元一套。”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真的要成立中國騰飛?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太震撼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軍專家組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一千三百章 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削減,我斷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削減原材料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坑了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空起源公司第九百六十五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六十七章 世界先進水平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有鉚釘的飛機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真正的戰場透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給刺激到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兩百七十五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五百四十五章 預警機?第七十七章 殲7Ⅲ第八十七章 完了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意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這羣大佬願不願意買單?第四百七十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九百零一章 保密奧義:我做了,可你偏不信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載人航天工程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八章 這纔是主角人設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是無人機收益的十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脫離實際談戰術,會吃虧!第四百零五章 攪屎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這性能……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十四章 骨幹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六百四十二章 合理嗎?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隱身突防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個對摺,湊個整第四百四十三章 廢物利用第九百二十六章 FCNB—2000項目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業設計服務業務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鑽天猴—2C型運載火箭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真的要成立中國騰飛?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太震撼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軍專家組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一千三百章 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削減,我斷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削減原材料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坑了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空起源公司第九百六十五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六十七章 世界先進水平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有鉚釘的飛機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真正的戰場透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給刺激到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兩百七十五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五百四十五章 預警機?第七十七章 殲7Ⅲ第八十七章 完了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意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這羣大佬願不願意買單?第四百七十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九百零一章 保密奧義:我做了,可你偏不信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載人航天工程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八章 這纔是主角人設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是無人機收益的十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脫離實際談戰術,會吃虧!第四百零五章 攪屎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這性能……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十四章 骨幹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六百四十二章 合理嗎?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隱身突防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個對摺,湊個整第四百四十三章 廢物利用第九百二十六章 FCNB—2000項目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業設計服務業務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鑽天猴—2C型運載火箭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