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

靠着這份執着,莊建業算是將喀喇崑崙山口地震救援行動給撐下來了。

儘管花費不菲,但卻收穫了包括俄國人在內的一片讚譽,其中巴基斯坦、伊朗等國更是對直—12和直—15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並排除專家組來到國內,對直—12和直—15做進一步的性能測試,騰飛集團當然是使出渾身解數來招待,以便確保幾個國家的測試能夠平穩有序的推進下去。

有入坑的,就有不爲所動。

這其中俄國人便是典型,在高原地區觀摩一番直—12和直—15的“優異”性能後,當時的俄國軍事觀察員便認爲中國的直升機技術水平已經不亞於俄國,爲了保住俄國直升機工業能力,便向國內建議與中國開展直升機方面的聯合研製和生產工作。

爲此俄國人專門派遣了以德約科維奇爲首的航空專家團隊訪華,結果在國內的幾個主要直升機生產廠一番考察下來,德約科維奇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直—12和直—15以及其他直升機型號的性能指標都不錯,但絕大部分尚不成熟,特別是直—12和直—15,很多分系統的故障率偏高,維護保養難度大,因此德約科維奇等人預計,這兩款機型想要邁向真正的成熟,至少還需要5年的磨合改良。

正因爲如此,德約科維奇向俄國國內建議,不必急着與中國展開直升機方面的生產合作,只需適當的降低米—171和卡—27兩款直升機的單價,就可嚴重打擊中國國內的直升機製造業。

俄國國內很快就採納了德約科維奇的意見,將米—171和卡—27兩款直升機的報價進一步壓縮,直至比俄國通常的國際報價低25%。

這還不算,兩款直升機上更是加裝了不少蘇聯末期開發的先進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配合着“現代”級導彈驅逐艦;“道爾”M1近程防空導彈;S—300遠程防空導彈這些國內急需裝備實施捆綁銷售,

比如說“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的艦載直升機只能用卡—27,其他直升機也能用,但不保證能跟“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合得來。

再比如說S—300遠程防空導彈配套的掩護部隊必須使用米—171,不然……不然S—300遠程防空導彈就沒法賣,至於爲什麼,俄羅斯防空兵作戰手冊就這麼規定的,你說爲什麼?

靠着這個套路,俄國人將一大批米—171和卡—27傾銷到國內。

儘管經過大事件國內的軍費有所上升,但因爲過去近二十年的忍耐期,部隊的欠賬太多,增長的軍費補欠賬都補不過來,根本就談不上會有什麼立竿見影的變化。

因此,軍隊的盤子之前多大,現在依然還是那麼大。

正因爲如此,米—171和卡—27涌入部隊,其他型號的機會就非常渺茫了,再加上國內的一大堆型號的爭奪,佔有率進一步壓縮,再加上直—12和直—15自身的缺陷,導致騰飛集團的兩款直升機裝備數量並不理想。

只是陸航部隊象徵性的採購了4架直—12和2架直—15。

這還是看在騰飛集團在喀喇崑崙山口地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總部不表示實在過意不去,如此才勉爲其難的採購了一小批,主要用於高原地區的應急運輸。

是的,不是日常運輸,只是應急運輸,因爲日常運輸有S—70直升機,也就是說,以目前直—12和直—15的尿性,陸航根本不敢讓其挑大樑,只能在緊急的情況下做個填窟窿的應急裝備而已。

陸航都如此,更加挑剔的空軍和海軍就不用說了,除了在各自的機關刊物上大肆幫着直—12和直—15宣揚一番,照了一堆肌肉感十足的美照之後就在沒有下文了。

最踏實可靠的部隊都如此,就別說其他部門了,本來國內的航空產業就很滯後,國內民衆連乘坐飛機出行都是件相當奢侈的事,直升機這種個性化的航空服務就更不用說了,自然是應者寥寥。

連基本的市場基礎都沒有,再加上直—12和直—15自身的不足,兩款直升機的銷售成績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而直升機這類航空器就如同十幾年後的智能手機一樣,是個依靠市場刷經驗的東西,只有在市場上摸爬滾打才能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一步步改進各個系統的配置,最終成一款成熟的經典之作。

美國和前蘇聯的直升機產業無不如此。

莊建業其實也想走美國和蘇聯的老路,依託國內把直—12和直—15兩款直升機的經驗刷滿,就如同騰飛集團固定翼飛機的核心力作,運—15一樣。

結果,莊建業的心是好的,奈何國內的直升機產業可不像運輸類固定翼飛機,不說百家爭鳴,也是諸侯林立,再加上歐美的民機,俄國的軍機涌涌而入,蠶食成熟市場,令互掐的國內直升機製造商的處境是更加艱難。

以至於騰飛集團就算想複製運—15的成功都難,沒辦法,當時的運—15正好填補了高性能輕型運輸機的空白,加上國際上同類產品價格虛高,國內友商產品尚未成熟,導致運—15成了蠍子粑粑獨一份兒,這纔給了騰飛集團狂刷經驗的機會。

並以此爲基礎不斷完善機型和發動機,最終衍生出後來的運—15plus,運//油—15,運—17,TRJ—500等一系列軍用運輸機和支線客機等機型。

有這麼明顯的成功案例,深諳刷經驗之道的騰飛集團何嘗不想在直升機上重現如今運—15的輝煌,問題是國內的情況如此,怎麼辦?只能把目光放到國外了。

於是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前來考察兩款直升機時,騰飛集團就如同嬌滴滴的小娘子,圍着鋼管使出了渾身解數。

就拿直—12直升機來說吧,本來這麼一款4噸級的直升機,能承載2枚輕型反潛魚雷就不錯了,但騰飛集團爲了凸顯直—12在海上的獨立作戰能力,硬是加大了發動機功率,重新做了結構優化,生生的將四枚魚雷裝到掛架上,在巴基斯坦考察團眼前飛得那叫一個歡實。

看得巴基斯坦有關人員驚歎連連,不斷詢問當時親自陪同的莊建業,這麼做是不是真的具備實戰能力。

莊建業怎麼可能說裝四枚魚雷的直—12就是飛一飛的樣子貨,除非你把整套反潛搜索設備拆了還差不多,很不要臉的連連點頭:“放心吧,別說裝四枚魚雷,就是裝六枚也照樣用!”

第八百零三章 88萬美元一套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六十二章 兩個女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不過如此嘛第九百九十四章 技術碾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三百一十八章 早產兒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時代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爸爸給你買的飛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裡的大魔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對俄國的反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ZSNB—666型逆向工程掃描儀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技術轉讓費:28億美元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開海外市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五百二十一章 繳槍不殺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這就是我的答案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九百八十章 這工藝,太漂亮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三百零九章 大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九十七章 賺大了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八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高原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略合作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簡直不做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五百八十八章 絕不可能是導彈第兩百一十八章 又見《騰飛航空》第兩百八十七章 積壓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你以爲是兩顆星?實際上是一張網!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八百七十一章 50億美元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生產線利潤的大頭兒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相信國家第八百一十六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員大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
第八百零三章 88萬美元一套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六十二章 兩個女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不過如此嘛第九百九十四章 技術碾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三百一十八章 早產兒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時代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爸爸給你買的飛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裡的大魔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對俄國的反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ZSNB—666型逆向工程掃描儀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技術轉讓費:28億美元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開海外市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五百二十一章 繳槍不殺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這就是我的答案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九百八十章 這工藝,太漂亮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三百零九章 大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九十七章 賺大了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八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高原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帶BGM的男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略合作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簡直不做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八百三十六章 ZB—MAXpro直升機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五百八十八章 絕不可能是導彈第兩百一十八章 又見《騰飛航空》第兩百八十七章 積壓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你以爲是兩顆星?實際上是一張網!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八百七十一章 50億美元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生產線利潤的大頭兒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相信國家第八百一十六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員大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