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哥白楊導彈,大姐圖—160

當然了,星光導航好是好,卻也有無法迴避的缺點,其中最關鍵的便是自然天候問題。

晚上還好,星光璀璨的,利用星光定位的法子數千年前的老祖宗都會,就別說技術突飛猛進的現代人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這類依靠星象標定航跡的裝備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普遍裝備各國海軍。

二戰後更是將其小型化裝備在大型轟炸機上,比如域外某大國的B52戰略轟炸機上就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MD—1天文自動羅盤和KS—85光點六分儀,以此組成夜間導航系統,從而增強B52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能力。

是的,這類分佈式的星光導航系統只能夜間使用,而且只能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白天或者陰雨天便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爲什麼當無線電導航和衛星導航全面普及後基於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的星光導航迅速淪爲備份導航面臨淘汰的原因所在。

精度差不說,侷限性還大,很難在瞬息萬變的條件下,及時做出反應。

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難道不知道這裡面的侷限嘛?當然知道,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在自己的遠程彈道導彈上使用星光導航系統,配合慣導系統組成最終的精確打擊組合。

爲何?

很簡單,因爲美國和蘇聯的星光導航技術早已經擺脫了常規意義上的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的天然侷限,真正做到了全天候、自動化、高精度。

不然美蘇的導彈只能在夜間晴好的情況下使用,剩下的颳風下雨和白天只能趴窩,那不就扯了,難不成那天不走運被對方一導彈給轟了,反擊的時候還要夜觀天象,覺得烏雲密佈還要跟對方打個商量,等天氣條件允許在發動反擊?

果真如此的話美、蘇將近半個世紀的對峙就不是冷戰了,應該叫做笑戰,實在是沒有這麼開玩笑的。

而事實上,美、蘇也不可能在如此關鍵領域開玩笑,兩國真真正正做到了攜手領先全球,合夥碾壓世界的程度。

至於怎麼做到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

外太空的恆星除了傳播可見光意外,還會輻射X射線、伽瑪射線等宇宙電磁波,然後根據光譜等天文學理論便能判斷出域外恆星的距離、質量等基本信息。

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所應用的便是這個原理,所以兩個國家的星光導航系統並不是簡單的光學裝置,而是接近天文領域的射電望遠鏡。

如此一來,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不但夜晚能夠使用,白天同樣沒問題,哪怕是颳風下雨,電閃雷鳴依舊不受影響。

畢竟氣候環境可以影響可見光,但看不見的星體輻射卻是沒辦法擋住。

至於干擾,就更不用想了,各種各樣的射線雜糅在一起,複雜的要命,得需要多大功率的設備能夠全覆蓋呀。

就算退一萬步,真的有人弄出能夠干擾域外星體輻射的設備,你又知道美、蘇各自的遠程導彈上的星光導航系統錨定的是那顆域外星體?

正因爲如此,美、蘇將星光導航系統從可見光改進成不可見光,其隱蔽性依舊出乎意料的好,然後再配合慣性導航以及導航計算機,美、蘇兩國的遠程導彈這才能夠在數量與質量上碾壓全球芸芸衆生。

當然,這種碾壓不過是1991年以前的歷史,到了如今的1994年,這種歷史似乎真的一去不復返了,至少現如今在浙東外海上空遨遊雲霄的TY—6無人機便具備當年美、蘇所具備的能力。

要知道,今年11號颱風剛剛過境沒多久,整個浙東外海的氣象條件並不是很好,雲層非常厚不說,局部地區還伴隨着降雨。

如果TY—6無人機上只是應用了可見光式星光導航系統,在白天且氣象條件極爲糟糕的當下,無異於是自尋死路,因爲根本找不到任何能夠錨定的恆星位置,又談何導航。

可如今TY—6無人機卻在浙東外海盡情撒歡,將白天的光線干擾,惡劣氣候視爲無物,說明什麼?

其配備的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與冷戰期間美、蘇遠程導彈上的同類導航裝置技術一致。

事實也的確如此,TY—6無人機所使用的天頂星—1的確與冷戰時期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不相上下,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的血統高貴的一塌糊塗。

其原型是蘇聯恆星—5Б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

說這個突兀的型號或許讓人有些懵,但要說這款系統服務的對象那就家喻戶曉了,正式蘇聯時代最後一款洲際導彈,“白楊”洲際彈道導彈的核心制導系統。

靠着恆星—5Б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蘇聯的“白楊”洲際彈道導彈在11000公里的射程精度達到了驚人的220米(圓周概率)。

而在數年後,俄羅斯居全國之力,在“白楊”洲際彈道導彈基礎上發展的“白楊”M也沒有超過這個精度,原因很簡單,解體後的俄羅斯根本沒有能力研製新一代的星光導航系統,只能沿用恆星—5Б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所以除了增加彈頭,射程外,真正核心的精確打擊能力並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沒有突破也不要緊,蘇聯時代遺留的恆星—5Б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也足夠俄羅斯吃上好些年的,要知道這套系統可是蘇聯耗費巨資爲對抗美國傾力研製的高精度導航//制導系統。

除了白楊洲際導彈外,其原型恆星—5А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被用在蘇聯著名的“奧卡”中近程彈道導彈上,另其在500公里的射程上,精度達到150米。

這個精度在八十年代屬於逆天的級別,更何況蘇聯人只使用一套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就完成了,足以體現蘇聯在彈道導彈指導方面的雄厚實力。

當然了“奧卡”中近程彈道導彈的說法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畢竟這款導彈在八十年代末就被銷燬了,但在其基礎上發展的另一款導彈就大名鼎鼎了,正是俄羅斯威震西方的“伊斯坎德爾”中近程彈道導彈。

而恆星—5К星光//慣導複合制導系統則是在導彈專用設備基礎上改進的航空器版本,號稱U—2斯基的蘇聯“神秘”高空偵察機和圖—160戰略轟炸機都裝備了這款恆星—5К星光//慣導複合制導。

毫不誇張的說TY—6無人機上的天頂星—1星光導航系統妥妥的系出名門,大哥白楊導彈,大姐圖—160轟炸機,自己要是表現不好,還不給大哥大姐丟臉呀~~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這就是戲耍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九十六章 記者採訪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七百二十一章 左右橫跳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洛馬老哥,給個面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這麼坑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一號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五十九章 渡困局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球柔性槳轂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九百六十五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第七百二十八章 找茬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五百四十八章 扒騰飛集團的老底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五百一十六章 F—14同款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九百三十三章 120小時長航時無人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兩百八十五章 驚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兩百三十一章 掛職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三十三章 直接掀桌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六百二十八章 飛行的妖孽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要麪皮的莊建業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九百二十章 新一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六十三章 失算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虧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飛的“臘腸”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重點:隱身氣動外形第二十三章 寧志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扶持騰飛廠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最最隱秘的老底子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這就是戲耍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九十六章 記者採訪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七百二十一章 左右橫跳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洛馬老哥,給個面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這麼坑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一號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五十九章 渡困局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球柔性槳轂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九百六十五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第七百二十八章 找茬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五百四十八章 扒騰飛集團的老底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五百一十六章 F—14同款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九百三十三章 120小時長航時無人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型號:運6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兩百八十五章 驚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兩百三十一章 掛職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三十三章 直接掀桌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六百二十八章 飛行的妖孽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要麪皮的莊建業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九百二十章 新一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六十三章 失算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虧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飛的“臘腸”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重點:隱身氣動外形第二十三章 寧志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扶持騰飛廠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最最隱秘的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