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無憾”計劃

有了材料上的突破,新一代戰鬥機預研項目組的設計師們的就變得更加大膽,幾個受到總部重點扶持的團隊紛紛拿出自己的初步設計方案,一時間可謂是爭奇鬥豔。

其中東北航空研究所依託消化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成熟技術,提出的雪鴞方案;以及由十號工程團隊爲核心,充分吸收十號工程積累下來的獨特技術後昇華而來的小展弦比全升力體氣動佈局的威龍方案最爲引人矚目。

當然不管是雪鴞還是威龍,騰飛集團都是他們無法避開的重要配套供應商,也正因爲如此,在兩者就新一代戰鬥機在總部層面展開激烈競爭的同時,雙方的預研團隊更是頻繁拜訪騰飛集團。

除了交流感情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時刻跟進騰飛集團在各項配套方面的進展,以便將最新的信息和數據帶回去,從而完善各自方案的可行性。

在這方面以十號工程爲核心的預研團隊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靠着十號工程配套的便利與騰飛集團打得火熱,不但獲得騰飛集團開發的JSNB—Ⅱ系統的最高版本,還將團隊中的核心人員以借調的方式留在騰飛集團內部,從而可以隨時可跟蹤騰飛集團的最新進展。

東北航空研究所就沒這麼便利,當然,作爲國內航空領域的老大哥,扛把子,俯視一切的大哥大,東北所也不屑於這麼幹,所以東北所便發揚東北老鐵一貫人狠話不多的豪放,直接承諾騰飛集團他們的雪鴞方案中的複合材料佔比將達到30.47%,然後就給騰飛集團飄去一個任誰都懂的眼神。

那意思很明顯,跟着咱東北好大哥幹,保證讓你吃香的喝辣的,一條華子抽半根兒扔半包。

不得不說東北所是真的霸氣,要知道美國人的F—22全機的複合材料佔比也不過24%多一點兒,還沒達到25%,可既便如此已經算是全球作戰飛機當中應用複合材料最多的一款機型了。

東北所的雪鴞方案竟然在複合材料佔比上大大超過F—22,達到30%+,由此可見,東北所的野心還是滿滿的。

相比之下,以十號工程爲核心的預研團隊拿出的威龍方案就有些小氣了,複合材料佔比只是從十號工程的6%向上提了9百分點,達到15%。

雖說團隊中的幾個負責人表示,會按照今後的實際情況和技術成果做相應的提升,但可以預見,威龍的複合材料佔比也就達到20%左右,至高不會超過F—22.

面對這種情況,作爲騰飛集團的當家人非常糾結,從產銷的實際情況來講,莊建業很希望東北所的雪鴞方案笑到最後,畢竟30.47%的複合材料佔比會讓騰飛集團擁有一個非常光明的長遠預期,最起碼這麼多年狂砸錢的投入有收回來的可能。

但從人情上來說,莊建業有想着十號工程這邊能贏,沒辦法,這麼多年騰飛集團的發展就是靠着給十號工程做配套一點點撐起來的,哪裡是騰飛集團的技術源泉,相信日後的威龍項目也是一樣。

一面是效益,一面是技術。

以至於在那段時間裡,莊建業非常糾結,搞得原本濃密的髮際線都向後退了一大截。

好在莊建業的這種選擇困難症沒有持續多久,就因爲東北所的一個決定給打破了,而這個打破僵局的平衡點不是別的,正是航空發動機。

由於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推重比要達到10以上,推力要爲此12到14噸的水平,而國內目前的水平別說這麼高標準的航空發動機,就是次一等的也做不出來。

於是東北所便決定在航空發動機上做兩手準備,一方面積極引進俄羅斯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產品,先解決有無問題。

另一方面立足國內,上馬新型號,力爭把包括騰飛集團在內的多家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的優質資源整合起來,全力投入新型號的研發,爭取在21世紀10年代初作出成品,20年代批量裝備。

東北所的想法是好的,問題是立足國內的這條路又走了之前盲目上馬的老路,航空發動機這東西可不是蓋房子,大手一揮,喊個口號就直接上的,那是最吃經驗和技術的工業門類,拍個腦袋就上新型號無異於實在沙地裡建樓房,完全沙雕的想法。

更何況全國一盤棋是好,可各個企業的技術路線,發展水平各不相同,有走蘇俄粗獷分,又走歐洲小清新的,還有盯着美國鼓搗高精尖的。

如此雜七雜八的風格路線會聚在一起,先不說聽誰的,就是一個技術方案不搞崩就算謝天謝地了。

相比之下,以十號工程爲核心的預研團隊就要現實的多,通過十號工程從無到有的鍛鍊,整個預研團隊對作戰飛機的各個流程,各種要素考慮的是既現實又嚴謹,展現出十分優良的務實風格。

正因爲如此,他們很清楚在航空發動機上不可能盲目的拍着腦袋上,而是需要細緻的分析每一個實際情況。

所以他們同樣提出兩手準備,對外引進的目標同樣是俄羅斯,但在國內自主方面卻要謹慎的多,不但派出團隊成員去到各個航發生產廠以及下屬的配套廠做調研,還經常組織各個航發企業的領導和技術幹部座談。

從而瞭解國內航發研製生產的最新動態以及發展潛力。

如此經過一年半的調研與考察,預研團隊的總負責人,也是現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在某日上午突然給莊建業打來一個電話,只問了一句:“騰飛集團要是搞14噸的大推力發動機需要多少時間?”

莊建業愣了一下,旋即意識到了什麼,不過還是仔細盤算了一下給出一個不太保守的數字:“15年左右。”

“15年~~~”聽了這個數,電話那頭的總師忽然有些感慨:“那時候我估計整個身子都埋土裡了……”

說完又是爽朗一笑:“但我會堅持活到那個時候,希望你到時候能讓老頭子我死後不留遺憾!”

那一刻,莊建業收起往日的不正經,想要說什麼,卻覺得喉嚨有些發緊,直到電話掛斷,莊建業都沒從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中走出來。

直到助理小童進來提醒,莊建業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在辦公室裡呆坐了一整天,然後晃了晃腦袋,重新拿起電話,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一項被騰飛集團內部稱爲“無憾”的大推力發動機研製計劃正式上馬……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一千二十四章 雙發戰鬥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這技術,絕對世界領先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六章 試驗成功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局歐洲的機會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第兩百二十章 真誠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三十章 熱處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一百零四章 產品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一百四十四章 轟動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一百零二章 瘋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九十六章 新型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七百五十章 底線:不能破裂!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引進“忠誠僚機”生產線第三百六十八章 遊隼—1旋翼機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不見的“沉默者”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八十四章 大麻煩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六百二十二章 慢待外賓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一整套艦載航空兵航空器解決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給對方上一課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裡的大魔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壓TM—9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一千五十章 你們的產品又升級啦?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九百七十二章 長翅膀的炮彈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無人機生產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神,惹不起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他的成功早已不可複製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全員全裝的坐飛機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可驅動航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一千二十四章 雙發戰鬥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這技術,絕對世界領先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六章 試驗成功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局歐洲的機會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第兩百二十章 真誠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三十章 熱處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一百零四章 產品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一百四十四章 轟動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一百零二章 瘋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九十六章 新型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七百五十章 底線:不能破裂!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引進“忠誠僚機”生產線第三百六十八章 遊隼—1旋翼機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不見的“沉默者”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八十四章 大麻煩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六百二十二章 慢待外賓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一整套艦載航空兵航空器解決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給對方上一課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裡的大魔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壓TM—9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一千五十章 你們的產品又升級啦?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九百七十二章 長翅膀的炮彈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畢竟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無人機生產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神,惹不起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他的成功早已不可複製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全員全裝的坐飛機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