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大禮

也難怪莊建業會如此驚訝,實在是柔性工裝技術在現代航空製造領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衆所周知,飛機制造是個龐大而又精密的系統工程,也正因爲如此,長久以來,飛機制造無法如汽車一樣實行流水線作業,只能以飛機型號爲核心,實施設計、製造和總裝。

正因爲如此,用於對飛機部件兒固定、旋轉、移動、模具等工裝設備,一般都是按照具體的飛機型號進行單獨設計,獨立配套。

如此模式下雖然保證了飛機再製造時各項參數的精度和一致性,貫徹好飛機設計指標,但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似的工裝配套,因此通用性差,侷限性多,往往在飛機型號訂單交付完畢或是被迫下馬後,這些工裝設備也就隨着型號一同退出歷史舞臺。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運十的工裝設備,不是其他廠不想用這些設備,問題是運十的工裝設備只能適用於運十這一種型號的飛機,除非其他廠造的飛機與運十的參數一模一樣,還能用一用,要是稍微變化一下,這些已經固定死的工裝設備便半點用都沒有。

所以這種隨着型號下馬而淘汰一大批價格不菲的工裝設備,不是生產企業大手大腳的浪費,而是生產機制和工藝水平的雙重限制不得已的無奈之舉。

那有沒有可以適用於不同型號飛機,且可以對不同部件兒,不同角度都可以靈活使用的工裝設備呢?

當然有,早在六十年代,美國的航空巨頭們便研製出一種基於多矩陣立柱真空吸附的柔性工裝技術。

並應用到數種不同型號的飛機上,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配合數控機牀的高精度,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讓美國的飛機產能上了一個新臺階。

究其原因就是這種柔性工裝技術極佳的通用性和靈活多變的控制角度,讓美國的航空企業節省近一半兒的工裝設計時間。

而傳統的飛機制造的工裝設計絕不是個輕鬆的活計,某種意義上來講,不比飛機設計輕鬆多少,也因爲如此,傳統的飛機制造,不但速度慢,而且效率很低,完全是技術密集與人力密集相互疊加的產業。

而柔性工裝技術的出現,卻徹底顛覆了傳統一機一型的工裝模式,利用立柱矩陣的可伸縮性,婉如遊樂城裡的人形倒影板,可以按照不同型號,不同參數,對預加工部件兒進行固定,移動甚至翻轉,完全不受機型和參數的限制。

按理說這麼好的東西,國內的航空製造業不會無動於衷,早應該想到纔是,更何況這種矩陣式的柔性工裝技術基本原理很簡單,後世遊樂場裡的人形倒影板就是用的同樣的原理。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整個世界除了美國一家會造外,連同樣處在超級大國之列的蘇聯都沒有同類技術,歐洲儘管應用了柔性工裝技術生產自己的客機,但用的依舊是美國生產的設備。

如此簡單的原理,居然只有美國一家會做,想想都不可思議,但細細追究卻又不得不釋然,因爲這項技術跟航空發動機一樣,不在於原理,而在於最核心的精準測量與控制技術上。

要知道飛機上的任何部件兒,都是經過複雜計算得出的最優解,孩子在遊樂場裡往滿是立柱的人形倒影板一趴,就能勾勒出一個人形輪廓,飛機的部件兒要是這麼隨意,那飛機制造就不可能成爲只有少數國家才能玩的明白的高端產業了。

正因爲如此,柔性工裝技術的關鍵便是每個矩陣立柱在固定部件時擡高几何,伸縮幾許,是要保持靜止不動,還是需要多方位調整。

這看似簡單的變化,單純用人力檢測和計算顯然很不現實,小的部件兒還好,可如同波音747客機;C—5戰略運輸機;B—52戰略轟炸機這樣的大傢伙,多少人才能一根立柱一根立柱的量出來?

當然,就算是不怕費勁,用人力去填,真的量出來了,可人終究不是機械,總有打盹,犯糊塗的時候,萬一測量時不小心走了個神兒,數據差了幾個小數點,後果可能就是機毀人亡。

正因爲如此,柔性工裝設備中必須有一套集位置控制,精確測量,移動定位於一體的綜合操控系統。

在這方面美國可謂獨步全球,也正因爲如此,他們的柔性工裝技術才能在世界上獨領風騷。

國內在七十年代有過類似的項目,可由於整套控制系統太過複雜,尤其是應用計算機方面,國內飛機型號的部件數據庫完全空白,所以在卡了幾年後,無奈只能放棄。

別說國內,就是在航空領域能與美國抗衡的蘇聯,在這方面也不如美國,不然怎麼越是冷戰後期,蘇聯在航空領域就越被美國甩得越遠,不單單是單純的飛機設計上,就是蘇聯引以爲傲的產能同樣跟不上美國人的步伐,根子就在這裡。

一套工裝美國人能造六個型號,四十多種部件兒,蘇聯只能造一個機型,兩三種部件兒,其中的效率、成本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不落後纔怪呢。

好在蘇聯玩不轉技術,就拼蠻力,只要能把飛機飛上天,製造環節成本、效率啥的都不是問題。

蘇聯可以這麼玩兒,但國內航空業卻沒辦法跟蘇聯瞎折騰,一來沒人那麼財大氣粗,二來改革也讓國內航空業漸漸明白效益的重要性。

尤其是騰飛廠,幾乎就是賺錢眼兒裡的典型代表,因此莊建業早就想在工裝上下手,從而進一步壓縮成本。

沒辦法,如今騰飛廠一共生產五個無人機型號,居然要用四套不同的工裝設備,這就等於是多花三份錢,這也就罷了,如果哪天某個無人機停產,重金打造工裝設備也就失去了價值,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浪費。

基於此,莊建業很想把柔性工裝技術弄到騰飛廠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問題是他有這個心,可沒人給這個機會。

美國人在這方面看得很嚴,畢竟美國稱霸世界的支柱就是航空製造業,而支撐他們航空製造業的便是他們獨步全球的航空製造技術。

也正因爲如此,這些東西真不是你想買,人家就能賣你的,莊建業通過不同渠道希望搞一套設備回來,結果無不是碰了一鼻子灰。

可就在他無計可施,準備再等兩年自己乾的時候,林德曼老爺子居然就把這份大禮砸過來,着實是讓莊建業驚喜的無以復加。

第一千一十章 零元購第七十三章 職業鹹魚第八百四十一章 莊建業,你就不覺得自己良心痛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九百五十章 總額58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裝只需一個半小時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運—32電子偵察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這東西中國人也有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莊,你TM太損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吸波材料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集合競價第三百六十七章 空中輕騎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R—27中距空空導彈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七百六十九章 蜜汁操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去中國騰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四十七章 東西能實現嗎?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有什麼資格兼併你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路子野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這幾百億花的絕對值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TNB—19S航空發動機試驗機第一千七十六章 一億美元一臺第兩百五十四章 中華民族是個例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八百五十七章 R—27中距空空導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五百六十九章 “小叉車”直升機第九百九十七章 把莊建業當大善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首長:拿來吧你!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一十九章 這仗該怎麼打?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百二十一章 騰飛牌第兩百二十六章 領導,您這次可出名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九百一十章 狠宰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
第一千一十章 零元購第七十三章 職業鹹魚第八百四十一章 莊建業,你就不覺得自己良心痛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九百五十章 總額58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裝只需一個半小時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運—32電子偵察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這東西中國人也有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莊,你TM太損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吸波材料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集合競價第三百六十七章 空中輕騎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R—27中距空空導彈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七百六十九章 蜜汁操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去中國騰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兩百四十七章 東西能實現嗎?第八百八十章 我說個數……36億美元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有什麼資格兼併你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路子野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這幾百億花的絕對值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TNB—19S航空發動機試驗機第一千七十六章 一億美元一臺第兩百五十四章 中華民族是個例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八百五十七章 R—27中距空空導彈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攤牌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五百六十九章 “小叉車”直升機第九百九十七章 把莊建業當大善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首長:拿來吧你!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一十九章 這仗該怎麼打?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百二十一章 騰飛牌第兩百二十六章 領導,您這次可出名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九百一十章 狠宰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