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我前去,自然是沒指望的。可你媳婦比你運氣好呀,說不定就能遇着轉機呢?就算沒有,看她一個婦人,千里迢迢,誠心誠意的跑去,人家總不好太爲難不是?”
這,這豈不是恃弱行兇?
平安不敢插嘴,殿下苦着臉道,“可是先帝欠了江南那麼多的糧食,怎麼還得起啊?便是不要利息,也不夠啊。若美娘這會子知道,肯定在發愁呢。”
上官令哼了一聲,“這就是給你個教訓!別以爲身爲皇家之人就能賴賬,便是皇帝也不行。欠下的債,遲早有還的一天。加熱水!”
殿下加了點熱水,忍不住替自己小小辯解兩句,“那時還沒我呢……”
關他什麼事?
誰知上官令頓時嗓門高了八度,“那現在有你了呀!你如今既受着漢王殿下這份尊榮,自然就要擔起這份責任。”
殿下,越發可憐、無助,又弱小。
先帝,就是那個無子送終,過繼了他爹的燕昭帝在位時,也曾鬧過饑荒。
但不是天災,而是人爲的。
他越是沒兒子,越怕死。越怕死,就越要給自己修一座盛大的陵墓來壯膽。
可自傢俬庫的錢又捨不得花,怎麼辦?
只能借了。
向誰借?
江南世家。
因爲修陵需要大量的民夫,而這麼多的民夫集中過來,消耗最大的,就是糧食了。
故此三十年前,燕昭帝便給以石家爲首的江南世家們,打了張欠條,借了八十萬擔糧食。
約定分十年歸還。
可直到他修完陵墓,都駕崩埋進去了,連一粒糧食也沒還過。
這就成了一筆爛賬。
當年爲照顧皇上面子,對外只說調拔,沒說是借的。
知道實情的人也極少,就幾個老家主。連石中棠也才知道,虞亮就更不知了。
等到先帝一駕崩,當年借出糧食的江南世家們,心知這債算徹底涼涼了。
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咽。
但等到美娘來借糧時,情況瞬間逆轉。
石中棠拿給她看的那張黃絹,正是燕昭帝當年打的借條。上頭端端正正,還蓋着玉璽呢!
如果十年內,皇上歸還了這八十萬擔糧食,江南世家們是答應了不收利息的。
但要是逾期不還,皇上答應按逾期的時間和利息,三倍賠償。
三倍!
還是複利!
八十萬擔哪,整整三十年!
當時,石中棠在桌上寫的,不是別的,正是按三十年計算的複利,應該是多少。
最初幾年還好,到了後面,只能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所以美娘纔會呆在那裡,說不出半個字來。
而後頭,當石傳芳又說要以三倍價錢包下她那位置時,她才故意設陷,讓人掉坑。
美娘真是太痛恨這些有錢人了。
動不動就兩倍三倍,好象顯得自己特別有錢。
可當時有算過這三倍到底是多少嗎?
簡直可惡!
而且先帝還在聖旨的最後,特別牛氣轟轟的註明。要是自己還不了這錢,永不會在江南征收賦稅之外的任何一粒糧食!
特麼的你倒是說到做到了,可你挖了個巨坑,埋了你的後世兒孫,天下百姓,你知道嗎?
這會子要是在京城,美娘都想衝到先帝陵前去大罵一頓了。
別人家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你倒好,是前人挖坑,後人來填。怪不得生不出兒子呢,就這麼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活該!
還有,殿下也是個不老實的,成親前怎麼就不告訴她,自家還揹負的鉅額債務了?
要早知道,美娘自覺,肯定是要多考慮一下的。
搞半天嫁了這麼個天下第一負翁,她傻不傻的?
大概是美孃的怨念太強,此時,殿下又打了第二個噴嚏。
上官令嫌棄得不得了,“走開走開,別把毛病傳過來了。行了,你媳婦那裡不必擔心,倒是你師兄畫的那些圖紙,很值得一用。”
殿下委委屈屈,揉揉鼻子,只好站得遠些。
“我已經命人去砍毛竹,架設管道了。只是師兄這法子,近的還行,離水源太遠,就成本太高了。那些地方我也命人按師兄說的,就地挖坑,收集雨水,只是試用不大好。可能他那海島,水土到底足些。這邊就算能收集一點雨水,可不上兩天,就滲進土裡,再尋不見。”
上官令搖頭嘆息,“也是這些年種植過度,土質疏鬆了啊。不過你與師兄雖兩地情況不同,但他都能因地制宜,想出這麼些法子,種成瓜菜,你怎麼就不能再多想些辦法呢?”
殿下一張俊臉,憋到扭曲。
薛慎那點彈丸之地,都整了快一年,才整明白。他這兩州多大面積,各縣各村的情況又不盡相同,有這麼比的麼?
再說了,先生您還號稱半仙呢。您都沒辦法,逼我一介凡人做甚?
可這些話,打死殿下也不敢說,更不願承認自己不如薛師兄!
“那,那我回去再琢磨琢磨。”
成功的把小弟子虐走的上官先生,眯眼樂了。
蹺着老腳丫,跟平安私下叨咕,“所以說,這玉不琢不成器,不打都是成不了材的。你看,如今你們殿下知道上進了,少夫人也知道去討糧食了,他們師兄還學會自作主張,招收女兵了,多好呀!”
平安默默,垂眼掬了一把同情的淚。
好在他沒這樣的先生。
他,他還是專心捏腳吧。
江南,平城。
一夜秋雨,氣溫驟降。
買糧陷入僵局的美娘,瞧着這滿地泥濘,心情就更不好了。
心情不好怎麼辦?
花錢!
財大氣粗的林老闆不僅自己花,還帶着手下一起花。
每人發個紅包,統統逛街去。
江南富庶,好東西確實不少,買些節禮帶回家去,也算是來過江南一趟了。
嗯,
美娘已經打算收拾包袱回家了。
談不下去的僵局,耗着幹嘛?
死皮賴臉,哭泣求饒,不是美孃的風格。
先帝錯就是錯了,就算不關漢王殿下,更不關她的事。但身爲一國帝王,賴賬就是不對。
尤其美娘從商,更注重信譽。
談買賣之前,各種心機手段都使得。但一旦答應下來,就是賠錢也得照章辦事。
所以美娘覺得,不管是作爲先帝的後世子孫,還是他不被承認的孫子媳婦,都得認賬。
苦思一夜,實在找不到任何藉口之後的美娘,果斷放棄,帶着大家放飛購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