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大宋真封建

開封府,瓊林宮,政事堂,兩府集議。

六個宰相,四個樞密,今兒一大早在垂拱殿照例向“病中”的趙佶問了安好之後,就聚集到政事堂商量事情了。

今天要商量的事情是非常讓人頭疼的!

大宋朝又開疆闢土了!

武學學宮出身的那羣文化比進士都不差的武夫太能打了,幾千人就把交趾國的十萬大軍折騰沒了。而且還抓住了交趾郡王李乾德。

以上這些消息還達不到讓兩府十位宰執在集議的時候搖頭嘆氣的地步。

讓他們這些人大感頭痛的是,取勝的新軍居然押着交趾郡王李乾德走海路去取升龍府了!

根據張孝純的奏報,去打升龍府的新軍只有3200人,水軍人數多一點,有約6000人,槳帆戰船有30餘艘。另外還有4門能發射6斤彈丸的青銅大炮。

還真是膽大啊!他們以爲在一個國家門口架上幾門大炮,就能把人家征服嗎?好像真的能啊!

“升龍府應該已經拿下了。”知樞密院事蘇遲說,“廣南西路也來了奏報,邕州全境收復,斬首和俘虜的交趾賊超過四萬……如果再算上廣南東路的捷報,交趾人的損失不會少於八萬!

交趾這樣的小國,一次丟了那麼多的兵將,肯定會傷及根本。精兵強將爲之一空,國中人心爲之膽破,張永錫、楊可弼乘勢進兵,實爲上策啊!”

“不進兵也不行啊!”童貫在一旁道,“周國的二十條兵船和萬餘鐵甲精銳也到了交趾,還在太平江附近修築城池港口,還打破了交趾的一個州府。

對了,海路市舶制置司的奏報上還說,周國在太平江附近修築的城池取名爲安南府。”

“安南府?”何執中眉頭大皺,“難不成周國想把交趾國變成如同高麗一般?”

周國現在有個安東府,府治就在原本屬於高麗的慶源府。除了原本的慶源府,這個安東府還領有耽羅島和釜山,以及周國在耽羅島以東所有的通商據點。

通過慶源、釜山、耽羅,以及其他安東府所轄的據點,南高麗國基本就在大周掌握之中了!

這個安東府,顯然就是爲了控制高麗所設的!

所以在聽到安南府之名後,何執中就下意識想到了安東府。

“可不是嘛!”中書侍郎餘深搖搖頭道,“若不是周國也插手進去,朝廷又怎會在交趾國空耗力氣?”

宋朝的士大夫基本上都不怎麼喜歡開邊,認爲是徒耗國力的賠本買賣。如果遇上一個特別喜歡邊功的天子,比如神宗、哲宗掌權,下面的大臣們有時候還會賣力一點。要不然各種棄地縮邊的建議就會層出不窮。

而當今的道君皇帝已經過了銳意進取的時候,開始沉迷道教,士大夫當然就沒什麼勁頭開邊了。

可偏偏在這個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當口,北邊出了一個咄咄逼人而且無父無君的大周共和國!

雖然大周共和國和大宋之間的關係,眼下還是和睦。但是誰都知道周國只是在休養生息,消化這幾年攻城略地的戰果。一旦消化完畢,宋周之間,恐怕就會有一場龍爭虎鬥了。

所以周國在交趾的擴張,怎麼看都是一個南北夾擊,包抄大宋的圖謀啊……他們一定是在爲將來的宋周決戰佈局啊!

“既然周國插手了,”蔡京啜飲了一口茶湯,嘆了口氣,“那朝廷就沒有理由從交趾退出了,咱們就議一議怎麼管好交趾吧……諸位有什麼想法嗎?”

“管轄一地,無非就是郡國兩制。”蘇遲道,“要麼封邦建國,要麼行郡縣制。交趾國原就是我朝所封建的藩國,現在自是要除國了。至於要不要行郡縣,改爲交趾路,還需仔細斟酌。”

“除國不就是行郡縣嗎?”餘深道,“只是這交趾路……怕是要亂啊!”

說着話餘深摸着自己的一部大鬍子只是搖頭。

廣南東、西兩路就已經有點鞭長莫及了。交趾路要用流官治理,難度比起廣南只大不小。

別看現在交趾李朝垮了,可是交趾國內的豪強還多得很!

現在朝廷的鐵甲兵在,他們當然不敢作亂,可鐵甲兵一走……呵呵,保管亂成一團!而且還有一個大周的安南府等着煽風點火呢!這要是能不亂起來,那可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不能行郡縣,”童貫也連連搖頭,“至少不能馬上行郡縣,武好古能搞個安南府是因爲他只佔一小塊地皮。修幾個城堡,佈署幾千精兵,怎麼都守得住。

咱們乾脆也學周國的辦法,在安邦口建一個州軍,其他地方還是封個新的交趾國。”

大周共和國果然是個好老師!

“安邦口建個安邦軍吧!”蔡京捋着鬍子道,“交趾那邊應該也有不少良田吧?就分一點給有功將士如何?”

“分田?”蘇遲看着蔡京,“太師,您要把有功將士封在交趾?封他們做什麼?”

蔡京摸着花白的大鬍子,皺眉道:“隨便封什麼都行,只要他們肯替國家永鎮交趾。”

交趾是個麻煩,有功將士在蔡京看來同樣是麻煩。讓他們都回開封府的話,至少好幾千人啊!怎麼安排?得發多少頂官帽子出去?這些傢伙可都是新黨!上去以後,都是蘇遲的羽翼。

而且蔡京也研究過武學學宮的課本——大多數他老人家是看不懂的!

蔡京蔡太師那麼大的學問,大字寫得那麼好,居然連人家的課本都看不大懂,這說明什麼?說明學問不如人家啊!

你堂堂太師,學問不如武學學宮的學生,你這個還怎麼以文御武?進士的優越感都快沒了,還御個屁啊……可別以爲學問和權位完全沒關係,由於宋朝這麼多年的洗腦,學而優則仕已經深入人心,考出來的官甚至比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搏出來的官都過硬。

而現在,人家武學學宮也得考啊!

而且人家是文武全才,涉獵極廣。基本上進士官懂得,人家也懂——儒學人家也精,文章人家也能寫,詩詞也會做,繪畫也能來。文人會的,他們都會!自然、算學、地理、武藝、軍學、營造,甚至經營之道,他們樣樣精通。

比學問,他們比進士只多不少,進士不過是精通儒學和做文章,知識面不能和他們相比,而且所精通的事情也不實用。

進士能寫的文章,人家軍學生一樣能寫,最多就是沒有那種讓人酣暢淋漓的功力,但是條理分明,文字簡練還是可以做到的。其實也能應付尋常的公文了。

而軍學生能做的事情,進士老爺們可就做不了啦!

所以現在的新式武官和進士文官之間,出現了互相鄙視的情況。

有了大學問的軍官,纔不買進士的賬呢!

而且他們也不怕文官的雷霆手段……現在可不是“一進途”了,大周、河西、昭義軍、河東軍、府麟軍、南洋軍、天竺軍,處處都在招攬文武全才的壯士。

大宋的文官要是敢來橫的,手底下的新軍官都跑了怎麼辦?

所以蔡京思來想去,就琢磨出這麼一個禍水外引的招兒……把新武官當中的刺兒頭趕去新的交趾封國。讓他們去當交趾國的世卿大夫。

“封什麼都行?”蘇遲望着蔡京,“太師的意思是……要封建交趾國?”

蔡京拈着鬍鬚,“想來想去,也只有在交趾行真封建了!”

“真封建?”蘇遲一愣,“封建還有真假?”

“怎麼沒有?”蔡京笑着,“封建怎麼沒有假的?交趾國原先的封建不就是假的?人家根本不是朝廷封的,而是自家打的江山,和朝廷有什麼關係?難道朝廷不封,人家就不是一國之君了?所以這樣的封建是假的,騙騙自己人罷了,人家纔不當真呢。”

蘇遲想了想,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封建不等於鬧獨立!宗主必須對封臣有相當強的約束力才行。

“太師的意思是……”

蔡京道:“這回可不能再來假的了……李氏交趾一定要除國,凡是忠於李氏的臣子一定要遷走。然後再封一位大宋的親王去交趾爲君,同時再選一批文臣武將跟隨,一起去交趾爲世卿大夫。這就是西周封建時的夏君夷民之法!

有了大宋的親王和世卿大夫爲骨,然後才能吸收交趾國的豪強爲皮毛依附之。如此,纔是真封建之法。”

蘇遲知道蔡京沒安什麼好心思,準是想利用封建交趾的機會,把新黨的年輕官員多封一些出去。

不過除了“真封建”,還能有別的辦法嗎?

行郡縣根本不可能,朝廷也沒那麼多精力去管交趾的事情。而要學周國佔一小塊地盤也不行,因爲大宋朝廷也沒有周國元首執政府的管理能力,控制不了遙遠的領地。

而且周國在交趾的擴張,是不會止步於安南府的。在他們站穩腳跟後,很可能會進一步對剩餘的交趾土地下手。除非建立真封建的宋屬交趾國,否則誰也無力遏制周國在交趾的擴張。

第1350章 主要是個商人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340章 燒冷竈第203章 過年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1439章 雙鴨江市第342章 第一美女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603章 好期待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603章 好期待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574章 論道 四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388章 爲人父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99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紀憶歸來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878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上第374章 黑鍋誰來背?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286章 當了市長第102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十一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603章 好期待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212章 送女第299章 淫賊厲害第191章 姦夫**第674章 敵在開封府 二第114 章 別了,潘巧蓮 下第72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四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525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三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73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三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516章 話語權 二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352章 東坡扇第770章 高俅冤枉 十一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710章 功勞夠了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165章 花花公子第1395章 西北王第705章 資產階級強盜的詭計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356章 宅鬥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77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一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822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417章 大儒 四第1056章 戰爭與和平——真理來了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356章 宅鬥
第1350章 主要是個商人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340章 燒冷竈第203章 過年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1439章 雙鴨江市第342章 第一美女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603章 好期待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603章 好期待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574章 論道 四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388章 爲人父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99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紀憶歸來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878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上第374章 黑鍋誰來背?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286章 當了市長第102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十一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603章 好期待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212章 送女第299章 淫賊厲害第191章 姦夫**第674章 敵在開封府 二第114 章 別了,潘巧蓮 下第72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四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525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三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73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三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516章 話語權 二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352章 東坡扇第770章 高俅冤枉 十一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710章 功勞夠了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165章 花花公子第1395章 西北王第705章 資產階級強盜的詭計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356章 宅鬥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77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一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822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417章 大儒 四第1056章 戰爭與和平——真理來了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356章 宅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