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

隨着米友仁從開封府帶回了草簽好的瓜分南洋的協議,怎麼在南洋建立諸侯國的問題,就被擺上了桌面。

米友仁和紀憶達成的協議是這樣的,盛產糧食的爪哇島一分爲二,東邊歸宋,西邊歸周。

黃金水道三佛齊海峽也切兩半,北面歸宋,南面歸周——其中星洲島歸屬大宋,名義上成了趙家坡。不過實際上做主的,肯定是紀家!

而三佛齊國的故都,又名舊港的巴鄰旁以及扼守三佛齊海峽西面入口的亞齊港都歸屬大周。

三佛齊海峽以東的婆羅洲則是周北宋南進行劃分。

呂宋大島歸屬周國,同時三佛齊海峽以西的錫蘭大島(屬於西洋了)歸屬宋國。

南洋的其餘地區,包括佔婆、真臘、蒲甘等國,以及南洋的其餘島嶼,任憑兩國自由行動,先佔先得!

西洋地方(不包括錫蘭島)也任憑兩國自由行動,同樣是先佔先得。

以上這些,就是後來被稱爲“臭名昭著”的《紀米殖民協定》。大殖民者紀憶和米友仁也因此遺臭萬年……被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民所唾棄。

而同樣熱愛和平的武好古,在大周共和三年秋天的時候,卻根本沒有意識到《紀米殖民協定》會給南洋、西洋各國人民帶去多麼深重的災難。

所以他對米友仁和紀憶達成的瓜分南洋、西洋各國的原則性協議,還是非常滿意的。

特別是對於得到半個爪哇島和整個三佛齊島的條款非常滿意——哪怕米友仁因此放棄了南洋都護府的核心星洲,也是非常值得的。

因爲位於海峽南岸的三佛齊大島一樣可以控制海峽,齊亞和舊港都有發展成“趙家坡第二”的可能性。而爪哇島西部的良田,則是大周共和國在南洋的根本。

而且武好古還清楚記得,歷史上的荷屬東印度就是以爪哇島西部的巴達維亞爲大據點,逐步將觸角伸到臺灣島和日本國的。

如果不是荷蘭的本土力量太弱,這幫海上馬車伕還不知道要在東方的海面上囂張多少年呢!

“咱們在南洋的本據之城,就建在爪哇島的西端北岸,選擇一個擁有優良海港,並且氣候比較舒適的所在構築城堡、商埠、海港……從安南行省調集一支軍隊進駐,一定要徹底清剿附近的土著強盜!”

武好古揹着手站在一幅懸掛在元首宮內廳牆壁上的南洋諸島大地圖前,志得意滿的發表着自己的意見。

“元首,這座城市是作爲大周國在南洋的直屬領地,還是作爲諸侯國的首都?”

“當然是大周國的直屬地,將是南洋行省的首府所在。”武好古很肯定地道,“此地和亞齊港,都必須由南洋行省直轄。

至於諸侯國的首都,可以選擇在舊港或者在爪哇島上略靠東面的地方再建一座城市。也可以建立兩個封國,一個在三佛齊大島上,一個在爪哇島西部。”

武好古想了想,又道:“執政府恐怕沒那麼多錢同時在爪哇島上開發兩座城市吧?”

張熙載愁眉苦臉的回答道:“元首,執政府連開發一座城市的預算都擠不出來啊!

宋國錢引之變引發的蕭條還在繼續,執政府的財政收入出現了20%以上的減少。而高麗之戰還沒有結束,執政府不僅要負擔軍費,還要在高麗國投錢修建堡壘壁塢。恐怕得連着許多年往裡面貼錢……

同時,咱們還得補貼東遼打仗。那蕭太后在科爾沁草原上和阿骨打打持久戰,真不知道要耗到那一年?

另外,執政府還要給渤海島(蝦夷島)的高永福支持,以助其在明年入侵日本本州島。

以上這些開支再加上執政府的日常開銷,已經夠得上不堪負重了。現在初步估計,今年的財政將會出現150萬銀兩幣以上的虧空!

шωш¤ тt kán¤ C〇

而執政府歷年的積蓄,又大多撥給了大周銀行作爲資本……只怕從明年開始,執政府就得依靠借貸填補虧空了。”

說到執政府歷年積蓄的劃撥,張熙載就頗有怨念的瞅了一眼大周銀行總管潘興業。

如果不是將積累的白銀、黃金係數充入大周銀行作爲資本,150萬銀兩幣的虧空還難不倒執政府。

可是現在,共和執政府卻是一貧如洗,府庫裡面空得都可以跑馬了。

潘興業被他瞅得有點愧疚,便問武好古道:“元首,現在大周銀行的庫裡面存着不下2000萬兩白銀,還有200多萬兩黃金……或者可以提一部分出來?”

“胡鬧!”

武好古瞪了潘興業一眼,說道:“大周銀行不是共和政府的國庫!大周銀行得爲銀行券負責……存銀都要鑄造成銀幣,以備不時之需的。沒有這點銀幣撐着,咱們發行出去的五千萬面值的銀行券能撐得住?”

“那就撥一點銀行券……”

“也不行!”武好古又給否了,“共和執政府的賬和大周銀行的賬一定要分開。而且大周銀行只和商辦銀行發生借貸交易,不能直接借錢給執政府。”

大周銀行的地位相當於中央銀行,而且還是信用貨幣出現錢的中央銀行。所以必須非常保守的執行貨幣政策——現在大周銀行最主要的使命,就是保證銀行券的發行和流通。

面值五千萬銀兩幣,相當於一億緡銅錢的銀行券(有一兩、一錢、一分三種面值),現在已經進入了大周共和國的金融體系。就等着正式推向市場了!

可以想象,一開始收到銀行券的商人們肯定會迫不及待地去兌換白銀或銅錢。

沒有相當於幾千萬銀兩幣的金、銀、銅錢支撐着,銀行券說不定就叫人給擠兌垮了。

現在大周銀行裡面存着的金銀可以鑄造成3000多萬枚銀兩幣或金幣,包括天津銀行、燕京銀行、相國寺銀行、京東銀行天津分行、潘記銀行天津分行、高麗銀行、遼東銀行等一大批商辦銀行中也儲存着大量的金銀幣和銅錢。總價值也不少於2000萬枚銀兩幣。

那麼多的錢,足夠支持8000萬銀行券的流通了,真要提出來一些也沒什麼。不過武好古還是願意多打保險係數。

畢竟錢引風波的教訓就在眼前!商人們說不定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只要銀行券的信譽穩了,大周國的資本主義才能上快車道啊!

“明年的預算如果有虧空,就發現債票吧。”武好古道,“有銀行券撐着,利息不會有多高的,發個一二百萬沒什麼問題。

至於在南洋開發城市的花銷,我看還是向商人籌集吧!就用界河商市的老辦法……搞一個股份制的諸侯國!”

股份制的諸侯國……在場的大周高官們聽着都有點稀奇了。

諸侯國也可以搞股份制?股份是不是可以拿到天津佳士得交易所來買賣?

武好古頓了頓,又道:“這個股份制的諸侯國就建在三佛齊島上吧,以舊港爲首都。疆域包括除亞齊以外的整個三佛齊島,不過該國不擁有三佛齊海峽的過稅徵收權。”

根據米友仁和紀憶達成的協議。今後三佛齊海峽的過稅將由亞齊和星洲島的地方當局負責徵收——亞齊方面守着海峽的西部入口收錢,星洲方面守着東部入口收錢。

所以亞齊的城市、港口和附近區域,會作爲大周共和國的南洋行省下轄的州府存在。

不過沒有亞齊港的三佛齊島也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一方面島上擁有金礦和銀礦,而且已經得到了開發——三佛齊島是南洋都護府的叫法,這個島嶼正式的名稱叫“金州”或“黃金島”(蘇門答臘就是黃金島的意思)。

另一方面島上最大的城市,三佛齊國的首都舊港又是可以和星洲一較高下的大型商港——舊港的港口是內河港,而水深有限。這在後世是個問題,但是在風帆時代卻反而是個優勢。

所以舊港和“黃金島”上的黃金、白銀都是優質資產!肯定可以吸引到商人的投資。

武好古說:“可以先成立一個金州特許商會,公開招股,只要是共和國公民都可以投資。對三佛齊國的征伐和佔領,以及之後的統治,都由該商會全權負責。”

“元首,”米友仁有些不大明白,“這個金州特許商會豈不是大半個金州島的主人了?”

“對!”武好古點點頭。

“那公子要如何成爲金州之王?”

武好古道:“我會成爲金州特許商會最大的股東!”

也就是說,武好古要給兒子在金州島上買下一個王國……從法理上說,王位就是買來的!

而且別人也可以去買,只要他們出得起足夠多的錢,又能獲得特許!

武好古頓了頓,又道:“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周屬爪哇島上採取同樣的辦法,除了作爲南洋行省據點的區域。其他部分也交由特許商會統治!

至於亞齊州和南洋行省在爪哇島上的據點,則通過發行亞齊關稅債券籌集資金進行開發。對佔婆的攻略,也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籌軍費。”

推薦一本新書,青芷町蘭的《三國之主宰中原》,此三國,或將更加精彩,且隨主角逐鹿中原,平這天下之亂吧。

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1181章 共和國的崛起——既生禧,何生古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1264章 高麗行臺省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七十八章 梁山寇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002章 御駕親征?第398章 夢華 下第416章 大儒 三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212章 送女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081章 武好古也有沒錢的時候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1242章 大石頭來了第779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六第223章 大遼聖君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1292章 豪商實在太壞了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299章 淫賊厲害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559章 大石頭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374章 宣和復古——考桌不平靜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第1478章 戰鬥進士第291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883章 武大郎,都軍機 完第1104章 童貫還是奸的!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79章 一起做特務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408章 望北樓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653章 太壞了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285章 樞密院兵學司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1204章 選舉一個皇上吧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78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四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1388章 革命風雲起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179章 一起做特務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811章 佛祖的鐵金庫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
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1181章 共和國的崛起——既生禧,何生古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1264章 高麗行臺省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七十八章 梁山寇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002章 御駕親征?第398章 夢華 下第416章 大儒 三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212章 送女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081章 武好古也有沒錢的時候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1242章 大石頭來了第779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六第223章 大遼聖君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1292章 豪商實在太壞了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299章 淫賊厲害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559章 大石頭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374章 宣和復古——考桌不平靜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第1478章 戰鬥進士第291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883章 武大郎,都軍機 完第1104章 童貫還是奸的!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79章 一起做特務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408章 望北樓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653章 太壞了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285章 樞密院兵學司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1204章 選舉一個皇上吧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78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四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1388章 革命風雲起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179章 一起做特務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811章 佛祖的鐵金庫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