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高俅冤枉 十一

這是怎麼回事?

崇政殿內的聖君名臣們全都傻眼了。如果排除了武好文得了失心瘋的可能,那麼他和蘇轍、林攄肯定是從遼國那裡得知了西北開戰的消息。

遼人應該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吧?

可是童貫、高俅、武好古等朔方方面的將帥卻隻字未提與遼軍開戰之事,這又怎麼回事兒?

難不成高俅故意隱瞞了開戰的消息?這個可怕的念頭在趙佶的腦袋裡面一轉立即就被打消了。

根據武好文的報告,那是兩萬宋軍和一萬多遼軍之間的大戰!怎麼可能隱瞞不報?就算高俅不想報告,那還有經略安撫制置使童貫、轉運使薛嗣昌、知銀州事蘇遲和三直都虞侯武好古等人,還有宮中派出去的走馬承受。這些人難不成都瞎了,都聾了?

那不是幾百人對幾百人的摩擦,而是雙方三四萬人的大戰。看過兵馬校閱的人都知道,人馬過萬,無邊無際啊!出動兩萬兵馬,這個聲勢怎麼可能瞞過朝廷在軍中的耳目?如果高俅可以在朔方軍中一手遮天,那可就太可怕了!朔方軍豈不是變成高家軍了?

“陛下,此事會不會是遼人的詭計?”右相蘇東坡摸着雪白的鬍子,思索着說,“也許只是邊境上的摩擦,被遼人往大說了。”

多半是這樣的!趙佶心想:高俅從河東軍中招募了500人的黑甲選鋒騎,還想把他們變成騎士。如果動用的是這支兵馬,瞞過童貫和武好古還是有可能的。

左相蔡京沉聲道:“便是幾百人對幾百人的摩擦,也得上報啊!那可是和遼國開釁!居然隱瞞不報,真當朝廷沒有法度嗎?”

知樞密院事張康國則上奏道:“陛下,此事必須徹查清楚!如果童貫、高俅、武好古等人真的瞞報和遼國開釁之事,就應該嚴懲以儆效尤!”

“陛下,”兵部尚書劉逵也奏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須嚴查!臣建議立即撤換童貫、高俅、武好古等人,另選謹直能臣前往,如此方能查明真相。”

尚書右丞李格非冷冷道:“就因爲遼人的一面之詞,我們便要撤換前線大將?現在西賊還在頑抗呢,萬一因爲撤換大將使得戰局逆轉,豈不是功虧一簣了?”

趙佶聞言輕輕點頭。童貫、高俅、武好古這三人還是能打的!就連其中最弱的武好古,雖然不能野戰,但是攻城築城也是一把好手。

鍾傅、高永年和他相比就差遠了。武好古用了十幾天就把統萬堅城給炸開了。而高永年卻連一個小小的秦王川城都無計可施。兩人在攻城的水平上,真是高下立判啊!

而且武好古築城的本事更高明,用了一個晚上就把破破爛爛的銀州城給補好了。如果沒有他幫襯,蘇遲一介書生,怎麼可能在朔方路建起幾座金湯城池?

趙佶的表情當然逃不過蔡京的目光,他馬上奏道:“現在討論撤換朔方路將帥還爲時過早。臣建議先向遼國使團問清緣由,如果遼國使團也得知河套戰事,那麼就應該向他們說明我方並不知情,也不願意與遼國開戰之立場,以免再起誤會。

另外,朔方、河東、河北等處防務也需要儘快完備,特別是界河、白溝(拒馬河,位於界河上游)、安肅軍、廣信軍、保州、定州等河北沿邊州郡,都得嚴密佈防。”

蘇東坡知道蔡京又想趁機染指油水十足的界河商市了,於是就順着他的話頭往下說:“陛下,臣建議將界河市舶司升格爲沿海市舶制置司,負責河北東路市舶事,界河、拒馬河、渤海、東海等海路防禦。”

將界河市舶司升級爲沿海市舶制置司當然是武好古的建議了,是武好古在給蘇東坡的私信中提出的。

沿海市舶制置使當然就是武好古想要得到的新職位了!以他現在的正任官職,再去當提舉市舶司是不大合適了。不過知滄州事兼兵馬鈐轄也不是他想要的,因爲大宋的州官沒有太大的實權,而且任期通常都很短,幹上年餘大多就得換人了。

而且武好古很清楚蔡京的盤算,他是想讓自己親手把自治的界河商市變成和京東商市一樣的半自治商市。

這事兒可不是隨便誰來都能辦妥的。現在的界河商市已經有尾大不掉之勢,還牽扯到同遼國的外交。

另外,商市的股東大多都很不好惹。要是操辦的不好,很有可能被當成衆矢之的——可以讓人吃不了兜着走的罪名實在太多了,即便是蔡京,也不敢貿然下手。

而宋遼關係緊張,倒是讓他找到了一個可以“國有化”商市的機會。

只不過武好古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盤算!他也不想在西北沒完沒了的呆下去。畢竟界河商市纔是他的根本,長期遠離根本之地,總是讓人不大放心的。

人走茶涼的事情,早晚也會在界河商市發生。

所以在故意挑起宋遼軍事衝突的同時,武好古還給蘇東坡寫信,謀求將界河市舶司升級爲沿海市舶制置司。

蔡京一聽蘇東坡的建議,就知道是在替武好古謀市舶制置使的位子了。根據他自己的建議,提舉市舶司事是可以久任的。那麼由提舉市舶司事升格來的沿海市舶制置使,或許也能來個久任了——不讓武好古久任,別人去了也擺不平啊!大宋朝廷又不可能給沿海市舶制置使撥款大辦水軍,都得靠武好古去組織武裝商船助戰。隨便派個文官過去,指揮誰去?

不過蔡京還是要和蘇東坡唱反調了,於是就問:“不知沿海市舶制置司能不能管陸上的兵馬?”

“沿海制置自然要以水軍爲主,”蘇軾答道,“不過水軍不一定在船上。沿河、沿海堡壘,島嶼駐屯兵卒,都可以劃入沿海制置司水軍。

另外,海上、水上的防務也不能都依賴水軍戰船。在界河市舶司登記在冊的商船,一樣可以爲國家所用。畢竟水軍戰船數量稀少,商船數量龐大,而且多半和戰船一樣配備了武器,船上的水手也都勇武善鬥。只要適當給予兵器和獎勵,就能擔當水戰了。”

宋朝對於民間的武力,奉行的是限制加利用的路線。民間有保甲,有弓箭手,有效用士,現在多一個“武裝商船”也不是不可以。

其實海船擁有武裝是公開的秘密,大宋官府並不太在意。相比海商武裝的危害,市舶和榷場的收入則更加誘人。

現在蘇東坡提出將海商武裝變成如保甲、弓箭手一樣的民兵,用於對遼作戰,則更加符宋朝這幾十年來的一貫政策了——多用民兵,少用募兵,以節省開銷。

“蘇卿,沿海市舶制置司能在冬季界河、拒馬河封凍後守住河防嗎?”趙佶問道。

“春、夏、秋三季河防,冬季則是塞防。”蘇軾回答,“而且界河、拒馬河皆有河堤,只要善加利用,是可以在冬季變成長牆的。”

“那你覺得由誰來出任沿海市舶制置使爲佳?”趙佶又問。

“此事當由陛下聖裁。”蘇東坡絕不會點名,雖然誰都知道他想提名武好古,但是說出來是沒有必要的。“以臣觀之,當以在界河商市威信素著、通曉兵事,又善於營造者爲佳。”

“那就是武好古了。”趙佶笑着,“他現在已經是正任官了,出任這個制置使該是夠資格了。”

看到趙佶的表情,蔡京心裡就是咯噔一下。

趙佶還是相信武好古的!

“陛下,”蔡京奏道,“河套宋遼交兵之事也需要徹查!臣建議讓武好古參與調查,待查明事情原委之後,再令其出任沿海市舶制置使。”

讓武好古去查“河套擅開邊釁之事”!還別說,蔡京還是知人善任的——全天下如果有誰能查清此事,那也就是武好古了!

“也好。”趙佶點點頭,“不過也不能讓他一個人去查……有誰可以去有一趟朔方路?”

“臣願往朔方一行。”站出來的是侍御史侯蒙。

在北宋,官員不法的事兒歸御史臺和大理寺管,不歸包青天的開封府管。所以這事兒正該侯蒙出頭!

趙佶看了眼侯蒙,見他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又知道此人素來不結朋黨,又以善理訴訟聞名,於是點點頭道:“也好,就勞煩侯卿了。

再給侯卿加個給事中,以壯聲威。”

“臣領旨。”

趙佶頓了頓,“遼使那邊,誰去查問?”

“老臣去吧。”蘇東坡請命道。

這一次來訪的遼使非同尋常,有同知北院樞密使的官銜——遼朝重武輕文,樞密使就是宰相。而同知北院樞密使則相當於宋朝的右相或副相(遼朝的南面官是以民政爲主,所以南院樞密使和北院樞密使的地位相差很大,和宋朝的左右相是不一樣的),蘇東坡和他是對等的。

“也好,”趙佶道,“蘇卿你務必和遼使說明,朕並未下令朔方軍開戰,而且也未得報,說不定就是一場誤會。”

第247章 自由市 上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308章 知兵的知縣第十五章 做局(求收藏,求推薦)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340章 燒冷竈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四十五章 開賭了第417章 大儒 四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717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二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469章 分田地,做騎士 一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397章 夢華 上第261章 女真人第292章 永遠的利益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414章 大儒 一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1497章 閃電戰?第574章 論道 四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359章 相信誰?第99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人生巔峰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1187章 三足鼎立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260章 義理之國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1346章 乾孃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717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二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083章 敵、我、友三方的權力遊戲第1417章 風波亭 下第586章 東坡宣麻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1012章 老糊塗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471章 金羅斯第866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六第796章 兒臣趙乾順 三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1346章 乾孃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1326章 阿骨打之死——女真民工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082章 引禍水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342章 第一美女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003章 失寵的節奏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
第247章 自由市 上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308章 知兵的知縣第十五章 做局(求收藏,求推薦)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340章 燒冷竈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四十五章 開賭了第417章 大儒 四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717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二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469章 分田地,做騎士 一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397章 夢華 上第261章 女真人第292章 永遠的利益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414章 大儒 一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1497章 閃電戰?第574章 論道 四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359章 相信誰?第99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人生巔峰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1187章 三足鼎立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260章 義理之國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1346章 乾孃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717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二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083章 敵、我、友三方的權力遊戲第1417章 風波亭 下第586章 東坡宣麻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1012章 老糊塗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471章 金羅斯第866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六第796章 兒臣趙乾順 三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1346章 乾孃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1326章 阿骨打之死——女真民工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082章 引禍水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342章 第一美女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003章 失寵的節奏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