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

“……李伯紀,你錯了!我朝大興科舉,並不是全是爲了取才,而是取士和養士!士者,乃是四民之首,國之柱石。士人安分,天下才會太平,我大宋纔會萬代千秋!”

“胡言!趙元鎮,虧你是解州名士,見識怎如此之短?士者,事也。任事之稱也。能任事纔是士,百無一用的書生怎能稱士?如今天下並沒有歸於一統,北有契丹,西有回鶻、吐蕃,南有大理、安南,東有高麗、日本,皆不在王化之內,形勢猶如戰國。天子如果想混同海內,再建一統,就必須選閒任能。怎可全用無能書生?”

“呂居仁此言荒謬!如今四海清平,天下無事,怎麼能和戰國亂世相比?而且戰國皆用毒士,一味用能,而不修仁德,因此纔會攻戰不休,使生民不得立命,使天下不得安泰。這正是用能不用德的結果!”

“西賊得以平定,是因爲用能還是用德?”

“用能!但是平定西賊之法並非正途,只能偶爾用之,否則必使天下陷於紛亂!”

“何爲正途?多給歲幣資敵嗎?”

“非也,重農抑商,養士修德,富國強兵,纔是正途!重農抑商,強壯的是根本。養士修德,才能讓朝廷得到仁德之臣。然後才能富國,富國者則必須遏制鉅商大工,使得工商之利盡歸朝廷,這樣才能使國富而民安。國富民安之後,才能寓兵於民,並以閒士大夫將之。如此才能國富兵強……”

“一派胡言,百無一用之腐士,還想官營工商,還想將民兵以驅虎狼,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青城學宮大殿之前,嘴炮戰正在上演。兩邊你一句,我一言,各不相讓,似乎誰也不能說服誰。

這可是李綱和趙鼎之間的較量啊!兩邊都是能說能寫的主兒,

李綱一上來就高舉起“選閒任能”的大旗,科舉應該是唯纔是舉,得有能力才能舉,沒用的舉來幹什麼?

而趙鼎也知道自己這邊的能力不如人家……自己這邊就是道德文章好一點,可人家那邊也有“儒學”和“文學”兩門課程。差一點是可能的,但不會差太多,不影響做事兒的。

但是要比理財,比營造,比帶兵打仗,比律法,比農藝等等,自己這邊就沒人了。

所以趙鼎一上來就講“仁德”,用人以德爲先。當然了,這個“德”不是個人操守道德,而是封建的倫理綱常,尊卑上下。還提出了“重農抑商,養士修德,富國強兵”的理想路線……

“如何是異想天開?”跪坐在一張蒲團上的趙鼎朗聲道,“天下之民不買良田,不建高樓,不置車馬,一心以耕讀持家,以科舉爲通天之途,工商之利皆歸國家,軍伍之事也由書生掌握,不就是我朝歷代官家所思所想的嗎?李伯紀,你難道敢說官家也在異想天開嗎?”

趙鼎的話其實是從真宗皇帝的《勵學篇》延伸出來的!《勵學篇》乍一看似乎是在鼓勵大家讀書,但是實際上卻在構建一個以科舉制度爲分配手段的理想社會形態。

“荒唐,不買,不建,不置,田從哪裡來?房子從哪裡來?車馬又從哪裡來?從天上掉下來嗎?”

“你錯了!”跪坐在趙鼎身邊的李光大笑道,“爾等果然是鉅商大工之流,滿腦子都是銅臭。須不知這金錢真是亂人心,亂上下,亂尊卑,亂家國天下的惡物啊!”

“何必做此虛僞之言?你李泰發若不愛錢,自在家修身養性便是,何必出來考科舉做官?”

李光只是笑着搖頭,道:“某不愛的只是錢,而不是不愛黃金屋、粟千鍾、車馬多和顏如玉。”

“哈哈,這有何不同?”

“自是不同的!”李光笑着道,“第一,黃金屋、粟千鍾、車馬多和顏如玉是不應該用錢得到的。”

“不用錢?難道去搶?”

李光鄙夷的看着發問的劉正彥,“除了買,就知道搶嗎?”

劉正彥是西北軍中那個天生神將劉法的兒子,現在是辟雍學宮的內捨生,他早就跟着爸爸上過戰場,官身也有了。之所以到辟雍學宮讀書,是因爲劉法覺得武好古和高俅的兵法太厲害了,要兒子去跟人家學習。這小子居然也是讀書的材料,在辟雍學宮裡面成績優異,而且很受同窗愛戴,和曲傅一樣,都是學生領袖。

“哼!”劉正彥哼了一聲,指着李光道,“你這腐儒,既不花錢買,又不動手搶,上哪裡去得來黃金屋、粟千鍾、車馬多和顏如玉。”

“從書中得啊!”李光看着劉正彥,“看來你還是讀書太少,不明白真宗先皇的《勵學篇》中的深意啊!

真宗皇帝的意思是要是讀書定上下尊卑,以上下尊卑定黃金屋、粟千鍾、車馬多和顏如玉!

不買、不建、不置的意思是不能由着工商之徒低買高賣,僥倖致富,壞了上下尊卑,又使得百姓日益窮困!”

李光當然是在胡說八道,真宗皇帝的《勵學篇》就是在鼓勵大家死讀書罷了,還沒到“社會革命”的地步。但是李光的這番發揮,倒是蠻符合一批讀書人的理想社會形態的。

社會財富的分配完全由科舉考試來決定!秀才拿多少,舉人拿多少,進士更是一步登天——這個理想社會在宋朝並沒有實現,宋朝只有中了進士纔會有黃金屋、粟千鍾、車馬多和顏如玉,考不中就是個措大。所以宋朝的社會財富分配方式還是非常多樣化的。

劉正彥瞪了李光一眼,“還是胡言亂語,沒有人做買賣,農人種出的米糧賣給誰去?”

ωwш ¤TTkan ¤C〇 “錯了!你又錯了!”李光搖着頭,“農人種糧本不是要賣掉的,而是爲了自用……如果種糧食爲了出賣,那麼農人和商人還有什麼區別?種地豈不是變成了經營?”

“種地難道不是經營?”

李光笑道:“若是經營,必然賠本的人多,賺錢的人少……工商百業,莫不如此,難道農業就會例外嗎?可是天下農人何其之多?如果十之七八破產,十之二三成爲大農,豈不是要流民遍地,天下大亂了嗎?所以歷朝歷代都會以工商爲末,以農爲本,原因就在於此。

對於我朝而言,想要天下安泰,就必須以科舉定上下尊卑,以小農爲養民之本,以官營工商爲國致富。如此纔會國富、兵強、民安、士大夫有德。”

還真是頭頭是道……而且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他的道理就是參透了小農經濟的本質——以養民爲目的,但總是會走上商品經濟的歧途!而一旦將種地變成經營,就必須將本就利。小農破產,大農兼併,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經營土地,也是商業啊!而從商做買賣,總是賠錢的人多,賺錢的人少……而要避免這種狀況,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私商,全部官營,然後再以科舉定上下尊卑富貴,以科舉出身的有德士大夫去監管官營工商!從而形成一個小農完全依附官衙,工商也完全被官府控制的經濟體系。

這個體系早在王莽時代就是儒者的理想,王安石的變法也有這方面的追求,可惜因爲種種原因而無法實現。

不過沒有辦法實現,也不能否定這種理想的政治正確。

而云臺學宮爲工商服務的路線,雖然可行,但是在政治上卻是錯誤的……

……

“好!這個李光說得好!”

爲李光叫好的,正是微服而來的官家趙佶。當然了,趙佶沒有進入青城宮,而是在一千多名御前猛士的護衛下和蔡京、蘇轍、張康國、張商英、趙挺之、蔡卞等重臣一起登上南薰樓(開封府的城門樓)。然後又趙明誠抄寫下雙方的辯詞,再派人騎快馬送上南薰樓。

趙佶頓了頓,又來了一句,“雖然用他的辦法,大宋多半是要亡國的,但是道理卻是不錯的!諸卿以爲如何?”

“陛下聖明……”

大臣們應聲蟲似的回答。

誰不知道這個道理,是不可能混到現在這個位置上的。

趙佶笑道:“那就且看雲臺學宮的人怎麼拆穿他吧。”

這個時候,又有一個跑得氣喘吁吁的小黃門給趙佶送來了新的辯詞。這回是雲臺學宮一邊的章之鳳反擊了。

章之鳳問李光道:“若以小農爲養民之本,何以天下有人坐擁良田無數,有人卻無寸尺之土?以君所言,是不是應該實行均田,根據科舉功名和官職規定土地多寡,超過規定着一律充公,然後無償分配給無地少地之小農?既然士大夫有德而不愛錢,不如就從朝中科舉出身的文官開始實行,沒收他們家中多餘的土地吧!

如果有德的士大夫們都不肯實行,就說明士大夫的德行不夠。”

“哈哈哈,”趙佶也是調皮,大聲念出了章之鳳的話,然後對衆臣道,“這個李光果然被拆穿了!”

“陛下聖明……”

羣臣應道。還是聖明——要不怎麼說?誰站出來說自己的土地不要了?

第1059章 戰爭與和平——四大真理第73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六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767章 高俅冤枉 八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664章 房奴殺人狂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670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上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804章 小海航時代 三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四十九章 老狐狸,不簡單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653章 太壞了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097 輪到童貫了第1338章 兵權去哪兒了?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315章 計劃生育派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73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1195章 閃擊大元國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591章 士林有公敵第366章 趙煦的決斷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045章 南征北伐——官家別跑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606章 安得房奴兮 中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755章 契丹來也 一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594章 徒孫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250章 起義好嗎第424章 大道 二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
第1059章 戰爭與和平——四大真理第73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六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767章 高俅冤枉 八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664章 房奴殺人狂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670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上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804章 小海航時代 三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四十九章 老狐狸,不簡單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653章 太壞了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097 輪到童貫了第1338章 兵權去哪兒了?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315章 計劃生育派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73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1195章 閃擊大元國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591章 士林有公敵第366章 趙煦的決斷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045章 南征北伐——官家別跑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606章 安得房奴兮 中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755章 契丹來也 一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594章 徒孫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250章 起義好嗎第424章 大道 二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