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

“不看了!”武好古轉過身,笑着對身後的幾個人說,“現在時候還早,不如去碼頭瞧瞧吧?那裡可有要緊的大買賣啊!”

要緊的大買賣自然是往洛陽白波運糧食了!這事兒並不是武好古親自操辦的,而是發包給了蘇大郎的一個兄弟,名叫蘇安利的糧商。蘇家在開封府主營釀醋,兼營糧行。每年經手的米糧也有好幾十萬石。不過百萬石遼糧的買賣,卻是第一次做。

那位蘇老闆去年冬天的時候就隨着光明君和郭藥師一起北上遼陽,在“買賣郎君”光明君的撮合下,和渤海右姓的首領大公鼎、高清明見了面,敲定了糧食買賣的細節。

同時,馬植也受了武好古的委託,出面疏通了辰州建安軍的關節。

而吳家海商則接下了海運的業務——在吳家商船將兵器從海州運往高麗之後,就直赴遼東辰州港,裝上了今年秋天收穫的遼東麥子,趁着東北風開往界河商市。

現在從遼東和海州運來的糧食就堆積在界河商市,正分批裝上內河綱船。

界河商市碼頭。

大量的裝着糧食的蒲包從紅磚砌成的庫房中被苦力扛了出來,裝上了獨輪小車,彷彿流水一樣運往內河綱船使用的碼頭——現在界河的內(河)外(海)碼頭已經被一座浮橋分隔開來了。

在去年界河封凍的時候,黃四郎主持完成了界河浮橋工程。他利用河面冰封,把用於建造浮橋的小木船拖上冰面,排列整齊,繫上了鐵索,鋪好了木板。等到今年河面解凍,一座浮橋就建好了。

有了這座浮橋,界河南北兩市就融爲了一體,來去變得非常方便了。

同時,內河綱船和外海的海船,也被分隔開來,互相之間不能再在河面上瞧瞧碰頭了。不僅走私的情況被基本杜絕,而且也確立了界河商市的海運、河運樞紐地位。

現在連運往析津府的遼東糧食,也必須在商市中轉了。而武好古也以此爲契機,請馬植出面去遊說蕭保先、馬人望,想要讓遼國把遼糧東運的業務也發包給吳家海商——與其讓那些根本不會航海的渤海人以徭役的形勢運糧,還不如花點糧食僱傭吳家的海船呢!

雖然遼國方面還沒有允可,不過渤海人運糧的終點還是變成了界河商市。

這樣一來,到了初冬時節,在界河河面還沒有封凍之前,商市碼頭就迎來了最繁忙的季節。

蘇家糧行、吳家海商的管事,界河市舶司、界河商市碼頭所的公吏,還有大遼國南京道轉運司的官員,都滿頭大汗地在一樣樣對照着這些來自遼東和海州的糧食。哪些糧食該裝上南運或北運的糧船,可千萬不能出錯啊!

另外,這些糧食的轉運都是免稅的。但是“搭便船”的物品卻是要照章抽稅的——這些可都是界河市舶司和界河商市的收入啊!界河商市從明年,也就是建中靖國三年開始就要給商會股東分紅了,另外如果不改元的話,建中靖國五年起就要向宋遼兩國繳納承包稅,現在暫定是每年上交十萬匹絹,宋遼各半分。

武好古站帶着西門青、慕容忘憂還有蘇家糧行的蘇安利一起到了碼頭的一角,他們只是隨意走走看看,不時地讓人打開一個蒲包,取出裡面的糧食仔細查看。大部分的麥子都不錯,顆粒飽滿,也沒有混進什麼石子沙子。

武好古點頭滿意地對蘇安利笑道:“遼國東京道的麥子就是不錯啊,看上去都比咱們的好……這遼東真是好地方,土地一定非常肥沃。明年還得多買一些,最好能到二百萬石。”

蘇安利和蘇大郎是完全不一樣的相貌,蘇大郎是個胖子,生了一張恭喜發財的麪糰臉。蘇安利卻是白面書生的模樣兒,今年四十不到的年紀,頜下留着幾縷鬚髯,看着彷彿是個文官。他說話的腔調也是文縐縐的,一看就是讀過不少書的。他笑道:“宣贊可真是朝廷的肱骨,居然能想出購買遼糧補充西北之法。朝廷要是知道了,必然更加重用宣贊了。”

武好古微微點頭:“我這個提舉市舶司不就是做這個的?怎麼能不盡心盡力?只是可惜啊,漕運直到白波,再往西就是陸運……2000裡啊,代價太大了。”

想到往西北運糧的事情,武好古就忍不住嘆口氣。2000轉運的送達率頂天就10%—15%,要往西北前線補充1000萬石糧食,就得往洛陽白波至少運去7000萬石……當然了,這7000萬石並不都是糧食,大部分都是供牲畜食用的草料和豆餅。

武好古拍拍手,朝蘇安利道:“現在運出去多少了?再有10日可以全部裝運完畢嗎?能保證多少送達率?”

“再有10日足夠了,”蘇安利笑道,“送達率沒有問題的……這事兒既然包給了我家的糧行,自然能讓100萬石糧食安安穩穩的送到。”

“好!這事兒既然包給你了,就好好去做吧。”武好古說,“回頭官家一定會論功,也保你一個官做。”他左右看看,他的文案武誠蘭快步走了上來:“宣贊,剛剛收到潘宣贊(潘孝庵也有了個宣贊的閣職)寄來的信,信上說曾布、蹇序辰一塊兒給官家上了奏章,提出要效仿咱們界河商市和界河市舶司,開始京東市舶司和京東商市……”

“京東?”武好古皺了下眉,這名字聽着就很厲害啊!

“就是京東東路市舶司,”武誠蘭道,“另外還想把海州劃入京東東路,把京東市舶司設在海州,並且在海州開始商市。”

“真是越來越精彩了!”武好古笑了起來,“不僅有了威尼斯,還有了熱那亞……”

“威……斯?”武誠蘭愣了又愣。“宣贊,應該怎麼答覆潘大官人?”

“不必答覆,”武好古笑着,“等過些日子,我就要回開封府去了,到時候當面說吧。”

武好古當然知道這是曾布、蹇序辰、呂嘉問可能還有紀憶想要和自己競爭了。

不過他並不擔心,界河商市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而且已經形成了規模,有了不可動搖的優勢。

而且……海州那邊自己也早就落了子,有云臺學宮、天涯鎮、雲霧山茶、界河大相國寺解庫,還拉攏了吳家海商,還把半個武家宗族擺了過去。

現在曾布、蹇序辰、呂嘉問、紀憶能怎麼着?能繞過自己在海州佈下的局?

呵呵,大家一起玩吧!

資本主義可不怕競爭,哪怕爭個雞飛狗跳呢!

“對了,”武好古的心思已經收了回來,“花滿山和那兩個日本人到開封府了嗎?”

“信上沒有說,”武誠蘭道,“大約還沒有到吧。

對了,潘大官人還提及了一件事兒。官家想在蘇州、杭州開設一個造作局,用於製造宮廷所用的珍巧器物,並且蒐集流落江南民間的古書畫。”

“哦。”武好古點點頭,若有所思,“信上說誰要去主持這個造作局?”

“說了,”武誠蘭道,“官家想讓米芾和令尊去主持……”

“令……我爹?”武好古愣了又愣,“怎麼會是他?”

……

“怎麼會是我?”

武誠之也和武好古一樣,壓根沒想到自己會做官。雖然宋朝蔭補做官也可以惠及老爹的,可是武好古卻從沒有想把蔭補的名額給武老頭。他現在是海州武家的族長,身邊又聚集了一大批追隨着,需要保舉的人太多了。

而且武誠之還做什麼官?好好在開封府養着最要緊……大宋官場上多辛苦啊,一個個吃喝玩樂到天明的,武老頭吃得消嗎?可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他要是被吃喝玩樂累死了,武好古可不僅是傷心的問題了,他還得丁憂當孝子啊!

可不知怎麼回事,官家趙佶忽然想到了還是白丁布衣的武誠之,居然想給他個官做,而且還要委以重任——讓他做米芾的副手,一起去江南蒐集古董字畫,督造珍巧器物!

這可是個大大的肥缺啊,多少人打破頭都搶不來,現在居然給了武誠之了。

這些武氏一門三父子,可是個個都得了重用啦!

“官家說,您是書畫鑑賞的大家,您過目的東西,基本上就假不了啦。”

武好文對父親說。

“我?”武誠之哭笑不得,“我可沒少看走眼,還給開封府逮去過……”

“這回不會有問題的,”武好文笑道,“還有米襄陽呢,他可是真正的大行家。”

武誠之摸着鬍子,看了看兒子,然後又瞧了瞧嘴巴笑得都要合不攏的馮二孃。

“官人,”馮二孃道,“旁人想做官都沒機會,你現在可是推都推不掉了……二哥兒,這次官家想給你爹做甚官啊?文官還是武官?”

“是個文官,”武好文說,“從九品的將仕,職官是勾當蘇杭造作局公事。”

“這可太好了,”馮二孃笑着,“官人,你可真是老來有福了……我看你就別往外推了。”

武誠之皺着眉,“不如等大郎回來和他商量則個……”

“不用了,”馮二孃道,“大郎一定贊成的,這麼好的事情,他怎麼會不贊成?”

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嗎?第865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五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1035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夜戰決勝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418章 大儒 五第1181章 共和國的崛起——既生禧,何生古第113章 別了,潘巧蓮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946章 戰爭販子 完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212章 送女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330章 忽悠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203章 過年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1449章 鐵牛第576章 論道 六第1432章 南大嶼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1068章 高俅,危險 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543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一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417章 大儒 四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78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三第672章 常敗爲王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648章 鐵鷂子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1011章 韓大帥第1271章 復古黨人——康梁第1122章 精打細算殖民者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504章 這很封建 十九第1189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二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197章 功勞必須大大的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415章 大儒 二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第1479章 賊來啦,開恩科啦!第1226章 遼崩——阿骨打果然厲害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789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六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
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嗎?第865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五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1035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夜戰決勝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418章 大儒 五第1181章 共和國的崛起——既生禧,何生古第113章 別了,潘巧蓮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946章 戰爭販子 完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212章 送女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330章 忽悠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203章 過年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1449章 鐵牛第576章 論道 六第1432章 南大嶼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1068章 高俅,危險 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543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一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417章 大儒 四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78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三第672章 常敗爲王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648章 鐵鷂子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1011章 韓大帥第1271章 復古黨人——康梁第1122章 精打細算殖民者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504章 這很封建 十九第1189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二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197章 功勞必須大大的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415章 大儒 二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第1479章 賊來啦,開恩科啦!第1226章 遼崩——阿骨打果然厲害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789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六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