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

“張卿,可有高俅的消息?”

“回陛下的話,昨日權攝河北宣撫使事的紀憶(許將怎麼都不肯在高俅出陣後權攝宣撫事,只能讓轉運使紀憶權攝了)上報,遼兵大隊已經從黎陽附近撤退,正沿永濟渠北上。看來黃河之防已無大礙,請陛下放心……”

“朕問的是高俅!”趙佶打斷了張叔夜的例行報告。

大約一個時辰前,他已經聽過同樣的報告了。

在得知武好古攻破燕京的消息後,他已經知道黃河防線不會有任何危險了——至少危險不會來源於遼兵!但是高俅的處境卻讓他寢食難安。

因爲武好古攻破燕京的露布飛捷傳遞的實在太慢了,八天後才報到開封府。開封府和燕京相距不過1500裡,而且交通線路都在黃河以東,根本不會被遼兵切斷。按照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三天就該到了。即便因爲備戰的原因,河北各地截斷了各條河流上的橋樑,使得六百里加急變成了三百里的急腳遞,五天也該到了。可是這個消息偏偏花了八天才傳遞到開封府!

爲此趙佶還親自問了進奏院的官員,得到的回答是武好古並沒有在攻佔燕京後馬上派人報捷,而是等待了三日,等經制軍務的楊戩北上到達河間大營後,才聯名向開封府報捷,這樣留給郵驛的時間就只剩下五天了。而且從燕京城到界河的這段路線很不好走,還有小股的遼兵活動,因此又有所耽誤。

程序上的確有點小問題,不過有克服燕京的大功,這些都不是事兒。唯一的問題,就是將高俅置於險境了。

如果耶律延禧得知燕京失手,那麼之前達成的和議自然就作廢了。燕京可是大宋想了一百多年的寶地,現在好不容易打下來了,怎麼可能交還給契丹人?而遼國也一樣不可能輕易放棄燕京,所以兩國之間的戰爭肯定得繼續。

當然,耶律延禧也不可能在後路快被武好古切斷的時候還在黃河北岸滯留。燕京被攻破的消息太可怕了,一旦在耶律延禧軍中傳開,不用打,人心就散了!

而且因爲燕地被武好古佔領,耶律延禧和大後方的聯絡也會出現問題,說不定會有另立新君的事情發生。

所以耶律延禧一定會走!

但是在走之前有可能最後和高俅決一死戰——因爲根據趙佶的旨意,高俅是要率部“護送”耶律延禧北去的。

耶律延禧在得知了燕京被攻破,宋遼戰爭無法結束之後,怎麼可能容忍高俅在他屁股後面跟着?

因此趙佶在得到武好古的露布飛捷後,馬上就開始擔心起高俅的安危了。

而且現在大名府的關於耶律延禧北撤的彙報已經到了開封府,而位置應該距離開封府更近的高俅所部的報告卻遲遲未到。

這讓趙佶有了非常不祥的感覺。

被喚來面聖的張叔夜離開了崇政殿,只剩下一個坐立不安的趙佶在空曠的大殿中焦急的等待。

張叔夜也知道高俅凶多吉少了!在前一段時間,高俅的淇河大營同開封府的都軍機司之間每天都有書信往來。

可是三天前淇河大營的信使沒有按時趕到,前天又有都軍機司派出的信使因爲遼人遠攔子馬的阻攔而返回。

到了今天,更加不祥的情況出現,遼軍北上,而高俅仍然失聯!

高俅可千萬別讓耶律延禧給打垮了!張叔夜當然知道高俅手中的七千靈州精銳對如今的大宋有多要緊了。

攻破燕京的武好古和朝廷總有點離心離德了,不一定會扯旗造反,但不能再將之視爲朝廷腹心的武力了。

這樣一來,朝廷真正能掌握在手的精銳,就是童貫的朔方兵、高俅的靈州兵和四個將的模範新軍。其中朔方兵不在眼前,只有靈州兵和模範兵在手頭,其中模範新軍又沒有騎兵。畢竟在開封府要湊點騎馬奔跑時不會掉下來的騎兵是很不容易的。而沒有騎兵就不能野戰,四個將的開封模範新軍就只能淪爲守城看家的部隊。

要是有個什麼萬一,可怎麼辦呀?

帶着滿腹的心思,張叔夜回到了瓊林宮邊上的都軍機司衙署,才一進入內廳,迎面就撞上一人,原來是王稟蒙着頭出門。

“正臣,你這是……”

張叔夜擡頭一看,從王稟鐵青似黑的面孔上,他就感覺到不對頭了。

“嵇仲,剛剛收到河北宣撫司總軍機房的急報,高……高太尉在淇河兵敗,損失了數千靈州精銳,本人也下落不明!”

“你,你說什麼!?”張叔夜聞言也是眼前金星直冒,彷彿給人砸了一悶棍。

王稟又急又快地說:“高太尉在淇河兵敗,損失了萬餘靈州精銳,本人也下落不明!韓似夫所率的相州團練軍也同時兵敗,損失了數千人,現已退回本境了!”

“怎麼可能……”

“嵇仲兄,你自己看吧!這是紀憶之和高世宣(河北路總軍機)聯名的文牒!”

王稟說着話,就將剛剛收到的文牒遞給了張叔夜。在武好古主持都軍機司的時候,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軍令傳送體系,雖然也在某種程度上依附驛站系統,不過效率較高。

一般情況下,都軍機司收到的軍情報官都要比守臣通過進奏官上報的早上一兩天。當然也有例外的,譬如武好古攻破燕京的消息就是進奏院先得到的。

張叔夜展開了文牒細細看了一遍,沒錯!高俅的確兵敗了。在耶律延禧退走後,河北宣撫司立即派出騎兵搜索淇河——永濟渠之間的戰場,不僅發現了大量的屍骸,還收攏到了許多被打散的高俅所部的官兵。從他們口中大致上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是遼人“背信棄義”,在收取了賠款,並且做出了退兵保證後,突然發起了極其瘋狂的進攻。而且做出了迂迴包圍淇河大營的動作,因爲不知道燕京已經被武好古攻破,所以高俅害怕部隊被長期圍困,便領兵出擊。結果在淇河岸邊同遼主耶律延禧親率的大軍展開決戰。因爲高俅所部兵少,也沒有足夠的騎兵,所以同淇河大營間的聯絡就被遼兵隔斷。到了了第二天清晨,發現了淇河大營火起。高俅不得已下,只得率部向西突圍,結果因爲軍心已經渙散,在突圍途中爭相逃命,被遼軍擊散!

張叔夜跺了跺腳,“高師嚴這個天下第一名帥也是糊塗,怎麼能和相州團練分兵呢?要不然全軍將近四萬,步步爲營也能走到黎陽監的。”

王稟苦笑道:“他是哪門子名帥……打青唐那場,都是童貫在指揮,他就負責分房子!平夏那場,都是一幫軍事機宜在謀劃,高師嚴點個頭而已。可是那一批軍事機宜現在大多升官離任了,還留在高俅身邊出謀劃策的只有一個李永奇。後面補充進去的,又多是咱們從步軍學堂派出去的生員,差了不少啊!”

高俅這次打得不好,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是輔佐他的軍事機宜水平下降了。最初的那一批由慕容忘憂調教出來的人馬,現在還擔任軍職的都是高級軍官了。而替代他們擔任軍機的,在武好古的系統中都是高素質的騎士學院生員。在高俅的隊伍中,卻是素質較低的步軍學堂生員——原本兩個學堂是用相同的課程的,但是在張叔夜、王稟主持都軍機司後,採取了“簡化速成”的方式培養軍官。結果軍官的素質大不如前,基本上不能掌握和運用騎兵戰術,也就不說步騎配合了。

張叔夜嘆了口氣,“大好的局面,竟然壞了一半……唉,且去面見官家吧!看看能不能從武崇道那裡調出2000騎兵?”

王稟只是搖頭,跟着張叔夜一塊兒就向瓊林宮而去。他們倆都有資格直入崇政殿,一路自然暢通無阻。到了崇政殿外,等着閤門宣贊通報的時候,卻聽見有趙佶的喝罵之聲傳了出來!

“好一個居心叵測的武祿山!虧得朕這樣待他,他竟然想當幽州鎮節度使,還想把天津府佔爲己有!朕,朕……等高俅回來,朕就命他去討伐逆賊!”

高俅回來?

高俅還回得來嗎?

崇政殿外的兩人同時嘆了口氣。裡面的官家在罵什麼,他們倆用腳後跟都能想得出來,一定是武好古有了什麼不臣之舉……多半是派去天津的走馬承受回來了。

不一會兒,閤門宣贊就從殿中而出,將張叔夜和王稟帶入了空空蕩蕩的崇政殿。大殿中央跪着個人,走近一看,竟然是大貂璫楊戩楊都知。

“你們倆來得正好!”趙佶彷彿在氣頭上,“武好古要當幽州節度使!你們說說朝廷該怎麼應對?”

“陛下……武好古本來就是幽州節度使啊?”張叔夜低聲提醒。

趙佶擺擺手,“他現在要當真的節度使了!”

“那,那就讓他先當一陣子吧……”

“什麼!?”趙佶被張叔夜的話氣得都樂了,“張叔夜,你難道和武好古是一黨的?”

張叔夜哭喪着臉奏道:“陛下,臣不是武好古一黨。只是臣剛剛得到河北宣撫司的文牒,高俅所部在淇河沿岸被耶律延禧擊潰,所部萬餘靈州兵精銳幾乎全軍覆沒,高俅本人亦不知所蹤,很可能已經殉國了!”

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828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五第586章 東坡宣麻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486章 這很封建 一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三十三章 朝元仙仗圖 下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704章 察哥先得一分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1430章 新世界的起點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711章 送人頭啦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946章 戰爭販子 完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888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五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529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七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681章 奸臣害我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七十三章 危險,發現西門慶(求收藏,求推薦)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1025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九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1011章 韓大帥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133章 黑船,韓寇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399章 客自遠方來 上第1220章 軍國 三第922章 他們果然不會打仗第1405章 莫須有第498章 這很封建 十三
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828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五第586章 東坡宣麻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486章 這很封建 一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三十三章 朝元仙仗圖 下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704章 察哥先得一分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1430章 新世界的起點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711章 送人頭啦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946章 戰爭販子 完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888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五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529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七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681章 奸臣害我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七十三章 危險,發現西門慶(求收藏,求推薦)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1025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九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1011章 韓大帥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133章 黑船,韓寇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399章 客自遠方來 上第1220章 軍國 三第922章 他們果然不會打仗第1405章 莫須有第498章 這很封建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