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

米友仁提出的建議當然是很好的,至少在趙佶看來是好的……

趙佶嘆了口氣:如果他不是投了武好古,現在也該宣麻了吧?

若是紀憶、武好古、米友仁、武好文都入了政事堂,大宋天下該多安穩啊?

“寅哥兒,”趙佶忽然把語氣放沉了,“朕問你,武大郎到底有沒有擁兵向天下之心?”

這話一出,大殿中的空氣都幾乎凝固住了。

潘孝庵和武好文都摒住了呼吸,緊張兮兮地看着米友仁。

米友仁似乎早就料到趙佶有此一問,當下就笑道:“陛下,周國和大宋是不一樣的,大宋乃是與士大夫治天下。士大夫爲天下謀,自然想要一統。

而周國則是騎士、府兵與商人治天下。

騎士、府兵貪圖得是田莊,宋國雖然土地廣闊,但是田皆有主。如果要圈成職田,恐怕要鬧得天下皆反。憑着二三十萬騎士、府兵,如何對付天下億兆農人?如果不行圈田之法,那騎士、府兵所圖爲何?

而周國的商人所圖的則是財貨。現在天津布、燕山鐵、長蘆鹽、遼東面、高麗蔘、界河船等等,都已經行銷天下。天津豪商個個賺得盆滿鉢溢。還有必要對大宋用兵嗎?一旦兵火峰起,生意還能做得了嗎?

所以周國寧願對高麗國用兵圖謀日本、南洋,也不願南下和大宋開戰。”

米友仁的話有一定的道理,其實大宋現在就是大周的經濟殖民地。天津的商人們沒有對大宋用兵的需求,反而會阻止用兵。

而周國的軍事公民們只想對能獲得田莊和客戶的地方動武。

可大宋實行的是土地私有,而且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不過幾畝。如果要在宋國,特別是人口密集的中原圈地設立田莊,肯定會引發劇烈的反抗,到時候少不了殘酷鎮壓。

可是他們鎮壓的對象,又是天津商人的主顧——天津生產的大部分商品,都是賣給宋朝地主的。

顧客是上帝啊!把顧客都殺了,天津商人們怎麼能答應?

至於要用武力解放中原的大市場和勞動力云云的,工業革命以後也許會有這樣的動力。畢竟生產力隨着機器工業的產生而十倍、百倍的提升。交通運輸也隨着鐵路時代的到來而飛速發展。中原內陸,甚至西北、西南也就有了大發展的可能。

可現在天津工商業的生產力有限,根本消化不了太多的勞動力和市場需求。

而中原內陸的交通不便,土地又耗盡了地力,吃飯的人口又多,全靠精耕細作才能勉強維持着不發生饑荒。如果有太多的人口轉入工商業,不僅原材料的運輸成問題,連工商業人口的吃飯都成問題——中原王朝重農抑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天津的資本家們能吃到中原地主階級的市場就挺滿意了,根本不會去想貧下中農的購買力。因此對佔領中原的需求也就非常寥寥了。

就算周國的軍事公民也需要宋朝的市場。因爲他們不是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主,而是爲了市場進行生產的農場主。騎士莊園和府兵田莊的產品大多也是用來換錢的,燕地的棉花,遼東的糧食,也需要大宋市場消化。

米友仁接着說:“而且周國不僅有陸師,還有水軍。大周水軍之強,足以縱橫四海。海外的遼闊、富庶之地不知凡幾。多半既富且弱,易於征服。大周何苦放着海外富庶之土不佔,而在中原挑起戰火,使得生民流離,百業荒廢?

所以擴土於外,始終是周國工商軍士的不二之選。不過周國的人口終是有限,想要開拓海外封國就需要在大宋招募一些衣食無着的流民,還望陛下可以行個方便。”

趙佶點點頭,不置可否。倒不是反對讓國中的流民出海求活——不讓他們走,留着揭竿而起嗎?只是大宋聖君在朝,四方清平,怎麼會有衣食無着的流民?

米友仁又道:“此外,天津的大商巨賈都覺得入宋經營多有不便。希望能在大宋土地上能有個特別方便的所在,如能以京東商市及其周邊封給鄆王,那可就大大方便了兩國貿易。

而周國的大商巨賈是可以堂而皇之參與政治的,只要他們不肯開戰,宋周之間就打不起來了。”

聽了這話,趙佶、潘孝庵和武好文都在心裡面哀嘆了一聲。

怎麼堂堂大宋,竟然到了仰仗周國奸商才能苟安的地步了?

大宋可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啊!堂堂士大夫,怎麼可能比不過商人?

……

“十一郎,二郎,你們怎麼看?”

米友仁一走,趙佶就皺着眉頭髮問了。

“陛下,臣以爲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潘孝庵道,“暴周兵強,必須安撫,但同時又要嚴加提防。”

“如何防?”

“構築棱堡!”潘孝庵道,“阿骨打受挫於燕子堡,合不勒受挫於臨潢堡。此二堡,皆是所謂的棱堡。棱堡配合火炮、鐵砂彈是有固若金湯之效的。

如果朝廷可以在黃河西岸、南岸,選擇緊要之處,廣築棱堡,佈署新軍,應該可以遏制拖延周軍,使戰局陷入持久。”

趙佶又問:“那改封鄆王爲東海郡王之事呢?”

武好文接過問題:“鄆王是陛下子嗣,武美娘如爲王妃,乃是陛下兒媳。以鄆王治東海,和陛下治東海,又有何不同?”

潘孝庵補充道:“還可以將彭城改建爲棱堡,以防備萬一。東有彭城,南有襄陽,河北可築黎陽城。如此當可萬無一失。”

趙佶點了點頭:“還須等紀憶之還朝宣麻後,再由兩府集議之。”

他又看着武好文:“二郎,若兩府對此事也無異議,你就去做東海相吧。”

武好文聞言,立即大禮揖拜:“臣謝陛下隆恩!”

東海相其實只相當於知州,對於武好文這種有資格宣麻的大臣而言無異於放逐。不過武好文的情況特殊,到了東海國,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

……

承德,避暑山莊。

武好古的前世就來過幾次避暑山莊,沒有想到如今卻成了這裡的主人。雖然他的避暑山莊不能和滿清皇帝的避暑山莊相比,沒有什麼七十二景,也沒有許多的喇嘛寺。只是一座建在武烈河西岸一處狹長谷地中的城堡,內部裝飾非常樸素,沒有多少天家氣象。

不過這座避暑山莊所起到的作用,倒和滿清的避暑山莊有點類似。都是用來和北方草原的領袖進行交往會面的場所。

而武好古在這方面做的可比康熙、乾隆這些滿清帝王強多了……外交活動都搞到牀上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一段時間一直騎馬行軍,蕭太后的兩條大長腿可結實了不少,腰也細了一點,胸懷當然也小了一點,不過手感依舊不錯。

一番深入交流之後,武好古就躺在牀上,一邊享受着太后的揉捏,一邊和她商量着耶律延禧的那個“遺腹子”耶律義的前途。

耶律義今年只有三歲,還是個懵懂的孩童,長得倒是粉嫩粉嫩的,甚是可愛,還咿咿呀呀的管武好古叫爸爸。

雖然他不跟着武好古姓武,但總是武好古的骨肉,所以武好古必須爲他的前途操一下心。

耶律義在東遼這邊地位不低,是堂堂的王太弟,東遼王位的繼承人。

可是東遼大王耶律敖盧斡自己也是個半大孩子,如果不英年早逝,多半也會擁有子嗣,到時候耶律義的王太弟怕是沒有轉正的機會。

沒有機會轉正也就罷了,搞不好還會鬧出骨肉相殘的戲碼。而耶律義又是武好古的兒子,周國到時候難免捲入其中,那可就是一場大戰了。

而且蕭太后在擊敗了合不勒後,東遼聲勢復振,如果再擊退阿骨打拿下臨潢府,只怕又要向草原共主的方向發展。

到時候東遼還會甘心依附大周嗎?

這事兒得提前預防一下!

“瑟瑟,”武好古用一種顯得深沉的語氣對蕭瑟瑟道,“義兒的地位終究有些尷尬吧?他畢竟不是耶律阿保機的子孫,總頂着耶律的姓氏,還掛着王太弟的名分,是不大合適的。”

蕭瑟瑟也一直在擔心這事兒,“官人,奴也知道……原本讓義兒姓耶律,只是害怕敖盧斡有個什麼萬一。現在敖盧斡已經長成,眼看就要娶妻生子了。”

“若是敖盧斡有了子嗣,就讓義兒交出王太弟的頭銜,再把耶律姓氏改成蕭氏吧。”武好古頓了頓,“到時候就把壩上草原上的燕子堡封給他,讓他當壩上草原的萬戶長。你看怎麼樣?”

“讓義兒當壩上的萬戶長?”蕭瑟瑟蹙起秀眉,“官人,你的意思是把東遼一拆爲二?”

“東遼的家總是要分的!”武好古說,“現在咱們都在,可以平平安安的分。若是將來咱們不在了再分,兄弟鬩牆,骨肉相殘就免不了啦。瑟瑟,你好好想想吧。東遼再怎麼拆,都是你的子孫後代在統治,如果合成一股,是不可能做大的,也不可能遍佈漠北草原的。”

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1133章 黑船,韓寇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328章 共和 下第1447章 光明教的崛起第1116章 國賊,軍亂 七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553章 以德服人 五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495章 有一種危機叫過剩第452章 殿前武士 三第1218章 軍國 一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573章 論道 三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1405章 莫須有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上第374章 黑鍋誰來背?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703章 誰纔是強盜祖宗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八十七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418章 大儒 五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572章 論道 二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883章 武大郎,都軍機 完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395章 中了 下第203章 過年第327章 共和 中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1149章 生女真起義的第一炮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六十章 一切爲了買房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395章 西北王第209章 分家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1404章 何處是桃源?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1365章 大周也開科舉第844章 艦隊外交的開始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九十六章 佛法和子宮(求收藏,求推薦)第1364章 大宋式的勝利第179章 一起做特務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261章 宋道宗的最大失策第1046章 南征北伐——玩得就是心跳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111章 住手,武大郎(求收藏,求推薦)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212章 送女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438章 一羣地理盲第242章 北慕容
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1133章 黑船,韓寇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328章 共和 下第1447章 光明教的崛起第1116章 國賊,軍亂 七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553章 以德服人 五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495章 有一種危機叫過剩第452章 殿前武士 三第1218章 軍國 一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573章 論道 三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1405章 莫須有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上第374章 黑鍋誰來背?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703章 誰纔是強盜祖宗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八十七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418章 大儒 五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572章 論道 二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883章 武大郎,都軍機 完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395章 中了 下第203章 過年第327章 共和 中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1149章 生女真起義的第一炮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六十章 一切爲了買房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395章 西北王第209章 分家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1404章 何處是桃源?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1365章 大周也開科舉第844章 艦隊外交的開始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九十六章 佛法和子宮(求收藏,求推薦)第1364章 大宋式的勝利第179章 一起做特務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261章 宋道宗的最大失策第1046章 南征北伐——玩得就是心跳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111章 住手,武大郎(求收藏,求推薦)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212章 送女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438章 一羣地理盲第242章 北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