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

“嗚嗚嗚,我兒怎就這樣走了吶?才二十五歲,連個孫子都沒給我留,如今這天下可怎麼辦?你們都是重臣,都說說吧……”

內東門,福壽堂。

一個五十多歲的胖老太太正在大堂中空空如也的御座旁的一把玫瑰椅上坐着,掩面而哭,一哭還一邊有大名話詢問堂下站着的宰執重臣。

重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都惶恐,人人都驚訝。

官家病倒的事兒,他們都知道。

官家搞不好要駕崩的情況,他們也都明白。

不過遇到這種事情,惶恐和驚訝那是態度問題!要不然怎麼表現?

大家夥兒都把目光投向了獨相七年的章惇,發現這位兇得要死,就喜歡罵人的宰相正跟那兒老淚縱橫呢!

曾布、蔡京、蔡卞這幾個和章惇共事多年的老頭這些真的有點吃驚了,他們都知道章惇是不大會作僞的人,有什麼事兒都放臉上的……而且,章惇的爸爸章俞死的時候,他這個“孝子”好像也沒現在這麼傷心啊。難道這老賊竟是的忠臣?

“請太后娘娘節哀,”章惇抹着眼淚對心裡面一點也不哀的向太后說,“老臣以爲子憑母貴,先帝十三子簡王之母乃是聖端宮太妃,身份高貴,因而當立簡王。”

說得太好了!這下你個老奸賊算是完了!

向太后聽了這話其實一點都不生氣,她怎麼會生氣呢?她是太后,又不是尋常人家的老太太。現在她能坐在這裡和重臣商量立誰做皇帝,就已經大局已定了。章惇再怎麼蹦躂,都是隻秋後的螞蚱,長不了的。

向太后心說:什麼叫子憑母貴?朱太妃也就是這幾年被你個奸臣捧“貴”了一點。宣仁太后(高太后)在的時候一點兒都不貴,經常被老奶奶罵,還差一點被老奶奶廢掉。

不過那女人也太心善,本來章惇和蔡京兩個奸臣都準備追廢宣仁太后了,自己都阻止不了,只好求朱太妃出面……她要是狠一狠心,宣仁太后也廢了,然後藉着這個威,她自己肯定也能當上太后,現在就是她坐在這裡哭哭啼啼了!

“先帝諸子都是老身之子,”向太后抹着眼淚說,“何來子憑母貴?”

她說的對啊!誰讓章惇、蔡京沒能把朱太妃捧成朱太后?太妃和太后,那是不一樣的!太妃的兒子,怎麼能說子憑母貴?這不等於說寵妾的兒子可以算嫡子嗎?人倫大義還要不要了?

章惇咬咬牙,又道:“長幼有序,當立申王。”

“哈哈哈……”

前一刻還哭哭啼啼的向太后忽然笑了幾聲,然後就是一陣沉默,緊接着福壽堂內的樞密使曾布、尚書左丞蔡卞、中書侍郎許將等人全都跟着笑了起來。

章惇的臉色鐵青的都快變成黑色的了,這不是笑,而是在表面政治立場!

雖然立申王這個瞎子做皇帝的提議是有點可笑——一個瞎官家在御座上是什麼形象啊?而且大宋是“君王獨斷朝綱”,不是虛君共和,弄個瞎子奏章都不能看的,怎麼獨斷朝綱?祖宗家法還要不要了?

可是大宋正是國喪!一個太后和一羣重臣在朝堂上笑了起來,這是什麼事兒啊?

衆人笑完之後,向太后道:“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諸王。老身看來還是立端王爲好。”

向太后的意見,章惇本來也不反對。因爲端王趙佶的條件的確很好,人聰明,多才多藝,長得也帥,而且他身體還特別好。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宋朝的皇帝彷彿都是病秧子和藥罐子。生兒子的問題也常常讓人發愁……要麼生不出,要麼生出來了養不活。

端王趙佶這樣強壯型的皇子,還真是特別難得。如果他做了皇帝,至少不用擔心早死,而且也不擔心他生不出兒子……生兒子是體力活啊!

那簡王看上去就和剛剛病死的官家差不多,豆芽菜一根,真要立了他沒準過幾年又得國喪,又得爲立誰當官家的事兒發愁了。

可問題是……剛剛駕崩的官家趙煦說端王輕佻啊!而且端王一貫以來的表現也的確有點輕佻。如果不是裝的,做皇帝是有點不合適。

章惇沉默着不言語。

因爲他知道自己一開口,就有可能爲自己招來大禍。

而且曾布、蔡卞、許將這些人顯然已經附和太后,自己只怕孤掌難鳴了。

“宣端王覲見吧。”向太后看到章惇不開口反對,稍微有些失望,但也沒辦法,只好宣佈招端王覲見。

也不知道能不能宣來?章惇此刻心中還存着個希望,就是紀憶把端王騙出了王府,讓向太后派去的大臣找不到。只要找不到端王,那麼端王輕佻就做實了。

一個人都找不到的親王還想做皇帝?做夢吧!

“宣端王殿下覲見!”

老宦官龐寬的大名口音響起後,已經換好了朝服的端王趙佶就快步走進了福壽堂,也不看堂中的衆臣,只是朝向太后行了一禮:“兒臣拜見母后。”

怎麼回事?

章惇這下完全愣住了,趙佶那麼快就進了福壽堂,肯定是早就進宮了!也就是說,他根本沒被紀憶誑出去……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紀憶這小子把我給賣了?

向太后滿心歡喜地看着趙佶,說道:“老身想立端王爲君,諸卿以爲如何?”

“不可!”章惇這時不知怎麼想到了剛剛病逝的趙煦,於是再也忍不住了,“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

他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完成趙煦的遺命了!甚至爲了保護朱太妃和簡王,他都不能說出趙煦曾經有這個遺命……可是他還是忍不住要說出趙煦對趙佶的評價!

這話一出口,諾大的福壽堂內人人都是一驚。向太后看着章惇,心中好一陣狂喜。章惇的話是在自掘墳墓,這下要去儋州養老了!

趙佶則是火大了,自己那麼傑出,做什麼都出類拔萃,怎麼可能輕佻呢?怎麼就不能君臨天下呢?這章惇果然是個奸臣,是鉅奸,將來一定要把他貶去儋州!

在場的大臣目瞪口呆,章惇瘋了?他怎麼敢說這樣的話?

曾布第一個反應過來,心中頓時就是狂喜啊!

章惇完了,自己要當宰相了!不行,自己必須抓住機會。

“大膽章惇!”曾布馬上大吼道,“且聽皇太后處分!”

“且聽皇太后安排!”

“聽太后安排……”

殿中諸臣也都連忙附和曾布,一邊倒的表示擁護向太后的英明決定。章惇這下也沒辦法了。他這個奸臣原來既沒有兵權,也沒有奸黨,不是老虎,而是狐假虎威的狐狸!現在老虎死了,他這隻忠誠的封建主義老狐狸的權威已經蕩然無存了。

知道大勢已去的章惇只得上奏道:“臣請皇太后同權處分。”

所謂“同權處分”就是垂簾聽政。雖然章惇和向太后之間的關係惡劣,但事到如今也沒別的辦法。且不說趙佶輕佻的問題,就是他不輕佻,他也不會做皇帝啊。趙佶並不是作爲儲君養大的,他是作爲一個安樂王爺成長起來的。所以趙佶的輕佻在以往並不是毛病,一個文武雙全(趙佶的武藝也不錯),才氣古今少有的王爺要是不輕佻一點,就讓官家趙煦太難做了……實際上,趙佶的輕佻是被鼓勵的。

可是現在,這樣一個輕佻的親王突然成了皇帝!即便他的輕佻是裝的,他也不會做皇帝啊。

所以還是讓向太后這個沒多少見識的老太太垂簾聽政比較妥當……御醫們都說老太太身體很好,至少活八十歲,若是能垂簾十載,端王也許會成熟一些吧?

向老太太依舊是一副好脾氣的模樣,扭頭看着趙佶。趙佶也連忙行禮道:“兒臣請母后同權處分。”

然後殿中的羣臣也都一起行揖拜大禮:“臣等請皇太后同權處分。”

向太后卻搖搖頭道:“端王乃是長君,長君臨朝,豈有太后垂簾之理?”

不垂簾?真的假的?

這話要是宣仁太后高滔滔說,別人肯定不相信的。但是出自向太后之口,大家都有點拿不準了。除了今次高調了一把,之前的向太后一直都比較低調,垂簾聽政也許真不是她想要的。

“嗚嗚……”

這時殿中忽然有人大哭起來,衆人一看,原來是馬上要當皇帝的趙佶在哭。哭着哭着還跪了下去,衝着老太后拜了又拜:“兒臣不知如何爲君,泣求母后同權處分,母后萬毋推辭。”

這倒好,太后不肯垂簾,皇帝又不肯親政,而且看着都不像是假的。章惇這時忽然想道:要是向太后再推辭,就用《共和商約》上的辦法吧,這樣端王輕佻一點也不要緊了……

當然了,這個想法也就是想想罷了,說出來是萬萬不敢的。

向太后看着哭哭啼啼的趙佶,也是一陣心疼,皇帝多難做啊!他又沒學過,怎麼做得了?看來還是得勉爲其難聽個政……可是,這個政應該怎麼聽呢?自己好像也不會啊!要不回去翻一翻國史,看看宣仁太后是怎麼聽政的?

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292章 永遠的利益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606章 安得房奴兮 中第四十八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下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91章 姦夫**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1004章 得多貪一點兒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03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燕京城下第298章 淫賊,哪裡走!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893章 存天理,滅邪魔 四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七十二章 前方發現梁山好漢(求收藏,求推薦)第1408章 這是金帳汗國的起源?第1419章 去當日本王好嗎?第537章 奸黨的崛起 五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七十二章 前方發現梁山好漢(求收藏,求推薦)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715章 我不會打仗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98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愛莫助之第388章 爲人父第505章 這很封建 二十第1395章 西北王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432章 南大嶼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555章 喜歡遊獵的元首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1419章 去當日本王好嗎?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804章 小海航時代 三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571章 論道 一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237章 燕京歡迎您第120章 還是西門好(求收藏,求推薦)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1076章 真正的考驗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326章 阿骨打之死——女真民工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393章 中了 上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02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十第六十四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1476章 統一之路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
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292章 永遠的利益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606章 安得房奴兮 中第四十八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下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91章 姦夫**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1004章 得多貪一點兒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03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燕京城下第298章 淫賊,哪裡走!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893章 存天理,滅邪魔 四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七十二章 前方發現梁山好漢(求收藏,求推薦)第1408章 這是金帳汗國的起源?第1419章 去當日本王好嗎?第537章 奸黨的崛起 五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七十二章 前方發現梁山好漢(求收藏,求推薦)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715章 我不會打仗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98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愛莫助之第388章 爲人父第505章 這很封建 二十第1395章 西北王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432章 南大嶼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555章 喜歡遊獵的元首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1419章 去當日本王好嗎?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804章 小海航時代 三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571章 論道 一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237章 燕京歡迎您第120章 還是西門好(求收藏,求推薦)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1076章 真正的考驗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326章 阿骨打之死——女真民工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393章 中了 上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02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十第六十四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1476章 統一之路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