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大遼聖君

嗖的一聲破空之聲響起,就看見一支羽箭脫弦而出,去勢極快,直直撲向一隻在雪地中怒吼的猛虎,不偏不倚,正中猛虎的屁股。

“嗷!”吃痛的老虎哀嚎一聲,轉過身撲了起來,似乎想要撲向那個用弓箭射傷自己的老者。可無奈老虎的身體被繩索牢牢拴在一棵參天大樹上,根本無法向前半分。

射箭的是個騎在馬上的老人,面相陰沉,鬍鬚和眉毛都發白了,頭上戴着契丹式樣的風雪皮帽,身上穿着白色的長袍,脖子上還掛着一串佛珠。

看見老人一箭射中了老虎的屁股,跟在他身邊的一個同樣戴着風雪皮帽,穿着白色長袍的青年誦了句佛號,用契丹話說道:“皇爺爺還是心善,不忍射殺猛虎,只射它的屁股,不如將它放生吧。”

被稱爲皇爺爺的老人,當然就是金庸筆下那位蕭峰蕭大俠的主子,如今的大遼國皇帝,史稱遼道宗的耶律洪基。

不過和金大俠筆下那位野心勃勃的耶律洪基不同,現實中的這位遼道宗從來都沒想過要南下滅宋。就是想也是白想,因爲大遼國在他的治理下國勢日衰,差不多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而造成大遼國勢日衰的原因,當然就是佛教大興了!佛教本不是契丹人的信仰,契丹人原本信奉薩滿教。最初是爲了安撫被契丹統治的漢人、渤海人才大興佛教的。可是沒想到,原先比較淳樸的契丹人更加容易被佛教蠱惑。

在耶律洪基即位時,佛教在大契丹國(遼國曆史上曾經反覆使用“遼”和“契丹”兩個國號,在遼道宗即位時,國號是大契丹)已經是一派佛國景象了。契丹國內,佛寺林立,僧尼遍地,契丹國族更是人人信佛,個個向善。

而耶律洪基本人,更是個無比虔誠的佛弟子。即位之後,廣印佛經,大建佛塔寺廟,飯僧多達四十萬衆——光是養這四十萬個和尚尼姑,就讓人口不過千餘萬的大遼國有點不堪負重了!

另外,耶律洪基還是文藝愛好者,精通音律,善於書畫,愛好詩賦。對於大宋,他也是一直抱着非常友好的態度,在位幾十年,從沒真正動過和宋朝開戰的念頭。

不過誰要因爲這老頭是個老好人一樣的皇帝,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不忍殺死老虎的老皇帝也存着兇殘的一面,他的皇后蕭觀音和太子耶律浚,都是被他給狠心害死的……而且被他自己害死的耶律浚還是他唯一的兒子,在搞死親兒子後,他好像又得了不育之症,再生不出兒子了。沒有辦法生兒子,最後只好把被害死的耶律浚的獨子耶律延禧接進宮,作爲皇位繼承人,不過卻沒有正式冊立爲皇太孫——也不知道是不是對自己的生育能力還抱有幻想?

總之,耶律延禧的日子也過得提心吊膽,不知道哪一天他家善良的老爺爺布種成功,然後就把他給弄死了……

爲了能在爺爺有了新的兒子時保住小命,耶律延禧這些年不用說,自然也是苦修馬屁功夫的。

而馬屁神功的第一訣竅,就是投其所好。耶律洪基老爺爺信佛,耶律延禧這個乖孫兒就成天吃齋唸經,還動不動就表示要去廟裡面出家當和尚。

雖然六歲那年就做了大遼國的中書令,十七歲就當了天下兵馬大元帥,總北、南樞密院事,加任尚書令。但是耶律延禧直到現在,也不敢去染指大遼的政權、兵權,一年到頭不是在廟裡面磕頭唸經,就是跟在皇爺爺屁股後面裝乖孫子。

他的馬屁功夫其實也不怎麼高明,但是這態度是好的……馬屁拍得好不好是水平問題,拍不拍馬屁是態度問題。

聽到孫子的恭維話,耶律洪基收起馬弓,笑罵道:“你這小子越來越會說話了,朕分明就是射偏了,怎就是心善?還要放生?放生了這頭猛虎,草原上的牧人和牛羊豈不是要遭殃了?”

“皇爺爺教訓的是,孫兒唐突了。”

耶律洪基看着孫子一副乖巧的模樣,笑道:“你來射死它吧,利落些,別讓它受苦。”

“遵旨。”

耶律延禧就在馬上抱了下拳,然後取出自己的馬弓,搭上一支羽箭,嗖的一箭射出去,正中了大老虎的脖子。老虎慘叫一聲,倒在了雪地當中,獻血泊泊而出,染紅了一大片的雪土。

“大王威武!”

周遭護衛的契丹武士大聲歡呼起來。

耶律洪基也笑着點點頭,“好,好啊,有吾兒當年的威風!”

聽到這誇獎之詞,耶律延禧的身子不由得就是一顫。

就在這時,幾騎飛奔而來,是耶律洪基御帳的袛候郎君。所謂的袛候郎君,就是耶律洪基身邊親信執事,以契丹貴族子弟爲主,也有奚、漢、渤海貴族子弟和品官子弟。主要負責皇帝宮帳的日常起居,並且執行有關公務。

幾騎袛候郎君飛馬到了耶律延禧跟前,然後下馬行禮,其中一人還掏出一個卷軸和一封奏章,雙手遞給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接過卷軸展開一看,原來是一幅女人的畫像,畫像旁還有漢字:翰林圖畫院臣用德摹。

“是甚底?”耶律洪基這時發問道。

“是一幅畫。”

“畫?”耶律洪基一愣。

耶律延禧將畫遞給了祖父,自己則展開了奏章看了起來,“皇爺爺,信是蕭好古寫來的,他說這畫上的女人是夏國的小樑太后……”

“哦,她就是小樑太后啊,挺漂亮的……不對啊,蕭好古不是去宋國了嗎?難道朕記錯了?他去的是夏國?”

“不,皇爺爺沒有記錯,蕭好古的確是去宋國了。”

“去宋國了怎麼會得到小樑太后的畫像?”

“信上說,這畫是他和劉雲從開封府的西平王府工地偷來的……”

“偷?”耶律洪基一怔,“西平王府工地?西平王不是,不是……不是夏國主在宋朝爲臣時候的封號嗎?”

“是啊,蕭好古在信上說,夏國的小樑太后很可能要投降宋國,那個嵬名阿埋並不是被俘的,而是小樑太后的密使,已經被封了定難軍節度副使了。”

“竟,竟有此事?”耶律洪基那是倒吸涼氣兒,這事兒聽着也忒嚇人了,西夏要是降了大宋,那麼宋遼之間的平衡可就徹底被打破了。

“這畫不會有假吧?”耶律洪基問了一句。

“皇爺爺,蕭好古和劉雲都去過夏國,認得小樑太后,應該不會有假。”耶律延禧想了想,又道,“冬捺鉢中還有去過夏國的大臣,可以叫他們再看。”

“對,對。”耶律洪基連連點頭,剛想下令回營,又有幾騎袛候郎君飛馬趕到。

這回送來的是蕭好古、劉雲聯名的奏章,內容是覲見宋朝官家時得到的宋朝和西夏停戰言和的條件。

“皇爺爺,宋主想要小樑太后去開封府!”

耶律延禧看完奏章後大聲對爺爺說:“而且他還不肯把侵佔夏國的土地歸還。”

耶律洪基眉頭深皺,低聲道:“看來小樑太后真的要降宋了……”

“皇爺爺,我們可不能讓夏國倒向大宋啊!”耶律延禧急忙道,“請皇爺爺下令進攻雁門關吧!”

爲了震懾宋國,這一次耶律洪基的冬捺鉢營地遷到了靠近雁門關的桑乾河畔。只要一日一夜,大軍就能展開對雁門關的攻勢。

“莽撞!”耶律洪基怒喝了一聲,“冬捺鉢營地纔多少兵馬?如何能去打雁門關?”

冬捺鉢其實就是冬季行宮的意思,護衛行宮的則是遼國的宮帳軍,又稱宮分軍。遼國宮帳或宮分制又名斡魯朵制,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加強遼國中央權力的制度。

根據遼制,天子踐位,置宮衛,分州縣,析部族,設官府,籍戶口,備兵馬。

也就是說,只要有皇帝即位,就要設置一個宮衛,從州縣部族抽調人口,分割土地充實這個宮衛,而且還要設立官府和軍隊。

而這個宮衛則是直屬於皇帝本人的力量,而且在皇帝死後也不會解散,依舊由下一任皇帝控制——這並不是說下一任皇帝不會再爲自己設立新的宮帳了。

通過這個制度,每一任遼國皇帝或皇后(並不是每個皇后都有宮衛)甚至親王都會建立一個直屬於皇室的宮衛,分割旗下部族州縣的人口土地。實際上是用一種溫水煮青蛙的辦法慢慢削弱部族和州縣(主要削弱部族),加強契丹皇家的力量。

當大遼皇位傳到耶律洪基時,遼國先後建立了十一個宮和一個王府。下轄宮分戶18.7萬,擁有宮分軍9.1萬。

除了9.1萬宮分軍之外,遼國皇帝還掌握着左、右皮室軍,左、右皮室軍最初的時候是御帳親軍,人數多達3萬。不過隨着宮分軍人數的增長,皮室軍漸漸變成了遼國的邊軍,屯駐在宋遼邊境的要衝和遼國的五京。

所以護衛耶律洪基的御營親軍都是從十一宮一府的宮分軍中挑選的,當然不會把9.1萬人都選來,通常就是1萬人左右。此外,還有駐紮西京道的少量皮室軍也可以隨時調動。總兵力不會超過1.5萬,靠他們去打雁門關,肯定是不行的……

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59章 戰爭與和平——四大真理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630章 有陰謀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768章 高俅冤枉 九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353章 文曲星第473章 房奴 二第1128章 大宋金國王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第661章 腦袋!哪裡走!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1012章 老糊塗第1189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二第586章 東坡宣麻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1463章 武好古老了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1119章 國賊,軍亂 完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169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五第1097 輪到童貫了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716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一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573章 論道 三第426章 大道 完第210章 張擇端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212章 送女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1509章 革命,三分終歸一第163章 向太后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405章 莫須有第474章 房奴 三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16章 不知西門是姐姐(求收藏,求推薦)第361章 科舉界的旗幟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323章 慕容兵法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596章 閉關鎖國的日本第1444章 黑大陸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425章 大道 三第1319章 阿骨打之死 八第210章 張擇端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327章 共和 中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359章 相信誰?第1429章 埃及女王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
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59章 戰爭與和平——四大真理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630章 有陰謀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768章 高俅冤枉 九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353章 文曲星第473章 房奴 二第1128章 大宋金國王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第661章 腦袋!哪裡走!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1012章 老糊塗第1189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二第586章 東坡宣麻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1463章 武好古老了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1119章 國賊,軍亂 完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169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五第1097 輪到童貫了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716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一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573章 論道 三第426章 大道 完第210章 張擇端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212章 送女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1509章 革命,三分終歸一第163章 向太后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405章 莫須有第474章 房奴 三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16章 不知西門是姐姐(求收藏,求推薦)第361章 科舉界的旗幟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323章 慕容兵法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596章 閉關鎖國的日本第1444章 黑大陸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425章 大道 三第1319章 阿骨打之死 八第210章 張擇端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八章 死局 (求收藏,求推薦)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327章 共和 中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359章 相信誰?第1429章 埃及女王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