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

啪嗒一聲輕響,宰相章惇將一部紀憶帶到相府中來的《共和商約》丟在了書桌之上。

“呵呵,這是虛君共和,是要垂拱而治啊!”

聽到章惇的評價,紀憶就是一愣。他壓根沒看過《共和商約》,也沒關心過在潘家園舉行的商會股東會議——在章惇找他商量怎麼立簡王爲皇帝前,他整天在家頭懸樑、錐刺股呢,哪有功夫去管一個什麼“商約”啊?

別看他出身平江豪商家族,可是他本人並不真正的商人,而且一個典型的士大夫,考試做官,位及人臣纔是他的目標。所以紀家參與界河商市的事兒,都被交給了他的堂弟紀磊,他本人概不過問。

今天不過是因爲要到章惇家吃除夕宴,才把《共和商約》帶來給章惇過一下目。本來以爲章惇隨便看看就通過了,沒想到還節外生枝了。

“憶之,這武大郎是宰相之才啊!”

章惇接下來說的話,讓紀憶更加驚訝。自己纔是宰相之才啊!武好古怎麼可能是宰相之才?他能寫錦繡文章嗎?他能考上進士嗎?

“還不是一般的宰相,”章惇接着說,“而是范文正公和王荊公這樣的宰相之才!”

什麼?那麼厲害?

章惇看着紀憶一頭霧水的模樣,笑了笑道:“你沒看過《共和商約》吧?”

紀憶苦笑着點點頭:“晚輩的確沒有看過。”

“現在看,看了你就知道了。”章惇說,“憑着這本《共和商約》,武好古就能名流青史了。”

能名流青史?

紀憶連忙從章惇手中結果“商約”文本,打開後先是一目十行看了一遍,然後又仔仔細細看了起來。越看眉頭皺得越緊……章惇的評價沒錯,真的是“虛君共和,垂拱而治”啊!

有元老會,有市民(國民)大會,完全可以架空皇帝老子啊!這不就是虛君共和,垂拱而治嗎?

當然了,能不能真“治”是不好說的,但是遂行《共和商約》理論上就能達到垂拱而治的目的。即便不能垂拱而治天下,多不也能垂拱而治界河商市——如果界河商市真的實行《共和商約》,對於大宋皇帝而言,就是“垂拱”了,也就是什麼都不用做,只管收錢了。

“怎麼樣?”章惇問,“是不是開宗立派啊!也許百年之後,會有人稱武好古爲武子了!”

武子?

那是把武好古當成聖人了?就他……能當聖人?

紀憶搖搖頭:“相公,晚輩覺得武好古提出的《共和商約》甚爲不妥。”

“不妥?”章惇饒有興趣地看着紀憶,“怎麼說?”

“這不明擺着嗎?”紀憶咬着牙說,“這《共和商約》是要在界河商市執行的!若是能讓商市得以發展壯大乃至大治,不就證明了《商約》的可行性和虛君共和的可行性?

若是證明君可以虛之,那豈不是……”

豈不是什麼?紀憶一時也說不上。說武好古是亂臣賊子吧,似乎也不是。如果按照《共和商約》的辦法治國,那就是三十三個元老重臣議政並且監督一個宰相了——現在大宋朝只有一個宰相,可以沒有一堆元老在監督啊!所以章惇不能說主持訂立《共和商約》的武好古是亂臣賊子,要不然人家會以爲他害怕重臣監督……

而且《共和商約》都說了是部“商約”了,根本就不管朝廷的事兒嘛,何必庸人自擾之?

章惇嘆了口氣,苦笑道:“所以老夫才說他能名留青史嘛……你我所不如也!”

“相公,可不能任由其胡作非爲啊!”紀憶急急地說。

章惇苦笑一聲:“不由着他搞,還能怎麼辦?封了界河商市嗎?這商市能封閉嗎?封閉了,且不說遼國那邊現在會怎麼樣,日後若是北國大亂,靠河邊東、西兩路的狀況能支持北伐嗎?”

聽了章惇的話紀憶就是一怔。可不是嘛,就算界河商市是洪水猛獸,現在也只能養着!只有把界河商市養大了,以後北伐的時候才能要什麼有什麼呀。你現在把它掐死了,以後伐遼的時候靠誰來供應後勤?靠河北東路能行?根本不可能啊!

而且……沒有界河商市的港口和附屬的海運能力,就算收復燕雲後,一年百萬石的糧食缺口怎麼補?

要是補不上,燕雲地方的那幫豪強還不趁機造反作亂?那可比虛君共和還可怕!

“相公,那麼我們能否了《共和商約》嗎?”紀憶想了想,又問。

“否了?”章惇笑了笑,“讓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大權獨攬嗎?”

好像也不行啊!界河商市這麼個地方,不能變成武好古的“藩鎮”啊,這也讓他大權獨攬二十年,到時候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如果遼國那邊再亂起來,武好古說不定就能以界河商市爲中心,建立起一個新的幽州鎮了,他就變成武祿山了……

也不對,武好古多半沒有將來了,這次他是做定了“首惡”,除非章惇真的能把簡王拱上臺……紀憶心想:到時候不如我去界河商市吧!由我看着,總不會讓虛君共和這個路子鬧大的。

“憶之,老夫現在拿這個界河商市是沒辦法了,”章惇按着額頭道,“也只得任由《共和商約》在那裡實行了。但是你將來一定要把這個隱患解決掉,無論如何不能讓《共和商約》亂了天下人心。

這虛君共和,垂拱而治好是好,但終究不合我大宋的祖宗家法。”

章惇這個變法的急先鋒現在居然在說祖宗家法了!看來他是真的看出了這部《共和商約》有些不妥了。不過章惇對“共和”的警惕程度還是不大夠,遠遠比不是滿清末年的那些王爺阿哥。

畢竟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可以不要皇上的共和體制,在他的理解中,《共和商約》即便鬧大了,也就是在君權和相權之外再加一個議政之權而已。

若是這武好古早生個幾十年,或許可以和王荊公議論則個……

“晚輩明白。”紀憶非常鄭重地回答道。

章惇點了點頭,又問道:“對了,那件事情怎麼樣了?”

那件事情自然就是矇騙端王在關鍵時刻出府的事情了!

今天章惇在上朝的時候發現官家趙煦的精神有差了一些,一想到今後十幾天中趙煦要面對的諸多繁文縟節,章惇就非常擔心趙煦會突然倒下!

“已經有了萬全的安排。”紀憶說,“保證追查不到我們頭上。”

“好!”章惇眯着三角眼看了眼紀憶,“好好去做吧,老夫今日的地位,就是你將來的地位!”

紀憶站起身,行了一個揖拜之禮,“多謝相公栽培!”

章惇一笑:“說甚底相公?叫嶽祖丈吧。”

“喏。”

……

“臣武好古拜見陛下,太后娘娘,太母娘娘,皇后娘娘。”

武好古終於在內東門外的安壽堂見到病怏怏的官家趙煦和日益發福的向太后,滿臉憂愁的朱太妃,還有年輕貌美的劉皇后。

皇家的除夕夜宴就擺在內東門外面的幾座小殿宇內。因爲內東門是內外宮的分界線。入了內東門就是後宮了,別說武好古不能入內,就連端王趙佶也不能進去。

所以等到官家趙煦一死,向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百官上朝的地方可就不是文德殿(常起居的地方)了,而是會移到內東門。

另外,也沒有崇政殿問對了。到時候太后和宰執重臣的問對,也會改在內東門附近的殿宇中進行。

與此同時,掌控內東門的內東門司也會變成一個相當機要的衙門。

“武好古,平身吧。”趙煦有氣無力地開了口,“你的《共和商約》朕看了,很不錯啊。看來朕之前是小瞧你了。”

“陛下過獎了。”武好古有點兒心虛地說,“《共和商約》不是臣一個人做出來的,而是界河商會的三十三家股東一起商量出來的。”

“呵呵,”趙煦笑了笑,“你以爲朕不知道這都是你先提出的條款,再叫那些股東們來議論嗎?”

“陛下聖明。”武好古趕忙送上一句馬屁話兒。

“皇兒,你說的《共……和商約》的,是個甚東西?”向太后這個時候忽然插了句嘴。

老太太對官家趙煦的健康狀況是非常瞭解的——太醫院的醫官每天報告,都是相當不樂觀的——所以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能垂簾聽政了,因此就開始留意國家大事兒了。

“是個……”趙煦斟酌了一下,“是個可以把界河商市治理得井井有條的辦法。”

武好古送了口氣兒,看來趙煦對“共和”的警惕性也不高,沒看出自己其實是個亂臣賊子……

“哦,”向太后點點頭,“恁般年輕就能治理一方,也算是奇才了。不過你終缺一個出身,不好大用,若是能在界河多讀點書,將來考個進士,說不定會有薦躋兩府的一天。”

“微臣今後一定多多讀書。”武好古又是一禮拜了太后。很顯然,向太后也沒把武好古太當外人——其實武好古和向太后也算是沾親帶故的,向家和潘家都是大名府的豪門,又都是將門,雙方早就是親上加親的親戚了。所以武好古在娶了潘巧蓮後,就算是大宋將門勳貴圈子裡的人了……

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225章 後爹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第1238章 大周是來抗宋援越的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482章 房奴 完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384章 傻官有傻福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579章 論道 九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417章 大儒 四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117章 有緣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1377章 宣和復古——紀憶之死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618章 海東霸主 一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505章 這很封建 二十第434章 神棍 完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230章 武嘉誠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382章 三大心腹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817章 宋遼一起來幫高麗好嗎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409章 銀行僧第1362章 玩弄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1426章 光明頂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423章 一定要解放日本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880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一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690章 天理的信徒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710章 功勞夠了第1108章 擁護共和潘巧蓮第578章 論道 八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77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五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1434章 新世界第816章 先軍耕戰高麗國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
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225章 後爹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第1238章 大周是來抗宋援越的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482章 房奴 完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384章 傻官有傻福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579章 論道 九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417章 大儒 四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117章 有緣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1377章 宣和復古——紀憶之死第1355章 投資一個國家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618章 海東霸主 一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505章 這很封建 二十第434章 神棍 完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230章 武嘉誠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382章 三大心腹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817章 宋遼一起來幫高麗好嗎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409章 銀行僧第1362章 玩弄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1426章 光明頂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423章 一定要解放日本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880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一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690章 天理的信徒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710章 功勞夠了第1108章 擁護共和潘巧蓮第578章 論道 八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77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五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1434章 新世界第816章 先軍耕戰高麗國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