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

共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黃河東岸,天色漸漸的亮了起來,武義信策馬,只是和馬擴、趙翼、吳玠等幾人站在高處。在他們面前,八十名隸屬於陸軍第三師、第四師的斥候騎兵散步在河東岸各處,只是據鞍向着還飄動着晨霧的黃河對岸看去。

他們所在的黃河東岸,當然是北流黃河通過天津府和宋朝的清州境內的一段。東岸屬於天津府,西岸屬於清州。武義信等人所處的具體位置,則在宋朝的清州府城和釣魚寨棱堡之間。

這一段的河道是很寬的,水位也深,水流也不緩。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難以逾越的天塹。宋周兩國,都在這段黃河的兩岸佈署了重兵,修建了許多的棱堡要塞。

在棱堡之間,每隔十里還會有一座烽火臺,既可以瞭望,也可以迅速將發現的情況通報後方——這些烽火臺不僅沿着黃河和周宋邊境,而且還一路修到了後方的重鎮,隨時可以把敵軍入侵或將要入侵的消息通報上去。

不過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候,跨過黃河入侵是不大容易的。需要提前集中大量的船隻,很容易就會被對方的烽火臺和要塞的瞭望塔偵察到。

不等渡河開始,對方的大軍多半就會在河邊上嚴陣以待了!

所以黃河防線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比較靠得住的,只有在冰封季節,纔會天塹變通途。

而這些日子氣溫暴降,已經到了滴水成冰的時候了。

而周國陸軍的第三、第四兩個師,也在三天前從南岸一號堡壘南下,開到了距離清州城25裡的黃河岸邊。並且迅速佔領了渡河陣地,開始構築營壘,等待黃河冰封了。

到了前天晚上,終於有一隊斥候騎兵冒着掉進冰窟窿裡的風險,完成了從冰面上渡過黃河的偵察,全部安然無恙地返回。

這說明黃河冰面已經凍得足夠結實,可以承受騎兵通過了。

既然河面上的冰層可以承受騎兵通過,那麼第三、第四師渡河入侵大宋的時機,差不多也就成熟了。

所以武義信和趙翼這兩個師長立即向他們的上司,河北西路軍團督軍薛定上將請示馬上發起渡過作戰。

他們的請示立即得到了批准!薛定命令第三、第四師立即渡過,然後尋找合適的地點構築營壘,等待主力抵達——河北西路軍團一共有六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以及一些獨立的工兵、炮兵和輜重部隊,總兵力多達10萬!

另外還有一支河北東路軍團擺在天津府和滄州交界的周國一側,總兵力也和河邊西路軍團相當,由陸軍上將羅岡擔任督軍。

兩大軍團,20萬武裝到牙齒的周軍,將會在同一時間發起進攻!

負責探路的80騎散開了一道鬆散的直線,在晨霧稍稍散去後,就開始踏上了冰面。

和前天晚上出動的輕裝斥候不同,今天過河的都是具裝甲騎,手中還持着馬矟。

如果他們這樣也能安然渡河,那麼步兵就能一隊隊開過去了。

等到今天晚上天氣再冷些,就該輪到炮兵和輜重兵過河了。

河對岸的情況這兩天也偵察過了,並沒有發現宋軍大隊。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應該在周軍的兩個師大舉渡河後,接到烽火報信,然後立即開拔。應該會在三到四天後抵達戰場——因爲不少宋軍機宜叛變,周軍對宋軍的佈署和行動預案瞭如指掌,因此也制定了針對性的作戰方案。

河北西路軍團在渡河後不會馬上向縱深推進,而是會在黃河西岸展開,佔領陣地,並且向清州城逼近。做出攻打清州城的姿態,吸引宋軍前來。

馬擴立馬在武義信身邊,低聲道:“信之,過去了,看來沒什麼問題。”

武義信頭也不回,只是朝西看,低聲笑道:“子充,我是師長,應該和先頭部隊一起過河。你是機宜長,師指揮司就交給你了……好了,咱們就各自就位吧!”

馬擴也沒去和武義信爭什麼,周軍的行動有時候也很死板,被各種條令約束着。於是他便朝武義信抱拳拱手,一招手,帶着軍機司的幾個機宜就已經馳下山坡。山坡下面,大隊大隊的周軍步兵和騎兵都已經就位。

這些都是第三師的精銳,不久前纔打過敖盧斡和完顏宗翰,全軍上下都沾了不少鮮血,士氣正旺,殺氣騰騰。都等着過河後和宋軍來一場決戰呢!

聽說宋軍都是帶着賞賜的財物上戰場的!

這一仗下來不是發財了?不僅能繳獲武器裝備馬匹,能抓到俘虜,還能撿錢……真是有點荒唐了!上戰場帶錢有什麼用?

“第五步兵旅全體,過河展開,設立陣地!”武義信這個時候也大聲下令,“師指揮司隨後……”

就在這時,黃河對岸的半空中,忽然閃爍起了火光,顯然是有人在用爆裂火箭給後方的什麼地方通報情況。

宋軍的烽火臺反應倒還及時,已經發現周軍大隊踏冰而來了!

……

河間府城外,大宋新軍所在的大營,在河間城西面,依着滹沱河傍着一處丘陵。左右都有依靠,背後是河間府城,前方則是一片開闊地,用木柵欄圈了起來,放着許多馬匹。

駐紮在河間府城外的新軍有10個將,分別是開封第五將;河間第一、第二將;熙河第一將,朔方第一、第二將;大名第二將;鄜延第一、第二將;昭義第四將。其中的朔方第一將和昭義第四將還是純騎兵的將。

現在的大宋已經談不上特別缺馬了,有西北的涼國和金國提供,還有朔方大馬場存在。足夠宋軍組織強大的騎兵軍團了!所以一人雙馬配置的騎兵將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兒了。

當然了,宋軍的馬匹也談不上富裕。因爲他們除了建立騎兵,還搞了個車堡戰術,部隊中有許多四輪馬車,也需要挽馬來拖。還需要馬匹拖拽大炮。而且因爲照顧馬匹的水平不高,馬匹的折損率也偏高。

所以馬匹的供應還是比較緊張,以至於沒有足夠的挽馬來拉比較重型的火炮——在用輕炮配合車堡還是用重炮棄用車堡的問題上,宋國新軍內部和樞密院是進行過長時間爭論的,最後也不知道怎麼就取了一個“輕炮加車堡”的組合了。

不過即便在大炮的選擇上出了一點岔子,宋軍新軍的戰鬥力仍然不容小覷。

所以軍中上下,對於八月份那場莫名其妙的敗仗都很不服氣,都摩拳擦掌的想要一雪恥辱。只有一羣機宜比較消停,不敢再上竄下跳了。

因爲八月、九月中,包括宣撫司和河間經略司以及下屬各將在內,都對喜歡妄言的軍事機宜進行了一番清洗。不少人被免職罷官,還有一些人乾脆叛逃去了周國。頻發的叛逃事件,又讓宣帥呂頤浩感到軍機不可靠,所以還上了一道奏章,建議用知兵的文人替代武人軍機。

官家趙佶居然批准了這個奏疏,倒不是信不過武人,而是新軍正在大肆擴充,到處都缺軍官。既然呂頤浩覺得武人機宜沒有用,那就調回去帶兵吧。

而在武人軍機們離開河北宣撫司、河間經略司和滄州經略司的同時,熟讀兵法,善於運籌帷幄的書生也來了一些。

其中就有光復黨的大才子張浚,還有大名路經略安撫使劉韐的兩個兒子劉子羽和劉子翬——二劉和張浚都屬復古黨,三人都是被何慄推薦到呂頤浩軍中的。

順便提一下,何慄、陳東、張浚這些復古黨人,因爲“殺慄始可言和”變得非常吃香,被宋朝的士林看成周國剋星了。

何慄的官職升到了中書舍人兼侍講,陳東則接任了提舉均田司事,張浚則以朝官銜出任河北宣撫司總軍機。

張浚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公認的“抗金名將”,屬於有多少兵就能抗掉多少兵的名將……不過那也不都是他的錯,手下的兵將也的確挫了點。如果有30萬大宋新軍這樣的兵力去打富平之戰,怎麼都不會輸掉的。

“彥修,你看過《奇襲天津策》了嗎?就是那個岳飛領銜建白的奇策。”

張浚這時正在軍機房裡面翻看之前的軍機們留下的文書和應對策(預案)——他可是學霸!而且這些年爲了更好的清田也學了許多新學(清查田地需要幾何學知識),所以能夠看懂新式軍學的應對策。翻看到岳飛上的《奇襲天津策》時,忍不住叫起好來了。

“看過了,就是不得用啊!”劉子羽道。

張浚道:“策不得用,將卻是可以提拔的。這岳飛現在做什麼呢?”

“在做隊正。”

“這等將才怎麼去當隊正了?”張浚搖搖頭,“應該給個營將。”

“呂宣帥如何肯用他?”劉子羽說。

“那就薦他去開封府練新兵吧。”張浚道,“那邊機會多,一個營將總是有的……”

正說話的時候,門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然後就看見劉子翬快步走了進來,“德遠、彥修,清州方向烽火大起!”

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六十章 一切爲了買房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91章 姦夫**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263章 依靠誰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六十八章 好一番算計(求收藏,求推薦)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1344章 爸爸在釣魚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328章 阿骨打之死——阿骨打拼了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1138章 國賊在密謀第1196章 遼陽出了個高皇帝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515章 話語權 一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223章 軍國 六第250章 起義好嗎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115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三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447章 光明教的崛起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161章 章惇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316章 一定要中進士第592章 友商京東 上第842章 高麗徵夷大將軍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1203章 股份制共和國第212章 送女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480章 房奴 九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1346章 乾孃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620章 海東霸主 三第425章 大道 三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序章 (求收藏,求推薦)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209章 分家第203章 過年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884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一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1322章 阿骨打之死 十一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056章 戰爭與和平——真理來了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
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六十章 一切爲了買房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91章 姦夫**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263章 依靠誰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六十八章 好一番算計(求收藏,求推薦)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1344章 爸爸在釣魚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328章 阿骨打之死——阿骨打拼了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1138章 國賊在密謀第1196章 遼陽出了個高皇帝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515章 話語權 一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223章 軍國 六第250章 起義好嗎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115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三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447章 光明教的崛起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161章 章惇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316章 一定要中進士第592章 友商京東 上第842章 高麗徵夷大將軍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1203章 股份制共和國第212章 送女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480章 房奴 九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1346章 乾孃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620章 海東霸主 三第425章 大道 三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序章 (求收藏,求推薦)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209章 分家第203章 過年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884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一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1322章 阿骨打之死 十一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056章 戰爭與和平——真理來了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