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

“轉機?”張浚聽了何慄的話就是一怔,“文縝,你想做什麼?”

何慄拈着鬍鬚,“不是我想做什麼,而是太子想做什麼?”

“太子……”張浚吸了口涼氣兒,“太子他……”

今年已經是宣和六年,也就是西元1124年了。趙佶的長子趙桓已經26歲,表現出了一個大宋儲君所有應該具有的品質,而且和銳意改革的復古黨人走得很近。太子的老師耿南仲則一直都是復古黨人的支持者。

雖然太子本人從來沒有表露出支持復古黨人的態度,但是誰都知道,在復古黨人的背後一定站着這位太子爺!

而復古黨人對這位太子殿下,也頗多期待。

畢竟趙佶已經當了二十幾年皇帝,憑心而論,事情也幹了不少,如果沒有這場宋周之戰,他大概也能以明君聖主的面目名留史冊。

縱觀史冊,幹皇帝這份工作的人,往往就是開頭十來年能勵精圖治。皇帝當到二十幾年,怎麼都該暮氣沉沉了。

想讓一個皇帝在登基掌權二十幾年後再推行重大改革,基本上是在做夢。

而且趙佶的前半生已經推動過一次大改了,怎麼可能再來第二次大改?

所以趙佶一生的格局已經定了,下半生就是混吃等死。復古黨人如果想實現自己的報復,能夠指望的也只有太子趙桓了。

何慄拈着鬍鬚,似乎有些感慨,“其實當今官家的所作所爲,比之大宋諸多先帝已經很好了。

如果不是武好古、武義久這對父子,官家就是明君聖主。紀憶之和其餘五賊也都是名垂青史的名臣了!

如果早個幾十年一百年能有30萬新軍,遼國、西賊什麼的,都剷平了!

可惜啊,可惜……既生瑜,何生亮!我朝有30萬新軍,東賊就有100萬新軍!”

其實沒有武好古的周國,趙佶、紀憶他們上哪兒抄襲去?

這就好比18世紀、19世紀的歐羅巴列強還有那個天選美利堅,牛逼哄哄的國家有一堆!難道個個都有明君良相?還不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最後一起抄成列強的?

但是抄出來的列強也有上下強弱,這就和各自的歷史包袱、地緣形勢、國家的綜合實力有關了。

趙宋的綜合實力不弱,但是歷史包袱太重,地緣形勢也不夠好。前者受困於不抑兼併和科舉取士的傳統,後者則受困於廣大而封閉的內陸。

所以趙宋在資本主義道路上的進步,總歸不如新興的大周共和國那麼徹底。

而徹底的改革,看來也不是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暮氣沉沉的趙佶能夠進行的。

大宋想要得到出路,就必須要有新君登基!

何慄低聲道:“李泰發、趙元鎮、宇文叔通、陳少陽都是這個意思!”

他說的這幾位,就是李光、趙鼎、宇文虛中和陳東。現在都是復古黨的大佬級人物了。

其中李光是符寶郎,管天子的印章兵符。趙鼎現在官拜知登聞檢院事,管百姓及士子上書的。宇文虛中官畢竟大,現在是翰林學士。而陳東則是提舉均田司事,守着復古黨的大本營。

現在再加上一個樞密院軍機房主事張浚,再加上中書舍人兼侍講何慄,就是最新版本的復古六君子了。

不過這六君子沒有一點兵權,想要擁太子上臺,把趙佶趕走,恐怕不大現實吧?

“國家要有轉機非太子不可,”張浚低聲道,“可是開封府的兵權不在我等手中,如何才能行事?”

“太子至孝!”何慄道,“所以也只有等官家自己禪讓了……”

“自己禪讓?”張浚搖搖頭,“他肯嗎?”

“等吧!”何慄道,“等東賊到了西京,或許就肯了。”

“什麼?東賊能打到西京?”張浚搖搖頭,“不可能,不可能的……現在纔到太原府啊!怎麼可能那麼快?

打仗可不僅是能打能衝,還得有吃有喝啊!現在東賊已經深入700多裡,所耗費的糧草不大可能從燕地轉運,多半要隨戰隨徵了。

只要河東方面能夠堅壁清野,讓東賊無所掠獲,他們就不可能馬上兵臨黃河了。”

“好好,德遠果然是知兵的!”何慄苦笑道,“那就再看看,看着吧……東賊來勢洶洶,恐怕早就有籌糧的辦法了!”

……

大周共和軍籌糧的辦法,在二月初就傳到開封府了。

是遷到太原西城的河東宣撫司上報的——太原西城是爲了方便金兵南下而修建的城堡,並不是棱堡,而是舊式的四方形城堡,但是修築有炮壘,安放了可以發射6斤炮彈的大炮。

城堡位於汾河以西,和太原東城隔水相望。

現在太原東城已經被三面包圍,所以河東宣帥張孝純就遷往太原西城去了。

與此同時,張孝純還打聽到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

東賊,也就是周國即將在河東舉行科舉考試!而且高中舉人的河東士子還能得到免田稅和免役的特權!

“陛下,東賊是要拉攏河東士大夫爲其所用啊!”

瓊林宮中,太宰紀憶馬上就看穿武義久的詭計了。

“陛下,河東士大夫都深受大宋厚恩,絕不會被些許小利所誘惑的。”少宰蘇遲奏道,“而且東賊畢竟是工商暴民之國,即便行了科舉,也不會真心與士大夫治國的。不過是個權宜之計罷了。”

這話……政治正確!

不過紀奸相卻知道河東士大夫一定會上當的!士大夫最喜歡的不就是科舉和逃稅嗎?現在兩者都有了,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陛下,”知樞密院事張叔夜奏道,“東賊以詭計誘惑河東士子,恐怕會有人心動搖!河東必有一番苦戰。臣不才,願意出鎮河朔。”

出鎮河朔的意思就是去當河東、朔方宣撫……宣撫司駐地當然不在太原,而是該擺在靠近朔方的某地,或者乾脆擺在朔方路的銀州。

老狐狸!

紀憶在心裡罵了一句,馬上也建議道:“陛下,現在河東官軍人少,新軍不過一個將,勉強維持尚且不足,難以擊退東賊。

臣建議讓張孝純轉任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招募陝西新軍以抗東賊。

另外,徐州、東海國也要加強防禦,以防東賊從海路進犯。”

“讓張孝純去京兆府?”趙佶皺眉道,“那太原府怎麼辦?”

“可以由劉光世兼任知府事。”張叔夜道,“劉光世是武官,又是將門良材,一定可以守住太原。”

“那張卿準備去哪裡設立宣撫司?”

“臣想去府州坐鎮。”張叔夜道,“閤府麟、朔方、靈州、女真之兵攻敵側後。”

“好好!”趙佶連連點頭,“如此甚好!那麼誰可繼任知樞密院事?”

“臣推薦蔡攸繼任知樞密院事。”紀憶立即推薦了蔡京的兒子蔡攸。

因爲現在能夠替代紀憶這個太宰的人選中就有上了年紀的蔡京。

而讓蔡攸主持樞府就可以堵住蔡京重返政事堂的路——因爲趙佶不可能讓兒子主軍,爸爸主政。

“另外,”紀憶又道,“臣建議由蔡京判襄陽府事。”

蔡京雖然出京多年,但畢竟還是趙佶的心腹。

現在這個時候能去襄陽府提趙佶看守後路的,也只有他了。

“好!如此甚好。”趙佶明白紀憶的心思,隨後又瞅了眼同知樞密院事童貫。

童貫也明白主子的意思,馬上出班奏道:“陛下,奴婢請鎮京東。”

他說的“京東”當然不是指京東商市,而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

“那就在徐州設立京東宣撫司!”趙佶道,“由童卿出任京東宣撫兼知徐州事,原知徐州事潘孝庵改知江寧府。”

這個人事調整也是有心意的。潘孝庵畢竟是武義久的舅舅,繼續當知徐州事是不合適的。

不過趙佶依舊信任潘孝庵,所以也沒把他免職,而是打發去江寧替代蔡京了。

江寧也是個要緊地方啊!如果趙佶要遷都襄陽,那麼就必須牢牢控制長江。長江中游、上游好辦,難辦的是下游。下游距離襄陽府太遠,所以必須設立陪都一級的重鎮加以掌握。

而江寧府無疑下游第一重鎮的所在了!

……

太子東宮。

瓊林宮中的議政內容,第一時間就傳到了太子趙桓的耳中。

這位一度監國,然後又退居東宮多年的儲君輕輕揮手,打發走了向他報信的小黃門,然後看着正和自己對弈的一位五十多歲的白胖文官,低聲道:“官家還是想走啊……”

白胖文官就是趙桓的老師,太子詹事、徽猷閣直學士耿南仲。

聽到太子的話,只是微微一笑:“殿下想走嗎?”

趙桓想了想,“能不走嗎?”

耿南仲道:“可以一試……河北尚有數十萬精銳!若能有一半撤到京畿,殿下就能在中原堅持了。即便開封府難守,退去潁昌府也可。”

“潁昌府?”趙桓問,“潁昌府能守住?”

“守不住,但是可以西走。”耿南仲道,“關中自古帝王家啊!現在又有西軍、朔方軍、靈州軍幾支大兵可以依靠!”

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229章 至少還有太后和東遼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928章 存天理,滅逆虜 完第1486章 論功行賞分田地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314章 魔女墨娘子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1432章 南大嶼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334章 萬大瓦子第七十七章 正人君子西門青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263章 依靠誰第1008章 團練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6章 近憂(求收藏,求推薦)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298章 淫賊,哪裡走!第269章 讀書人第231章 武好古變了第1268章 復古黨人 三第693章 西賊還有救嗎?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1214章 三家同盟——拔鬍子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四十章 郭小小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1500章 開始吧,命運之戰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1438章 一羣地理盲第442章 李綱同學第1457章 槍大夫第922章 他們果然不會打仗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204章 選舉一個皇上吧第946章 戰爭販子 完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1497章 閃電戰?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325章 帶路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151章 大遼團練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210章 張擇端第882章 武大郎,都軍機 四第212章 送女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174章 一起來修書吧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040章 南征北伐——戴罪賣國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1209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上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
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229章 至少還有太后和東遼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928章 存天理,滅逆虜 完第1486章 論功行賞分田地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314章 魔女墨娘子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1432章 南大嶼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334章 萬大瓦子第七十七章 正人君子西門青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263章 依靠誰第1008章 團練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6章 近憂(求收藏,求推薦)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298章 淫賊,哪裡走!第269章 讀書人第231章 武好古變了第1268章 復古黨人 三第693章 西賊還有救嗎?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1214章 三家同盟——拔鬍子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四十章 郭小小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1500章 開始吧,命運之戰第1304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三第1438章 一羣地理盲第442章 李綱同學第1457章 槍大夫第922章 他們果然不會打仗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204章 選舉一個皇上吧第946章 戰爭販子 完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1497章 閃電戰?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325章 帶路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151章 大遼團練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210章 張擇端第882章 武大郎,都軍機 四第212章 送女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174章 一起來修書吧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040章 南征北伐——戴罪賣國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1209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上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