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

天色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但是武家大宅的大堂內,卻是燈火通明。這座在共和六年才落差的殿堂是標準的“共和式多層樓房”,高大氣派。大堂更是兩層挑高的設計,用粗大的彩繪木柱支撐起來。門窗上都鑲了五顏六色的天津彩色平板琉璃片,豪華氣派上檔次。

大堂之內,則點上了琉璃油燈,上等的鯨魚油加上無色的琉璃燈罩,一共有十幾二十盞,都高高吊在天花板上,將諾大的廳堂照得猶如白晝般敞亮。

琉璃油燈下面,坐着不少人。一個個穿着官服的共和國大佬都端坐在那裡,一杯又一杯提神的蔘湯灌了下去,卻都坑坑哈哈的不說話兒。

趙鍾哥、慕容鵡、西門安國、蘇大郎、張熙載、米友仁、馬政、花滿山、吳四德、蘇過、潘興業、林沖……一個個都是跺跺腳天津市就要震三震的大人物。

現在卻都愁眉苦臉,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看着在主座上坐着的武義久。

武義久有點像武好古,不過比武好古年輕的時候還要英俊,比起他兩個帶兵打仗的哥哥,則有點文弱。不過他現在也穿着軍裝——一件普通的士官軍裝。他在南岸要塞中的職位是工兵技術官,軍銜不過是中士。

一箇中士,現在卻高高坐在主位上,對着一羣父輩元老,在氣勢上一點不落下風。

就這點兒,比他父親年輕的時候可強多了!

趙鍾哥這時輕聲道:“久之,你是武家嫡子,你可說說。現在這事兒到底怎麼辦纔好?雖然元首吉人天相,可是現在總要有人暫時掌控一下局面吧?”

武義久看着趙鍾哥,他當然知道趙鍾哥一直都支持自己的哥哥武義勇。

如果現在是帝制,這位前輩和自家只怕要在今晚決出個生死了。

可偏偏自己老爹設計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政體……天下爲公!不是忽悠人的爲公,而是來真的!至少幾十萬軍事公民都信了。

在這種情況下,誰腦殘了纔在天津市動刀子——這可是背叛共和!幾十萬軍事公民,特別是和武義久一輩兒的二代公民根本不會答應的。

這幫子二代公民,纔是共和國軍隊的中堅,他們是要保衛共和的!

所以饒是趙鍾哥這樣的人物,也只能照着規矩來!

“大周共和國自有《約法》,”武義久說,“咱們只管遵照《約法》行事就可以了。只要咱們守《約法》,共和國的根基就固若金湯!外面的騎士、府兵就會忠於元老院。有了他們的效忠,金國、宋國和叛逆的耶律敖盧斡就不再話下。

如果咱們自己壞了《約法》,共和國自亂起來。那麼敵人就要趁亂而入,我們的富貴榮華,可就都是煙雲了!

這《約法》不僅是共和國的根基,也是在座諸位世代富貴的基礎啊!”

好一個武義久!

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並沒有用武家的財力去收買,而是高高舉起《共和國約法》這個大義。

在場的元老們都在心裡面挑起大拇哥了,這武義久不愧的雲臺律學的高材。對於《約法》的重要性看得非常透徹。

玩殺伐決斷,他也許不如那個耶律敖盧斡。但是在《約法》和元老院的框架內玩政治,他可是一流的。

而在大周共和國,能當上元老的人物,有幾個肯真的破壞《約法》,拆了元老院的臺?

元老有幾百個,皇帝可只有一個……

在共和制下,當上元老基本沒有人敢碰了。而在帝制下,當了宰相也一樣朝不保夕。

所以有哪位實力派元老敢站出來破壞《約法》,破壞共和,立即就是衆矢之的。

武義勇、武義信這二位在外帶兵的武家公子,正好站出來保衛共和,殺迴天津市,共和國就要自亂了!

這樣的局面是所有的元老都不希望看到的。即便是所謂的“君主派”,也是要在《約法》和元老院的框架內選出一個皇帝……《約法》和共和都是要的。不過是把元首名號變成皇帝,可以讓武好古的子孫世襲。與此同時,元老院和《約法》的權威還是要維護的!

“久之,”支持武義久接班的馬政開口道,“可你現在連元老都不是啊!”

武義久道:“我是勳貴公民,根據《約法》有權參選。現在只要有一名選區在天津的元老請辭,我馬上參加補選。”

按照《約法》和元老院的規則搞政治,果然是難不住武義久的。

他說着話,目光在大堂中緩緩掃過,“諸位前輩不會不支持義久吧?”

“我們當然支持了!”

“一定支持!”

“久之當元老是天經地義的……”

一幫元老前輩沒有一個反對的。武義久是堂堂正正的選,誰要反對,那就是和元老院中支持武家的元老過不去。

而且反對有啥用?不允許元老辭職?還是不允許武義久參選?以武家在天津的勢力,把武義久捧上元老寶座是易如反掌。

他當了元老,那麼在元首補選中獲勝也是輕而易舉的。

當然,前提是武家能夠團結!

如果西門青支持武義久,那麼趙鍾哥、西門安國、慕容鵡、張熙載、花滿山這批人只能跟進。

至於馬政、蘇大郎、蘇過、林沖、潘興業這批人本來就支持武義久,就更沒話說了。

雖然把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選上去當元首怎麼看都有點兒戲。可是這事兒卻符合《約法》,也符合共和國的原則,別人最多看不慣,也沒什麼招。

而武義久因爲是補選上臺,還有兩年時間建立威信——也就是發動對外戰爭,爲軍事公民的二代們奪去新的土地!

得到了土地和公民身份的“二代”自然會成爲武義久的擁護者。有了他們的擁護,武義久的元首自然就坐穩了……

……

避暑山莊大火和共和國元首武好古失蹤的消息在八月初三的下午,就通過官方報紙《共和日報》公開了。

位於天津北城使館坊的大宋公使館自然也通過報紙得知了這個消息。

內廳之中,公使張邦昌和副使秦檜對面而坐,一人手裡都是一份剛剛到手的《共和日報》,翻來覆去的看着。

也不知看了多久張邦昌才把《共和日報》一丟,吐了口氣,表情複雜地說:“這事兒鬧得,也不知是福是禍?”

秦檜也放下報紙,看着張邦昌:“公使,怎麼會是禍?敵酋斃命,敵國自亂,對於我朝而言總是利大於弊的。”

張邦昌在天津當公使已經有兩年了,不似秦檜才上任沒幾日。

聽着秦檜的言語,張邦昌只是搖頭,“不好說,不好說啊……且不說武好古是不是真的斃命了,便是真死了,周國也未必就亂。你看報紙上都說了,元老武誠久請辭和勳貴武義久參選南開區元老,明天就要投票了。這武義久是武好古的嫡子啊!”

“可武好古還有兩個兒子在外帶兵啊!”秦檜道,“而且周國的那一般開國功臣,元老勳貴真的能服武義久這個晚輩?依下官看,周國必有一場內亂!

這可是天佑皇宋啊!”

張邦昌擡眼看着秦檜,“會之,你是想……”

秦檜吸了口氣:“公使,下官怎麼想無關緊要,現在要緊的是立即將武好古遇害,周國發生內戰的消息送出去!”

“對,對,得立即報上去!”

秦檜又道:“下官走一遭河間府吧!”

從陶節夫主持河北軍務時起,河間府就是河北宣撫司的駐地。而現任的河北宣撫是呂頤浩,在宋朝的文官之中,他也算得上是知兵之人了。

“也好。”張邦昌道,“馬上走!晚了就怕周國會封鎖界河。”

由天津出發去宋國最方便的就是坐船走界河,如果風向對頭,幾個時辰就能抵達宋國的清州境內。

在清州境內黃河、界河、白溝河的交界處,宋軍築了一個三河口棱堡。棱堡中設有驛站,在驛站換乘驛馬,走150裡就能抵達河間府。

如果秦檜賣力一點,一天一夜就能走完全程。

而河間府的宣撫司和開封府的朝廷之間,則有600里加急保持聯絡。要不了兩天,就能把周國發生劇變的消息告知大宋天子趙佶。

不過河北宣撫使兼知河間府事呂頤浩的權力很大,擁有“移牒外交”和“便宜行事”兩大權限。

而且呂頤浩麾下還有上百個營,將近十萬嗷嗷叫着想要開戰的新軍。只要他想打,藉口什麼的,總會有人幫着準備好的!

至於突襲天津的計劃,則早就由一羣武學學宮畢業的新軍軍官擬定好了,擺在呂頤浩的案頭。

突襲方案非常簡單,就是集中最大的力量,取最短的路線,突襲大周共和國的首都天津!

由於大周共和國是完全圍繞天津這個中心運轉的,只要天津淪陷,國家就會分崩離析。現在金國已經被周遼聯軍擊垮,而勝利的周遼兩國又突然發生內亂,如果大宋可以一擊得手,天下就能重歸一統,大宋也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394章 中了 中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1434章 新世界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1236章 與其你殖民,不如我殖民第174章 一起來修書吧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1102章 盼星星,盼月亮,盼童貫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862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二第1329章 阿骨打之死——屍山血海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812章 僧團貸款,按揭打仗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806章 真理邪路第1195章 閃擊大元國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九十一章 武好古的平臺和標準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501章 這很封建 十六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342章 第一美女第1214章 三家同盟——拔鬍子第304章 知縣夫人和淫賊們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201章 很奸的奸相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648章 鐵鷂子第958章 傷天害理資本家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916章 書生也能當軍閥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1417章 風波亭 下第1161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七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131章 篡國和賣國第388章 爲人父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492章 這很封建 七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423章 大道 一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888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五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862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二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三章 包退(求收藏,求推薦)第409章 銀行僧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五十六章 西園雅集
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1298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下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394章 中了 中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1434章 新世界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1236章 與其你殖民,不如我殖民第174章 一起來修書吧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1102章 盼星星,盼月亮,盼童貫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862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二第1329章 阿骨打之死——屍山血海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812章 僧團貸款,按揭打仗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806章 真理邪路第1195章 閃擊大元國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九十一章 武好古的平臺和標準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501章 這很封建 十六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342章 第一美女第1214章 三家同盟——拔鬍子第304章 知縣夫人和淫賊們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201章 很奸的奸相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648章 鐵鷂子第958章 傷天害理資本家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916章 書生也能當軍閥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1446章 一個上主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1417章 風波亭 下第1161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七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131章 篡國和賣國第388章 爲人父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492章 這很封建 七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423章 大道 一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888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五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862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二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三章 包退(求收藏,求推薦)第409章 銀行僧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五十六章 西園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