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

“元暉,這李明仲真是天下奇才啊!”

十字街口,佳士得總行的書房內,武好古一邊翻看着厚厚一大疊從李誡那裡借來,還沒有裝訂的《營造法式》的草稿,一邊忍不住讚歎起來。

這是一本奇書啊!

誰說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不注重科學技術?這本《營造法式》明明就是一本《建築工程標準施工大全》啊!上面列出了包括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畫作、磚作、窯作共十三種一百七十六項工程的尺度標準以及基本操作要領。

這本書如果再加上運用了幾何學知識的樣圖、平面圖和繪圖方法,是完全可以作爲將來畫學(美術學院)建築院的標準教材使用的!

而且,利用《營造法式》上的十三個工種(作)分類和施工標準爲依據,佳士得行完全可以組織起自己的建築行……

當然了,一個建築行也不可能靠一本書就撐起來,還必須有足夠數量的工匠和“工程師”……呃,不僅僅是建築行需要工匠和工程師,而是佳士得行想要衝出書畫文玩行,進入建築、印刷、紡織、“化工”(染料、火藥什麼的)、冶金、造船、畜牧(養馬)、航海等行業,就必須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

“這樣的奇才,我朝可有不少啊。”米友仁手裡拿着支“鉛筆”,正在一張黏在畫板上的宣紙上畫速寫(畫武好古),聽見老師的話,就一心二用,回答道,“紹聖二年才過世的夢溪丈人更是古今少有的奇才,他的《夢溪筆談》中所涉及的學問更多更雜,而且他還是進士出身呢。”

“《夢溪筆談》?沈括?”

武好古聽到《夢溪筆談》便是好一陣激動,“元暉,你能搞到《夢溪筆談》的書稿嗎?”

“可以啊,”米友仁道,“回頭我給家父寫封信,叫他想辦法去討要一部。”

沈括是杭州錢塘縣人,而《夢溪筆談》誕生在他晚年隱居的潤州夢溪園。現在這部奇書還在刻印過程中,估計也印不了幾本,能得到的都是當下的名士,米芾肯定有辦法拿到。

如果說《營造法式》是一部建築施工標準大全,那麼《夢溪筆談》毫無疑問就是一本百科全書了,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水利、建築、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領域。

其中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內容佔了總數的36%,基本上囊括了截止11世紀末的中國科學技術的全部成就。

如果好好整理一下,完全可以從這本《夢溪筆談》中尋找到一所11世紀標準的世界級的綜合類大學的大部分教材!

這是一部可以撐起一所大學的奇書啊!

只要將這部奇書“拆開”來,分成天文、曆法、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水利、建築、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門類,一所大學就有了……當然,還需要很多教育經費,不過這對武好古而言,似乎不是什麼問題。

對了,截止11世紀,中國還沒有誰系統總結出“科學方法”。但是隻要有了大學,有了探究科學真理的精神和場所,總結出“科學方法”,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自然科學的進步,就是必然的結果。

“還有一位奇人,”米友仁這時又記起了一位宋朝大科學家,“太子少師蘇子容……他的《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也是奇書啊!”

蘇頌!

武好古馬上想起來了,這個人發明了個鐘錶擒縱器,被英國人李約瑟稱爲“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誰說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不重視自然科學的?

至少在宋朝哲宗年間,就同時存在過沈括、蘇頌和李誡三位大科學家。

對了,還有一個燕肅燕龍圖也是個科學家,而且還是個畫家兼科學家,著有《海潮圖》,製造出了記裡鼓車,蓮花漏(計時裝置),其中記裡鼓車在畫院裡面還存有實物呢。

另外,還有一位以活字印刷術名留後世的畢昇……

可以說北宋時期中國,不僅在文化藝術領域處於高峰,在自然科學領域同樣擁有巨大的成就。

相比西方灰暗的中世紀和已經開始沒落的阿拉伯,眼下的北宋,正在釋放耀眼的光芒。

可是這光芒,卻是曇花一現,就在女真和蒙古的鐵蹄之下,化爲灰燼!

不行,這種事情絕對不允許出現了!

武好古已經有點壓抑不住心裡面的激動了。

他原本就有開辦大學的設想,不過他並不知道該怎麼把一所大學撐起了。因爲他自己不是理科生,他就是一個藝術生,肚子裡那點自然科學的知識是不夠一所大學使用的。

而且他掌握的是後世起源於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東方科學並不是一個體系……你這個東西拿出來,人家看不懂啊!

比如一個化學公式寫出來誰認得是什麼啊?

還有許多化學元素、數學和物理的術語,東西方的名稱都不一樣。

武好古必須把那些他自己都記不全的後世自然科學的知識,都變成宋朝人能看得懂的語言文字,纔有可能支撐起一所小小的大學。

而現在,有了《夢溪筆談》、《營造方式》、《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等等宋朝的科學書籍,開辦大學就容易多了。

只需要把這些書籍“拆開”了,分門別類整理成系,一所類似近現代模式的大學不就有了?

可別小看這種分門別類的大學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因爲很少有人可以像沈括這樣涉及那麼廣泛的——其實沈括的學識也有雜而不精的問題——必須要分成諸多門類,然後才能集中精力鑽研其中的一類或幾類。

而且大學還能集中多位科學家的精力和腦力用於一個或幾個項目研究,研究和傳授科學知識完全可以成爲職業而不是單純的個人興趣。

“元暉,得把《夢溪筆談》、《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這三本書都得想辦法弄到手,多少錢不論。”

武好古已經拿定了主意,“還得去尋一些能看懂這三本書和《營造方式》的士子,這樣才能把這三本書拆分整理成許多本專注一類學問的書本……拆得細一些纔好研修。”

“這樣的士子……可不好找啊。”米友仁搖着頭說。“這雜學畢竟不列入科舉,學通了最多就是一伎術官。”

武好古笑着一拍桌子:“伎書官?對了,司農寺、國子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都水監、翰林醫官局這些衙署裡面總有吏員能讀懂吧?”

宋朝有伎術官,自然也有管伎術的衙門,這些衙署裡面不僅有官,而且還有吏員。和官不同,宋朝的吏員是可以世襲的。官可以不懂行,但是下面的吏員必須懂,他們世世代代可都靠這點學問吃飯呢。

“他們應該能看,”米友仁想了想,“只要老師捨得花錢,還可以從這些吏員家門中請些人到佳士得行來。”

吏員雖然有世襲的路子,不過世襲的名額有些,總有輪不上的子侄。

米友仁又說:“這些日子學士已經從國子監的吏員世家中找了兩個善於印刻書籍的子弟。一個姓謝名尚賓,一個名叫魏四海。家裡面都世世代代在國子監書庫充當吏員。”

國子監書庫並不是一個藏書的地方,而是掌管印刻和出售書籍的官署,宋初的時候名叫國子監印書錢物所,在太宗朝才改名爲國子監書庫的。因爲朝廷對國子監書庫出版的書籍要求很高,通常要經過校勘、復勘和主判管閣官三道審覈程序。

因此能世代都在國子監書庫充當吏員的家族都不簡單,培養出的子弟在刻書這一行中,全是大行家。實際上,許多私人刻坊都有國子監書庫吏員家族在後面撐着。

“好,安排則個,”武好古說,“我見見他們,若是可用,便請過來……就在佳士得行裡成立一個伎術房,把他們放在伎術房裡面。”

目前草創中的佳士得行的組織模式是這樣的,最大一級是“行”(商行),商行由股東會掌握最高權力,行之下是“房”。

諸房之首是大掌櫃房,直接向商行股東會負責。賬房則接受大掌櫃房的指揮,但是必須每月向股東會進行報告並且提交賬目,接受審查,有雙重隸屬的關係。而大掌櫃房之下除了賬房之外,還有人事房、唱賣房和商館房。

另外,還有計劃建立畫冊房、印刻行和書畫房。不過現在情況有變,武好古就琢磨着先成立一個伎術房,負責刻印(目前是刻印傳單)和整理伎術書籍這兩大業務。至於將來,伎術房還可以發展成爲佳士得行的技術研發部門……

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719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四第1102章 盼星星,盼月亮,盼童貫第二十八章 小米(求收藏,求推薦)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1367章 六賊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585章 新的考驗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133章 黑船,韓寇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443章 真正的教育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495章 有一種危機叫過剩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674章 敵在開封府 二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558章 仁義博士團大團長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1219章 軍國 二第1225章 遼崩 一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四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126章 潘素兒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221章 入黨第574章 論道 四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618章 海東霸主 一第270章 金錢不是萬能的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1145章 延禧攻略 三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101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一第211章 未來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651章 房奴兇猛 下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1348章 一起來背鍋(爲盟主mabol加更)第245章 遼東路第1433章 大發現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1211章 凱旋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914章 關隴的幽靈 完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335章 張叔夜第263章 依靠誰第958章 傷天害理資本家第1050章 南征北伐——高太尉來了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九十章 米芾第117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三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323章 慕容兵法第419章 大儒 六第405章 武美娘第555章 喜歡遊獵的元首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631章 有腐敗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482章 房奴 完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1261章 宋道宗的最大失策
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719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四第1102章 盼星星,盼月亮,盼童貫第二十八章 小米(求收藏,求推薦)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1367章 六賊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585章 新的考驗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133章 黑船,韓寇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443章 真正的教育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495章 有一種危機叫過剩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674章 敵在開封府 二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558章 仁義博士團大團長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1219章 軍國 二第1225章 遼崩 一第77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四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126章 潘素兒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221章 入黨第574章 論道 四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618章 海東霸主 一第270章 金錢不是萬能的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1145章 延禧攻略 三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101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一第211章 未來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651章 房奴兇猛 下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1348章 一起來背鍋(爲盟主mabol加更)第245章 遼東路第1433章 大發現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1211章 凱旋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914章 關隴的幽靈 完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335章 張叔夜第263章 依靠誰第958章 傷天害理資本家第1050章 南征北伐——高太尉來了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九十章 米芾第117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三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323章 慕容兵法第419章 大儒 六第405章 武美娘第555章 喜歡遊獵的元首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631章 有腐敗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482章 房奴 完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1261章 宋道宗的最大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