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都料匠

北宋的手工業非常發達,能工巧匠自然不少,在雕版印刷這一行也不例外。

不過,米友仁給武好古尋來的謝尚賓和魏四海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手藝人,因爲他們的手藝並不好。雕版、制墨、印刷、裝書……這些刻書行的手藝他們都會做,但是都不精通。如果真的要親自動手,也就相當於學徒剛剛出師的水準。

但是他們卻是行內公認的“大匠”,或者叫“總匠”、“都料匠”。他們的工作不是親自幹活,而是指揮別的工匠和學徒幹活。

用後世的話來說,他們就是印刷行業的工程師。

在宋朝,大部分手工行都有“都料匠”、“總匠”或“大匠”的存在。其中名留後世的就是開寶寺塔的建造者喻浩,因爲歐陽修在自己的《歸田錄》中記錄了此人,並稱其爲:用心之精蓋如此。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預都料爲法。

而那位正在編修《營造法式》的李誡,和武好古的老祖宗武宗元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都料匠。前者是建築行業的總工程師,後者是負責室內裝修(壁畫)的工程師……

這天下午,就在武好古剛剛從城西蓮花庵墨娘子那裡歸來,並且帶回幾張鉛筆素描的時候。米友仁已經帶着個年紀輕輕的都料匠,候在佳士得行的書房(武好古的辦公室)內了。

“老師,你可回來了。”

米友仁等得有些焦急,見到武好古進了門,連忙就開始介紹了。

“這兩位就是您要的人,這位是謝都料。”他先指着一位身穿青色儒袍,五官非常秀氣,留着幾縷修剪的非常整齊的鬍鬚的青年說道,“他是刻書謝家的人,如今在國子監書庫勾當。”

“在下謝尚賓,見過武大官人。”

米友仁介紹完畢,謝尚賓就是躬身一禮。

“你是官匠?”武好古看着他問。

“在下是和僱的民匠。”謝尚賓回答道。

宋朝的手工業發展和之前的時代不同,民營手工業發展迅猛,而官營手工業相對滑坡——這滑坡不是和唐朝五代相比,而是和民營手工業的大發展相比。

而民營手工業的崛起,就造成了官匠流失。優秀的工匠可以在坊間得到更高的報酬,也可以自己創業開設工坊,所以都不大願意進入官營手工業充當官匠。

另外提一下,在宋朝還有一種“兵匠”,就是擁有軍籍的匠人,一般掛廂軍軍籍——宋朝的廂軍其實不是真正的軍隊,而掛個軍籍替朝廷做各種雜務的人員。類似於後世的警察、稅務人員、消防隊、國營企業員工等等之類。

不過真有本事的人,也一樣不會願意去當個掛軍籍的軍匠。

所以宋朝的官營手工業就出現了大量“和僱”民匠的情況,而一些民匠也喜歡這種“來去自由”的僱傭模式。他們可以在官營手工業中學到本事,然後再出去賺大錢。

這種“和僱”的模式,在解決了官營手工業人手不足的問題的同時,也在提高民間手工業的技術水平。

“老師,這位是魏都料,”米友仁這時又指着另外一位年長一些,做員外打扮,面目顯得忠厚老實的男子說道,“他也是刻書世家出身,是刻書魏家的人。也是國子監和僱的民匠,轉年就可以到我們佳士得行來了。”

宋朝因爲沒有社會化的職業教育,所以職業世襲還是主流。師傅教徒弟,難免是要留一手的!爸爸教兒子,纔會毫無保留。

wωω¸TTκan¸¢O

所以一門手藝不幹上幾代,別人是不會相信你有真本事的!

“二位都料,坐下說話吧。”

看到兩人落座,武好古點點頭,繼續發問。

“二位讀過書嗎?”

“讀過的。”看着挺老實的魏四海一笑,“幹刻書行的,不讀書可不行……實不相瞞,小底年少時還進過府學,考過一次發解試呢。”

“進過府學?”武好古心說:書念得比自己(魂穿前)強啊!

“怎麼不讀下去?”武好古又打聽道。

“大官人,開封府手藝行裡都是這樣的。”魏四海苦笑道,“一次發解試不過,就得去學本事了。”

本朝工商地位高於前代,是允許參加科舉考試的。不過工商戶對於科舉考試通常沒有小地主那麼執着,不大會沒完沒了考下去,通常一次不過發解試也就算了——這大概也和開封府這樣的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有關,若是在鄉下當地主,有個兩百畝,一年收個二十緡(相當於)的租,就能維持一戶“士大夫地主”躬耕生活了。

當然了,這也和以道德文章爲取士標準的科舉制度下的“低成本教育”有關。

科舉制度所帶來的,不是高成本的精英教育,而是低成本的“普及教育”,讀書的花費並不高。地主富農都可以承擔,一次次科舉落地對他們而言,不過是浪費點不值錢的時間罷了……

而這種科舉上升的模式對於數量龐大,生活成本比較低的中小地主家庭是最有利的。

“那你也考過發解試?”武好古又問謝尚賓。

“考過,”謝尚賓道,“不過小底沒入過府學……所以學問比魏大哥還不如,但是各種門類的書,小底還是看過許多的。”

刻書行的普通工匠可以不讀書,哪怕不識字也沒關係。但是刻書行的都料匠必須讀過書,而且還必須讀過各種雜書,不一定要精通,但必須能讀通。因爲送到他們手上的書稿不可能沒有一點錯漏,字跡也不一定清晰。所以刻書行的都料匠不僅要“審稿”,有時候還要抄書,所以都是有文化的。

武好古點點頭,順手就在桌子上拿出兩張李誡寫的關於“石作”的書稿,分別遞給了謝尚賓和魏四海。

“看得懂嗎?”武好古問二人道。

“看得懂,”謝尚賓道,“是石作,也就是採石、壘石、石板、石刻等等……似乎是《元祐法式》裡的內容。”

武好古又看着魏四海,四海道:“小底手裡這張不是《元祐法式》裡面的,《元祐法式》的石作篇小底見過,和這篇不一樣,沒有恁般細緻。”

看來這魏四海負責過《元祐法式》的刻印。

“還行啊。”武好古笑了笑,給自己的好學生米友仁打了個眼色。

米友仁馬上說道:“老師,兩位都料在國子監是拿100緡的年例,和效用士差不多,我們佳士得要請他們,得加給三倍……”

100緡加給三倍就是400緡!

索價不低,但也不是獅子大開口。因爲他們可是國子監出來的都料匠——身上揹着金字招牌的!

“加給三倍沒問題,”武好古笑了笑,“不過得先試試本事。”

說着話,他又拿起兩張墨娘子的素描遞給了謝尚賓和魏四海。

“這是墨娘子……”

“這畫……是用甚東西畫上去的?”

兩人拿過素描,看了一眼,都被驚呆了。

他們當然知道佳士得行的大東家是畫中第一人武好古,而且也去過豐樂樓看美人圖——自從墨娘子和李師師的畫像掛在了豐樂樓,豐樂樓都快變成旅遊景點了,生意比平時好了一倍都不止。一樓的門牀馬道更是連個位子都等不着!

可是兩人現在看見了墨娘子的半身素描像,還是大感驚訝。

僅僅是黑、白、灰三種顏色,再加上一堆線條,便將墨娘子刻畫得栩栩如生。

但是這份功力,就不負了“畫中第一人”的稱號了。

“能刻出來嗎?”武好古看着兩人問。

“刻不出來……”

“小底也刻不出。”

不意外。

刻不出來是正常的,因爲武好古在這兩張素描上運用了光影素描法,可不容易印出來。

“換兩張吧。”武好古又給了兩張素描,這是兩張線條素描,不過還是用了一些明暗處理的手法。

“頭髮不能這樣,畫得太細了,刻不出來,就是刻出來了,也印不好。”

“鼻子這裡也得改一改,都用線條就成。”

武好古點點頭,看來印刷技術改進的餘地還是很大的。不過這事兒不着急,以後有的是時間,

“行啊,明日你們再來,我給你們白描的圖,你們拿去尋人雕版開印。”武好古說,“若是印得好,便給你們500緡的年例,行不行?”

“行,大官人您等着看好吧。”

“給某5日,保管把事情辦妥。”

這回兩個都料匠都拍了胸脯,白描的圖是不難刻的,年畫和佛像都是這樣的圖。他們只要去尋了國子監裡面最好的刻匠,花個十緡八緡就能把版子雕出來了,這活兒可比刻書容易多了。

……

今天的陽光很明媚,也沒什麼風。

接近年關時的開封城,寒意稍退,城市中心的街道上人頭攢動,處處透着繁華的氣息。

武好古和米友仁一塊兒出了佳士得的店門,沿途不時與人招呼。他們倆是向西而去的,肩膀上都揹着用來速寫的畫板。

兩人沿着潘樓街一路來,在潘樓下面拐了個彎,尋到了一處出租牲口的店鋪,租了兩頭毛驢,騎着向鎮安坊而去。

他們去鎮安坊是找李師師的,墨娘子的素描有了,李師師可還沒畫呢。雖然武好古在幾個月前就答應給她畫上一紙,可是這承諾一直沒有兌現。倒不是抽不出空閒,而是李師師不知怎的就勾搭上了端王殿下,成了“趙小乙”的專職模特兒……

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223章 軍國 六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397章 夢華 上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469章 分田地,做騎士 一第478章 房奴 七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572章 論道 二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420章 大儒 七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二十三章 唱賣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139章 大宋萌古王合不勒第293章 美酒換佳人第306章 貞女西門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1011章 韓大帥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1236章 與其你殖民,不如我殖民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1072章 人人喊殺武好古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463章 武好古老了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209章 分家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489章 征服,1226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325章 帶路第852章 傭兵之城第1070章 高俅,危險 四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91章 姦夫**第329章 張大青天第245章 遼東路第1052章 南征北伐——死不起啊第六十九章 難以抗拒的誘惑(求收藏,求推薦)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344章 爸爸在釣魚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78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二第154章 無奈(第二更)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161章 章惇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1350章 主要是個商人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666章 一個比一個壞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864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四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六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379章 只能做叛徒了第362章 最牛逼的股東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
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223章 軍國 六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397章 夢華 上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469章 分田地,做騎士 一第478章 房奴 七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572章 論道 二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420章 大儒 七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二十三章 唱賣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139章 大宋萌古王合不勒第293章 美酒換佳人第306章 貞女西門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1011章 韓大帥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1236章 與其你殖民,不如我殖民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1072章 人人喊殺武好古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463章 武好古老了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209章 分家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1489章 征服,1226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325章 帶路第852章 傭兵之城第1070章 高俅,危險 四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91章 姦夫**第329章 張大青天第245章 遼東路第1052章 南征北伐——死不起啊第六十九章 難以抗拒的誘惑(求收藏,求推薦)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344章 爸爸在釣魚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78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二第154章 無奈(第二更)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161章 章惇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1350章 主要是個商人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666章 一個比一個壞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864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四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六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379章 只能做叛徒了第362章 最牛逼的股東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