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新的商市

開封府,崇政殿。

章惇的孫女婿紀憶又一次得到了入對的機會,他現在似乎走出了之前因爲站隊錯誤而形成的巨大陰影,又成爲了官家趙佶比較看得上的官員了。

讓趙佶對紀憶改觀的原因,當然是京東商市和京東市舶司了。請開設京東商市和京東市舶司是奏章雖然是曾布、蹇序辰上的,但是上京說明情況的卻是紀憶。

“……京東商市和界河商市只是形似而神不同。在臣看來,界河商市雖然繁榮,但是卻有唯利是圖,目光短淺之誤。商市只求近利而忘卻遠憂,雖然可以爲國家牟利,將來也可以爲燕雲之戰做轉運中心,卻終究不可長久爲用,否則必生禍患。”

“怎麼會生禍患呢?”趙佶似乎沒有聽懂紀憶的話,“界河商市有何不妥?”

“商人治市就是最大的不妥。”紀憶說,“商人之所以成爲四民之末,是因爲其所作所爲,長期來看對國家對朝廷是不利的。

臣本商家出生,對商人做大之害是再清楚不過了。歷朝歷代重農而抑商,並不是毫無道理的。而界河商市非但不抑商,反而將一鎮之權,盡付商賈,任憑商家唯利是圖,長久以往必爲國家所害。”

趙佶還是沒聽明白,於是又問:“究竟如何爲害?”

紀憶道:“商人爲害大者,便是不守尊卑上下,不遵國家法度,以財犯禁,恃富違法,投機居奇,擾亂民生。

國家定立尊卑秩序,乃是爲了使天下安穩,士農工商,各得其所。然而商人往往以爲錢能通神,財可買法。因此常常欺壓士農,變賤爲貴。而在界河商市,商貴士賤,上下顛倒之風尤爲突出!商市之中,以所謂元老院爲尊,掌立法人事稅賦之大權。而元老院之三十三老,俱是豪商,並無一個士大夫!

而界河商市中卻頗多學宮書院,也是有許多士大夫的,甚至還有進士出身的官人……他們在界河,卻要遵守商人所立之法!

這就是商貴士賤,上下顛倒了!”

紀家其實也是界河商市的三十三家股東之一!商市元老院中也有姓紀的元老。所以紀憶對於界河商市存在的問題認識是非常透徹的。蓄養私兵什麼的,在紀憶看來反而是小事,真正的大錯,則是商市對封建等級的顛覆。

封建社會是要講等級的!而商人又是四民之末,屬於被統治之階級。可是在如今的界河商市,商人儼然翻身做主了。三十三家豪商執掌元老院,完全執政。而堂堂士大夫是四民之首,在界河商市中,卻處於被統治的地位,需要遵守商人制定的法度!

趙佶雖然有點沒大沒小,但是也覺得讓商人來統治士人是不對的!

“你說的有點道理……”趙佶頓了頓,“不過界河商市的法度是宋遼兩國共同擬定的,當時說好了就是商人治市。而且現在真正掌握界河商市的,還是武好古,他可不是商人。”

紀憶聞言一愣。武好古不是商人?他是全大宋,不,應該是全天下最大最奸的商人啊!

趙佶笑道:“武好古是朝廷的官員,而且他出身洛陽名門武氏,是堂堂士族,不是商人。”

紀憶心想:這個標準放在唐朝是對的。武好古是士族,士族經商做買賣的多了,但是士族的身份不會因爲做了買賣就變成商人的。可本朝不是這個規矩啊,武好古家裡面就是潘樓街賣書畫古董的,自己也一直在做買賣,又沒考過科舉,怎麼不是商人?而且皇上不是還賜了一枚“天下豪商”的押印給他?現在怎麼就變成士族了?

趙佶笑着:“不過界河商市的辦法的確不適合在別處施行。紀憶,說說你們的辦法吧。”

紀憶當然不會和趙佶去爭論商人的認定標準問題,於是就奏道:“臣提議,在京東商市採取官督民辦之法。”

“官督民辦?”趙佶問,“如何官督?又如何民辦?”

“現在朐山縣天涯鎮所採用的‘士約’和‘三級會議’之法就可以用於官督。”紀憶說,“將來京東商市之約可以參考‘士約’,京東商市的市老會也分成三級。其中三分之一的市老由京東市舶司派遣,三分之一由居住在商市內的官員、士子推選,三分之一由各行會推選。官、士、商三級共和,方爲治市之根本。”

還別說,章惇、曾布、呂嘉問、紀憶這夥人還是很有辦法的!果然在“天涯鎮民主實踐”的基礎上,制定出了一個怎麼看都算是靠譜的辦法。

這個所謂的“官督”,其實比起後來清朝的那種衙門辦產業要好多了。就相當於在地方議會裡面派了中央的代表,對地方自治有影響,但是並沒有改變自治的性質——三分之二的議會席位還在地方手裡呢。

趙佶有些不解地問:“紀憶,你之前不是說了商人一堆不是,爲何還要給他們三分之一的市老位子?”

紀憶笑着說:“因爲京東商市也需要商人投錢的,如果三分之一的位子都不給,只怕京東商會的股份就賣不出去了。

而且,讓商人蔘與商市經營,也有利於京東市舶司日後徵稅和買。”

雖然京東商市不是在“一張白紙”上進行建設,但是投資還是不能少的。而且這個商市給投資人的回報,也不可能和界河商市一樣。所以就必須出讓一定的權力,以換取商人的投資了。

“倒是挺周到的……”趙佶輕輕點頭,“不過京東市舶司下轄的商市不止京東商市一家吧?還有登州蓬萊市和密州板橋市準備如何經營?也搞這個三級會商嗎?”

京東市舶司是京東東路的市舶司,而京東東路海岸線很長,商港也不止一個,除了新劃入的海州之外,還有登州、密州兩處擁有大型商港。這兩處商港的條件雖然比不了海州,但多少還是有些價值的。

“臣的建議是將這兩個商市買撲出去。”

“買撲?”趙佶一愣,“難道就不怕商人治市和尊卑顛倒了?”

“不怕,”紀憶解釋道,“此二市不比界河、京東,因爲沒有內河水道可以聯絡天下,所以不可能做大,只是兩個小商市,想來也不會有多少士人居住其中的。”

“那麼應該如何買撲呢?”

“臣建議由佳士得行和保利行各負責一座商市的唱賣,一次性買撲商市十年運營之權,價高者得。”

“兩處的抽解稅和和買呢?”

紀憶道:“一併買撲出去便是了。”

趙佶點點頭,笑道:“你倒也會省事兒。”

“臣也是頭一回做市舶司,能搞好一個商市就不錯了,再來兩個怕是顧不過來。”

“也好,”趙佶道,“且容朕想想吧。”

……

崇政殿內,趙佶和紀憶召對的時候,武好古早就已經回到了一片熱火朝天的界河商市了。

現在已經是大宋建中靖國三年的春天了,這座始建於元符三年的商市,到現在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根據最初由宋遼雙方達成的協議,五年的“免稅期”很快就要屆滿,如果不改元的話,從建中靖國五年開始,就要向宋遼兩個交錢了。

當然了,現在商市發展的火熱,當年定下的每年向宋遼兩國各繳納五萬匹絹帛的稅率,也要水漲船高了。

就在武好古抵達界河的第二天,代表遼國的馬植就親自過河,到了武好古的府中,同他商量加稅和增開新市的可能。

加稅的要求完全在武好古的意料之中的,遼國方面提出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增加一倍,從五萬緡一年增加到十萬匹一年,如果可以預支建中靖國五年的稅賦,那麼只需要給七萬匹絹就可以了。

很顯然,現在的大遼朝廷相當缺錢!

不過增開商市的要求,卻有點出乎武好古的預料了。

“馬二哥,”武好古輕輕轉動着手中的茶碗,“現在大遼是不是很缺錢?”

“怎不缺錢?”馬植苦笑着說,“這事兒其實也有一些是拜你所賜!”

“拜我所賜?”

馬植道:“你的界河商市現在愈發興旺,卻是吸走了析津府的財路……不少析津府的商人,現在都把買賣轉到界河商市了。

“竟有此事?”武好古裝糊塗。

這事兒早在他預料當中……界河商市的地理位置比析津府優越不少,臨海靠河,水路交通便利。而且這裡畢竟是“商人之市”,再怎麼也比析津府這個世選大族統治下的城市講道理啊!

看到武好古似乎流露出了擔憂的神情,馬植一揮手笑着:“不必擔心,大遼那邊在界河商市發財的人可不少,沒有人會想關掉商市的。況且析津府一年的商稅纔多少?都加給界河商市都沒甚底。而且現在南京道轉運司還在界河商市和析津府之間設了稅卡,一年收到的商稅也有兩萬匹絹呢!”

“還是不夠大遼的官家花用?”武好古笑着問。

“怎麼會夠?”馬植苦笑,“阻卜那邊又鬧起來了,東京道又鬧了個蕭海里之亂,雖然平定下去了,可是損失也不小啊……而且高麗人已經開始進攻生女直了,戰事一起,東京道的稅賦又得減少。沒得辦法,俺那叔父還有蕭保先就只得一塊兒提出增開商市的法子了。”

第96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一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1286章 天將變乎?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1122章 精打細算殖民者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1082章 引禍水第八十七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379章 只能做叛徒了第193章 正人君子第1236章 與其你殖民,不如我殖民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99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宋騎兇猛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93章 正人君子第830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七第100章 公司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1371章 宣和復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78章 論道 八第755章 契丹來也 一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551章 以德服人 三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540章 奸黨的崛起 八第1413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上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422章 大儒 完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301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下第209章 分家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505章 這很封建 二十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1481章 當勇士遇上了瘋子第535章 奸黨的崛起 三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282章 兵爲將有小包乾第845章 出使?出兵?第1489章 征服,1226第951章 世界之戰 二第1277章 老虎屁股摸一下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293章 美酒換佳人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516章 話語權 二第1008章 團練
第96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一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1286章 天將變乎?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1122章 精打細算殖民者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1082章 引禍水第八十七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379章 只能做叛徒了第193章 正人君子第1236章 與其你殖民,不如我殖民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99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宋騎兇猛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93章 正人君子第830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七第100章 公司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1371章 宣和復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第578章 論道 八第755章 契丹來也 一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551章 以德服人 三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540章 奸黨的崛起 八第1413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上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422章 大儒 完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301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下第209章 分家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505章 這很封建 二十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1481章 當勇士遇上了瘋子第535章 奸黨的崛起 三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282章 兵爲將有小包乾第845章 出使?出兵?第1489章 征服,1226第951章 世界之戰 二第1277章 老虎屁股摸一下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293章 美酒換佳人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516章 話語權 二第1008章 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