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論道 一

上元佳節,萬戶懸燈。

開封府城之內,一盞盞燈籠,懸於大街小巷之中,彷彿銀河上的羣星都飄落到了地面。

皇宮大內,宣德門外的御街之上,一座座造型各異的燈山,也第次點亮,將長長的御街變成了燈火的長廊。在御街之上點亮的彩燈,大多屬於各府院監司和皇親貴胄,無不是美倫美奐,極盡奢華。

此時宣德門城樓上,趙佶穿着紅衣襆頭,受過羣臣拜賀之後,就帶着後宮的妃嬪坐於一處,飲酒觀燈。而宰執和翰林學士們也在城樓上,陪着皇帝一起看燈。

登上宣德樓看燈是一項榮譽,是官家的甘霖沐澤,所以在喝過官家賜下的御酒之後,宰執和翰林們就要分韻即席賦詩作爲答謝。如果誰做不出來,那可就要淪爲官場笑柄了,自己都沒臉在高位上繼續呆下去了。

不過如今大宋貴文輕武,能夠位列宰執的都是東華門外唱名的大才子,翰林學士更不必說了。要他們做首可以流傳下去的詩篇不易,想應付一下場面是沒問題的。

曾布是次相,在韓忠彥做了一首花團錦簇的馬屁詩後,也揮毫潑墨寫了一首。不過他今天沒花什麼心思,因爲他心中有事兒,滿滿都是蘇東坡要來開封府的消息。

這個消息是曾肇讓人騎着快馬捎到開封府來的,曾布知道後就頭疼到現在。

新黨和二蘇兄弟可沒啥好論的。韓忠彥當年不過是在大名府混日子,好歹也是知州,城門一關他就是土皇帝,而且大名府又是大宋的北京,也不算太虧了。

所以韓忠彥當了左相後和新黨還是可以相處的,至少沒鬧得太難看。

而二蘇兄弟可以被逐到嶺南了!特別是蘇東坡被放逐去了儋州,之前還因爲烏臺詩案差點送了性命。若是他二蘇在政治上翻了身,那新黨的重臣們還會有好下場?

所以在參加今日燈會之前,曾布就對同黨們說了:“不能讓二蘇來開封府!”

武好古和程頤是不怕的,他們倆官兒都不大,在官場上的根基也有限,怎麼敢懟樹大根深的新黨?就算他們把新學批臭了,也不等於可以取而代之。

但是二蘇就不一樣了!

二蘇是可以拜相的!其中蘇東坡還一大堆的門徒,什麼六君子,什麼四學士的,而且門徒們還有門徒,徒子徒孫一大羣,其中不少是中過進士,資格也很老的官員。

比如那個知京兆府李格非現在就很紅……有傳聞說官家前幾日還微服出宮,在潘家園裡同李格非的女公子李清照合作填了首詞!兩人看上去很熟悉,彷彿是多年的好友!

二蘇加上個李格非可就能佔下半個政事堂了!另外還有米芾和王詵都是蘇東坡的朋友,也是官家在潛邸時的好朋友。其中王詵可以做樞密院都承旨,米芾可以權發遣開封府,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夠資格當個崇政殿說書……

不得了啊!如果讓二蘇回了開封府,新黨恐怕就要根基動搖了!

“官家,那不就共和樓嗎?”

正站在官家身邊,伸出纖指遙遙指着城樓下面一座“燈樓”的正是元佑皇后。她是官家的嫂子,可是怎麼看她和官家之間都有點親密過頭了。而官家的正宮王皇后,則有被冷落的跡象……

看着官家和劉皇后,曾布眉頭微皺,若有所思。

趙佶順着春蔥一般的纖纖玉指,望着斜下方,略遠處出現了一座房子模樣的“燈樓”,看外形還真有點像是共和樓。這應該是共和行擺出來的。看到共和行的“燈樓”,趙佶就聯想到了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程武論道”。

“這兩天還有程頤和武大郎論道的消息嗎?那個侯仲良出發了嗎?”

天子身後的幾個高品內侍互相看了看,勾當皇城司公事的李忠便上前一步,“侯仲良初五就出發往界河商市去了,關於這場論道,東京士林中仍然有人熱議。”

“是嗎?”趙佶笑了一聲。他並沒有想過這場論道很可以動搖新黨的根基,只是覺得有意思,都有點等不及想看武好古和那個古板迂腐的程頤怎麼論道了。

龐寬笑着,略略提高了音量:“陛下,老奴經常看報紙來着,報紙上講,也該叫新學派人去參加論道。”

曾布聽到這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這龐寬還真該死,居然想把新黨拖下水!

不對啊!曾布感到有點奇怪,龐寬是向太后的人,應該是支持孟皇后的,照理說孟皇后滾蛋後他就應該失寵了。怎麼現在官家還是那麼信任他呢?劉皇后就不吹點枕邊風——劉皇后當然不會吹這樣的風了,她是知道內幕的,當然也知道龐寬是擁護趙佶當皇帝的關鍵人物。趙佶怎麼都不會虧待龐寬的……

“陸卿,”趙佶被龐寬一提醒,真的點了陸佃的名,“怎麼樣?要不要去和程頤、武大郎論一論?”

這話一出,宣德樓上所有的大臣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萬一陸佃說錯了話,新舊兩黨可就要在論道場上一較高低了。這可對目前在政事堂內人數佔優勢的新黨大大不利了……

“陛下,”陸佃說,“荊公之學講究的是通經致用,不去深究那種不能致用的大道。所以新學和關洛之學、實證之學乃是道不同,無可論。”

道不同,無可論!

回答的好!

曾布暗中鬆了一口氣,陸佃找了個好理由。

趙佶略一沉吟,笑着說:“程頤的那一套的確不能致用,不過武大郎的學問可是挺有用的,陸卿找個機會還是要論一論的。”

“臣領旨。”陸佃連忙接旨。

趙佶的話說得很含糊,沒有說什麼時候論,也沒提怎麼論,陸佃有很大的運作空間。譬如私下和武好古見個面論一下也算是論過道了。

“如此也好。”趙佶也沒再說什麼,他並不希望武好古公開和陸佃論道,因爲公開論道很可能造成武好古和新學學派的決裂,而新學新黨實爲一體。雙方一旦決裂,對武好古可沒什麼好處。

曾布一直在留意趙佶和陸佃的對話,他似乎體會到了官家的心意,連忙上奏道:“蘇程二家論道,實乃儒學數十年未有之盛世,足以昭顯陛下之文治鼎盛,所以應該由國子監隆重操辦。”

趙佶輕輕點頭,曾布的提議和他想的是一樣的。本朝文治勝於歷代,而自己這個皇帝又是自古以來文采第一的君王,正因爲有自己這樣的君王,纔會有武好古這樣的大儒啊!

“好!”趙佶笑道,“那就由陸卿和國子監共同操辦此事。

另外,此次論道既然是儒門盛事,那就不能只有我大宋的儒生參與,還應該邀請遼國、夏國、高麗國、安南國、大理國和日本國的儒生前來,共襄盛舉!”

韓忠彥聽到這話連忙請示道:“陛下,該由誰出面去邀請各國儒生?”

趙佶略一思索,說道:“這是儒門論道,又不是國家之間的交往,自然是國子監和雲臺學宮啊。”

……

同一時間,武好古和蘇東坡正在雲臺學宮裡面準備同理想、新學論道的事情。

“程正叔古板迂腐,一天到晚裝成道德君子教訓人,你和他論道怕是說他不過啊!”

“弟子不必說過他,弟子的實踐之論就是用來檢驗他的天理假說的。”

“假說?”

“就是假定、假設之說。天理之說目前不可證,不可證之道就是假說之道。不僅伊川先生的天理之說是一種假說,而且佛教、道教、景教等諸教的鬼神之說也是假說。各種假說都是基於可證、可見之事務的推理和想象。而天理之說因爲產生的比較晚,所以假設得還是比較合理的。”

“哈哈哈,程正叔聽到你的評論一定會被氣昏頭的,爲師都有點等不及想看你被他教訓的場面了。

不過這一次咱們的對手可不僅是理學,還有新學!崇道,你懂多少王安石的新學?”

聽到蘇東坡的提問,武好古就忍不住皺眉頭了。王安石的新學是顯學,他在城南書院唸書的時候自然也修過——準確的說,修過新學的是原來那個武好古,而現在這個靈魂來自後世的武好古只是繼承了那些記憶,而且又將後世的知識同記憶中的儒學結合起來了。

所以他能深刻的理解程頤的理學,也能夠將實證主義變成儒家求道的工具——這並不困難,凡是接受過理學大興之前的正規儒家教育的讀書人,都能將實證主義和儒學結合起來。

當然了,在二程朱熹用理學圓了儒家所求之道並且成爲顯學之後,儒家就變得日益教條了。不過開創儒家教條主義的,卻是新學的“一道德”。

而武好古雖然不像武好文那樣能用嚴謹而且優美的語句來闡述新學的觀點,但是他卻能真正理解王安石的學問和追求。

“老師,”武好古點了點頭,回答道,“學生能夠理解新學的大意,如果要搜章摘句,學生未必能說得過他們,不過要新學畢竟不是故紙堆裡面的學問,新學是要致用的。致用而無用,就是新學最大的謬誤了。”

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107章 海上有云臺 完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418章 大儒 五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第393章 中了 上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891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二第633章 罪證跑了第1206章 儒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14章 大儒 一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353章 宋奇諾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96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二第1431章 發現號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107章 海上有云臺 完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1371章 宣和復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1252章 國賊當誅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242章 北慕容第289章 納妾和做妾都不容易第684章 築城攻城咱都會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324章 宋欽宗的胚胎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416章 大儒 三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191章 姦夫**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1506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上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242章 北慕容第474章 房奴 三第七十八章 梁山寇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430章 海州的幽靈 二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610章 誰是好漢 三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395章 西北王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1375章 宣和復古——又有公車上書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716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一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73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二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107章 海上有云臺 完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537章 奸黨的崛起 五第1258章 貨幣戰爭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496章 這很封建 十一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
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107章 海上有云臺 完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418章 大儒 五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第393章 中了 上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891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二第633章 罪證跑了第1206章 儒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14章 大儒 一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353章 宋奇諾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96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二第1431章 發現號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107章 海上有云臺 完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1371章 宣和復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1252章 國賊當誅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320章 阿骨打之死 九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242章 北慕容第289章 納妾和做妾都不容易第684章 築城攻城咱都會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324章 宋欽宗的胚胎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416章 大儒 三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191章 姦夫**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1506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上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892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三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242章 北慕容第474章 房奴 三第七十八章 梁山寇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430章 海州的幽靈 二第九十二章 學生米友仁第610章 誰是好漢 三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395章 西北王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1375章 宣和復古——又有公車上書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716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一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73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二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107章 海上有云臺 完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537章 奸黨的崛起 五第1258章 貨幣戰爭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496章 這很封建 十一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