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

“我倒想看看武崇道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蘇轍臉上浮着笑容,坐在開封府城外的接官亭內,面前一張案几,上面置了幾個酒菜。

和蘇轍對面而坐的,正是他的長子蘇遲,另外蘇轍的次子蘇適則打橫作陪。

蘇轍是來給自己的長子蘇遲送行的。蘇遲剛剛從西北三路轉運使的位子換到陝西路轉運使上,雖然是平調,但是陝西路轉運使眼下可是很容易出政績的。

因爲陝西基本上不再是沿邊地區了,因此就要從高度戰備向和平狀態轉變。數量龐大的西軍需要裁減整編,壓在陝西百姓肩膀上的徭役、兵役也需要大大減輕。

而這些工作,都要依靠陝西路轉運使司從中運作。

另外,由於陝西的安撫使路在西夏崛起後就被撤銷,改置了六個經略安撫使。不過陝西路轉運使卻一直存在,而且在陝西六路單獨設置轉運使(陝西六路不是一直有自己的轉運使,而是有時設立,有時取消)的時候,陝西路轉運使也作爲它們的上級存在。

所以陝西路轉運使司,也可以看成朝廷節制陝西諸軍的最後底牌——轉運使司卡着西軍的軍餉,還卡着安置弓箭手的官田。

這一次在整編裁減西軍的行動中,陝西路轉運使司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爲將陝西六路兵權集中於一個經略安撫使司顯得威權太重,所以朝廷依舊沒有恢復設立陝西路經略安撫使,但是卻設立了一個陝西六路總軍機房——也就是隻有參謀部,沒有司令部,這樣意味着六路總軍機房一樣是個臨時設立的衙署。

而陝西路轉運使司則會臨時負擔起陝西經略安撫使司的職責,和總軍機司一起負責整理西軍。

不過這件事情要做成也不大容易,畢竟西軍在幾十年的戰爭中已經養成了一定的勢力。不少軍頭在朝中也有靠山支撐,不會輕易被整理的。所以整軍這事兒也就拖拖拉拉,一直拖到現在也沒什麼進展。

蘇遲卻知道武好古的手段,笑着對父親道:“大人,武崇道敢去接這個差事,那就一定有辦法的……”

“整理西軍當然難不倒武崇道,可是這事兒對他有多少好處?他現在已經是文臣的眼中釘了。再去整頓西軍,得罪那羣西軍將門,是不是樹敵太多了?而且武崇道是推掉明明可以建功的西北三路宣撫,去當這個得罪人的陝西六路總軍機。你說他到底在盤算什麼?”

蘇轍並不大看好安西之戰,向遠離中原的安西進軍,分明是步了唐朝的後塵。不過萬幸的是西征的主力是河西蕃軍,大宋朝廷需要付出的非常有限,而且即便河西蕃軍一旦戰敗,朝廷還可以趁機吃掉河西軍。不過武好古如果做了西北三路宣撫還是會陷在靈州,這樣他就難以顧及東邊的雲臺學宮和沿海市舶制置司了……

可是武好古卻情願去陝西幹得罪人的整軍,也不願意去靈州就任西北三路宣撫。

夾在傳統的儒家士大夫和新派的實證學派之間的蘇遲,當然知道武好古的處境,也明白父親的心思。不過他卻不想和武好古爲敵:“不管他盤算什麼,只要能將西軍整理妥當,對國家總是有好處的。”

蘇遲其實是在和稀泥。

在對待實證學派的問題上,蘇轍家的父子四人,卻是立場迥異的。蘇轍看到了實證學派動搖國本(國本就是士大夫)的危害,因此想努力遏制。而他的長子蘇遲卻認爲實證學派“雖無德行,但有大道”,而且“大道在德之上”,所以實證學派的勝利是不可能阻擋的——沒有人可以用德戰勝道,兩者的高度完全不可相比。

至於將學派之爭變成權力鬥爭,蘇遲就更加不屑了,在他看來天大地大都沒有道理大。況且,玩弄權術也不是自家老爹所擅長的,而武好古現在又能夠批量培養實證人才和精悍武官。就算武好古倒了,他培養的人才還是會成長起來,早晚佔據朝廷的中樞。

既然實證學派不可戰勝,那麼反對還不如與之同流合污……這樣自家將來說不定也能當上相公。

至於蘇轍的次子蘇適,乾脆成了實證學派的干將之一,現在接替了米友仁接掌界河市舶司。

而蘇轍最小的兒子蘇遜,也和父親一樣反對實證學派。不過他並不是站在官僚的立場上反對,而是作爲一名儒家學者在反對武好古的學說,試圖從釋道玄學之中汲取思想,去反對實證主義和理性主義。

“武崇道的學問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其一味精進求成,忽視立德。又進用過速,不過七八年間,就已經門徒衆多,良莠不齊。且實證學派所需財帛過多,使之不得不立足大埠商市,以鉅商大工爲本,長此以往,天下必不爲士大夫與共!”

蘇遲暗暗嘆了一口氣。

蘇轍的這番話,肯定是很有道理的。以實證學派眼下就擁有的人才和錢財,再有個十年二十年,肯定能顛覆本朝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格局。

而固有的權力格局被顛覆的過程,往往會伴隨着急劇的動盪,甚至會有一場席捲天下的大戰!

這樣的前景,當然也不是蘇遲願意面對的。可是他也有點無計可施——他的年紀比蘇轍小的多,自然也能更快的接受新生事物。對實證學派看得更透,瞭解的也更多。因此也知道這個學派對於工商業是有很大的加速作用的!

如果實證學派大興,那麼工商業一定會加速發展。而工商業的加速發展,又會讓“燒錢”的實證學派有更多的資金去“格物致知”。

而傳統的小農(指小農經濟,地主也是小農經濟的一部分),一定會日益受到大工、大商,乃至大農的侵害……以小農爲基礎的士大夫,自然會跟着一起衰敗下去。

“既然實證學派重道而輕德,”蘇遲還是在爲自己打算,“以孩兒愚見,那我們不如也開辦一所學宮,專門招收德才兼備之生員。”

這也是個辦法,可是辦學宮很燒錢的!蘇轍陰沉着臉,“……可是錢從哪兒來?難不成要仲南去向商賈募集?”

蘇轍是宰相,蘇適又是實證派干將和提舉界河市舶司事,要搞個幾十萬緡開辦個“四川大學”那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可問題是你拿了商人的錢,就不得不培養他們的子弟,就如現在的京東格致學宮裡面也充斥着豪商子弟……格致學宮的老師們都是從雲臺系高價挖來的,而且也和雲臺學宮一樣熱衷於各種“格物”項目,錢花得和流水一樣。所以主持學宮的章儋、章倧(都是章惇的孫輩)也就不得不招收了許多財子來買單了。

而且“財子”並不一定都是伸着張臉專門找抽的紈絝子弟,他們的學習能力也不比鄉下地主的兒子差。之所以在科舉考試中佔不了上風,是因爲他們的基數遠遠小於鄉村士大夫。

可是現在,哪怕在不怎麼在乎學費的青城學宮之中,鄉村士大夫的子弟的佔比也很低。

所以有些事情,你想得很好,可是實際做起來,就會不知不覺的走歪了道!

蘇遲皺眉道:“大人,新鮮的事物總是比較昂貴的。現在雲臺學宮出來的生員不多,出路又好,要麼做官,要麼做幕,能爲人師表的本就不多,而需求又大,薪俸自然不低了。不過現在學宮日益擴招,新學生員也漸漸多了起來,將來的新學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昂貴了。”

新式教育的高成本,很大程度是因爲老師的高薪——同樣的情況在後世的清末民初也是存在的。畢竟是物以稀爲貴嘛!而且眼下也沒有地方去請外國老師,就只能從雲臺學宮和辟雍學宮的生員中招人。而這兩個學宮的生員,特別是雲臺學宮的生員素質很高,出路也廣,身價自然也就不菲了。

不過這種高身價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隨着學宮(大學)越開越多,實證學派生員的身價必然會貶值。

到時候,自然就會有更多的新式學堂出現了。

“那得等多少年?而且實證學派助力工商太甚,真到那時,國事當已被奸商惡賈所亂。”

實證學派的道理是對的,這一點蘇轍也不否認,但是他也發現實證學派所具有的顛覆特性了。

“那大人想要如何呢?”蘇遲知道自己的父親一定有了什麼主張,“孩兒魯鈍,大人不妨明言。”

“你在西北多年,難道不知藍田呂氏鄉約?”蘇轍道,“如今爲國家建功立業的府兵,不就是出自藍田嗎?在爲父看來,鄉約、鄉兵、鄉學纔是國家的出路啊!”

“鄉學?”蘇遲一愣,“教什麼?怎麼辦?”

蘇轍笑道:“爲父不知道,不過武崇道一定有辦法!伯充,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知道了!”蘇遲想了想,“整軍、鄉約、鄉兵、鄉學都是一體的。武崇道不能只整西軍,不管其他。否則西北必然大亂!”

第645章 房奴猛男西征 完第860章 請蔡入甕 完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97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坑到爪哇國去了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104章 海上有云臺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076章 真正的考驗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711章 送人頭啦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1283章 真理對敢達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652章 太快了第1449章 鐵牛第181章 米友仁!你個逆徒!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448章 點亮燈塔 五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第474章 房奴 三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930章 要去羅馬?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270章 金錢不是萬能的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588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210章 張擇端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1484章 拖雷,你要小心啊!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1196章 遼陽出了個高皇帝第311章 武家軍第1483章 拖雷的奮戰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1484章 拖雷,你要小心啊!第485章 挖好坑再走 下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1232章 降維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第1253章 國賊三人組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四十五章 開賭了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三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第1049章 南征北伐——風雲將起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73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三第396章 落榜了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562章 論道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633章 罪證跑了第585章 新的考驗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796章 兒臣趙乾順 三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648章 鐵鷂子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643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七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327章 共和 中第589章 左右進士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299章 淫賊厲害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
第645章 房奴猛男西征 完第860章 請蔡入甕 完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97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坑到爪哇國去了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104章 海上有云臺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076章 真正的考驗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711章 送人頭啦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1283章 真理對敢達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652章 太快了第1449章 鐵牛第181章 米友仁!你個逆徒!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448章 點亮燈塔 五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第474章 房奴 三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930章 要去羅馬?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270章 金錢不是萬能的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588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210章 張擇端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1484章 拖雷,你要小心啊!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1196章 遼陽出了個高皇帝第311章 武家軍第1483章 拖雷的奮戰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1484章 拖雷,你要小心啊!第485章 挖好坑再走 下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1232章 降維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第1253章 國賊三人組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四十五章 開賭了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三第527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五第1049章 南征北伐——風雲將起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73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三第396章 落榜了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562章 論道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633章 罪證跑了第585章 新的考驗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796章 兒臣趙乾順 三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648章 鐵鷂子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643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七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327章 共和 中第589章 左右進士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299章 淫賊厲害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