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好男兒 下

武好文這時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座次,是一張相當破舊的案几,就是國子監生和太學生日常使用的東西,現在被拿來給貢生們使用了。

在案几邊上還擺了個小水桶,裡面盛着半桶清水是給貢生們磨墨用的。文房四寶都是貢生自備的,武好文帶得就是他日常使用的文具,都是相當普通的東西。書籍當然是不允許帶進考場的,剛纔沐浴更衣的時候就檢查過了。

現在武好文考的是進士科,在神宗朝以前,文科舉並不只有進士一科,還有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等科目。不過現在諸科漸廢,只剩進士一科獨尊了。

進士科的考試時間很長,基本上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點燈,當然也允許提前交卷,不過很少有人會這樣做。這麼長的時間,中途當然是要吃飯的。每個考生進入考場的時候,都帶着乾糧。在進入考場之前,都有胥吏和兵士進行了檢查,以防止夾帶。

考試的題目已經張貼出來了——和後世一張張卷子發下來的做法不同,宋朝的科舉考試是一次把四場考試的題目都張掛到舉行考試的殿中,考官手中還有抄本。視力好的舉人,直接看張掛出來的考題就行,眼神不好的還可以向考官討要抄本。

在正式開始答題之前,貢生們會先把所有的考題都一一抄錄到自己帶來,或者考場下發的紙張上,然後纔開始解答。所謂的四場考試,其實就是一場,反正就是考一天,考完走人,中途不許離開,大解小解也要在有專人看守的臨時茅廁解決。

磨好了墨的武好古張開了紙張,運筆如飛,很快就將今次科舉大比的考題全部抄錄了下來。其中“一經”和“兼經”一共三十題,出得刁鑽冷門。不過對於武好文而言,答題是沒有難度的。問題只是他只能用“蔡版”的《三新經義》上的註釋進行解答,至於合不合眼下的“朝廷最新精神”,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論”和“時務策”都是做文章。“論”類似於命題作文,通常是要求貢生評論經史記載的某個典故或某一位歷史人物。考得其實是文筆和對經史的熟悉程度,武好文的文筆很好,對經史也極爲熟悉。只要正常發揮,應該就能過關了。

而真正讓武好文擔心的則是“時務策”。“時務策”和後世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時務提出具體的問題,讓考生髮表見解,所以又稱“策問”,考生的回答則稱“對策”。這個可就難了,因爲大部分貢生都是兩耳不聞,或者少聞窗外事的苦讀之輩。那些時務他們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時務策”寫得好的,一般都是官宦門第出身,或者乾脆已經在做官的考生。一般的苦寒之士常常會栽在時務策上。

雖然武好文現在也是官宦門第出身了,可是武好古的官才做多久啊?基本上他也是個苦讀的書生,年紀又小,壓根沒什麼閱歷,對於時務能有什麼好見解?所以在抄“實物策”題的時候,他是非常擔心的。

可是當他抄完,卻已經胸有成竹了。因爲今次“時務策”的題目差不多被武好古猜中了!題目乍一看雖然是說後漢三國時期的東吳要如何同蜀漢相處,但實際上卻是在映射如今的遼宋關係,或者說就是兄弟之邦如何共存,兄弟有難又該如何相救或從中漁利。

如果沒有武好古之前和他說的“遼宋兄弟之邦”,武好文或許會從孫劉聯盟伐曹興漢的路子上去解了。要這樣寫,興許也能高中,但是想出彩是很難的。因爲大家都會想到這樣的路線,剩下的就是拼文筆了。看起來這道策問,就是用來決定這一科誰能入一甲的關鍵了。

看來這一科,自己不僅是必中,而且還能博一下一甲了!

而武好文現在已經成竹在胸,將“論”和“時務策”暫時放在一邊,開始專心致志寫“一經”和“兼經”試題的答案了。

……

坐在另一個考場內的紀憶,則是首先從“時務策”開始答題的。他在經義上的功夫是遠遠超過武好文的,不論“新舊”,他都能對應自如,而且還能在最大程度上找出兩者的共同答案——畢竟不論“新舊”,都是儒家嘛。

他的“此科必中”,可不是吹牛!

而對於“時務策”題,他當然也一眼就看出來本質。而且他也想到了“兄弟之邦”,他自己就是最近遼宋一系列交涉的參與者嘛!所以他一看到題目,就馬上有了靈感,乾脆就從“時務策”開始答題了。

時務策的對策(答案、作文的意思)通常是千字上下,不過紀憶今天卻準備寫一篇萬字以上的長篇對策,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地形等多個方面來闡述東吳應該如何保存蜀漢,應該如何利用蜀漢,應該如何在蜀漢敗亡已成必然之際壯大自己等等。

其中,如何在關羽北伐時坐收漁翁之利奪取襄陽,以全江河之險;以及如何在蜀漢崩潰時謀求東川以成山川之固,又成爲通篇的重中之重。

文章很快就寫完了,洋洋萬餘字,全部一氣合成,寫得非常精彩。放下毛筆,紀憶長出了口氣,看着自己剛剛寫就的文章,心想:明明可以憑文章聞達於天子,又何必去學武好古做小人呢?真是失算啊!看來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少折騰啊!

……

範之進這時則和一羣河北東路的貢生在一塊兒考試,他還在不停咳嗽,一邊答着三十道經義題,一邊卻把緊緊皺了起來。

倒不是經義答不出來,而是時務策題目出乎意料,竟然是以古論今,名義上說三國,其實是在說宋遼夏——大部分人,都不會把遼當成“蜀漢”,而是把西夏當成了“蜀漢”,範之進也不例外。所以他想到的答題的重點放在了東吳怎麼拉攏蜀漢去對抗曹魏……於是,一道政治、經濟、外交爲重點的時務策題,最後就被範之進寫成了半吊子的軍務策了!他以爲在考武進士啊?

文章當然是好的,範之進就是個寫作文的專家嘛!可是內容就有點不能看了,他懂什麼軍事啊?還不就是瞎扯嘛,好在他也讀過武經七書,大戰略還是知道一些的,兵法名詞也知道不少,於是也引經據典寫了三四千字,看着還是蠻像回事的。

如果遇上一個不是真懂軍事的考官,大概可以給他一個“知兵”的評價吧?所以他的對策答得也算可以。畢竟現在五六人中取500個左右的進士,真正能完全看懂題目的才幾個?

什麼?有人說題目出得不公平?

本來就是“時務策”嘛!通曉時務的,得分自然就高。只知道讀經的寒門書生那就馬馬虎虎答一下吧,只要文筆夠好,寫得東西也在理,還是可以中的,就是名次差一點……這個“時務策”其實就是給通曉時務的官宦子弟和現任官員“開後門”的嘛。

……

範之進的族兄弟範之文也開始寫“對策”了。他和範之進一樣,也把“西夏”當成了“蜀漢”。可是他卻想到了西夏是大宋名義上的藩屬……而東吳和蜀漢不是這個關係啊?

這個該怎麼寫啊?難道要把“蜀漢”寫成“東吳”的藩屬?這個……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脅迫劉備?或者乾脆讓東吳也學曹操,找個姓劉的(當然不是劉備了)立爲皇帝,然後挾天子令劉備?好像也不對吧?

身爲陽谷範家最後的希望之星,範之文居然被一道時務策給難住了,一時不知該如何動筆了!

……

在範之文不知道該怎麼寫文章的時候,白鬍子老翁武忠義卻是落筆飛快,似乎找到了感覺。他的答題方向和武好文、紀憶是一樣的!

當然不是他熟知天下大事,一眼就看透了遼國的虛弱和大宋所面臨的危險。而是武好文在科舉大比前的一天,曾經和他討論過如今的“遼宋關係”,並且告知了遼國的虛弱和崩潰的可能。

他當然知道武好文的哥哥武好古是什麼人了?所以就用心記下了談話內容,今天一看就時務策的考題,馬上就知道該怎麼解了。他的文章雖然平平,但是時務策的關鍵是找對方向。方向對了,文章稍差一點也能看了。

這可真是上天保佑,要讓自己高中了!

白鬍子老頭心裡那個激動啊!這可真是多年措大要熬成進士啦!自己真的要出頭了......東華門外唱名,金鑾殿上面君,還有金榜之下捉婿,然後就是一方父母官啦!一甲估計是進不去的,不過四甲、五甲也是進士啊!一個捉賊的縣尉可是穩穩的……

可是賊應該怎麼捉呢?老頭忽然想道,自己年紀那麼大了,又沒練過武藝,能捉到賊嗎?要不專門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賊?

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634章 “菜市場”的競爭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893章 存天理,滅邪魔 四第662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117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五第133章 紀大官人的花魁大比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1004章 得多貪一點兒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103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燕京城下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210章 張擇端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707章 國際名將高太尉第514章 奸臣孝子 完第323章 慕容兵法序章 (求收藏,求推薦)第378章 奸的有原則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859章 請蔡入甕 六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1261章 宋道宗的最大失策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478章 房奴 七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643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七第115章 黃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薦)第97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牛來了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340章 天佑皇宋第143章 模範官(月票滿150的加更)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600章 再見,童貫第325章 帶路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448章 點亮燈塔 五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806章 真理邪路第560章 馬家軍、博士團第1460章 軍戶不怕遠征難第948章 合衆之國 中第221章 入黨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837章 不怕賠錢資本家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1322章 阿骨打之死 十一第485章 挖好坑再走 下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677章 敵在開封府 五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99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立威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247章 自由市 上第1435章 鎌倉將軍義勇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175章 賺錢的路子可真多啊第203章 過年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259章 海軍之始
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634章 “菜市場”的競爭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893章 存天理,滅邪魔 四第662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第1185章 共和國的崛起——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117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五第133章 紀大官人的花魁大比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1004章 得多貪一點兒第752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二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103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燕京城下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210章 張擇端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707章 國際名將高太尉第514章 奸臣孝子 完第323章 慕容兵法序章 (求收藏,求推薦)第378章 奸的有原則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859章 請蔡入甕 六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1261章 宋道宗的最大失策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478章 房奴 七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643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七第115章 黃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薦)第97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牛來了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340章 天佑皇宋第143章 模範官(月票滿150的加更)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600章 再見,童貫第325章 帶路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448章 點亮燈塔 五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806章 真理邪路第560章 馬家軍、博士團第1460章 軍戶不怕遠征難第948章 合衆之國 中第221章 入黨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837章 不怕賠錢資本家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1322章 阿骨打之死 十一第485章 挖好坑再走 下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677章 敵在開封府 五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99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立威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247章 自由市 上第1435章 鎌倉將軍義勇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175章 賺錢的路子可真多啊第203章 過年第1496章 戰爭要來了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259章 海軍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