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

皇宮,崇政殿。

隨着一羣不會說話的舊黨諫臣的陸續外放,聽政問對又變成了一件挺有樂趣的事情了……至少今天的官家趙佶看着是蠻開心的,坐在御座上,臉上的笑意都遮掩不住了。

讓趙佶高興的原因是蔡京剛剛上了個“上疏乞廢元佑皇后”的奏章。奏章上說得很有道理啊!

蔡京的意思是,這個元佑皇后是被先帝廢掉的,且不論該不該廢,廢掉了總是事實啊!而且先帝廢后的程序也沒問題,也得到了當時的宰相章惇的支持。

向太后當然是不同意的,但是向太后當時又不垂簾聽政,所以無權阻止廢后。而在廢了孟皇后之後,再立劉皇后的程序也沒有一點瑕疵,同樣得到了章惇的支持。向太后雖然不喜歡劉皇后,但是在向太后自己臨朝聽政時,也沒有廢掉劉皇后啊。這說明,在向太后看來,劉皇后的地位也是合法的。

那既然劉皇后是完全合法的皇后,那麼復立孟皇后就不合法了——一個皇帝怎麼可以有兩個存世的皇后?這個不是追封,而是活蹦亂跳的皇后啊。這不是一夫有二妻嗎?而且還是在一夫死後弄出個二妻……這明顯有違人倫綱常啊!是亂倫啊!這種事情怎麼可以?要是不改正,那麼天下人可以效仿嗎?以後是不是就要一夫兩妻了?

蔡京說得有理有據,無論是三綱五常還是大宋的律法,都不會允許一夫兩妻和死人娶活人的。

至於孟皇后是不是遭人陷害——廢除孟皇后的理由是“符水事件”——那並不夠成復立孟皇后的理由。畢竟世上夫婦分離的原因也有不少是誤會造成的,難道因爲誤會離婚的夫婦就可以無條件複合,然後再搞出一夫多妻嗎?如果這個離婚的女子再嫁了怎麼辦?要一妻多夫嗎?

“……臣以爲,陛下不妨厚待孟氏,供給從優,使之安樂富有,餘生盡享榮華。同時收回皇后名號,並將之請回瑤華宮。”

蔡京搖頭擺尾,說得得意洋洋,全然不顧大殿中幾道幾乎燃燒起來的目光向他射來。

很不得用目光把蔡京烤熟的,當然是舊黨的大佬韓忠彥和範純禮了。雖然他們早就知道孟皇后保不住,但是總還是存着那麼一點幻想。希望沒有哪個夠分量的重臣來倡議此事,這樣就能拖延一段時間。興許拖着拖着就峰迴路轉了!

畢竟現在的舊黨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界河騎士、房奴戰士和正在京兆府試行的府兵制,可都是舊黨在主持啊!

若是這三個項目都大成了,李格非和施國忠這兩個舊黨的官員肯定能入朝大用。李格非的資歷夠深,而且他閨女李清照又是官家的紅顏知己,到時候必然能薦躋二府的,施國忠資歷淺薄,但還是可以安排到臺諫或是六部之中擔任要職的,再次也可以安排一個權發遣開封府……

到時候舊黨的危局就算過去了,即便孟皇后被廢,也不會太傷人氣的。

可是這點幻想,今天卻被蔡京這個奸賊打破了!

“蔡卿所言,深合朕意!”

趙佶知道廢掉孟皇后是踩了舊黨的痛腳,所以也不等宰執一一表態,自己就先表示了立場,然後就把目光投向了次相曾布。

“陛下聖明!”曾布馬上起身發言道,“臣也覺得應該請元佑皇后出居瑤華宮。”

他的話比蔡京客氣一些,沒有直接提廢后,不過意思是一樣的。

作爲新黨的領袖,曾布的表態就彷彿揮動了令旗,許將、李清臣、溫益、安燾、蔣之奇、趙挺之等人紛紛表態支持廢孟皇后。

整個大殿內,就只剩下韓忠彥和範純禮這兩個舊黨宰執沒有表態——沒有表態,就是默認了!雖然他們恨得不行,但是做爲講道理的君子,實在是沒有辦法去反駁蔡京的觀點。

畢竟在《文曲星旬報》上,道理已經被講得很清楚了!

看來朝廷中的君子們,的確需要辦一份和《文曲星旬報》一樣的報紙,來替自己搖旗吶喊了……

趙佶沒有去看這兩個舊黨的頭頭,只是說道:“那就着翰林學士擬詔,請孟氏出宮居住吧。孟氏離宮之後,待遇從優。”

說完了自己的決定,稍微有那麼點兒心虛的趙佶也不等翰林學士領旨,就直接拿起了知樞密院事安燾遞上來的奏章,輕輕展開放在案几上。

“安卿,你上奏說今西北六路府庫空虛,軍中糧食短缺,供應十分緊張,形勢嚴峻……目前還能夠維持嗎?”

陝西六路的供應,自從仁宗朝李元昊作亂開始,就是個老大難問題了。東南六路雖然一年可以發運六百多萬石米糧到中原,但是開封府等中原大城要吃掉相當一部分,餘下的則從洛陽白波上岸,然後千里轉運,路上的消耗極大。

而在哲宗皇帝親政後的幾年中,陝西六路連年展開大戰,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將多年積累起來的儲備消耗一空。到了元符二年向青唐用兵的時候,連章惇的兄弟章楶都以府庫空虛,軍糧匱乏爲由上奏反對。

可見陝西六路的供應緊張到了什麼程度!

“陛下,目前因爲西北形勢安定,因此暫無大礙。”安燾奏道,“但是從防患於未燃的角度考慮,還是應該加快在西北儲備物資軍需。”

“需要儲備多少軍需?”趙佶問。

“糧草自是越多越好,”安燾回答道,“西賊常常是舉國來犯,因此陝西六路必須出動軍民數十萬以力抗,以一月一丁消耗100斤米糧計,交兵一月就起碼需要四十餘萬石米糧……這還是給人吃的,如果再算上馬料,五十萬石的消耗都有些吃緊。如以攻戰兩月爲期,至少需要預備百萬石米糧,方可支應。”

“一百萬石那麼多?”

趙佶聽到百萬石的數量,剛剛廢掉孟皇后的好心情頓時都沒了。

“陛下,”同知樞密院事蔣之奇也附和安燾道,“雖有百萬石,也稱不上足備。以百萬石支應兩月攻佔還是在諸軍防禦的情況下,若是想用兵靈夏,一千萬石儲備都是需要的!”

現在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其實完全被宋軍掌握,西夏根本不可能越過數百里戈壁出兵。之前小樑太后用兵橫山時,都需要提前在橫山一線的西夏軍據點儲備物資,這樣才能支應數十萬衆打上一段時日。

如果要西夏軍拖着數百里的後勤線,那麼他們可以投入到一線的兵力,恐怕就只有幾萬人了,根本不足以撼動宋軍的防線。

當然了,大宋如果想滅亡西夏,出動數十萬大軍去攻拔興慶府和靈州城是必須的。不打下人家的首都,西夏怎麼可能自己就滅亡了?

而攻打興慶府和靈州這樣的堅城也沒什麼捷徑,幾個月的苦戰乃至一年以上的圍困,都是實打實的拼後勤。

所以一千萬石的存糧,恐怕真的是在西北拉開滅國之戰的先決條件!

而此時的宋朝有十幾億畝土地,一千萬石並不是湊不出來,而是沒有辦法把這些糧食運去陝西。而陝西那個貧瘠的樣子,當然更湊不出那麼多糧食了。能積累起一二百萬,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也就是說,大宋如果想滅亡西夏,至少要在西北邊緣的糧庫之中儲存八百萬石糧食!

“走北糧南運的路線,能解決西北邊糧的問題嗎?”趙佶眉頭大皺起來。

“陛下,”知樞密院事安燾回答道,“北糧南運只能將米糧送到洛陽白波,自洛陽西去邊緣至少都有一千多裡到兩千餘里,再無運河水運,轉運十分困難。如果有一石糧草從白波起運,能有15-20斤送達緣邊前線也是大不易了。

若陛下真的有意承先帝之餘烈,平西北之巨賊,那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向西輸送糧草,囤積儲備,不可稍有懈怠。”

水運的效率是陸上運輸無法相比的,哪怕是內河綱船,500料的船也能裝上400石米糧,換成馬車起碼一百多輛。而一百多輛馬車的消耗根本不是一艘500料的綱船可以比的。

如果在水上轉運數千裡,被水手們吃掉的糧食可以忽略不計。而走陸路用馬車運載的話,用接力運輸法,每200裡設置一箇中轉站,在最好的情況下,2000裡的送達率也就在兩成以內——也就是說,八成的糧草都被運糧的馬車和馬伕消耗掉了。

按照這樣的送達率,要在西北前線儲存上800萬石軍糧,運到白波的軍糧起碼要5000萬石……這個數字相當於六路發運司八年的總髮運量!

也就是說,只要宋軍的戰鬥力對西夏軍隊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想要依靠數量和國力達成滅亡的西夏的目的,從後勤角度而言,是幾乎不可能達成的!

所以北宋花了幾十年時間在西北和西夏打拉鋸戰,最後也沒有能夠滅亡西夏是完全正常的結果。能滅掉纔是奇蹟呢!歷史上,成吉思汗那麼牛叉,都六徵西夏最後纔好不容易把人家滅了。北宋軍隊怎麼可能通過一場短期的全面進攻就滅亡西夏?

第1211章 凱旋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98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愛莫助之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474章 房奴 三第553章 以德服人 五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473章 房奴 二第863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三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367章 六賊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817章 宋遼一起來幫高麗好嗎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99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人生巔峰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924章 存天理,滅逆虜 二第286章 當了市長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416章 大儒 三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431章 發現號第114 章 別了,潘巧蓮 下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195章 端王爲媒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229章 至少還有太后和東遼第719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四第1082章 引禍水第260章 郭藥師第897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八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421章 大儒 八第1220章 軍國 三第487章 這很封建 二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96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一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1284章 怎麼人人都有炮了?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1220章 軍國 三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1433章 大發現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會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719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四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99章 蕭好古第1119章 國賊,軍亂 完第708章 高俅果然是厲害的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221章 入黨第294章 管教西門青?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376章 還想再活三十年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01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一
第1211章 凱旋第840章 大宋畢竟是封建的第98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愛莫助之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474章 房奴 三第553章 以德服人 五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473章 房奴 二第863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三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367章 六賊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817章 宋遼一起來幫高麗好嗎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99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人生巔峰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924章 存天理,滅逆虜 二第286章 當了市長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281章 阿骨打的牛刀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416章 大儒 三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431章 發現號第114 章 別了,潘巧蓮 下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195章 端王爲媒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229章 至少還有太后和東遼第719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四第1082章 引禍水第260章 郭藥師第897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八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421章 大儒 八第1220章 軍國 三第487章 這很封建 二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96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一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1284章 怎麼人人都有炮了?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1220章 軍國 三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1433章 大發現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會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719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四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99章 蕭好古第1119章 國賊,軍亂 完第708章 高俅果然是厲害的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221章 入黨第294章 管教西門青?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376章 還想再活三十年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01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