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奸黨的崛起 九

筆直而平整的官道,從藍田縣城的北門向西北方向延伸出去,從大片金黃色的麥田中穿過,直到五里開外一座房屋層層疊疊,圍牆高大堅實的莊園。

在精心修建和維護的官道上,一個穿着綠色官服的青年,正帶着兩個同樣打扮的中年官員,還有幾個胥吏模樣的人,策馬前行。後面還有一隊趕着驢車的弓手衙役。

官道兩側都是已經成熟的麥田,麥子的長勢並不好,有些低矮稀疏,哪怕是不會種地的武好文,也能看出收成並不怎麼好。有不少穿着短衣的農人在田中收割麥子,對於從官道上通過,往縣城西北五里那座大莊子而去的官員,他們連看都懶得多看一眼。

因爲誰都知道,在藍田這裡,真正說了算的不是縣城裡面的縣官,而是城西北五里頭呂家莊園裡面的呂家老爺們!

每一位到藍田縣赴任的縣官,都得老老實實帶着禮物去拜訪呂家的幾位大官人……哪怕他是當朝宰相的女婿!

當然了,韓忠彥要是親自來了京兆府,藍田呂家幾位山字輩的家長還是要備上薄禮前去拜見的,但是武好文的確沒有這樣資格。不僅因爲武好文官小——藍田呂家山字輩的老爺大多是藍田四呂的後人,雖然沒有人中進士,但是蔭補的官身還是有的,官階都比武好文大——而且還因爲武好文是洛學晚輩,關洛之學本就是相通的,所以呂家山字輩的老爺們都算是武好文在學問上的前輩。

世上哪有大官拜小官,前輩拜晚輩的道理?

而且憑藉着《呂氏鄉約》,藍田呂家已經把半個藍田縣組織起來了,在君政官治之外別立了鄉人自治之團體,在某種程度上把武好文這樣的縣官給架空了。

沒有呂家那幾位的點頭,武好文別說在藍田試行府兵制,就算是平常的賦稅徭役,都不可能完成的。

武好文雖然是知縣,但是他是孤身上任的,還能和半個縣爲敵不成?

而有了呂家的配合,那武好文就能很順利的把差事糊弄過去了……所以武好文今天只能硬着頭皮來給呂家送禮請安,同時試着說服藍田呂家的幾位尊長支持試行府兵制。

哦,不是說服,而是向藍田呂家的尊長們請教——這事兒該怎麼糊弄過去,幾位老師就教教晚輩吧!

雖然呂海山對試行府兵表現得非常冷淡,不過武好文還是知道什麼是欲擒故縱的。試行府兵可不僅僅是自己的通天梯,同樣也是藍田呂家再次聞達於天子的一個機會……

就在武好文琢磨着呂家幾位大儒的心思的時候,藍田縣的主簿湊到了他的身邊,低聲道:“縣尊,呂家莊就快到了,在呂家莊內是不能騎馬的。”

武好文擡頭一瞧,果然已經到了一處頗是寬闊的大門之外。大門敞開着,門口也沒有守衛,冷冷清清的,也沒有人出來迎接。在莊子門口立着不少拴馬柱,還有一塊“下馬碑”,也不知道是誰立的?

“本官也不能騎馬?”武好文往莊內張望了一眼,發現裡面的道路筆直寬敞,路邊也沒人擺攤開店。別說騎馬,就是跑馬也沒問題啊。

“不能啊,”那主簿苦笑着說,“藍田呂家的規矩就是這樣,若是李大府來了或許可以破例,但是我們區區的九品芝麻官……”

武好文嘆了口氣,心想:怪不得老師寧願在開封府辦勞什子《文曲星旬報》也不願意和自己一起來藍田縣做幕……藍田的官都這樣,幕僚就更別說了。

不過官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

“好吧,”武好文微微一笑,“都下馬吧,仲文兄。”

從馬背上下來後,武好文就喚了呂家在縣城內的代表呂海山的字號。

一個長得有點兒乾癟,看着還有點土氣的三十來歲的中年書生已經從馬背上翻了下來,走到了武好文跟前,行了一禮:“縣尊,現在是家塾開講的時候,宣德郎和井田先生正在講課,所以不能出來迎接。”

宣德郎是呂景山的階官,呂景山的爸爸呂大防紹聖四年(1097年)去世的,呂景山照例丁憂三年,直到去年。之後呂景山也沒有馬上出來做官,而是在家鄉繼續講學。

井田先生則是指呂義山,呂義山是呂大鈞的兒子,並沒有入仕做官,而是一心鑽進了父親留下的學問裡面。曾經在家鄉試行井田制,因此得了一個“井田先生”的外號,叫着順了口,在藍田這邊也就人人稱呼他做井田先生了。

“既然二位先生都在講學,”武好文也是個知趣之人,明白呂海山的話是什麼意思,便謙和地一笑,“那本官就去聽講吧……本官也是關洛之學的晚輩,正好可以向前輩高人請教井田制和府兵制。”

……

“……如今世人所言的府兵制,其實是兩種兵制,大致上以隋朝開皇十年爲界限,之前乃是軍府之兵,之後乃是兵民合一。軍府之兵,起於西魏北周,雖然也是亦農亦兵,但卻是兵民分離。從軍之家,籍隸軍府,世代服役。耕種之民,不服軍役。隋皇滅陳之後,四海一統,天下昇平,當用文治而抑武人,因而改革兵制,使府兵之家歸於州縣。因此開皇十年之後,府兵之制便從世兵變爲了抽調民間富戶從軍……”

當武好文抵達呂氏家塾的時候,家塾的大堂之內,果然有兩位中年文士在給一羣青年士子講解府兵制。主講的是個身形高大,留着長髯的文士,讓武好文想到了自己的老師侯仲良。

主講的文士是呂義山,他似乎看見了武好文和呂海山走進課堂——兩人沒有去打擾講課的意思,而是尋了個角落端坐下來——他稍稍頓了頓,衝來客輕輕點頭,又繼續開講了。

“而如今朝廷想要試行的又是何等樣的府兵制呢?是軍府世兵,還是兵民合一?欲軍府世兵,就必須給授田土,以田土養兵,供給從厚。欲兵民合一,則必須抽調富戶之丁,強使富人從軍。此二者在如今之世,都有可行之法嗎?”

其實呂義山所說的前一種府兵就同界河騎士類似,因爲是當騎兵,所以授田較多,達到了一戶1500畝。不過這種府兵在人口總數估計超過一億的北宋,是很難大面積推廣的。

而後一種,同樣不可能實現,因爲北宋的地主富農主要都讀書考科舉去了,誰肯從軍當府兵?

武好文知道那兩個問題不是問自己的,而是要來教自己的——自己一個後學,又是開封府城商民家庭出身,知道什麼府兵啊?

於是就很謙虛地起身說道:“這位可是井田先生?下官在開封府時,就常聽恩師說起藍田呂氏的‘鄉約’和‘井田’,也曾聽說井田先生對兵制頗有研究。所以今日便登門前來,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這態度還是不錯的……比他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哥哥可強多了。

呂義山輕輕點頭,顯出了欣賞的表情。

他和程頤、侯仲良一樣,都是做學問的儒,不是考科舉的儒,這樣的儒是以學問安身立命的,而不是靠一篇文章換來榮華富貴。

而呂家的學問並不是二程搞的那種“存天理、滅人慾”——他們不是求大道的,而是研究制度倫理的。《呂氏鄉約》、井田制和府兵制就是呂家的學問。呂家兩代人研究了幾十年,不比武好文這個纔出茅廬的九品官兒精通?

而且武好文的心思,呂家這幾位又如何不明白?他只是想糊弄事兒,糊弄過去就可以升官了,至於府兵最後能不能成功,他纔不想多問呢!可是藍田呂家卻不願意配合武好文糊弄皇帝玩兒,要麼就真的搞,要麼趁早收場,省得害民不淺!

呂義山微笑着開口,說道:“府兵之制,雖瓦解於唐,然後世未必沒有復興之時。五季後晉時就規定每稅戶七家共出一兵,軍械自備。而我朝沿襲五季後周之遺制,在國朝初期就廣設鄉兵,如今在西北緣邊各地所設之弓箭手,就屬於鄉兵。但是如今除了西北緣邊弓箭手外,大部分鄉兵徒具形式,並無戰力。究其原因,便是有鄉兵而無井田無鄉約,有形而無神,因而是散沙一片。”

鄉約、井田、府兵……原來呂義山將這三者給穿起來了!

“所以欲行府兵,先行井田,欲行井田,先立鄉約。”呂義山搖着腦袋說,“鄉約者,起於周禮,周禮曰:五家爲比,十家爲聯,五人爲伍,十人爲聯,四閭爲族,八閭爲聯。使之相保、相受,刑罰慶賞相及、相共,以受邦職,以役國事,以相葬埋。昔戰國春秋時,周禮未及崩盡,合閭之間仍爲一體,賢士大夫餘蔭由在,因此各國可以大發鄉兵,動輒數十萬計,雖攻戰不休,但不至於舉國解體。而今欲行府兵,就必須先復古法,以鄉約使賢士大夫治民,以井田使萬民無有衣食之慮,而後才能形成比聯,共擔國事。”

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090章 義勇的初陣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115章 國賊,軍亂 六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393章 中了 上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1372章 宣和復古——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698章 強盜來了 下第1196章 遼陽出了個高皇帝第408章 望北樓第246章 最後的晚餐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72章 都料匠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396章 落榜了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115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三第159章 佳士得行(第三更)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820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231章 武好古變了第八十二章 梁山寇 五(求收藏,求推薦)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上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289章 納妾和做妾都不容易第573章 論道 三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130章 再見,西門(求收藏,求推薦)第325章 帶路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473章 房奴 一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570章 強盛大國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193章 正人君子第四十八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下第1362章 玩弄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479章 房奴 八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559章 大石頭第1090章 義勇的初陣第1451章 兩塊新大陸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606章 安得房奴兮 中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333章 母女花、蘇父子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666章 一個比一個壞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394章 中了 中第十一章 高俅哥哥 (求收藏,求推薦)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552章 以德服人 四第1143章 延禧攻略 一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1169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五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
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090章 義勇的初陣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115章 國賊,軍亂 六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393章 中了 上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1372章 宣和復古——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698章 強盜來了 下第1196章 遼陽出了個高皇帝第408章 望北樓第246章 最後的晚餐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中第172章 都料匠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396章 落榜了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923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一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115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三第159章 佳士得行(第三更)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820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231章 武好古變了第八十二章 梁山寇 五(求收藏,求推薦)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上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289章 納妾和做妾都不容易第573章 論道 三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130章 再見,西門(求收藏,求推薦)第325章 帶路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473章 房奴 一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570章 強盛大國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193章 正人君子第四十八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下第1362章 玩弄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479章 房奴 八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559章 大石頭第1090章 義勇的初陣第1451章 兩塊新大陸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606章 安得房奴兮 中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333章 母女花、蘇父子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351章 趕考去也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666章 一個比一個壞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394章 中了 中第十一章 高俅哥哥 (求收藏,求推薦)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552章 以德服人 四第1143章 延禧攻略 一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1169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五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