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

在這處不知名的草鎮上胡亂用了一點吃食後,武好文、何慄、秦檜等人,又踏上了往白波鎮而去的行程。白波鎮是武好文的老家,鎮子上還有武家祖宅,不過卻沒有什麼人住了。

自從武好古在燕地割據,生活在洛陽白波和京東商市附近的武家人,就陸陸續續去了天津府和燕山府。武好古則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一部分分給他們,還開設了白波家塾(蒙學)和燕山書院(小學,位於後世的北京動物園)供武家子弟讀書上進。

武家人走得差不多了,土地當然也陸續發賣了。洛陽這裡,種田人雖苦,但是官僚家族卻多,所以土地還是很容易出手的。

坐落在白波鎮中心的武家祖宅並沒有賣出去,由武好文出錢維持着。

白波鎮上的情況要比附近的草市好多了,甚至比十幾年前還要繁華。這裡是大運河在西邊的終點站,江南絹、天津布、定州瓷、燕山鐵、遼東面什麼的,都會由綱船一船船運來。然後再由陸路向西販運,直到遙遠的七河之地。

現在陸上絲路的走向再一次發生了變化,不走北方草原了,而改走洛陽—京兆—靈州—涼州—西州—碎葉這一線。

不過這條絲路對於尋常的麻布土絹並沒有什麼用。因爲通過水路大批運到白波的江南絹、天津布在價格上並不比洛陽本地的絹布昂貴,東西還好得多。

所以絲路的重開,也沒有爲洛陽乃至整個河南府帶來多少繁榮。

實際上,就連河南府的官府也收不到幾個過稅。因爲現在行走絲路的商團,大部分都是跟着涼國的使團行動,以朝貢的名義逃稅。而大宋朝廷也樂得用經濟利益拉攏河西的涼國。

武好文等幾人在鎮子上轉了轉,就到了掛上了好多塊“進士門第”牌匾的大宅門口——武家這十幾年來,倒是出了一批進士。不過因爲武好古的牽連,官運大多不好。但是武家在洛陽的門第倒是節節高升……誰也不知道他們傢什麼時候就又是皇族了!

武家宅門外面有幾排拴馬柱,柱子上拴着幾匹驛馬。

一個武家的管事站在門外,看見武好文到來,馬上就上前行禮道:“二老爺,進奏院來人了,有詔書到。”

“詔書?”武好文一愣,“進奏院的官人在哪兒?”

“就在大堂候着。”

武好文回過身對何慄、秦檜二人拱拱手,“文縝、會之,勞二位先去內廳稍候,待我先去接旨。”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既然皇帝有旨,當然得去接了。不過這份旨也不是宣麻大詔,只是授武好文爲鴻臚寺少卿,龍圖閣直學士。

元豐改制後的鴻臚寺是個專管招待四夷的衙門,不過職事常被樞密院和國信所侵犯,漸漸淪爲一個清閒衙門。但是在大周立國並且向大宋派出特命全權公使後,鴻臚寺就回了春。成了大宋駐外使節的派出機構。大宋第二任駐天津公使王黼就掛了一個鴻臚寺少卿的差遣。而大宋派駐涼國、夏國、大理國的使臣,則一律加授鴻臚寺丞。

由於駐周國的王黼剛剛上任,不可能馬上換人。而且也不可能讓武好文去哥哥那裡當公使。所以接到詔書之後,武好文就明白自己要去大金國出使了。

送走了進奏院派來的進奏官後,武好文就去內廳見了何慄和秦檜。他嘴上也沒有把門的,就把自己猜想的將要出使大金國的事情和他們倆說了。還問秦檜想不想作爲使團隨員走一趟大同(何慄是狀元,自有一份大好前途,不會選擇出使)?

“學士要出使金國?”

“朝廷請學士出使,是不是和最近北虜擾邊有關?”

兩個新科進士都剛剛做官,還沒有領授差遣,接受官場打磨,正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兒。聽了武好文的話,便打聽起來了。

“應該和北虜擾邊有關,”武好文拿起茶碗飲了一口,“金國以阻卜、萌古襲邊,多數是爲了圖財,給些許歲幣便能了事的。”

新科狀元何慄搖搖頭:“又要給歲幣?民脂民膏,得來不易,爲何要送給虜寇?金國能有多強?難道還強過契丹嗎?”

武好文笑道:“金國強不強的,得去親眼看看才知道。不過現在朝廷的兵馬也不弱,真的要打,應該也不會太吃虧的。”

秦檜附和道:“是啊,這次的交趾之戰,朝廷的新軍就大顯神威啊!四千破十萬,還生擒了交趾國王!”

“學士,”何慄皺眉問,“有精兵如此,朝廷還需要給金人以歲幣?”

武好文眉頭大皺,這何狀元的想法有點危險啊!他又瞧了瞧秦檜。

秦檜也道:“既有強兵,何須歲幣?”

武好文搖搖頭,語氣稍稍放沉:“我等書生,既不知兵,就當慎言兵事,應該給歲幣還是臨之以強兵,兩府自會集議。”

話說到這裡,已經有些不投機了。而且武好文也得立即入京面君,沒功夫再和何慄、秦檜遊山玩水,所以在白波鎮武家大宅住了一夜,就告辭離開,回嵩陽書院去了。

兩人一路無言,走在大片長勢並不大好的麥田之中——其實也談不上不好,只是洛陽這裡的土地耕種了兩千年,地力已盡,而且這幾年雨水都偏少,莊稼也就這樣了。

一想到中原百姓終日勞作,所得連溫飽也不夠,還得用他們的膏血去味北上的胡虜。兩人的心情就有點鬱悶,何慄長嘆了一聲,回頭對秦檜道:“會之,我先不回書院了。”

“文縝,你要去哪裡?”

“去一趟開封府,我輩書生,肩負天下,豈能坐視國家被胡虜欺侮?”

秦檜佩服的看着何慄,“莫非文縝兄要投筆從戎?”

“非從戎,而是要聯絡太學、武學、青城等諸學生員,一起向朝廷上疏言戰!”

“聯絡太學、武學、青城……可是武學、青城學宮是新學啊。”

太學所指是辟雍學宮,也是半新半舊的學府。在如今的大宋,這就算是舊學一派了。而武學學宮和青城學宮,就是新學了。

舊學、新學之間,向來是存着隔閡的,從來沒有聯合上書朝廷的先例。

“國家有難,士者還分什麼新舊?都該一體爲國出力。”何慄道,“我這次入京後就去聯絡三學領袖。”

秦檜沉默了一會兒,也點點頭道:“文縝果是我等書生的榜樣,會之自當附尾。”

……

武好文當然不會想到一場聲勢浩大的學生運動,很快就要席捲開封府了,更沒想到他自己也莫名其妙變成了這場運動的標靶……

在和何慄、秦檜分手後,他也沒多想這兩個新科進士的態度,就急匆匆去洛陽城告別老父和母親,然後就往開封府而去了。

而就在抵達開封府的一天前,西北也來了個使者,就是那個在御史臺獄裡面住了好久的鳳鳴山鳳大學士——他也是大學士了!是號稱最會以理服人的天理大學士。

順便提一下,雖然趙佶給章理封了涼國王。天理教的地盤也被稱爲“涼國”,但是章理仍然以天理士的名義發佈號令,並沒有在內部自稱國王,建立王廷。而河西的統治機構,也沒有任何變化,仍然是學路、學府、學院、書院。

不過在對宋交往的時候,還是要用一點讓人看得懂的名號。所以鳳鳴山現在就是涼國天理閣大學士,聽着就很會講理……

作爲大學士,鳳鳴山此來開封府自然身負重任的。他給大宋朝廷帶來了遼國復興的消息,以及一個四方伐金策。

復興的遼國當然是耶律大石的西遼了。而四方伐金策可就厲害了,需要大宋、大周、西遼、涼國四方聯手,圍攻大金。

其中大宋出河東、昭義(走飛狐口)、朔方攻大同府。大周北攻上京臨潢府和黃龍府。西遼則掃蕩漠北草原。涼國則出河套草原,從西面包抄大同府。

四路大兵齊出,滅金應該是小菜一碟。而更讓人動心的,則是滅金以後的處置方案。滅金後,漠北草原悉歸西遼,並且西遼向大宋稱臣。大同府賜予靈州高氏,建立代國,作爲大宋北方的藩國,監視草原。而涼國得到靈州,繼續向大宋稱臣,替大宋看守西疆。

另外,涼、代、遼三國還願意一起跟隨大宋向周國施加壓力,迫使大周共和國向大宋稱臣,看守東北及高麗……

如果朝廷再將南方的交趾升爲越國,命其看守南方。那麼趙佶就會變成號令四方的“宋天子”,而天下也將在名義上歸於一統了!

崇政殿內,大宋天子趙佶眉頭微皺,望着鳳鳴山:“四方伐金真的能贏嗎?都說金國兵強,勝過昔日的大遼啊!”

一身儒服,帶着一柄桃木劍(見皇上當然不能帶真劍了)的鳳鳴山立在殿上,聽着趙佶的問題,回答道:“其實不用四方伐金,有大週一方,就足夠破大同取臨潢了。大周之所以不出兵,不是因爲金國有多強,而是因爲武好古不願意北方草原平靜無事。”

第77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三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1220章 軍國 三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1440章 段譽危險!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1245章 國崩之危 一第395章 中了 下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九十三章 未來的根本之地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689章 大軍事家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1052章 南征北伐——死不起啊第261章 女真人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嗎?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314章 魔女墨娘子第466章 地產興邦 九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478章 房奴 七第796章 兒臣趙乾順 三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387章 開封趙半城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573章 論道 三第1069章 高俅,危險 三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394章 中了 中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356章 宅鬥第1444章 黑大陸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478章 房奴 七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677章 敵在開封府 五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1034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奸臣誤國第890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一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822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1509章 革命,三分終歸一第75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完第909章 窮兵黷武天可汗 一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1433章 大發現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
第77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三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1220章 軍國 三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1440章 段譽危險!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1245章 國崩之危 一第395章 中了 下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九十三章 未來的根本之地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689章 大軍事家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1052章 南征北伐——死不起啊第261章 女真人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嗎?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314章 魔女墨娘子第466章 地產興邦 九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478章 房奴 七第796章 兒臣趙乾順 三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387章 開封趙半城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573章 論道 三第1069章 高俅,危險 三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394章 中了 中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356章 宅鬥第1444章 黑大陸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478章 房奴 七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677章 敵在開封府 五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1034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奸臣誤國第890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一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822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1509章 革命,三分終歸一第75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完第909章 窮兵黷武天可汗 一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1433章 大發現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