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

崇政殿,蔡京倒臺,今天就是蘇轍獨對了。

看着一副有德老臣模樣的蘇子由,趙佶忍不住就皺眉。蔡京固然是奸的,可是這個蘇轍一看就是來混日子的。居然很快就要混上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了!

這事兒真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

趙佶嘆了口氣,問:“知貢舉的人選有了嗎?”

現在已經是一月底快到兩月份了,眼看就是禮部大比的時候。負責禮部大比的考官就是知貢舉。這個位子本來是給蔡卞的,他是判國子監兼翰林學士,正好當知貢舉——知貢舉一般都是翰林學士、國子監祭酒和禮部尚書去當。

可是現在蔡卞和哥哥蔡京一起倒黴,都停職聽參,當然不能去主持禮部大比了。所以就得馬上安排一個新的知貢舉。而且今年的知貢舉還是個超級燙手的差遣,因爲今年是開右榜進士科的第一科。

雖然公車上書黃了,但是右榜進士科還是天下讀書人的眼中釘!誰要當了今科的知貢舉,一準遭讀書人的嫉恨。

“陛下,臣建議讓禮部尚書施國忠知貢舉。”蘇轍說出了自己推薦的人選。

“也好。”趙佶點點頭,“就讓施國忠去做吧。”

這個人選,趙佶還是比較滿意的——他知道施國忠爲人圓滑,說不上好官,但是卻會體察上意。只要招來提點一二,應該就知道要保持辟雍學宮和雲臺學宮之間的平衡了。

現在武好古的實力已經有點大了!如果不加以遏制,只怕將來會尾大不掉。

而趙佶遏制武好古的方法主要是平衡術。首先要平衡的,就是雲臺系在右榜進士科裡面比例,不能讓右榜進士科的人都是武好古的門徒!

其次,當然是要在武好古、童貫、高俅,還有正在興起的章援四個軍事集團之間搞好平衡。

如果大宋的武力一定要靠軍閥,那麼四個軍閥總比一個軍閥要安全,至少能讓互相牽制。

第三,當然還是朝廷得有一支強大能戰的“中央軍”了。之前趙佶重用蔡京去搞軍改,目的就在於此。

現在雖然蔡京倒了臺,但是趙佶仍然沒有放棄建立新軍的計劃。

只是不知道該讓誰來推行這個計劃了?

蘇轍一看就不是能辦事的主兒,右相肯定得給張商英了,他比蘇轍強一點,但是也比不過蔡京。練兵的事情,蔡京都沒幹成,張商英估計也不會有辦法的。

這事兒該讓誰來辦呢?

嘆了口氣,趙佶就讓蘇轍告退了。不過崇政殿的召對,還在繼續。

下一個被宣贊舍人帶進來的是蘇轍的兒子蘇適。他是從日本國回來的,而且還帶來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好消息,因此得到了越次入對的待遇。

原來日本國忽然邀請大宋派出使團去參加白河院法皇53歲壽誕,同時還要商討兩國今後以何種國禮相交,還有兩國之間通商、傳教等事務。

“蘇卿,你去過日本國的京師了?”趙佶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興趣的。

“去過了。”蘇適回答道,“去年冬天入了趟平安京,還見到了他們的堀河天皇和白河法皇。”

“這可是好多年沒有的事情了。”趙佶笑道,“蘇卿,你是怎麼做到的?”

“回稟陛下,其實臣什麼也沒做。”

蘇適真不愧是蘇轍的兒子,謙遜而不居功。明明做了那麼多事兒,把原本和平相處的日本高麗兩國推入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中,現在卻一推二六五,啥都沒做……

“你什麼都沒做,倭人就肯開國了?”

“這個,”蘇適笑道,“因爲倭人現在有求於咱們。”

“求咱們?”趙佶問,“求什麼?”

“他們要租咱們的船。”蘇適解釋道,“因爲去年秋天,高麗國派兵入侵了日本國的兩個島嶼……日本國想要收復,可是又沒有能運送大軍遠航的船,所以就只能求咱們幫忙了。”

“高麗國入侵日本?”趙佶一愣,“他們不打生女真了?”

“不打了,打不過啊!”

“打不過生女真,就去打日本國?”趙佶眉頭大皺,心想:高麗國也太不講道理了!他們一定是跟隨契丹太久,學壞了!

他想了想,又問:“咱們借船給倭人,不會招致高麗人的怨恨吧?”

他們哪敢啊……這是真話,當然不能對皇上說了。蘇適搖搖頭,笑道:“陛下,其實日本國不僅是沒有大海船,他們連正經的軍隊都沒有。所以借船出海只是個幻想,不會成真的。”

“沒有軍隊?”趙佶道,“怎麼可能沒有軍隊?”

“回稟陛下,”蘇適道,“這日本國的軍制和隋唐時候差不多,都是府兵制。府兵得有土地才能負擔兵役,可是日本國內的貴族豪門一直在侵佔土地民戶,建立莊園。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承擔兵役的百姓了,所以日本朝廷是沒有軍隊可用的。”

“還有這種事情?”趙佶心說:看來爲了軍隊的事情發愁的還不止自己一個官家啊。

“那日本國的法皇靠什麼鎮壓四方?”

“靠所謂的北面武士。”蘇適回答道,“也就是一批貴族武官,各自有點私兵,可以保衛朝廷。不過靠這點兵力,想要收復淪陷的對馬島、隱歧島是不可能的。”

還別說,蘇適還真有點搞外交的天賦。居然把日本國的內情打聽了一番,還得了一點要領。

日本國的朝廷的確沒有能力反攻對馬、隱歧。並不是說日本國全國沒有武力,而是沒有一個機構可以統領日本國的武力——在武家政治下,武士和主君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幕府通常可以號令大部分的武士家族,可以組成軍隊。

可是現在,武家政治還沒有開始,公卿又無力號令旗下的武士。只有白河院法皇掌握了一批北面武士,因而可以排擠以藤原氏爲代表的公卿貴族,獨攬朝綱幾十年。

但是他那點武力在高麗國的別武班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蘇適很明白,所謂的借船出兵,只是白河院法皇安撫人心的一個說辭罷了。

“原來如此。”趙佶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馬上做出什麼決定。

出使日本國的決定得由政事堂議論後決定,不能由皇帝下中旨的。

……

蘇適走後,再進入崇政殿的是官家趙佶的心腹潘孝庵。

“陛下!”潘孝庵行了一禮,恭敬地站在趙佶面前。

趙佶看着胖得有點走形的潘大官人,就是一聲嘆息。

高俅走了,武好古走了,武好文走了,現在蔡攸也走了……昔日可以玩在一起的心腹,如今只剩下潘孝庵一人了。

“見過蔡攸了?”趙佶問。

“見過了。”潘孝庵回答,“看着有點憔悴,不大願意離開……”

武好古和蔡京父子有矛盾,但是潘孝庵和他們的關係,特別是和蔡攸的關係卻是極好的。

“朕也不願意讓他走啊,”趙佶搖搖頭,“只是大勢如此。

對了,他還說了什麼?”

潘孝庵說:“他還說好不容易尋到的富國強兵之路,要半途而廢了。”

“半途而廢……”趙佶咂了下嘴,“真的不能沒有蔡京嗎?”

潘孝庵道:“其實蔡京也做不了什麼……”

趙佶看着潘孝庵,沉默了半晌,“那麼,朕想讓武好古出任同知樞密院事,你看如何?”

“這……”潘孝庵一時無語,只能爲難地搖頭。

武好古是不可能當同知樞密院事,這是個火坑!

可是趙佶顯然還雄心不死……

“你走一趟界河商市,”趙佶頓了頓,“把武好古請來開封府吧。”

……

兩月初的時候,武好古還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被趙佶推到火坑邊上了。

他的商市今天來了兩個貴客,其中並沒有潘孝庵!今天到達商市的,是兩個註定要名垂青史的人物。其中一個是投筆從戎,開拓西域的章援;另一個是萬里出海,出使西方,架起東西方交流之橋的紀憶之。

而武好古,就是他們二位幕後的英雄了。

紀憶站在船頭,一張曬得有點黝黑的胖臉上泛着紅潤。這段時間的舟船勞頓,讓他掉了七八斤的肥肉,整個人反而變得精力充沛起來了。

他其實是和蘇適一起從日本國的博多港返回海州的。在海州遇上了正在爲大教化團西征忙活的章援,然後兩人一塊兒乘着春天的東南風颳起來的時候,乘坐海船北上界河。

不過章援的臉色稍微有點難看,這一路暈船的滋味可不好受!不過現在海船駛入了界河,平穩了許多,也讓章援的精神好了許多。現在他和紀憶一塊兒並肩站在船頭,看着遠處被紅牆包圍起來的巨大城市。

界河兩岸的風物真是日新月異,別說一年,就是幾個月不見也會發生顯著的變化。不是紅牆又壘高了一些,就是多出不少高大富麗的建築物,或者在界河岸邊又多了幾處碼頭,幾座工場。

雖然這座城市的富麗繁華之處,是遠遠比不上開封府的,但是它的發展之快,活力之盛,卻是遠遠超過大宋帝國的首善之城。

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630章 有陰謀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261章 女真人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1251章 大宋自有國情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450章 殿前武士 一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九十章 米芾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430章 海州的幽靈 二第1353章 宋奇諾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535章 奸黨的崛起 三第1274章 太后加油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100章 公司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466章 地產興邦 九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482章 房奴 完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700章 銀州一夜城 二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1128章 大宋金國王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768章 高俅冤枉 九第405章 武美娘第420章 大儒 七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326章 共和 上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270章 金錢不是萬能的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211章 未來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393章 中了 上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473章 房奴 二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393章 中了 上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第442章 李綱同學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441章 船政學堂 下第1274章 太后加油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1497章 閃電戰?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1149章 生女真起義的第一炮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359章 京東第二戰場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73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1219章 軍國 二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78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四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
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630章 有陰謀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261章 女真人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八十九章 再見,西門青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429章 海州的幽靈 一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1251章 大宋自有國情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450章 殿前武士 一第1077章 天下爲公武大郎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九十章 米芾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430章 海州的幽靈 二第1353章 宋奇諾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535章 奸黨的崛起 三第1274章 太后加油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766章 高俅冤枉 七第100章 公司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466章 地產興邦 九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482章 房奴 完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700章 銀州一夜城 二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1128章 大宋金國王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768章 高俅冤枉 九第405章 武美娘第420章 大儒 七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326章 共和 上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270章 金錢不是萬能的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211章 未來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393章 中了 上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473章 房奴 二第925章 存天理,滅逆虜 三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393章 中了 上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第442章 李綱同學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441章 船政學堂 下第1274章 太后加油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1497章 閃電戰?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1149章 生女真起義的第一炮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359章 京東第二戰場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73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1219章 軍國 二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787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四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