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大宋自有國情

“陛下,臣書生,不知兵事,理應不言兵事。然今日奉詔將使金國,爲軍國之事奔走,自當勉力言兵。若言有不當,還請陛下恕之。”

今天是武好文去崇政殿辭陛的日子。他現在是鴻臚少卿兼駐大同府特命全權公使了!而且還領受了賣國求榮的秘密使命!

在開封府的這幾日,他也聽說了鳳鳴代表章理提出的“四方滅金策”——大宋國在軍事上雖然進步了許多,但是朝廷照樣是個漏風的篩子。根本沒有保密這回事兒!如果是大周國要滅金,一定不會在決策未定的時候,就搞得盡人皆知了。

雖然知道了“四方滅金策”,但是武好文仍然不改賣國苟且的初衷。

“武卿乃朕之心腹,有話但言無妨。”

“謝陛下。”武好文行了一禮,“臣以爲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朝廷欲平滅金國,也不須假力涼、周、西遼。此三者與大宋皆非一心!而我大宋又廣有萬里,擁億萬生民,國用充足,堪稱豐亨豫大,敢戰善戰之士,亦不計其數。若財能盡其用,士能盡其力,北方蠻夷之邦,又何足掛齒?便是吞周滅涼,也不是做不到的。

如果財不能養戰士,士不能衛國家。萬里之國,億萬生民,不能凝聚一體。國家的安危便系與各方平衡均勢。這四方滅金之策,就是要打破各方平衡之局。此乃國之重事,請陛下三思。”

這話……似乎有點過時了!

但確實是穩妥之言,如果早個十幾年,武好文剛剛入仕的時候,是絕對說不出來的。

而如今他也算是官場蹉跎多年,又因爲武好古被投閒置散,有的是時間研究新舊學問。

他能夠在科舉考試中高中一甲,智商肯定是不低的。而且年紀也不大,官場閱歷倒是累積了不少。看問題自然比較透徹,而且又有了周國這個參照物。當然可以看出大宋國富兵弱的原因了。

但是看出了原因,不等於能改變什麼!

因爲改變,特別是翻天覆地一般的改變,通常意味着巨大的震盪。

“何爲財能盡其用,士能盡其力?”趙佶問。

“如周國。”武好文回答,“周國以土養士,以商富國,以養士強兵,以強兵護衛工商,使工商、強兵與國家一體。此乃周之根本!而我大宋,自有國情不同,不可行暴周之法,否則必然天下大亂……”

“不能行暴周之法嗎?”趙佶皺眉道,“可是現在有不少士子都羨慕周國的富強,認爲周國的富國強兵之法是可行的。武卿,你怎麼看?”

周國當然是讓人羨慕的國家。國盛、民富、兵強!傳統的儒生士大夫雖然看不上,但是一部分受了新學影響到士子,卻想以周爲師。

哪怕在正經科舉出身的低級文官中,想以周爲師,變法強國的人都不少。

“變祖宗之法當慎之又慎!”武好文說,“周國乃草創初興之國,又取地燕遼,而非在中原建立基業。猶如白紙一張,可盡情發揮。而我大宋,一百數十年家國,又上乘五季隋唐,種種制度,絕非一日而成,乃是數百年積澱而來。不可暴易,否則國將不國!”

“何法不可暴易?”趙佶又問。

“諸般法度之中,以土地之法爲根本,最不可易!”武好文說,“周之暴,在於以土地養武士。周舉國之地,凡九千萬畝之數,其中八千餘萬畝,皆養騎士、府兵。有騎士莊園、府兵田莊二十多萬處。都是官授職田,不可分割。

一國之財,終是土地爲本。周國以國家財富的七八成之數養武士,其國如何不強?其民如何不暴?土地盡予武士,國用只得出於工商,其國如何不重視工商?所以周法的根本在於土地!而我朝能將天下田土九成之數,盡賜帶甲之士嗎?

若能,數年可得百萬壯士,平金滅周,不在話下!

若不能,又何以法效暴周?”

武好文沒有說錯,武好古搞得那一套強兵之法,究其根本,就是用一國財富的大部分養武士了。

雖然宋朝的稅收大部分也用於養兵,但是稅收本身佔一國財富的比例是根低的。

後世的強國稅收可以達到gdp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但是宋朝沒有這樣的收稅能力,真正能收到官府手中的,能有幾個百分點就不錯了——官府收到幾個百分點,經手的官吏至少還得撈上相同的數目,而且許多士紳豪商又有的是辦法逃稅,所以尋常百姓的稅賦壓力是很大的,沒有多少增收的空間了……

而反觀周國,並不是用稅收養兵,而是用土地養兵,直接把一國絕大部分的農田草場分給了軍事公民。雖然表面上看,周國的軍費開支不多,但是一國大部分的gdp,實際上都用來養兵了。二十多萬周國的騎士、府兵所得到的收入,當然遠遠超過宋朝的將士了。

收入有了保證,部隊的士氣和戰鬥力當然也有了保證。最重要的是,那些軍事公民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的主人——國家大部分的財富都是他們的,他們不是主人誰是主人?元首武好古要完蛋了,他們也得跟着變窮光蛋,家裡的老婆孩子都得餓死。

因此到了存亡之時,這幫軍事公民是要拼命的。而且老子死了還有兒子,哥哥死了還有弟弟,甚至老人婦女都有可能上戰場……所以周軍就是不可戰勝的軍隊!

而大宋,雖然有了不少新式軍官,但是普通的士兵和基層軍官太窮了。也沒有什麼值得他們拼命保衛的財產,所以遇上真正的強敵一定會出毛病的。

趙佶嘆了口氣:“我朝也養士一百數十年,只可惜所養之士,皆不能持戈而戰……”

“陛下,”武好文道,“我朝所養之士是用於安內的。暴周所養之士是用於攘外的。所以家兄雖開數千裡之國,卻不敢爲帝圖皇,還要打着天下爲公的招牌。原因就在於此!”

武好古的“天下爲公”,不是說爲億萬勞苦大衆謀福利,而是爲幾十萬公民謀利益。而這幾十萬公民中的大部分又是軍事公民,所以大周是和軍事公民在共天下。統治者必須不斷滿足軍事公民對土地的需求,國家才能平穩向前。

因此從長遠看,大周共和國是一個極具擴張性的國家,每一代的元首,都必須進行一番軍事擴張,以便爲新增的軍事公民爭取土地。

但是天下間的土地總是有限的,具有較高價值的土地更加有限,而人們佔有土地的慾望,總會比土地更多……

另外,保持軍事公民和工商公民之間平衡,以及共和國上層豪門和基層軍事公民之間的平衡。說起來就不簡單,做起來就更不容易了!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秦、漢、隋、唐四個大一統王朝,多多少少都有點軍功爵,也就是靠軍事地主從軍衛國的路線。但是這套路線都因爲找不到那種既富又弱的擴張對象,而走到了末路。

而趙宋的路線,則是乾脆放棄擴張,專心安內。因此大宋的土地和兵役是脫鉤的(絕大部分情況下),掌握廣大鄉村土地的不是軍事地主,而是詩禮傳家的士大夫地主。他們以科舉考試,而不是軍功作爲保持和提升門第的手段。

當然了,士大夫地主也不排斥工商,兼營商業、手工業的地主大有人在。他們和周國軍事地主的區別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土地私有,主要通過買賣獲取(買賣是否公平是另一回事);二是以科舉爲主要的上升通道,以做官爲最優的斂財手段。

也就是說,宋國的士大夫獲取土地靠買,周國的軍事公民獲取土地靠封;宋國的士大夫聚斂錢財主要靠貪,周國的軍事公民則主要靠搶——呃,都不是什麼好人!

不過依靠貪污的士大夫對皇帝來說是比較安全的——歷史上的宋、明、清三朝,被手底下人從寶座上揪下去的皇帝也的確沒幾個。而之前的朝代,那可就是各種篡位,各種謀逆,皇帝這門職業真是太危險了……

趙佶現在也明白這些門道了,他嘆了口氣:“行祖宗之法,一百數十年矣,豈是說改就改的?而且上上下下,皆是士大夫……國家不依靠他們,還能依靠誰?”

“陛下聖明。”武好文道,“朝廷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武夫公民治天下。若棄士大夫,則無大宋天下矣。”

所謂“棄”士大夫,就是停止科舉,重分土地!

大宋的人口至少是大周的八倍,土地(耕地)至少是大周的五倍。如果分土地,行軍功,廢科舉。百萬壯士也是可得的!有百萬授田之軍,平金滅周,不在話下。

可問題是大宋靠什麼去進行這種烈度的改革?

趙佶一嘆:“武卿,朕已經知道了……所以朕自有主張,不會被書生狂言所左右,你儘管放手去和金國談判,哪怕百萬歲幣,也可以許給金人。”

武好文長揖一禮,“陛下聖明!”

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1062章 投名狀第476章 房奴 五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1457章 槍大夫第1348章 一起來背鍋(爲盟主mabol加更)第六十一章 似乎是無藥可救了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1307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六第482章 房奴 完第212章 送女第285章 樞密院兵學司第393章 中了 上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326章 共和 上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1365章 大周也開科舉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九十章 米芾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第1049章 南征北伐——風雲將起第161章 章惇第210章 張擇端第441章 船政學堂 下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207章 大機遇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286章 當了市長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578章 論道 八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916章 書生也能當軍閥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815章 卑鄙無恥殖民者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559章 大石頭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772章 高俅冤枉 十三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435章 鎌倉將軍義勇第396章 落榜了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210章 張擇端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1449章 鐵牛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651章 房奴兇猛 下第1399章 一起來宰肥豬吧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405章 武美娘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526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四第1435章 鎌倉將軍義勇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283章 讓學生來教老師吧第456章 殿前武士 七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
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1062章 投名狀第476章 房奴 五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1457章 槍大夫第1348章 一起來背鍋(爲盟主mabol加更)第六十一章 似乎是無藥可救了第547章 奸黨的崛起 完第1307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六第482章 房奴 完第212章 送女第285章 樞密院兵學司第393章 中了 上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326章 共和 上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1365章 大周也開科舉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九十章 米芾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第1049章 南征北伐——風雲將起第161章 章惇第210章 張擇端第441章 船政學堂 下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207章 大機遇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286章 當了市長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578章 論道 八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916章 書生也能當軍閥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815章 卑鄙無恥殖民者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559章 大石頭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772章 高俅冤枉 十三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435章 鎌倉將軍義勇第396章 落榜了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943章 戰爭販子 上第210章 張擇端第1220章 軍國 三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1449章 鐵牛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651章 房奴兇猛 下第1399章 一起來宰肥豬吧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405章 武美娘第1356章 大宋有名將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526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四第1435章 鎌倉將軍義勇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283章 讓學生來教老師吧第456章 殿前武士 七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641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五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