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

“張致祥,你再胡說八道,小心用刑!”

張致祥被捕之後,因爲害怕出什麼意外,刑部交代不過去,所以用的是關押有品級官員的單間,天氣冷,還特別叫了裱糊匠人進來,將那四處透風的單間牢房裱糊一新,四白落地,還有燒的火熱的坑牀,此外桌椅俱全,每天酒菜不斷。

這麼招呼下來,原本臉上戾氣驚人,氣色臘黃的張致祥已經養的白白胖胖,臉上紅通通的十分潤澤,說話也洪亮有力,根本不象一個身犯重罪的欽犯。

此人也確實是一個狠人,犯下這樣的案子,怎麼問也是不招,不論怎麼恐嚇,利誘,欺騙,刑部那些招數用在普通人身上,甚至是積年大盜身上,在這國家法司最高的機關之內,煞氣十足的地方,縱是大盜也嚇的手軟腳軟,強項不得,有多少事情都問出來了。

縱是那些犯官,只要威脅將人交回錦衣衛或東廠,便也是有什麼說什麼,很少有強項到底的主。

張致祥卻是一塊滾刀肉,不論問什麼,要麼笑而不答,要麼胡言亂語,今日首問,還有大理寺和都察院的人在旁觀,刑部的臉都被丟光了。

因見說話的是刑部左侍郎吳百朋,身份貴重,緋袍玉帶,不怒自威,張致祥臉上也露出點畏懼的神情,想了一想,方答道:“吳大人,我做這樣的事根本沒想過還能活,死且不懼,尚有何怕?只是用刑之時,疼痛難忍,可能會胡言亂語,大家白費功夫,又是何苦呢?”

吳百朋被他氣的笑出聲來:“哈,你這廝還敢反過來威脅本官?”

張致祥一臉無所謂道:“大人息怒,小人不是那個意思,只是說用刑時腦子一亂,說出什麼不能說的,大家就麻煩了……”

吳百朋一徵,饒是他向有清名,這幾年刑部配合張居正的新政,涮新吏治,清理刑獄,政績顯然,他的功勞當真不小,在新政之下,不輕縱,亦不輕枉,嘉靖年間刑獄混亂的情形爲之一變,刑部也是爲時人所稱頌,以他的經驗和智慧,不可能聽不出張致祥的話中隱藏的意思……無非就是說,真的招供了,恐怕對刑部和在場的人來說,會是一場大麻煩。

“狡徒,兇且狡!”

都察院左都御史劉應節已經年過花甲,猶自性烈如火,當下先罵了一句,再揮手道:“老夫擅自做這個主,將這混帳拖下去,着實打過了再問。”

“這……”

在場的刑部皁隸並沒有動,論打人,他們不及錦衣衛那麼內行,不過也不是庸手,將這滾刀肉拖下去,絕對可以打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但不是自己的堂官下令,他們猶豫着上前一兩步,卻並沒有動手。

“劉公,這個……”

吳百朋有些狼狽,按理來說,兇犯如此桀驁不馴,不肯老實招供,口口聲聲說什麼和黃道瞻是同鄉,告幫不成因而憤殺,雖然確實是同鄉,也確有告幫之事,不少人可以做證,但哪怕是個傻子都明白,這件事

的內情絕不會這麼簡單……刑部若是將這個報上去,恐成笑談。

但真的橫下一條心來,將這廝拿下去重重責打,會不會把人打壞了且再說,萬一真的打出些不能聽的話來,那可怎麼處?

“吳公,天日昭昭!”

劉應節鬚髮皆張,環顧四周,旁聽的大理寺卿不敢出聲,吳百朋心裡也明白,劉老頭必須要出頭,他都察院的人不能就這樣死的不明不白,最少劉應節要力爭一番,否則回去不好給那些御史交代。都察院是最鬆散的一處地方,掌院並不能真正控制御史,各御史辦事和上摺奏事都是獨立的,掌院一旦干涉,恐有阻礙言路的譏評,所以歷代掌院,能控制三分之一的御史就已經不得了了,更多的御史是依附在當道大佬門下,聽令行事,一旦出現政爭,這些傢伙就是最先衝上前去的,真正實心爲朝廷和百姓說話的,百中無一。

這種馬蜂窩,吳百朋也不敢去惹,他也是有擔當的,想了一想,便要下令行刑。

“且住,且住。”

一個吏員一路小跑進來,揮手道:“部堂大人有令,他立刻過來,請諸公稍待。”

現在的刑部尚書是王以誥,張居正執政掌握實權之後就上任,在刑部多年,素有威望,既然他這麼說,大家便稍待片刻不妨,適才吳百朋要下令時,張致祥臉上的懼色十分明顯,現在見此情節,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諸公,”王以誥匆忙趕來,向衆人拱手道:“適才聽說要用刑,下官以爲不可。”

劉應節道:“不用刑何以得真供?”

“三木之下,何辭不得?用刑未必真切。”

“此等兇徒,不用刑毫無畏懼之心。”

“總之,下官和刑部不能擔這個責任。”王以誥態度緩和,但語氣十分堅決,毫無商量的道:“反正絕不可以用刑,除此之外,下官沒有意見。”

劉應節怒極,反是徐徐問道:“王公堅不肯用刑,莫非有什麼不可告人之處?”

“是何言!”王以誥搖頭道:“劉公爲同僚出頭,但亦不可隨意嘴上傷人,如果覺得刑部辦事不妥,劉公可以上奏,下官亦會答辯,如果朝廷相疑,另選賢能便是。”

如此一來,兩邊算是正式談崩了,沒有繼續往下談的必要。

劉應節帶着都察院的小弟們憤然離開,大理寺的人也是緊隨其後,這裡已經一審再審,不準用刑的話,再審也就是這樣了。各衙門自然會復奏上去,不過肯定是主審的刑部擔子最重。

“王大人,這是爲什麼?”

待外人離開之後,吳百朋難耐心中疑惑,立刻質問。

“吳大人,如果真的想知道詳細情形,老哥你可以去元輔的府上去問。”王以誥這一次也算是把千斤重擔背在了自己身上,但他是張居正一手提拔起來的,就算是恩主叫他跳火坑他也只能跳下去,沒有什麼話可說。

吳百朋當然也是如此

,聽了王以誥的話之後,頹然而坐。

刑部的人當然早知道水深,可吳百朋萬萬想不到,此事居然是和元輔有關。

“你莫誤會。”王以誥語意深沉的道:“元輔是萬萬不會叫人刺殺黃大人,這樣下作的事當然不可能是元輔所爲。只是元輔說,此事將來再查,總要有所交代,但現在不是時候。”

“元輔那裡,似乎近來真的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我等不必與聞,我不曾打聽,勸老哥你也不要去打聽。”王以誥隱約知道一些東西,但很知機的沒有繼續打聽下去。這樣的事,知道的越多,牽扯的越深,將來抄家赤族的機會就越大。他和張居正不同,張居正要維持自己外朝第一人的權柄,所以不得不有所取捨,他已經位至部堂,此生也不可能爲首輔,既然如此,何必多事?

經他這麼一提點,一心想去和張居正說個明白的吳百朋只能再次坐了下去,這一次,他心中明白,這件事,在短期之內,也就只能到此爲止了。

……

看到一條條氈草被拿開,整潔平滑的道路出現在眼前,孫承宗終露出狂熱崇拜的表情:“常吉兄真是神乎其技啊。”

這陣子孫承宗一直跟在張惟功身邊廝混,他呆的社學不過就是在京城一個遊學的落腳地,有他沒他其實一樣,既然眼前有這麼樣的大事可以追隨,增長見聞,當然不必天天去尋章摘句,真的當一個搖頭晃腦的老夫子。

孫承宗生性豪爽大氣,氣質恢弘,但語意又經常十分詼諧,身上沒有秀才的酸氣,在他身上,惟功發現不少的亮點。

怪不得此人會成爲明末的中流砥柱之一,甚至很多人評價其作用遠在袁崇煥之上,儘管後者在民間更加有名。

在惟功看來,孫愷陽確實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在經世致用上不迂腐拘泥,事實上明末的士大夫迂腐拘泥的原本也不多,不過孫承宗是一個更務實,能用好書本這敲門磚,又能將學問與實務結合的非常好的一個人傑,能與這樣的人早早相識,更有可能招致門下,這也是惟功不介意孫承宗時刻相隨,甚至知道自己在清理大工上的隱秘的原因。

要用人才,也開適當開放懷抱纔是。

趙士楨演示的水泥,做起來和說起來都是十分簡單,無非就是用粘土配石灰,在窯中燒製,一開始走了不少彎路,但錢和物加上人力都是充足,配出最原始的水泥不過是時間問題。

對一個現代人來說,不敢說立鋼爐造玻璃,一些原始的實用的東西,只要有心有財力,倒還是真的容易製造出來。

有了水泥,京城道路就是有條不紊的鋪設着,從北城已經鋪到中城,現在哪怕是皇城內外四周那些遍及達官貴人的各坊都是鋪設了新道,而更令人稱道的,就是相應的其餘的舉措。

連內廷的孫海等人都知道惟功的提督清理大工的差使辦的十分之好,可想而知,京城之中,現在惟功的形象如何。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八百章 工廠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章 廷仗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
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八百章 工廠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章 廷仗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