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病重

平昌元年的四月,長安城便已開始溼悶的季候,縱然是龍首原上,亦少清風送爽。

賀燁踏入蓬萊殿時,臉色尚還帶着幾分慍怒,只問得十一娘也正因婷而自從上元節後一直未曾痊癒的疾症煩惱時,他才暫且摁捺那煩躁的情緒,再經沐浴,一緩周身悶熱,換上輕便的常服,重新梳整發髻,尋處亭臺,一邊乘涼一邊批覽奏章,這個時候長安殿的方向,紅霞有如天工織錦浮展豔麗,可近處的花樹下,下晝一場暴雨仍然使得泥濘溼潤,墜紅無數,殘香依稀。

天子無心去看那殘紅傷春,繁重的政務使他的生活充實而又忙碌,三年轉眼過去,他早已恢復視政,而那雙一度失明的眼睛,此時已經徹底康復,只這時把奏章看得專注,竟沒留意在保姆尚宮的護侍下,蹣跚學步的幼子正手腳並用“走”上亭臺。

“耶耶!耶耶!”直到聽見這嬌稚的嗓音,賀燁方纔擡起眉眼,那一瞬間,多少煩悶都像風捲殘雲,縱然看見那個小兒,揮舞着髒兮兮的小手投懷送抱,天子眼睛裡的笑意一時比那夕陽還要耀眼,渾不介意調皮的稚子,在他剛剛上身那件潔淨的袍服上,印下兩巴掌污跡。

“醜兒,好孩子,竟能上這麼高一坡臺階了。”皇帝陛下不吝稱讚,奈何賀佑年小,也不知他能否聽懂父皇的褒獎,只會仰着一張小臉,邊淌口水邊興奮地叫着“耶耶!耶耶!”

醜兒是復興七年的冬季出生,剛滿週歲未久,與遲兒不同的是,醜兒模樣生得更像十一娘,眉眼更顯清秀,導致賀燁剛剛從保姆尚宮手裡接過他時,幾疑真得了個小公主,興奮得抱着孩子便一蹦三尺高,後來確定醜兒竟又是個皇子,雖說稍微有些失望,不過寵愛不減。

兩年前十一娘確定有喜時,對於詩文大有長進的皇帝陛下便盤算出好些美好的字眼,小名大名各列老厚一沓紙,沒想無一能用得上,只“醜兒”這個小名,卻也不是隨手拈來。

醜兒生得美,但出生以來常常啼哭,就連瑩陽真人都說是小皇子尊貴,且又生得秀美,太過嬌貴,需要取個醜俗的小名鎮一鎮邪靈糾擾,方能佑得平安,賀燁爲此竟親自帶着醜兒去了一趟邙山,求凌虛天師擇定了小名。

醜與美意思相反,凌虛天師又占卜得,丑時乃小皇子的吉時。

醜兒出生後,遲兒與長安這兩孩子比父母大人還要興奮,小姐姐長安固然是把醜兒當作親弟弟一般疼愛,遲兒更是早早盤算好要親自教習弟弟騎射,動手做了一套弓箭,當作醜兒的週歲禮。

而醜兒最最喜歡的人,也是兄長,第一聲“耶耶”,竟然是衝着遲兒喊出。

也就是最近,才學會了喊“阿兄”,把父親與兄長的稱謂區別開來,爲此長安尤其黯然神傷,因爲醜兒已經學會了“耶耶”,學會了“娘娘”,學會了“阿兄”,唯獨還不會喊她“阿姐”。

不過醜兒也是喜歡長安的,只稱謂與十一娘一樣,都是“娘娘”。

另外,還有一個被醜兒稱作“娘娘”的人,居然是賀湛。

對此賀侍郎表示分外牴觸,只當每回一板面孔,必定會遭到瑩陽真人以及十一孃的兩雙怒視,賀湛於是更加憂怨,長安在邊上目睹,眉開眼笑,便不那麼在意醜兒遲遲未學會“阿姐”兩字了。

待到十一娘回到蓬萊殿時,日已西沉,暮色四合,醜兒已經在皇帝陛下懷裡睡着了,而皇帝陛下的臉上,沾染一個小小的指印,形容頗有幾分狼狽。

但十一娘這時笑不出來。

她示意保姆尚宮接過醜兒,心不在焉取出錦帕,在賀燁臉上輕拭幾下,這個過程一聲未曾言語。

賀燁便問:“用過晚膳沒?”

“確無胃口。”

“六姐病情仍然未有好轉?”

十一娘長嘆一聲:“上元節時,只是因爲受涼,病症並不算重,卻不知爲何纏綿不好,今日我詢問了田奉御,他說……婷姐姐是因爲心疾,病症非藥石能解。”

三年之前,賀燁決意遣散後宮,是由齊嬪、嘉程挑頭提出請辭,多少才人,莫說侍寢,與天子這間便連對話都無有一句,又見朝廷百官都不阻止,徹底心灰意冷,如江才人等等,不願孤寂一身,俱都求返,賀燁恩准,許她們婚嫁自由。

可仍有一部分人,家族隸屬太后黨,父祖不乏已被清算,就算皇室賜婚,可沒有孃家依憑,終究憂心將來,故而寧願終身不嫁,留在宮廷至少不愁衣食,寂寞雖寂寞,獨自卻也安寧自在。

十一娘念及她們並沒有行惡,身爲女子,無依無靠也的確可憐,依次問詢,有的看破紅塵寧願出家,便準她們寄身佛廟抑或道觀;有的如那靈藥一般,寧肯遷居離宮,但求安穩渡日,十一娘也依願安置,更少數的人,自願降爲女官,便留在了尚宮局。

婷而打算遷居離宮。

但十一娘將婷而留了下來。

婷而早已斷絕婚姻之想,但她本與弟弟柳謙相依爲命,自潛邸時,又一直輔佐十一娘,這麼多年過去,同甘共苦經受不少磨難,甚至險些被韋海池毒害而失性命,十一娘早已將婷而視同手足。

如果婷而願意歸返京兆柳,抑或是和弟弟柳謙生活,十一娘不會強留,因爲她知道,婷而依然會受到照顧和尊重。

但依婷而的性情,是不願給家族再添負擔的。

婷而一直感激京兆柳對她與弟弟的照恤,當年之所以自請爲晉王姬媵,便是爲了報償恩情,如今自然也不想再返京兆柳族中,白白再受供奉恩養。

她的弟弟柳謙,在韋海池執政時期,不屑入仕,一直跟隨王寧致,起初遊學,實際也在暗中輔佐,直到賀燁即位,大周開創嶄新時代,柳謙方纔回京參加科舉,取得正式出身,如今授職金部司郎中。

柳謙四年前才娶妻,岳家乃江浙大族,妻子於氏雖賢良淑德,但論出身,其實算是低嫁。

於家將大宗嫡女聯姻柳謙這一庶支落魄,多少是看中婷而淑妃的身份。

婷而若然也在“遣返”之列,便爲明示,其實天子從來未曾寵幸於她,這非但可能會讓柳謙遭至詬病,甚至會導致其岳家對他的疏遠,影響柳謙與於氏間的夫妻感情。

雖也並非絕對,但婷而不願連累弟弟。

所以她打算的是自請遷居離宮。

這樣一來,既不至於影響帝后,又不至於連累柳謙——世人看來,淑妃如今盛寵不再,好歹帝后還念及她的情份,柳謙的岳家,便不敢小看柳謙。

可十一娘當然不願意讓婷而遷居離宮。

婷姐姐是她的家人,且韋海池已死,大明宮裡,再無陰詭莫測,婷姐姐留在大明宮,才能得獲最好的照顧。

賀燁視婷而,一直也爲親好,並不在意他與十一孃的家園,多住一位家人。

又因韋海池死後,後宮多少鶯鶯燕燕已經遣散,十一娘乾脆把瑩陽真人也接入了內苑,因爲這時的內苑,已經不妨礙瑩陽真人清修,她想更多的與阿姑相處。而瑩陽真人雖說不曾收婷而爲弟子,對婷而卻素有好感,入宮長住後,指點婷而畫藝,兩人雖無師生之名,卻有師生之情。

再兼柳謙定居長安,若婷而留在大明宮中,有十一娘行方便,姐弟兩也能時常團聚。

一切看來,如此美好。

婷而彷彿也的確滿足這樣的生活,並沒有任何鬱積。

偏偏就因爲上元節,觀燈時是受涼,本是小症,竟然一病不起,日漸消瘦,彷彿時日無多。

而瑩陽真人的母親,最近因爲年歲已高,漸近壽終,真人不得不辭宮,回府侍疾,關於婷而的病情,十一娘一直向瑩陽真人隱瞞。

她這時憂愁的是,婷姐姐究竟有何心疾,以至於讓衆多醫官,竟都束手無策。

賀燁見十一娘鬱急,也不由蹙眉,好一陣才道:“六姐本是稍受風寒,經調治,已經逐漸好轉,突而病情加劇,且田埠楔等等,又都說是心病,一定是最近,因爲突發事故而受觸動。”

“可最近除了祖太妃病危,並沒發生什麼事故。”十一娘百思不得其解。

祖太妃就是瑩陽之母,已經高齡,就算有個萬一,也算壽終就寢,連瑩陽真人,雖有不捨之情,卻也明白生老病死終有一別的道理,並未哀毀過度,婷而怎麼可能爲了祖太妃的病情而傷損自身?

十一娘細數最近發生的事:“九兄刺殺韋氏不果,南喬因我勸說,徹底疏遠韋氏,我那時執政,也抽不出空閒關注南喬,將她拜託給婷姐姐照顧,婷姐姐對南喬十分友睦,聖上遣散後宮,南喬自請求去,婷姐姐雖有不捨,但認爲對南喬而言,請去方爲出路,更不說南喬,如今已得良緣,剛有了身孕,這是喜事,怎至於讓婷姐姐憂愁?”

還有齊嬪,求去之時,因兩個弟弟已經授職西疆軍官,齊嬪暫時不慮婚嫁,也去了西疆投奔弟弟,最近傳回喜訊,說是結識了西疆一豪族子弟,性情相投,願成姻緣,婷而與齊嬪交好,當然會爲齊嬪感到歡喜,就算聯想到自己的經歷,也不至於形成心疾。

就連柳謙之妻於氏,在爲柳謙生下嫡子之後,最近又再添了一位千金。

十一孃的祖母韋太夫人,原本已經老邁病骨,在得凌虛天師診治後,至今仍然康健。

親友家人,盡皆安好,不會導致婷而哀慟鬱積。

所以十一娘猜測到:“我就怕,如今天下太平,婷姐姐反而更加傷痛喻四郎之逝,阿姐以爲,我已經不需要她了,謙弟更加不需要她了,她之生死,再也無關緊要,她之餘生,本無希望,亦無意義,這才……”

這才產生了輕生的想法!

第446章 擋箭牌第163章 好心當作驢肝肺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589章 父子反目第684章 博弈第621章 厚望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63章 姐妹相認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556章 血訴第1098章 處處樹敵第122章 遇見第1098章 處處樹敵第1227章 機心顯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216章 姑姪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499章 謝瑩獻計第1388章 絕情人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743章 曝露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06章 將亂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224章 生死無常,公允不存第17章 樂妓叩音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192章 好個意氣相投第217章 杏園宴來了賽潘安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530章 衣錦榮歸第799章 火上澆油第1221章 一場殿議第633章 元媵人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51章 晉王賀燁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746章 互懟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1118章 獻城第410章 小人一回第1033章 緣滅緣生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236章 又顯煞威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365章 紫宸殿內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1344章 察破第587章 一敗塗地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306章 貼心的女兒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390章 設網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948章 託付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 1042章 入險境第1035章 驟亂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946章 末路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952章 跳坑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806章 馬腳被捉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
第446章 擋箭牌第163章 好心當作驢肝肺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589章 父子反目第684章 博弈第621章 厚望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63章 姐妹相認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556章 血訴第1098章 處處樹敵第122章 遇見第1098章 處處樹敵第1227章 機心顯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216章 姑姪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499章 謝瑩獻計第1388章 絕情人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743章 曝露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06章 將亂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224章 生死無常,公允不存第17章 樂妓叩音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192章 好個意氣相投第217章 杏園宴來了賽潘安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530章 衣錦榮歸第799章 火上澆油第1221章 一場殿議第633章 元媵人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51章 晉王賀燁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746章 互懟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1118章 獻城第410章 小人一回第1033章 緣滅緣生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236章 又顯煞威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365章 紫宸殿內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1344章 察破第587章 一敗塗地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306章 貼心的女兒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390章 設網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948章 託付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 1042章 入險境第1035章 驟亂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946章 末路第1124章 賀郎遊長安第952章 跳坑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806章 馬腳被捉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